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黄鼠狼”不能吃,难道只是因为迷信?李时珍已经给出答案

为什么“黄鼠狼”不能吃,难道只是因为迷信?李时珍已经给出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行娱乐 访问量:3917 更新时间:2023/12/29 10:59:50

从原始社会,到人类的自给自足,再到如今的现代化时代,人类生活条件逐渐变好,对于美食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但是在众多食物中,黄鼠狼的肉是吃不得的。

那么,为什么黄鼠狼不能吃呢?是因为迷信吗?还是有别的原因呢?

实际上,时珍早已经给出了答案。今天,就让我们来一同探究这其中的奥秘。

李时珍

五仙崇拜的传说

黄鼠狼,原名为黄鼬,是一种小型的食肉动物,体型较小,但凶残无比。在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着很多关于黄鼠狼的传说,其中“五仙”、“黄大仙”的故事最为著名。

这个故事还要从很多年前说起,当时,人类常把对于力量的渴求表现为对于动物的崇拜,如崇拜老虎等。

久而久之,人们把所推崇的动物归结为了“五仙”,即黄鼠狼、刺猬、狐狸、老鼠以及蛇这五种动物,民间又分别将其称为黄大仙、白仙、狐仙、灰仙以及柳仙。

黄鼠狼

在老百姓的心中,这五大仙与人类是相伴而生的,它们既是神仙,也是妖怪,特别是“黄大仙”,无论在任情况下都不可以冒犯,否则将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

因而人们都十分尊敬与崇拜这五仙,甚至于有人还为其建造寺庙祠堂、举行祭拜活动来专门供奉,以求平安顺畅。

相传,曾经地处东北地区的一个农村中,村民们十分信仰“黄大仙”,无论是祈求成就学业、治疗疾病,还是缔结婚姻、多子多福等,在信徒们的心中,一切愿望的实现都是“黄大仙”显灵的结果。

就这样,久而久之,经过代代相传,“黄大仙”也就成为了可以应对一切困难的无所不能的神。因而,出于崇拜,黄鼠狼吃不得。

黄鼠狼

黄鼠狼惹人害怕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五仙之中,最属“黄大仙”惹人害怕,一方面是因为黄鼠狼与狐狸一样,都是体态灵巧但是却性情狡黠,时常让人们感到神秘。

另一方面是因为相传黄鼠狼可以附在人的体内,操控人们的心智,左右人类的精神世界,使人类患上一种精神错乱的疾病,即“癔病”,在民间人们又称其为“状克”。

在人们的心中,一旦被黄鼠狼附了体,人类就一定会得“癔病”,并且患病者中主要以女性或是精神抑郁的人为主,一旦患病,人类就会控制不住地哭泣,变得疯疯癫癫、神志不清。

并且还会连说带唱地诉说着一些玄妙或是离奇的事情。据说这种癔病很难完全治愈,并且容易多次发病。

此外,民间还广为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即“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以此来形容黄鼠狼狡猾的形象,再加之黄鼠睚眦必报的性格。

因此,出于害怕的原因,人们认为,黄鼠狼吃不得。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时珍,字东璧,别名李三七,于1518年7月3日出生于湖北蕲州,是中国明朝著名的医药学家,被后世誉为“药圣”,与“医圣”万密斋齐名,而后素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李时珍出生于医学世家,他的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又曾任太医院吏目。因而他自幼热爱医学,曾经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是中了秀才后,决定弃儒学医,此后医名日盛。

李时珍一生尝遍百草,为了钻研医学,他曾先后到达武当山、牛首山、庐山等地区收集处方和药物标本,并一路拜农民、渔人、樵夫、捕蛇者等为师,想要广泛汲取知识。

李时珍

此外,李时珍曾经在查阅医书的时候发现很多问题,如药方记载有误、药方与药性记载存在冲突等,因此,李时珍决定自己重新将医书整理一遍,挨个探查药物的的药性,进行准确记载。

就这样,李时珍品尝了各种医书中记载的药物,参考了历代医药等方面的925种书籍,历经了27个春夏秋冬,方才完成《本草纲目》这一举世闻名的巨著。

此后,《本草纲目》成为了我国药物学、植物学的宝贵遗产,对我国药物学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誉为了“东方医学巨典”以及“中国植物志”。除此之外,他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作品闻名于世。

由此可见,李时珍对于医学十分热爱,也正是凭借着这满腔的热爱与辛勤的努力,李时珍也发现了很多草木的药性与动物的毒性,黄鼠狼就是一个例子。

黄鼠狼的毒性

对于“黄鼠狼”不能吃的问题,除了迷信的原因,李时珍曾经在《本草纲目》中也给过答案。

在这本书中,李时珍曾写道:“鼬,处处有之,状似鼠而身长尾大,黄色带亦,其气极臊奥”,“鼬鼠心肝,气味臭,微毒,治心腹痛,杀虫”。

这句话的意思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是说黄鼠狼的肉不好吃臭,心和肝都自带一种腥臭味,原因在于在黄鼠狼的肛门两旁有一对黄豆般大小的臭腺,并且十分发达。

这个臭腺可以让他们在遇到危险、遭受威胁的时候,释放出奇臭无比的臭气,这个臭气并非是气体,实际上是一种淡黄色的名叫“丁硫醇”的分泌物,用来起到麻痹敌人的作用,因而,由于臭腺的存在,黄鼠狼的肉味道本就不好。

李时珍

这句话的第二方面是说黄鼠狼的肉带有一定的毒性。虽然黄鼠狼的肉本身也是一种药材,能够治疗心腹痛的疾病,也可以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

但是与此同时,在黄鼠狼的腺液中,实际上存在着致幻物质,对人体有害,轻则头晕目眩,重则长久失明,甚至危及生命。

此外,黄鼠狼的肉中还带有一种轻微的毒素,他们肉中的生物碱,正常的人吃了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一些损害。

因此,出于科学、健康的原因,黄鼠狼吃不得。

生态平衡的需要

除了以上原因,无论是纵观当今社会,还是放眼未来,黄鼠狼的存在都有其必要性。

黄鼠狼性情凶猛,虽然视觉较差,但是嗅觉十分灵敏,动作十分迅速,善于奔走,不仅可以贴伏地面前进、攀树、游泳,还善于钻越缝隙与洞穴,能够大量捕食鼠类,不仅可以捕捉田地里面毁坏庄稼的田鼠,还可以捕食家鼠。

因此黄鼠狼是捕鼠、灭鼠能手,无疑是害鼠的天敌,在整个生态系统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形容的:此物健于捕鼠及禽畜,又能制蛇虺。

《本草纲目》

黄鼠狼虽然食性很杂,但是主要还是以老鼠、田鼠和野兔为食,据调查,其中老鼠几乎占黄鼠狼食物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根据黄鼠狼正常食量来说,每只黄鼠狼在一夜之间可以捕食六、七只老鼠,效率极高,一年下来,一只黄鼠狼可以捕食1500—3200只老鼠,因而可以很好的控制鼠类的数量。

自古以来,老鼠就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不言而喻,除了会偷盗粮食、撕扯人类的生活用品,老鼠还会四处流窜传播病毒,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

因此,无论是为了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生存环境,还是为了保持人类的健康生活,抑或是为了推动农业的有序发展,黄鼠狼的存在都有其必要性,因而黄鼠狼吃不得。

法律的要求

黄鼠狼除了上所讲到的灭鼠价值和药用价值,还有着不可忽视的经济价值。黄鼠狼的皮十分珍贵,一经加工,便可以制成价格昂贵的裘皮大衣,特别是在入冬以后的大雪、小雪的时节。

此外,在我国,很多上好的毛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狼毫”,正是由黄鼠狼的尾毛所制成的,这是制作毛笔的高级原料,因吸墨快、放墨匀的优点被无数书画家所喜爱。

因此,黄鼠狼的皮和毛都是中国传统重要的野生毛皮动物出口项目商品,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

由于黄鼠狼与生俱来的多种价值,再加之其目前没有构成已知的重大威胁,因此,在2016年,黄鼠狼已经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并且也被列入了中国《浙江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等地方性的野生动物保护名录,还被列为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近几年来在西藏得以很好的保护与生存。

根据我国法律,狩猎黄鼠狼属于非法行为,狩猎人也将会以非法狩猎罪的罪名被捕,该罪名最高可判有期徒刑三年。

因此,出于对法律的遵循,黄鼠狼吃不得。

综上,在中国漫长的文化历史上,从古至今,黄鼠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总体来说,黄鼠狼对人类是有着很大益处的。

因此,除了迷信的原因,为了自身健康、为了人类生存、为了遵纪守法,黄鼠狼都不能吃。未来,人们也更应该注重对黄鼠狼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雪.东北农村地区黄仙信仰的人类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J].家教世界,2013(03):51.

[3]苏嘉.李时珍和《本草纲目》[J].出版史料,2009(02):1.

[4]《黄鼠狼》(明)李时珍著;光子编著.本草纲目白话手绘彩图典藏本[M].2018黄鼠狼.

标签: 李时珍

更多文章

  • 原李连杰:我的偶像是李时珍,演员不辛苦,因为赚钱!

    历史人物编辑:动漫看世界标签:李时珍

    演员和施工人员是谁?西谷李诚儒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这个话题。思考:建筑工人的辛苦,是因为8小时工作制消耗了大量的体力。演戏是很辛苦的工作,因为它需要体力和脑力,而且你还忙着转换角色,所以不要认为演戏是一件舒服的工作。工作。偶像上官不乐意卖,说自己九个月没有收入。此前,18名一线演员抱怨行业惨淡,总收入

  • “黄鼠狼”为何不能吃?并非只是因为迷信,李时珍早就给出解释

    历史人物编辑:翟梦迪标签:李时珍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除了那些闪耀着耀眼光辉的文学形象和历史形象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充满着奇绝的想象力和神秘色彩的民俗文化。它们同样丰富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塑造了我们的民族性格。甚至更加贴近我们日常生活,除了更加具有烟火气之外,也更加能够体现普通老百姓生活的面貌与智慧。它们早已在千百年的发展之中,影

  • 浅论:李时珍生平以及本草纲目对后世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高国庆标签:李时珍

    文案 |名锤青史编辑 | 名锤青史前言李时珍是我们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他的《本草纲目》对我们医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仍是中医药领域中的新的经典之一。而李时珍所处的那个时代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背景,他的家庭、成长经历以及文化环境,都为他成为后来的明末清初知名学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时珍的家

  • 古代想出书太难了,药圣李时珍为此抱憾终生

    历史人物编辑:养宠小秘籍标签:李时珍

    《本草纲目》这本书想必大家都熟悉,上至专家认可推崇,下至退休的老头老太太们也人手一一本儿,美名其曰“养生”,但是你知道吗?《本草纲目》这本书当年难产,差点儿就出版不了了。为了完成《本草纲目》,李时珍可谓是穷其一生的精力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参阅800多部古典医书,最后在60岁时完成了这部医学著作。然而写

  • 李时珍是如何知道众多中草药的功效的?

    历史人物编辑:程浩说历史标签:李时珍

    事实上很多东西开始的时候人们都不知道的功效,往往是经过人的尝试,然后经过长时间的经验总结,自然也就知道了一些东西的功效。就应了鲁迅的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只不过走的人的多了,自然就有了路。 李时珍所在的时代还是明朝,当时医疗和科学技术都比较落后,所以李时珍对于很多他所不知道的中草药的功效,也只能够通

  • 李时珍为什么能准确定性中草药的功效?

    历史人物编辑:陈建标签:李时珍

    李时珍是我国古代明朝著名医药学家,因为他的《本草纲目》医药书籍影响后世几百年,被后世尊称为“药圣”。他能够写就192万字的医药奇书,很多人只知道李时珍很厉害,却不知道他是如何完成这部医药巨著的。李时珍编写这部书并非是一时就完成的而是通过长年累月的常识积累才编写完成的。而且他在编写书的时候还会再三确定

  • 一代“药圣”李时珍是怎样确定草药的药性的?

    历史人物编辑:水一白聊历史标签:李时珍

    这个寒假因为疫情逼出了一群厨师,刮起了全民做凉皮的风,我在家也不例外,缠着奶奶做了凉皮,这个过程真的是令我大开眼界,不禁问奶奶:“这凉皮是谁发明的呀,他怎么知道这淀粉要这么做,淀粉又能做成凉皮呢?”奶奶笑着说,因为有人尝试过的呀!就像之前我们缺粮食吃的时候,也没人知道槐树花能吃,但是有人去尝试了,发

  • 李时珍药粥养生,中国古代名人养生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王绍行聊生活标签:李时珍

    李时珍药粥养生滋润五脏通利血脉的四款药粥,健康的饮食习惯才能为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保驾护航,正确的饮食观念也为我们增添了健康的元素。在日常生活中能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是拥有健康身体的关键。将玉米、核桃粒、花生适量加清水一起同煮,文火熬成粥即可。核桃含有丰富的磷和大量的亚油酸,磷可营养脑神经,亚油酸可防治

  • 李时珍作为御医,为什么还要写《本草纲目》

    历史人物编辑:肖邦青史谈标签:李时珍

    李时珍大家都很熟悉了,他被称为“药圣”。他出生在中医世家,有着深厚的中医基础。他凭借着自身的高超医术,赢得了楚王的欣赏,因此被推荐为了御医。既然李时珍已经成为了御医,为什么还要写《本草纲目》?其原因有两点。1、有药物基础李时珍的药物基础,为他后来写《本草纲目》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李时珍从小受到家庭的影

  • 一种带有臭气的虫子,但李时珍说很香,还能温肾助阳,补命门之火

    历史人物编辑:晓晋阳标签:李时珍

    有一种很臭的虫子大家都见过,说他的学名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它自带臭气,一碰就会奇臭无比,味道还“经久不衰”。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臭虫、臭大姐、臭屁虫等都是它的“小名”,它的“大名”叫做椿象。中医称它“九香虫”,李时珍说它很香,而且温肾助阳,补命门之火。中药九香虫出自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虽然不知道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