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万历期间杨应龙的叛乱

万历期间杨应龙的叛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伊河史话 访问量:1911 更新时间:2023/12/14 4:59:46

播州宣慰司辖有草塘、黄平两个安抚司,真州、播州、余庆、白泥、容山、重安六个长官司等,地域广袤,有田、张、袁、卢、谭、罗吴七姓,世袭各级土官。这七姓大多是杨氏姻亲或是其他地区的土酋进入播州的。如张姓与杨氏联姻,杨应龙(隆庆五年袭为播州宣慰使)祖父杨相的嫡妻即张姓。田姓,原是思州宣慰的后裔,永乐时,思州改土归流,田氏的一些族人就到播州依靠杨氏。

杨应龙刚袭任宣慰使时,多次帮助明朝统治者镇压其他少数族人民的反抗,并向明朝进贡大木,获得明朝政府的信任,被授以都指挥使衔。杨应龙对播州各族人民的统治极为残醋。

“在州专酷杀树威,有小睚眦即杀害,人人惴恐”。随着势力的日益增长,杨应龙“渐骄蹇,轻汉法”,对明廷不大服从了,公开声称“例得生杀其属”。杨应龙的跋扈情况,引起近邻贵州省地方长官的警惕。万历十八年(1590年),巡抚“叶梦熊疏论应龙凶暴诸事,巡按陈效历数应龙二十四大罪”。但管辖播州的四川省的官吏对之采取另一种态度。

这时,明朝政府为防御松潘地区少数族人民的反抗,调播州土兵去协守。四川巡按李化龙即上疏朝廷要求“暂免勘问,俾应龙戴罪图功。正当黔蜀双方剿抚主张相持不下时,杨应龙妻妾之间爆发矛盾。杨应龙宠爱其妾田雌风,杀了嫡妻张氏,“妻叔张时照与所部何恩、宋世臣等上飞文告龙反”。贵州巡抚叶梦熊主张立即派兵征剿;但四川方面的地主士大夫纷纷为其说情,认为“蜀三面邻播,属裔以十百数,皆其弹压,且兵骁勇,数赴征调有功,翦除未为长策”。四川巡抚、巡按皆主抚。朝廷命黔蜀两省会同查问。

杨应龙知道四川袒护他,“愿赴蜀,不赴黔”。万历二十年(1592年),杨应龙到重庆接受审讯。正于这时日本侵略朝鲜,明廷向全国征兵援朝,杨应龙立即上奏,“愿自将五千兵征倭报效”。明朝政府释放了杨应龙,不久,朝廷又令其不要出兵。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巡抚都御史继光到重庆,主张“严提勘结”,杨应龙“抗不复出”。王继光一意主剿,遂与总兵刘承嗣、参将郭成等“议分三军,各道并进”。在娄山关一带地方,明军大败,都司王之翰所部军队“杀伤大半”,“委弃辎重略尽”,明军只得撤兵。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三月,明廷以兵部侍郎邢玠总督贵州。第二年邢玠到四川进行招抚,准杨应龙“输四万金助采木赎罪,并以重庆太守王土琦为川东兵备使,防备杨应龙。当时明廷正忙于援朝抗倭,无力兼顾播州,同意了邢玠的处置杨应龙表面上对明廷输金“赎罪”,暗中拼命积蓄力量,一心想割据称王。“所居饰以龙风,僭拟至尊,令州人称己为千岁,子朝栋为后主。”“分遣土目置关据险,僭立巡警,搜戮仇民,劫掠屯堡,殆无虚日。厚抚诸苗,用以摧锋,名‘硬手’。州人稍殷厚者,没其家以养苗,由是诸苗人愿为之出死力矣。”杨应龙经过几年准备,势力日益强大,起兵攻城略地。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大掠贵州洪头、高坪、新村诸屯”。“又侵湖广四十八屯,阻塞驿站”。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二月,杨应龙大败贵州巡抚江东之所率的明军,杀都指挥使杨国柱。明廷闻讯大惊,任都御史李化龙兼兵部侍郎节制川、湖、贵三省兵事,决意进剿。这时,朝鲜战事已结束,就调东征诸将南征,命刘鋋率部先发,并增调浙江、福建、云南广东等地部队前去会剿。万历二十七年六月,杨应龙乘明兵尚未会集的时候,率军攻陷綦江。綦江是川东重镇,重庆的南大门。

杨应龙的军师孙时泰劝其“直取重庆,捣成都,劫蜀王为质”。杨应龙不进袭重庆、成都,只是想把他的势力范围从遵义扩展到綦江地区。他退屯三溪,以綦江之三溪、母渡,南川之东乡坝,立石为播界,号“宣慰官庄”。

标签: 杨应龙

更多文章

  • 平定杨应龙叛乱却让明朝失去民心,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杨应龙

    明神宗朱翊钩听到綦江失守,十分震惊,怪罪于原四川、贵州巡抚谭希思、江东之,削夺了他们的官职。同时加重总督李化龙的职权,“便宜讨贼”。李化龙刚到四川时,因各路军队未集,对杨应龙作出招抚的姿态,使杨应龙存有“冀曲赦如曩时”的错觉,不再进攻明军,延缓了军事行动,使局势渐趋稳定。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春

  • 明朝洪武四大案之郭桓案

    历史人物编辑:曹颖标签:郭桓

    郭桓案,是明初四大案之一,发生在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属于官吏贪污案件,户部侍郎郭桓等人通同各省的官吏作弊,盗卖官粮,后来被揭发,因其涉案金额巨大,对经济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此,明太祖朱元璋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都处死。同时,为了追赃又牵连到全国各地的地主,遭到抄家破产的不计其数,地主对此怨

  • 颜建国:干臣不及帝王谋—为明朝东平老乡郭桓鸣冤

    历史人物编辑:平湖一柱标签:郭桓

    从来以为朱元璋是一个杀贪官、爱百姓的好皇帝。深入思考洪武四大案之一的“郭桓案”之后,才愈发觉得人们把朱皇帝想得太好了。权柄在我,朕即国家,在朱元璋眼里除了利益,哪有什么是非道义呀?郭桓是我的老乡,《明史》中写明:“郭桓,兖州府东平州人。”这样,他的东平人身份就不用怀疑。看郭桓在洪武四年(1371年)

  • 万历皇帝在位期间的最后一位内阁首辅方从哲

    历史人物编辑:石庆松标签:方从哲

    顾宪成被罢职归乡后,他在无锡开创了东林书院积极招生授课,相当于进行下岗再就业了。最初,他们并没有涉足政治领域,更没有依靠哪股政治势力,完全就是凭借书院这一单纯的旗帜,将江浙一带的地主和士族整合了起来。基本上,有力的出力,当然是指财力和脑力。为了体现自己的立意高远和志向抱负,东林党非常注意自己的格调,

  • 万历的劳模宰相方从哲的宦海沉浮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方从哲

    方从哲可以说是晚明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在万历朝的经历也颇具喜剧色彩,虽然他经历了神宗、光宗和熹宗三个皇帝,但是我们今天还是主要说一下他在万历朝和皇帝斗智斗勇的事迹。方从哲户籍是锦衣卫出身的京城人士,万历十一年考中进士之后就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后来因为文笔好被首辅王锡爵赏识,觉得这人有出息以后必成大

  • 明朝最后的勤王将领-蓟镇总兵唐通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唐通

    崇祯十七年三月初六,大顺军所向披靡,距离京师已旬日之间,明朝大限将至,朱由检焦躁无比,朝堂内外亦是一片哀叹,崇祯帝于是下令边关弃守,急命蓟辽总督王永吉、宁远总兵吴三桂、蓟镇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率部勤王。这是明代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京师被围,同样是最后一次发出勤王号召,这些将领表现各异,只有一人实际

  • 大明朝史:张寅到底是不是李福达,为何嘉靖皇帝会亲自审理此案?

    历史人物编辑:生生有你标签:李福达

    大明朝史:张寅到底是不是李福达,为何嘉靖皇帝会亲自审理此案?【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说起“李福达之狱”来,估计很多人都不太知道,这起案件发生在大明朝嘉靖时期,李福达原本只是跟着别人造反的小人物,因为造反失败的原因被发配充军。大家

  • 白莲教妖人化身朝廷命官,嘉靖年间轰动一时的“李福达案”

    历史人物编辑:临溪柚子标签:李福达

    “李福达案”是发生在嘉靖年间的一件案子,此案不仅涉及著名的民间邪教白莲教,而且与嘉靖年间爆发的“大礼仪之争”息息相关。“李福达案”最初只是个事涉个人的谋反重案,但此后却发展为了“大礼仪之争”双方相互攻击的工具,最终经审理认定为“诬告案”,但具体如何仍有争议,争议的重点就在于时任山西太原卫指挥使的张寅

  • 西游记中,灵感大王为何那么爱吃童男童女?罪魁祸首竟是观音!

    历史人物编辑:陈啸标签:灵感大王

    说起西游记中奇葩的妖精,那可多的是,但要说最奇葩的,绝对是这个灵感大王,为什么这么说,听我道来,灵感大王吃食只吃童男童女,而且不是亲生的还不吃,每年必须要吃一对童男童女,也不多吃(貌似罪孽不太深重)!这里我就有个问题,灵感大王怎么知道人家的小孩子是不是亲生的呢?他为什么会有这种嗜好?灵感大王的真身乃

  • 观音收服灵感大王时,为什么披头散发的?原来她急着遮掩一件丑事

    历史人物编辑:子豪爱历史标签:灵感大王

    我们小时候肯定都是看西游记长大的,里面的孙悟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更是大闹天宫,将整个天庭都搅得天翻地覆。他虽然是天庭众人的妖猴,但是在我们看来,他是一个敢爱敢恨,嫉恶如仇的英雄,敢于冲破封建束缚的人,所以我们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对于孙悟空的喜爱都是很高的。但是任他孙悟空在厉害,还是斗不过如来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