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公孙弘:汉朝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智足饰奸

公孙弘:汉朝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智足饰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854 更新时间:2023/12/18 22:06:41

汉武帝一朝的丞相几乎都不得好死。

三个被杀,两个自杀,其中田蚡被免职惊吓的精神分裂而死。

公孙贺听说武帝要他做丞相时,竟“伏地大哭,不受印绶”。

相比之下,始终被汉武帝青睐的公孙弘不仅得了善终,而且无军功仍封侯,算得上是汉武帝时期的第一丞相。

公孙弘的一生,三起三落,养过猪,做过牢头,六十岁参加高考,最后官至丞相,堪称传奇。

但同时期被汉武帝评价为社稷之臣的汲黯,却痛骂其是老戏精,其中是非曲直,恐怕难以一文详述。

所以,今天我们只讲关于他的五个小故事。

公孙弘

01

第一个故事,记录在《西京杂记》。

发生在公元前124年,公孙宏76岁的时候。

公孙弘年轻时一直过穷日子,起初当过狱卒--薛县监狱民警,还算是公职人员。

后来不知为何被炒了鱿鱼,只好到海滨给人家放猪。

上有老下有小,家里实在太穷了,一直熬到四十岁才开始读书。

后来历经两次高考,被汉武帝赏识,从此青云直上,终于在70多岁时当上了丞相。

当时薛县有一小吏名叫高贺,和公孙弘曾是好哥们。

此时看到公孙弘飞黄腾达,便从家乡薛县赶去投靠。

公孙弘当丞相后,广招天下门客,对待自己这位老乡自然也是热情接待,吃住都安排好了。

但是没几天,这位老乡就愤怒告辞,出了大门也不急着走,而是在大街上四处败坏公孙弘。

高贺说:“我这位丞相老乡,太会装了。里面穿着绫罗绸缎奢侈名牌,外面却故意披着粗布麻衣。自己偷偷吃蒸鱼煎熊掌,对外却只做个辣椒炒肉接待客人。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他有多勤俭呢!”

“内服貂蝉,外衣麻枲,内厨五鼎,外膳一肴,云何示天下!”

高贺由于太气愤,一直败坏到天黑才起身返程,一时间,京城无人不知公孙弘人品有问题,是个沽名钓誉的老戏精。

公孙弘下班回家,听说了此事。

贵为丞相的公孙弘并没有去追究老乡高贺的责任,他一声叹息,留下千古名句:宁逢恶宾,不逢故人!

不怕操蛋的客人,就怕老家的熟人啊。

那么公孙弘真的如老乡所说,是个人品低下,好东西藏着的隐形富豪吗?

还真不是,公孙弘虽然位极人臣,但日常生活居然很俭朴,公孙弘睡觉盖粗布被子,每顿饭只有一个荤菜,主食都是粗粮,薪水奉献给亲人门客,从来没有私人存款。

“弘为布被,食不重肉”;

“弘身食一肉,脱粟饭,故人宾客仰衣食,俸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

这样的穷日子,连乡下人高贺都过不下去,以为丞相公孙弘藏着一手,但却是丞相公孙弘生活的真实写照。

第一个故事,说的是公孙弘的“俭”。

虽然这种生活水平连老乡都看不起。

02

第二个故事,记录在《史记》里。

发生在公元前126年,公孙弘74岁的时候。

那时候,公孙弘还不是丞相,刚刚被汉武帝任命为御史大夫。

还是因为公孙弘节俭的名声太大,同朝为官的汲黯忍不住吐槽公孙弘,他对皇帝说:

“公孙大人太能作秀了,身居高位,年薪丰厚,手握实权,却故意过的如贫民,还广为传播,弄的天下人人皆知,太奸诈了。”

汉武帝一想,平时上朝,大家都西装革履,唯独公孙弘粗衣粗布,一身擦玻璃工人打扮,确实有些奇怪。

汉武帝便主动叫来公孙弘问话:汲黯说你平时节俭,是故意耍诈,对不对?

这是一句十分严厉的问话,说明皇帝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可公孙弘却出乎意料,他不但没有丝毫惶恐,反而欣然承认。

公孙弘答道:汲黯说的没错,朝廷之中,他是我最好的朋友,还是他了解我,我之所以节俭,确实是在作秀。

这一下子把汉武帝弄糊涂了,作秀还敢这么嚣张?

公孙弘接着解释道:

“臣听说历史上,管仲作齐国丞相,极其奢靡,但仍使国家称霸诸侯;

后来晏婴作丞相,极其俭朴,国家治理的照样很好。

既然作丞相的不管奢华与朴素,都能治理好国家,我为什么不能效仿晏子呢?

我俭朴,并努力宣传,正好引领下级官员效仿,一起省钱,这对于国家绝对是好事情啊。”

汉武帝一听,频频点头,觉得这种作秀确实是一件好事。

如果事情就此结束,那也只能说明公孙大人艰苦朴素、应变一流。

但公孙大人的政治水平绝对不限于此,他接下来的一番话,直接镇住了汉武帝,让皇帝认识到,眼前的这个人,就是丞相的最佳人选。

公孙弘说道:“而且,我为陛下感到高兴,陛下有忠诚正直的臣子,我才有机会和陛下有此番交流,汲黯,是个大忠臣啊。”

高,实在是高!

公孙弘这是告诉汉武帝,我不仅艰苦朴素,而且忠心耿耿,更会团结同事,从不记仇。

从此,汉武帝便知道公孙弘谦让,不久,破例提升其任汉丞相。

“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

第二个故事,与其说展现了公孙弘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宽容,倒不如说,暴露出公孙弘的一个“深”字。

具体原因,要从第三个故事说起。

03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124年,公孙弘76岁的时候。

这一年,右内史(首都市长)的位置空缺,公孙弘奏请皇帝,隆重的推荐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上面他所说的老铁——汲黯。

他对汉武帝说:“首都皇亲国戚多,一般人惹不起,非德高望重敢作敢为者不能胜任,所以,我推荐汲黯。”

汲黯多次当众羞辱、背后告发自己,公孙弘还能不计前嫌的推荐老铁升官,似乎是以德报怨的榜样。

但,汲黯却不这么想,就连朝廷中的文武百官,听到这个推荐时,也要惊呼一声:这是把汲黯往火坑里推啊。

要知道,右内史这个职位虽然风光,皇亲国戚、达官贵胄都在管理之下,但是放到汲黯身上可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汲黯的性格太倨傲,连汉武帝都受不了,更别说这些皇亲国戚了,久而久之,得罪人一多,随时有被黑掉的危险。

《史记》记载: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

其实在得知汲黯诋毁自己的时候,公孙弘就已经将其恨之入骨。

不久,公孙弘又向汉武帝隆重推荐董仲舒任胶西国国相。

他说出了理由:满朝之中,唯有董仲舒学高品优,德高望重,只有他才能担此大任。

汉武帝欣然同意。

满朝文武获知此事之后,都惊讶不已:董博士命不久矣。

董仲舒将要去服务的领导,是汉武帝的哥哥胶西王刘瑞,董仲舒的几位前辈国相,都被此人无端杀害。

董仲舒是汉代首屈一指的儒学大师,早在景帝朝就被拜为博士,名满天下。但这似乎并不是公孙弘推荐他的全部理由。

据《史记·儒者列传》记载,董仲舒对公孙弘善于拍皇帝马屁非常不屑,遭到了公孙弘的记恨。

以弘为从谀。弘疾之,乃言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

公孙弘对得罪过自己的人,从来都是笑脸相迎,隐而不发,其实他一直在等,等时机来了就突然出手。

所以,第三个故事,是关于公孙弘的“阴”。

04

第四个故事,记录在《汉书》里,发生在公元前127年,公孙弘73岁。

主父偃与公孙弘同朝为官,是内朝的首席智囊。

这位主父偃曾和公孙弘在是否设立朔方郡问题上发生矛盾,曾将公孙弘怼的体无完肤。

公孙弘不得已低头认错:我是山东的鄙陋之人,不知筑朔郡有这些好处,希望停做通西南夷和置沧海郡的事,集中力量经营朔方郡城。

汉武帝接受了丞相公孙弘的认怂,开始按照主父偃的提议办事。

后来主父偃上疏武帝实行推恩令,深得武帝欢心,一年四迁,一时风头无两。

不久,主父偃奉旨查办齐王,犯下大错,导致齐王自杀,激起了诸侯贵戚们的强烈不满,武帝也非常生气,下令将主父偃抓进监狱。

不过,汉武帝舍不得杀自己这位心腹干将,毕竟主父偃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自己集权而卖力。

而此时,一个落井下石的声音出现了:“主父偃不死,天下不安!”

说这句话的,正是平时从不忤逆上意的丞相公孙弘。

这次,他一反常态,无比坚决的要求对主父偃处以极刑,并说出了杀人的理由:

“齐王自杀无后,国除为郡,入汉,偃本首恶,非诛偃无以谢天下。”——《汉书·主父偃传》

汉武帝被惊醒了,前朝的诸侯叛乱还历历在目,他突然意识到,公孙弘是对的。

结果,主父偃被处死灭族。

汉武帝本来不想杀的人,不仅死了,而且还被灭族。

所以第四个故事,是关于公孙弘的“狠”。

但凡被公孙弘惦记上的,关键时刻,一定要你命。

05

到了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记录在《资治通鉴》里,发生在公元前123年,公孙弘已经77岁了。

这位丞相,已经快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就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淮南王刘安意欲谋反,暗中联系军队,并悄悄布局刺杀卫青。

不仅如此,这位仁兄就连日后当皇帝的玉玺、手下大臣的印章、汉使的信节都准备好了,看来皇帝梦做了不是一天两天了。

当然,自信满满的刘安,也经常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对造反成功后的场景展开畅想。

他对自己手下说,我要造反成功了,汲黯肯定是硬骨头,公孙弘肯定做汉奸。

“汉廷大臣,独汲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 至如说丞相公孙弘等,如发蒙振落耳!”

虽然刘安还没有来的及造反就畏罪自杀了,可是他留下的这句评价,可害苦了公孙弘。

这种看法,后来一传十,十传百,逐渐成了当朝同事们的共同评价。

而且,“发蒙振落”四个字,戴在公孙弘的头上,一千年一千年的流传了下去,印在成语词典里深入人心。

似乎这个故事,要体现公孙弘的一个“奸”字。

实际上,故事并没有完。

即使朝中大臣都因此取笑公孙弘,但有一个人完全不在乎这件事,他就是汉武帝,他将淮南王的案子交到了公孙弘的手里。

哪怕,当时公孙弘病重无法处理政事,害怕耽误国家大事,主动上书请辞丞相之职。

但汉武帝也坚决不同意,并表示,这件事只有你能办,他大手一挥,准假养病。

过了几个月,公孙弘身体康复,汉武帝才开始举行会议,公孙弘与廷尉张汤等把众人的议论上奏武帝,淮南王的末日才正式来临。

讽刺的是,看不起公孙弘的淮南王,正好就死在公孙弘这里。

尽管公孙弘的评价一天不如一天,但是汉武帝对这位丞相绝对信任。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三月戊寅,做了6年丞相的公孙弘薨于任上,到死也没能退休。

史书里,公孙弘勤俭节约、有大局观,但也爱记仇、爱挖坑。

他似乎算不上是一个好人,但也不能说是一个坏人。

他确实很难定义,但毫无疑问,在汉武帝眼里,公孙弘是一个有用的人。

他节衣缩食,不管动机如何,他坚持清贫了一辈子。

他推荐汲黯任右内史,不管初心如何,汲黯后来果然将首都管理的很好。

他建议杀主父偃,不管目的如何,横行无忌的主父偃死后诸侯王果然没反。

他推荐董仲舒,不管用心好坏,胶西王刘瑞果然被董仲舒镇住。

对人的评价,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特别是在职场之上,人臣的好坏,多看点工作成效,少说点诛心之论,挺好。

标签: 公孙弘汉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田单是如何利用反间计都过乐毅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乐毅,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报了强齐伐燕之仇。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成功,靠的并非是天分和运气,也不是聪明才智,而是努力和毅力。当一个人认定一件事情,并为之付出巨大的努力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些时候不可能的事情也会变成可能。而这,便是坚持的意义

  • 背叛曹操离开许昌后,刘备选择回到徐州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刘备,即汉昭烈帝,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片段,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因为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的出彩描写,促使该典故得以妇孺皆知、流传甚广。值得注意的是,《煮酒论英雄》并非文学作品的虚构,据陈寿《三国志·先主传

  • 历史上毛皇后到底死的有多荒唐?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俗话说一入宫门深似海。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三国志·卷五·魏书五·后妃传第五》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帝见后,后曰:“昨日游宴北园,乐乎?”帝以左右泄之,所杀十馀人。赐后死。这段话很好理解,讲述的是魏明帝曹叡与明悼毛皇后的故事。毛皇后问曹叡:“昨天逛花园好玩吗?”曹叡觉得是身边的

  • 袁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 袁术当时实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对袁术称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袁术手下无名臣名将,为何敢率先称帝?曹丕帐下有张辽、张郃等名将,还有荀攸、司马懿等谋士,刘备帐下有卧龙凤雏,还有五虎上将,孙权帐下有四大都督和十二虎臣,他们个个人才济济,这给了他们称帝的底气,但是袁术帐下,无名臣名将,实力甚至还不如其长兄袁

  • 为什么说李世民是鲜卑人?李唐王朝是汉族王朝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李世民,风云人物

    虽然人们常将元朝和清朝作为非汉人统治的大一统王朝,而除此之外的其他朝代都是汉人的统治,但其实在隋唐时期,血统的问题还是很值得研究的,因为有不少人,根据当时皇帝的家族情况得出结论,认为隋唐初期的皇帝,比如李世民,他其实是鲜卑人,而并不是属于汉人。究竟这种说法有什么依据?李世民的血统究竟是怎样的构成?一

  • 名妓赛金花为什么会被叫为护国娘娘?她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赛金花,清朝,风云人物

    赛金花是清末名妓,一个妓女竟被称为“九天护国娘娘”,还不断被写进小说,拍成电影……被人们讴歌,那么她究竟做了什么事呢?赛金花本是安徽人,年幼时由于家境艰难被卖到苏州花船上为妓。在她14岁时,遇到了贵人洪钧。当时洪钧已是50岁的人了,他本是同治七年戊辰科状元,在朝中为官多年,此次回家服丧,被地方官宴请

  • 历史上为何有那么多太子被废的案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清朝,风云人物

    历史上为何有那么多太子被废的案例?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康熙晚年所困扰的正是九子夺嫡的事情,太子便是因为行为乖张而被废位,在子嗣的继承选择上,多数英明帝王都会犯下一样的错误,那就是难以抉择,很难区分帝王和父亲的角色。如同李世民对待李承乾,《唐会要》之中就自爱了李世民登基之时,年仅八岁的李承

  • 从许褚典韦三次大战中看,谁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许褚,三国,风云人物

    从典韦大战许褚三次可以看出,究竟谁更胜一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典韦和许褚都是曹操手下超一流猛将,单论武力,高出其余诸将一个档次,比如两夏侯和二张等人,那么,典韦和许褚究竟谁更强一些呢?其实,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来,究竟谁更胜一筹?按追随曹操的先

  • 上官氏:历史上最年轻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上官氏,汉朝,风云人物

    说起来皇后的话,那真的算得上是在古代让所有的女子都非常羡慕的一个位置。因为皇后是皇帝的伴侣,在古代所有女子里面地位是最尊崇的,而且被称之为人中之凤,每天被养尊处优的养在深宅大院里面,被天下人所敬仰,称之为是母仪天下。但是今天又说了这样的一位皇后,她在历代皇后里面称不上是特别的幸运,因为她6岁就在一个

  • 孙秀是什么人?他为何选择背叛吴国投降司马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在两军作战时,因为战败被俘或者主动投靠的军事将领称之为降将。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东吴宗室有好几个人,因为被权臣或皇帝猜忌、加害,投降了魏国,或者投降了西晋司马炎,比如孙壹,投降魏国后,被封为车骑将军。孙壹投降魏国之后,东吴又有一位宗室,带着家属及部下数百人,投降了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