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景致记录:贵州晴隆甘泉碑具写实风,以及徐霞客走过的曲折路

景致记录:贵州晴隆甘泉碑具写实风,以及徐霞客走过的曲折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景致记录 访问量:2793 更新时间:2023/12/7 1:53:05

前一篇旅游写道,霞客在贵州晴隆的威山,看见了海市蜃楼,听到了宛如琴音的水滴声。这天,徐霞客还游览了两处,一处是颇具写实风的晴隆甘泉碑,一处是徐霞客走过的曲折路。

(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七,徐霞客下了威山,经原路来到茶庵,恰巧遇上巡按冯士俊冯大人巡察。

空旷的山野间,扛着族旗的人穿关隘、越山坳,倍添光彩。徐霞客跟在这差役车骑杂乱的队伍后,回到安南卫城,这五里路,走了很久。他到陈家客栈喝了水,穿过安南卫城,走到延绵的山岭峡谷间。

这里,东面地势平坦,开垦成农田。西面下坠成深坑,细小水流从坑中缓缓流出。北边山崖下坠处,就是所谓的乌鸣关,当地人称呼老鸦关。

路旁有座茶庵,路中飞泉夹道洒落,涓涓细流到了这里,变成奔腾之势。庵下山崖环绕,峡谷狭窄,极尽倾斜深陷之势。

徐霞客曲曲折折下山走了半里,道路被溢出的泉水浸透了,道旁圆形石碑上,题写着“甘泉胜迹”。碑旁的亭子已经倒塌,高大的石碑还在,碑文说,嘉靖年间,有和尚在此施舍众人茶饭,因岭下汲水艰难,和尚就挖地找到这股泉水。

据旧志书记载,甘泉是岭上溢出来的,并非和尚的功劳。不过,徐霞客觉得这碑文至少有写实的成分,或许那和尚疏挖引流至此,不能说他没有功劳。还好碑文并没有神化成:和尚禅杖一拄,龙搬家。

徐霞客沿石阶西南下山,到达峡口,沿西面山崖山脚,转向西行,北面石崖突兀而起,排列在高空,从上往下压。南面坠成壑谷,向下盘绕,土丘纵横,垦犁成田地。他往西走半里,北面山崖裂缝间,山泉婉转下泄。山泉前,架了一座桥。泉水落在桥内一侧,再从桥下泻入峡谷中。

徐霞客坐在桥上,仰望这股山泉,崖壁石缝歪斜弯曲,泉水如同叶片般,或者如同云彩坠落,时隐时现,这又是瀑布的一种变形。

徐霞客走过的那条古驿道,晴隆人马怀冲于公元1928年至公元1936年间,修修停停,建成了一条24道拐的公路。

24道拐在抗战时期,成了重要的物资运输线,如今演变成了晴隆旅游景点之一。而甘泉胜迹,至今仍是晴隆的景点之一。

不知徐霞客后面行程如

敬请关注“景致记录”看古今美景,谢谢!

标签: 徐霞客

更多文章

  • 景致记录:徐霞客看到的贵州平坝,街市整齐,居民热闹,鱼肉不缺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徐霞客在贵州江清村攀登了岩洞,那里的钟乳石,令他流连忘返。当天,他游览了铜鼓山岩洞,不知这座岩洞有何特色?(公元1638年)四月十九,徐霞客一行人从江清村岩洞往北行,向上爬上土垄,走了二里路,有条大溪自西流往东,溪流之上十多座拱桥横跨,这就是新建的洛阳桥。桥下水流很大,这条河就是志

  • 景致记录:在贵州长顺白云山,徐霞客赏美景,叹离散,与僧人夜话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徐霞客到了贵州长顺白云寺,面对寺中全是建文帝传说,他始终人间清醒。这天,因雨的缘故,数次打断了徐霞客行程,徐霞客仍抽空探索高山潭水取之不尽之谜,寻访白云山风光怡人之处。(公元1638年)四月十六,夜里风雨大作,拂晓时分晨雨霏霏,早餐后,徐霞客坐在小窗下,等待天气转晴,他打算探寻龙潭

  • 读《徐霞客游记》醒悟人生(一)

    历史人物编辑:梦园的生活标签:徐霞客

    01旅游最大的障碍是下雨明代地理学家、探险家和文学家徐霞客,享年56岁,在外探险游历了30年。他不怕艰难险阻,最怕下雨。人生苦短,他想多游历多探险更多一些的祖国大好河山!游记中经常有他冒雨徒步和围火炙衣的画面!可纵使他再勇敢,倾盆大雨他也不能出门啊!饭后欲别而行,总持谓雨且复至,已而果然。已复中霁,

  • 景致记录:贵州长顺白云寺,徐霞客眼中绝妙胜境,全是建文帝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贵州长顺白云寺,处处都是与明朝建文帝有关的传说。为避“靖难”之难,建文帝千里迢迢,来到白云山避世隐居修行,且听徐霞客怎么说。(公元1638年)四月十五下午,徐霞客抵达白云寺,住持僧人名叫自然,他立即张罗起徐霞客的午饭来。这座白云寺,据说是建文帝开创,寺前后建有两重佛阁。后阁柱子下有跪勺泉。泉水与北面

  • 景致记录:徐霞客从没见过的宽大瀑布,在贵州关岭,叫滴水滩瀑布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惜字如金的徐霞客,对贵州镇宁双明洞满是溢美之词。那么,他离开镇宁后,又将看到怎样的风景呢?(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三,徐霞客雇了个短途挑夫,便顺着大道往南走。徐霞客站在陇东,望向双明洞西岩,岩洞下透着亮光。洞中水向西流入山谷,再从大道下向西流入山麓,经过两次渗出、两次流入、三次穿

  • 景致记录:徐霞客离开贵州白云寺,沿途唐帽山仍有建文帝的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明朝时,贵州长顺白云山的特产。徐霞客离开白云山,一路翻山越岭,沿途所见风景依旧很美。只是,他们夜晚投宿时,遇到了麻烦。 (公元1638年)四月十八,徐霞客辞别自然禅师下山。自然替徐霞客策划的行进路线是:“经由广顺州、安顺州向西到普定卫,那条道近。然而,广顺州知州柏兆福打算返回临清,

  • 景致记录:徐霞客在云南昆明西山,又展开攀岩模式,意外看到奇花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徐霞客弃舟登西山,俯瞰滇池胜境。在登西山时,他看到了金线鱼,发现了在石缝中绽放的奇异花朵,颇具琼花玉茎之姿。徐霞客回到正殿,往东从山门出去,共转八道弯,向下抵达山麓,这里有数十家村民居住,他们以捕鱼维生。村南是龙王堂,堂前正对滇池外海。村庄尽头,水波连接山崖,山崖气势更加突出。南崖

  • 景致记录:徐霞客见贵州平坝与普定,百姓歌舞升平,镇宁却不是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在前面的旅游文中写道,贵州平坝与普定,给徐霞客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似乎这里的百姓成天歌舞升平。其实不然,在风雨飘摇的明朝末年,贵州的百姓过得也不太平。贵州安庄卫城治所,就是如今的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一,徐霞客一行人出了贵州普定南门,往西南走了十五里,来到杨家桥,附近有座

  • 景致记录:徐霞客登临贵州八纳山和丹霞山,惊叹一雄伟、一秀美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前一篇旅游文写道,徐霞客游走在山川秀丽、文运昌隆的贵州普安。同一天,他还登临了八纳山与丹霞山,惊叹于八纳山的雄伟、丹霞山的秀美。八纳山,是普安州最高的山,位于普安州城东北七十里处。龙土司的衙门在山脚。徐霞客和顾仆沿着三十里长的小径,盘旋而上,四周全是高峻的悬崖绝壁。他们到达山顶,山顶宽敞平缓,几个水

  • 景致记录:徐霞客前往贵州白云寺沿途,山涧水潺潺,林木浓密幽深

    历史人物编辑:景致记录标签:徐霞客

    到了贵州贵阳,徐霞客迫不及待地开启登山模式,游览贵阳胜景。(公元1638年)四月十五,拂晓,徐霞客出了青崖城南门,从岔道向西进入山峡,经过翡楼村。翡楼村两旁的山上,林木茂密,与贵阳那些四面都是光山秃岭的山,迥然不同。徐霞客深入峡谷三里,往西向上登岭。他越过山岭向西下山途中,路旁有泉水涌出,泉水寒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