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万历帝内阁首辅:朱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明朝万历帝内阁首辅:朱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26 更新时间:2024/1/29 11:18:40

朱赓,字少钦,号金庭,隆庆二年登进士,后担任内阁首部。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万历三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天还没亮,年近七旬的内阁大学士朱赓已经洗漱穿戴完毕,顶着寒风,前往内阁办公去了。

“又是忙碌的一天”,朱赓自言自语道。 自从万历十五年宣布“静摄”以来,万历皇帝已经做了十六年“甩手掌柜”,既不怎么接见大臣,也很少批阅奏章,而是把政务一股脑推给内阁处理。

内阁三位大学生沈一贯、沈鲤和朱賡均已七旬, 艾发衰容、龙钟潦倒,每日勉强支撑,累的够呛。

有人拿朱賡名字开玩笑,说他是郑贵妃的帮凶

刚出家门的朱賡忽然在家门口发现了一份题为《续忧危竑议》的揭帖。出于好奇,朱賡打开了接揭帖。

这是一篇时政文,通过对话的形式,对当然得热点问题(国本之争)进行了阐述。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看完揭帖的朱賡吓出了一身冷汗, 很长时间才缓过劲来。

原来,这篇三百来字的文章中,出现了这么一段话 :

曰:改立谁其当之?

曰:福矣。大率母爱者子贵。郑贵妃之专擅,回天转日何难哉?

曰:何以知之?

曰:以用朱相公知之。夫在朝在野固不乏人,而必相朱者。盖朱名赓,赓者更也,所以寓他日更易之意也。(续忧危竑议)

这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万历将要废掉太子,改立福王为储,而万历用朱賡做内阁大学士,就是暗示其易储的决心。因为賡和更是同音,朱賡,意味着朱更,万历皇帝要用朱賡,就是要告诉天下,俺老朱要更换太子啦。

在这篇文章中,不仅拿朱賡的名字开玩笑,还指名道姓地攻击他是郑贵妃的帮凶。一时间谣言四起,满城风云。

迫于压力,朱賡只好称病不出。

其实,类似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早在万历二十六年,一份名为《忧危竑议》的小册子已经传遍了京城,矛头直指郑贵妃。万历皇帝不想让事态扩大,所以选择了冷处理,因此并未引起太大震动。

不过,这次情况似乎要复杂很多。由于文章只攻击了朱赓和沈一贯而没有提到沈鲤(朱賡和沈一贯是浙江老乡)。因此沈一贯怀疑沈鲤是幕后黑手,于是指使手下言官攻击沈鲤,沈鲤自然也不甘心示弱,双方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为了平息政局,东厂抓到一名名叫皦生光的生员,作为罪魁祸首,草草处死了案。所谓“妖书案”可谓告一段落了。可沈一贯和沈鲤似乎斗上了瘾,依旧纠葛不止, 终于惹怒了万历皇帝,一起强制退休了。

这下,朱賡成为硕果仅存的内阁大学士,这一年,朱賡已进是七十二岁高龄了。

虽然《续忧危竑议》点名道姓把朱賡归于郑贵妃一党。但其实,朱賡多少还算是有良心的大臣,对万历皇帝的种种过失,也多有劝解。

一、劝万历皇帝停止修建园林

万历六年,朱賡担任日讲官。刚好遇到宫中大兴土木,修建园林。朱赓便借讲解《宋史》的机会,以北宋“花石纲”的教训为例,极力论证大兴土木的危害,皇帝为听了非常震动。

宫中方兴土木,治苑囿。赓因讲宋史,极言"花石纲"之害,帝为悚然。(明史·朱賡传)

二、劝万历皇帝停止征收矿税

万历时期,为了增加宫中,万历皇帝派遣太监到各地采矿,但由于这些太监不懂业务又狐假虎威,很快成为敲诈勒索危害地方的恶政,以至于不断激起民变。

深感矿税危害的朱賡上疏皇帝,对征收矿税造成的危害痛心疾首,但万历皇帝并没采纳朱賡的意见。接着朱賡便与沈一贯和沈鲤一起向皇帝呈送有关守成遣使权宜三论,继续规劝万历皇帝停止征收矿税。

既而与一贯及沈鲤共献守成、遣使、权宜三论,大指为矿税发,赓手笔也。(明史·朱賡传)

二沈致仕,朱賡成为“独相”

万历三十四年,沈一贯和沈鲤同时致仕,朱賡升任内阁首辅。已经七十二岁高龄的朱賡深感力不从心,于是一再请求增补阁臣, 对于朱賡的建议,万历皇帝根本不予理睬。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终于累倒了。 万历三十六,朱赓病重,已经很难处理政务了,于是向万历皇帝请求辞职,辞职报告交了二十多份,而万历只是派人好言相劝,却并不批准朱賡的辞职报告。

这年十一月,朱賡病逝。到死也没等来万历同意辞职的批复。其实又何止批复,朱賡担任首辅三年,连万历皇帝的面都没有见过,以风烛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政局,苦苦支撑,终于油灯耗尽,撒手人寰。

标签: 朱賡

更多文章

  • 明朝内阁首辅:曹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鼐

    曹鼐,字万钟,号恒山,明朝初年名臣,明宣宗时期曾高中状元,后担任内阁首辅,累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他跟随明英宗亲征,在土木堡之变中殉难。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正统十四年七月,正值雨季,淋淋漓漓的雨下了很长时间,居庸关赶往宣府的路上,到处都是积水,泥泞不堪,北伐的大军

  • 唐朝诗人五言长城:刘长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长卿

    说起刘长卿这个名字,大家是不是都觉得应该像电视剧中的白衣翩翩俊美少年呢?其实啊,刘长卿是唐代诗人,在唐玄宗天宝年间中进士,他在唐肃宗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游又在唐代宗大历年间任转运使判官。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说刘长卿是“五言长城”呢?刘长卿擅长写诗,精通五言写作技巧,

  • 汉朝“贰师将军”:李广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广利

    李广利(?-前89年),中山人,西汉中期将领,外戚,汉武帝宠妃李夫人和协律都尉李延年之兄,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另有一弟名李季。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李广利任贰师将军攻打大宛,损兵折将,战绩平庸,后因军功封海西侯。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至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李广利率军多次指挥与匈奴的战争

  • 汉朝长乐卫尉:程不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程不识

    程不识是汉武帝时的大将,别称“不败将军”。担任山西太守,长乐卫尉。与李广齐名。其主要成就为镇守边疆,抗击匈奴,治军有方,军纪严明,生平未尝败绩。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

  • 汉朝御史大夫:韩安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安国

    韩安国(?公元前127年),梁国成安县(今商丘市民权县)人,后徒睢阳(今商丘市睢阳区)。西汉时期的名臣、将领。韩安国自幼博览群书,成为远近闻名的辩士与学问家,后到梁王幕下任中大夫,成为梁王身边的得力谋士。他帮助梁王和汉政权化解了几次危机,深得汉景帝的信任。汉武帝时,进入汉朝中央政权的核心圈子。韩安国

  • 西汉汉武帝智囊:东方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方朔

    东方朔(约前161年前93年?),字曼倩,西汉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人,西汉时期著名文学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当时的皇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

  • 西汉将领:李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陵

    李陵(前134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西汉名将,匈奴名将,飞将军李广长孙,李当户的遗腹子。善骑射,爱士卒,颇得美名。天汉二年(前99年)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兵战于浚稽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前99年10月,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11月,为主帅李

  • 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夫人

    李夫人,历史上第一位追封的汉武帝皇后。生卒年不详,中山(今河北定州)人,西汉著名音乐家李延年、贰师将军李广利之妹,李季之姐。汉武帝刘彻的宠妃。李氏平民出身,父母兄弟均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前112前,由平阳公主推荐给汉武帝,获封夫人,深得汉武帝的宠幸,并为汉武帝生下儿子昌邑哀王刘髆。产后不

  • 西晋宗室陇西王:司马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泰

    司马泰历经曹魏、西晋,他是东武城侯司马馗的次子,东王司马越之父,也是司马懿的侄子。司马泰不仅仅是西晋重臣,更是司马家族的人,出身和待遇自然不低。司马泰的仕途在曹魏时开始,起初封阳亭侯,后来担任过县令、太守等职位,无功无过。晋武帝司马炎登基后,司马泰被封为陇西王,食邑三千二百户,官拜游击将军,此后官

  • 三国曹魏宗室大将军大司马:曹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真

    曹真(?-231年),字子丹。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族子。下面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当时,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