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参当相国时胡吃海喝,为什么还能被世人传颂?

曹参当相国时胡吃海喝,为什么还能被世人传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018 更新时间:2023/12/15 17:31:46

曹参是西汉的开国功臣。萧何去世以后,他继任相国,人称“曹相国”。

有人说,在三年相国生涯里,曹参胡吃海喝,整日饮酒,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自己这样子不说,曹参还劝说皇帝和身边的人跟他一起饮乐吃喝。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死后被千古传诵,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曹参和刘邦、萧何一样都是沛县人。刘邦在沛县拉起队伍之后,曹参始终跟随在刘邦身边,南征北战、一路杀伐。在入关灭秦、楚汉之争的关键节点,我们都能看到曹参的身影。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之后,曹参又为高祖出战,平定地方叛乱。太史公司马迁说曹参的功绩“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

刘邦称帝之后,论功行赏,曹参位列第二。随后,他被任命为齐国的相国,专门辅佐高祖刘邦的大儿子刘肥,这完全可以看出曹参在汉高祖心目中的地位。

而要说曹参胡吃海喝、无所事事,其实是他到了齐国以后的事情。

为了更好地治理齐国,曹参四处访贤,请教治国之策。听说胶西盖公对黄老思想颇有研究,曹参便亲自登门请教。相国亲自登门拜访,盖公详细说出了自己对治国之道的理解。他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就是要推行无为之治。“君无为,民自化;君好静,民自正;君无事,民自富;君无欲,民自朴。”盖公这样一说,曹参心里很是舒爽。他觉得现在的齐地百姓正需要这种“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

在随后的九年时间里,曹参按照黄老思想的基本套路,推行清静无为的政策。因为这种策略充分照顾了齐地百姓的固有习俗,老百姓对曹参的治世之道大加赞扬。

公元前193年(孝惠帝二年),萧何去世,曹参奉调回京,接任西汉相国。接任相国后,曹参整日饮酒,完全照搬萧何的那一套做法。按照《史记曹相国世家》的说法,“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按说,新官上任,曹参要推行新的治政策略。而他沿用老一套做法,引起了官员们的议论。久之,就有人上门规劝。结果没有说服曹参,还被他拉着一起喝酒。

这显然会让汉文帝刘恒生气。萧何离世前推荐相国人选,曹参是唯一的一个。按说现在是他大展身手的时候,他却整日喝酒游乐,比同样喜欢黄老之术的萧何更离谱。

汉文帝质问曹参,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皇帝质问,曹参脱帽致歉,很是恭谦。然后就给刘恒讲开了道理。先帝高祖和萧何的任务是平定天下,制定明确的法令制度,完成治国的顶层设计。陛下您和我的任务是治理天下,让臣子们各安其职,遵循原有的路线政策,这您还想不明白吗?

萧何写经,曹参念经,原来各有各的路数。孝惠帝听后,恍然大悟,欣然接受了曹参的建议。

在推荐选拔官员上,曹参弃绝精明算计之人,而对憨厚老实人升官晋爵,赢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评。

饮酒三年,而曹参的好名声一直被人传诵。

西汉立国之初,萧何、曹参二人谁来出任丞相,当时争论激烈。在刘邦平定四方的过程中,总是曹参在前线与敌人血拼,萧何坐镇后方。那是一个以军功论英雄的时代,曹参理应居首功,拜为相国。而为了缓和功臣群体与吕后的紧张关系,刘邦接受张良的建议,把管理能力较强的萧何放在了头功的位置上。

文吏之“劳”也是功,刘邦的眼光还真的很远。

然而,失去相位的曹参思前想后迈不过这道坎,自己功绩不小,加上朝臣中不少人支持。怎么就把自己放到了老二的位置上呢。他和萧何发生了正面冲突,二人关系从此破裂。

现在,萧何走了,自己出任相国。曹参没有对前任的主张改弦易辙,而是延续他制定的各项政策外。萧规曹随,不翻前任旧账,这种行为无疑给曹参的形象加了分。

有人醉生梦死而弃世,曹参醉酒治天下。他主张的“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最小限度的干预老百姓,最大限度地释放了社会生产力。

政绩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曹参清静无为的政策让百姓安宁了,富足了。他去世后,同样被称为“贤相”,功绩也被后人不断传颂。

标签: 汉朝曹参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入宫8年没得宠幸,惇妃是何时受宠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风云人物

    入宫8年没得宠幸,惇妃是何时受宠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乾隆帝,他身边的女人可以说非常之多,而且他也对很多女人付出真心过,比如说富察氏、那拉氏、魏氏,但一般爱过以后,又全部都辜负了。不过有一个女人是例外,他刚进入乾隆的后宫,乾隆根本没有把她放在心上,直到后来,她在乾隆6

  • 汉景帝在位时间有何作为?他的后世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景帝,汉朝,风云人物

    因为“文景之治”的关系,汉景帝刘启的历史评价较高。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文景之治”是我国古代史上一次著名的“治世”,它指的是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期间采纳黄老之学让百姓们休养生息,实行轻徭薄役、鼓励生产的政策,从而推动社会稳定发展的一段时期。因为文景之治的成功,后人

  • 赵匡胤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原来真相是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匡胤,宋朝,风云人物

    赵匡胤的是宋王朝的建立者,他在公元960年的时候呢,发动了陈桥兵变,国号宋朝,她先后灭了南唐荆南后蜀南汉。赵匡胤的父亲呢是赵弘殷,少年的时候是非常骁勇善战的善长骑马和射箭,由于,后唐时期作战有功,非常受唐庄宗的信赖,嗯,在武汉的时候又是,军队的指挥使,后来周太祖郭威起兵推翻了,后汉建立的后周之后,赵

  • 魏豹:秦末汉初时期群雄之一,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风云人物

    魏豹,姬姓,魏氏,秦末汉初时期群雄之一,魏湣王之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陈胜起义时立其兄魏咎为魏王。秦将章邯攻魏,魏咎被迫自杀。他逃亡至楚,向楚怀王借兵数千人,攻下魏地二十余城,自立为魏王。项羽大封诸侯,改封西魏王。继投汉王刘邦,叛归西楚霸王项羽。汉高帝三年(公元前

  • 乾隆对待福康安比亲儿子还亲?两人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福康安,清朝,风云人物

    在真实的历史当中,不管这两人是否真的曾经有过交集,但最终都并没有走到一起。魏氏后来成为了乾隆皇帝的妃子,封号为令妃,儿子永琰更是当上了大清的嘉庆皇帝。而傅恒则为乾隆朝的重臣,另外娶妻生子,儿子为乾隆年间的名将福康安。因傅恒是富察皇后的弟弟,所以对乾隆来说,福康安是他的内侄。乾隆对这个侄子非常疼爱,甚

  • 后世如何评价朱允炆?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风云人物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在位共四年。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允炆1398年继位,在位期间增强文官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改革弊政,史称“建文新政”;同时施行削藩政策以致燕王朱棣起兵对抗,“靖难之役”后朱允炆下

  • 明朝开国大将冯胜为何会被朱元璋赐死?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风云人物

    很多伴随皇帝起兵,为皇帝立下汗马功劳的名将下场很多都很惨。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冯胜是明朝开国名将中,功绩和地位极大的一个,按照明太祖朱元璋在建国后,大封功臣时所诏列的八个勋臣望重者,他排在了第三位,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最终也让其获得了宋国公的封号。冯胜,原名叫作冯国胜,他有个哥哥

  • 项羽过江就能生存下来 项羽为什么还要在江边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对项羽自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乌江边项羽为何要自杀?活下去不好吗?刘邦是个可以说是个江湖痞子,早期没有钱,没有权,还曾在街边当过乞丐。这都是他的劣势, 而且最重要的是和项羽比起来,他没有家庭背景,没有人际关系。但是这些能成为他的优势。他的出身让他懂得更多人情世故,这成为

  • 朱友珪是什么人?他为何要杀死朱温?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朱友珪,后梁太祖朱温次子,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第二位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朱温是后梁开国皇帝,原来是黄巢的大将,后来叛变投降了唐朝,朱温势力做大之后,灭掉了唐朝,自己当了皇帝,建立了后梁,然而,朱温非常残忍,做事荒唐,最终被儿子杀死。杀死朱温的是他的次子朱友珪,朱友珪的母亲,出身很低微,有

  • 后世对桓彦范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桓彦范,字士则,唐朝时期宰相,弘文馆学士桓法嗣之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桓彦范出身谯国桓氏,为人慷慨豪爽。初以门荫入仕,早年历任右翊卫、卫尉主簿。后受到纳言狄仁杰赏识,先后担任监察御史、御史中丞、司刑少卿等要职。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桓彦范联合敬晖、张柬之、崔玄暐、袁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