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春秋时期小霸主宋襄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春秋时期小霸主宋襄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659 更新时间:2024/1/21 2:37:02

宋襄公,宋成公的父亲,春秋时宋国国君。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关于春秋五霸,历史上有多种说法,中学历史教科书用的是兼顾《史记索隐》和《荀子》里的两种说法。其中,《史记索隐》里的春秋五霸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而《荀子·王霸》中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按照《史记索隐》的观点来看,宋襄公和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并称为“春秋五霸”。在这五位霸主中,实际上宋襄公并没有真正的得到过诸侯霸主的地位。泓水之战的惨败让后人对宋襄公贻笑千年,但是,在孔子都感叹礼乐崩坏的春秋战国时期,宋襄公这位君主的的仁义有信,还是值得称赞,甚至说是青史留名的。

首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宋襄公颇富争议的一个人物,赞美者认为他仁义有信,而批评者则认为宋襄公虚伪至今,沽名钓誉,比如春秋时期楚国令尹成得臣就直言道:“宋君好名无实,轻信篡谋。”但是,在笔者看来,纵观宋襄公的一生,其仁义有信的一面显然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一直坚持下来的。在这一点上,宋襄公和三国时期的刘备一样,不管内心真实想法如何,其一生都基本上坚持了仁义的品德。根据《春秋》、《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宋襄公(?-前637年),子姓,宋氏,名兹甫。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嫡子,第二个儿子,兹甫还有个庶兄目夷。

公元前652年,兹甫的父亲宋桓公病重。虽然嫡长子兹甫本应即位,但是,兹甫却主动要把太子之位让贤于庶兄目夷,还说这是因为庶兄目夷要比自己仁义。对此,为了躲避弟弟的让贤,目夷逃到了卫国,兹甫最终成为了宋襄公。由此,在没有成为一国之君之前,宋襄公就表现自己出自己谦让的风度,以及对于仁义的推崇。公元前651年,在葵丘会盟上,宋襄公接受了齐桓公委托他照顾齐国太子昭(后来的齐孝公)的嘱托,答应将来对太子昭予以照应。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逝之际,齐国各个势力开始争夺君主之位,从而引发了内乱。

对此,宋襄公因为之前对齐桓公的承诺,所以亲自率领宋国大军,并联合卫国、曹国、邾国三国的兵马,从而共同护送太子昭(后来的齐孝公)登上齐国君主的宝座。对此,在笔者看来,齐国实力远远强于宋国,宋襄公力保太子昭(后来的齐孝公)即位,显然存在非常大的风险。但是,正所谓“君子一诺,驷马难追”,宋襄公不愿意辜负齐桓公的重托,因此甘愿冒着风险来完成自己的承诺。在护送太子昭即位后,宋襄公也在中原诸侯之间积累了一定的名气和声望。为此,宋襄公希望像当年的齐桓公一样称霸诸侯。

最后,为此,宋襄公效仿齐桓公当年的“九合诸侯”,也在公元前639年发起了诸侯会盟。但是,因为和楚国君主约好会盟不带士兵(而楚国违背约定,埋伏了军队),所以宋襄公在会盟时被楚国士兵俘获。不过,尽管楚国选择违背礼义,但是,宋襄公依然以德报怨。在公元前638年的泓水之战中,面对强大的楚国大军,宋襄公讲究“仁义”,要待楚兵渡河列阵后再战,结果大败受伤,次年伤重而死,后葬于襄陵。由此,因为自己坚持的仁义礼信,宋襄公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在孔子都感叹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宋襄公的所作所为,可谓一股清流。换而言之,宋襄公的一生,就是“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最好写照。基于此,虽然宋襄公实际上没有真正称霸诸侯,但是,太史公司马迁依然将宋襄公列为春秋五霸之一,这无疑是对他仁义有信的肯定和赞扬。

标签: 宋襄公

更多文章

  • 曹魏太傅西晋安平王:司马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孚

    司马孚,字叔达。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重臣,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篡夺了曹魏大权,将曹魏皇帝变成了傀儡,司马懿去世之后,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继续控制曹魏大权,眼看曹魏江山即将改换成司马氏的江山,有一个人公然反对,至死也要做魏臣。面对公

  • 有哪些与廉颇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廉颇?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廉颇

    廉颇,战国末期赵国名将,杰出军事家,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为将伐齐,大破之,取昔阳(今河北晋州西北)拜为上卿。赵孝成王时,曾以蔺相如位居己上,不服,欲辱之。相如屡谦让退避。他感悟,

  • 战国后期四大名将之:廉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廉颇

    廉颇,战国末期赵国名将,杰出军事家,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为将伐齐,大破之,取昔阳(今河北晋州西北)拜为上卿。赵孝成王时,曾以蔺相如位居己上,不服,欲辱之。相如屡谦让退避。他感悟,

  • 白起有哪些成就?如何评价白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白起

    白起,战国时期名将、杰出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后位列武庙十哲。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 战国后期四大名将之:白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白起

    白起,战国时期名将、杰出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后位列武庙十哲。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 王翦有哪些成就与作为?如何评价王翦?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翦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凭借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王翦年少的时候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攻破燕国都城蓟,又消灭楚国。王翦与其子王贲成为秦始皇

  • 战国后期四大名将之:王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翦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凭借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王翦年少的时候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攻破燕国都城蓟,又消灭楚国。王翦与其子王贲成为秦始皇

  • 明朝内阁首辅:彭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彭时

    彭时,明朝时期名臣,官至内阁首辅,是天顺、成化年间正直阁臣的杰出代表之一。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受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影响,政治与文化两者联系紧密,尤其在隋唐科举制度形成之后,“学而优则仕”基本成为士人学者们的终极目标及根本出路。在科举取仕达到鼎盛的明

  • 明朝官员徐中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曾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徐中行

    徐中行(1517年9月5日1578年11月11日 ),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字子舆、一作子与、号龙湾,又称天目山人,湖州长兴人(今属浙江)。美姿容,善饮酒。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出为汀州知府,改汝宁。后谪长芦盐运判官,迁端州同知、山东

  • 明末政治家丁此吕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历任太仆寺丞、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丁此吕

    丁此吕(?年-?年),字右武,江西新建县人。晚明政治人物。人物介绍万历五年(1616年)进士,由漳州府推官征授御史。慈宁宫发生火灾,请撤鰲山,停织造、烧造,赦还因建言而被贬斥的大臣,清除张居正余党,并尽快诛杀徐爵、游七。报闻。不久,劾礼部侍郎高启愚,谪潞安府推官。历迁太仆寺丞,历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