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东吴老将:程普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东吴老将:程普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455 更新时间:2024/1/22 7:44:42

根据陈寿的《三国志》为其列传的顺序依次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他们为吴国基业的开辟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陈寿在《三国志》中把此十二人合为一卷作传(卷五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盛赞他们为“江表之虎臣”,故名。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程普,就是“江表之虎臣”中的一位,并且,从资历和战功上来看,程普完全可以称之为“江表之虎臣”之首。对于程普这位老将,战功赫赫,曾辅佐孙坚、孙策、孙权三位主公。

首先,程普,字德谋,生卒年不详,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今唐山市丰润区银城铺镇)人。程普早年在州郡担任官吏,颇有容貌风姿、计谋策略,善于应答论对。后跟随孙坚四处征战,在宛县、邓县进击黄巾军。孙坚起兵讨伐董卓的战争中,程普在阳人之战中大败董卓。程普攻城野战,数有战功,身上多处受伤。由此,非常明显的是,东汉末年,孙坚起兵的时候,程普可以说是他的左膀右臂了。换而言之,程普在东吴的地位,可以类比关羽、赵云、张飞在蜀汉的地位了。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四月,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刘表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孙坚击败黄祖,乘胜追击,渡过汉水,包围襄阳。刘表闭门不战,派黄祖乘夜出城调集兵士。黄祖带兵归来,孙坚复与大战。黄祖败走,逃到岘山之中,孙坚追击。黄祖部将从竹林间发射暗箭,孙坚中箭身亡。兴平元年至兴平二年(194年195年),孙坚死后,程普又在淮南跟随孙策,跟着他攻打庐江,破城后,回师一起东渡长江。在孙坚去世后,程普没有改换门庭,而是辅佐孙坚的儿子孙策。对于这份忠义来说,在汉末三国时期自然是难能可贵的。彼时,改换门庭是比较常见的情况,甚至出现了吕布这样多次背叛前任主公的将领。

建安元年(196年),孙策率军前至横江、当利,击败张英、于麋等,转而进攻秣陵、湖孰、句容、曲阿,程普都立下战功,孙策给他添加兵员二千、战马五十匹。又进而攻破乌程、石木、波门、陵传、馀亢,程普立的战功最多。在孙策平定江东六郡的过程中,程普立下了赫赫战功。众所周知,江东六郡是东吴最初的地盘,正是以江东六郡作为基础,孙权才能登基称帝,建立和曹魏、蜀汉相抗衡的吴国。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建安二年至建安四年(197年199年),孙策进入会稽,任命程普为吴郡都尉,治所设在钱塘。后又转任丹杨都尉,据守石城,又进讨宣城、泾县、安吴、陵阳、春谷等处贼寇,将他们全都打败。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逝世,叛乱四起,程普与张昭等共同辅佐孙权,转战三郡之地,平定讨伐各种不归服的势力。对此,在笔者看来,孙策的突然去世,不仅影响到了江东的历史走向,甚至对当时的诸侯势力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孙策去世前,曾打算率军偷袭曹操的后方,一旦成功的话,曹操很可能会在官渡之战中腹背受敌,从而难以成为最后的赢家。

同时,孙策的突然去世,让年轻的孙权难以服众,从而导致江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问题。不过,在这个关键时刻,程普和周瑜、张昭等老臣全力支持孙权,从而确保孙权可以顺利执掌大权。建安八年(203年),程普随孙权出征江夏,回师路过豫章,单独领军讨伐乐安,不久平定。建安十三年(208年),程普代替太史慈驻防海昬,与周瑜分任左右督,在乌林打败曹操。在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中,虽然周瑜的功劳是最大的。不过,对于程普等将领,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即正是因为大家各司其职,互相配合,才能打赢了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

建安十四年(209年),左都督程普跟随右都督周瑜攻打南郡,击走曹仁。拜为裨将军,领江夏太守,治沙羡,食四县邑。彼时,程普作为东吴的左都督,在地位上略微低于右都督周瑜。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存在左卑右尊的说法,比如贬职一般被称之为左迁,而晋升则是右迁。再比如左将军和右将军之间,也是右将军的地位更高。当然,对于当时的程普,只是略微低于周瑜,至于其他的江东将领,则没有人在官职和地位上超过程普。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去世,程普代领南郡太守。孙权分荆州与刘备后,程普复还领江夏,迁荡寇将军。在周瑜去世后,程普可以说是东吴第一名将了。

最后,程普生卒年不详,据《程氏宗谱》和瑞昌地方志里所记载:程普于建安二十年(215年)的冬季病逝,死后葬于桂林岗。但《三国志吴书步骘传》记载,太子孙登镇守武昌时,曾致书东吴重臣步骘,请求教诲。步骘于是把当时在荆州界内担任重要职务的十一位官员,一一列出,其中便包含了蜀汉降臣潘浚和程普。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考虑潘浚投效东吴是在公元219年。而孙权称尊号时,曾追论程普之功,封其子程咨为亭侯。故此可以推断出程普的逝世时间,应当在219年229年之间。

总的来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汉末三国时期,很多老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蜀汉的黄忠、廖化等人。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当初跟随孙坚起兵的程普,在江东自然可以称之为一位老将了。在此基础上,江东早期的将领,以程普年龄最大,当时人们称呼他“程公”,程普天性乐于施予,喜爱结交士大夫,惟曾与周瑜不睦。据《江表传》记载:程普颇以己年长之故,数次侮辱周瑜。周瑜折节容下,始终不与程普计较。程普后来敬服周瑜而愈加亲重,更向人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标签: 程普

更多文章

  • 唐中宗的皇七女:永泰公主李仙蕙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永泰公主

    唐中宗李显是唐朝的第四位皇帝,他一生有九个女儿,其中皇七女永泰公主李仙蕙,是中国古代史上仅有一个号墓为陵的公主。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号墓为陵是唐中宗借用迁墓之事为家人平反昭雪,而重修陵墓且规格和制度以皇帝的等级安排。永泰公主李仙蕙墓的壁画墓是唐中宗时代仅有的三座壁画墓之一,另外两座

  • 东吴大将军:步骘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步骘

    步骘(zhì)(?-247年),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年,步骘迁居到江东避乱,到江东后生活困苦。后与同龄的广陵人卫旌相识交好,二人白天靠种瓜自给自足,在晚间则努力研习书籍。建安五年(200年),孙权被曹操表为讨虏将军,步骘入仕孙权。建安十四年(2

  • 西魏八柱国之:侯莫陈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侯莫陈崇

    西魏八柱国实际上就是当时西魏山头主义的体现。分别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宇文毓和杨坚岳父,李渊的外祖父),侯莫陈崇。 今天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其中,侯莫陈崇(514年―563年),字尚乐,代郡武川(今内蒙古

  • 三国曹魏名士:管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管宁

    谈及三国第一人,虽然没有定论,但在大众印象中不外乎就是曹操、郭嘉、诸葛亮、荀彧、刘备、孙权、周瑜等人中之一。风云激荡的三国年代,这些人叱咤风云,留下了一个又一个传奇,至今让人津津乐道。然而,在王夫之、钱穆等历史名人眼里,春秋管仲后代之一的管宁才是三国第一人,比诸葛亮、曹操、刘备等还要厉害。明末王夫

  • 唐朝禁军将领:陈玄礼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陈玄礼

    公元755年年底,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悍然起兵,公开宣布叛乱。因大唐帝国承平已久,再加上经过了数代君王数十年如一日的开边,帝国内部已经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军事布局,安史叛军一路势如破竹。而且,当年那位锐意进取的唐玄宗李隆基已经沉溺在声色犬马之中,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当安禄

  • 唐宪宗李纯的嫡长女:岐阳公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岐阳公主

    岐阳庄淑公主,唐宪宗李纯的第六个女儿,也是宪宗的嫡长女,她的母亲是懿安皇后郭氏是宪宗的发妻,她还有两个同母兄弟李宥和李悟。岐阳公主一生锦衣玉食,与驸马婚后生活幸福美满,可以说是唐朝历史上很幸福的公主了。岐阳庄淑公主及笄时,被封为岐阳公主。宪宗下令让李吉甫在世族中挑选合适驸马人选,这些人中只有宰相杜

  • 如何客观评价张九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九龄

    说到张九龄,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在唐朝可是非常出名的,不仅仅是一名诗人,而且在政治方面也是非常的厉害。总之他的评价在历史上是非常高的,只不过最后还是被奸人所害。那么这个张九龄到底做了什么呢?为什么历史评价这么高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关于张九龄,他的家里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是他从小就非常爱读

  • 明朝开国大将:胡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胡海

    他是明朝开国大将,活了六十三岁善终,此人就是胡海,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说起明朝的开国将军们,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人,这几位是最出名的。而趣历史小编今天要说的胡海,可能大家不太熟悉,甚至都没听过。胡海是明朝开国名将,安徽濠州定远人,他一生征战四方、战功赫赫,儿子

  • 明朝内阁重臣:杨士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杨士奇

    杨士奇(1366年2月3日-1444年4月2日),男,汉族,本名杨寓,字士奇,号东里,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人。明朝初年重臣、学者。杨士奇自少丧父,游学四方,至建文帝时方才受召修撰《明太祖实录》,授翰林院编修。明成祖即位,迁太子侍讲,辅佐明仁宗,迁礼部侍郎、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兼任兵部

  • 北宋宰相:寇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寇准为何被贬?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寇准

    公元1005年,宋、辽两国建立了城下之盟澶渊之盟。从今人的角度来看,澶渊之盟对宋朝而言绝对是利大于弊,因为自打宋太宗雍熙北伐之后,宋朝面对辽国就不再有任何军事优势,宋朝的精兵强将几乎都损失殆尽。更重要的是,宋军的士气受到严重打击。宋军第一次第一次伐辽时,由于宋太宗的军事指挥能力不佳,导致宋军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