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后期大太监王守澄生平介绍及评价

唐朝后期大太监王守澄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845 更新时间:2024/1/8 6:28:37

王守澄(?-835年),唐朝末年宦官,活跃于宪、穆、敬、文四朝,曾三度参与皇帝的废立,在朝中掌权达十五年之久 。与朝廷朋党势力结合,卖官行为让官场风气为之败坏。文宗时,以他为首的宦官集团与素来憎恶宦官的皇帝势力发生多次激烈冲突,后来皇帝成功促成了宦官集团内部的分裂,终因失势而被酖杀 。而日后策动甘露之变的首谋李训、郑注便是由他引荐给皇帝,他的死直接或间接地预告了该事变的发生。与诗人王建是同宗,两人颇有交情。有一弟王守涓。

人物生平

徐州监军

王守澄来历不详,生年、双亲、籍贯皆不可考。 最早的相关记载,是在宪宗元和末年时担任武宁军(一名感化军,领徐、濠、宿三州)节度使李诉的监军。经由李诉引荐,王守澄认识了精通医术、善于论辩的郑注,两人言谈投机,相见恨晚,旋即成为好友。监军任期告一段落后,王守澄返回京城,郑注亦陪同。

拥立穆宗

王守澄起初侍奉太子李恒。当时宪宗身患重疾,病情开始有好转的迹象,不料宦官陈弘庆(一作陈弘志)突然发难,于大明宫中和殿杀害了宪宗,据说王守澄也参与其中, 随后对外宣称是皇帝无法承受药力而暴毙。宪宗驾崩后,立即面临继位人选的问题,宪宗长子惠昭太子早于元和七年(812年)逝世,而三子李恒是宪宗属意的继承人,已立为太子,但其上尚有兄长澧王李恽,为求根绝后患,王守澄便与神策中尉梁守谦等合谋,派兵诛杀了澧王与拥护澧王的宦官吐突承璀。元和十五年(820年)闰二月,太子在王守澄等人的支持下顺利即位,是为穆宗。

党同伐异

王守澄因功被封为枢密使,担任皇帝与朝臣之间的沟通桥梁,得以参与机密,干预国政,拥有很大的权力,顺便也将郑注介绍给穆宗认识,颇受到青睐。当时朋党领袖之一的李逢吉以重金贿赂王守澄,拉拢其为己用,两人于是合作,朝廷无任何势力能与之抗衡。穆宗仅在位四年便病逝,长子敬宗即位。

李逢吉与翰林学士李绅素来交恶,李绅利用职务之便,经常当着皇帝的面批判李逢吉的奏章,让他相当恼怒。恰巧李绅因故得罪了族子李虞,李虞便投靠逢吉一党,并对外散布不利于李绅的谣言,另一方面,王守澄亦不时向皇帝进谗言,谎称当年穆宗驾崩后,李绅等人本欲立深王李悰为帝,年轻的敬宗不察是非,一气之下贬其为端州司马,但不久之后敬宗发现了穆宗的遗书,有一份李绅、杜元颖等人劝敬宗即位的奏章,于是误会冰释,化解了一场风波。

素来跋扈的昭义军节度使刘悟,临终之前上书唐敬宗,要求让其子刘从谏继任节度使,朝廷对此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反对派认为昭义军地近京城,节度使人选应该朝廷指派为宜,而对藩镇向来持姑息态度的李逢吉、王守澄一党不想得罪对方,加上事先已收受刘悟的赂款,于是利用他们的影响力,迫使敬宗答应刘悟的请求。

拥立江王

敬宗平时喜欢畋猎和打毬,尤好在夜间捕捉狐狸,称之为“打夜狐”。某日夜猎回宫,与宦官刘克明、击毬将苏佐明等二十八人饮酒作乐,克明等人趁敬宗饮酒过量入内室更衣时,暗杀了皇帝,并矫诏让绛王李悟暂时代理国事。刘克明欲进一步取代王守澄等人的地位,但王守澄和梁守谦等人却抓准时机先发制人,先是前往十六宅迎来江王李涵,再派出神策军和飞龙兵,将包含绛王及刘克明在内的一干人全数诛杀殆尽。立江王为帝,是为文宗。文宗即位后,梁守谦请求致仕,于是王守澄顺理成章接任右神策中尉的职务,握有神策军的控制权,一人兼掌军政二权,确立王守澄在朝廷不可动摇的地位。

宋申锡

文宗因见以王守澄为首的宦官日益跋扈,亟思除去心腹大患,决定与耿直忠厚的大臣宋申锡、宇文鼎等人合作。宋申锡旋即被拔擢为宰相,又起用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大臣,他任命王璠为京兆尹,没想到王璠临阵倒戈,将此事泄密给王守澄的亲信郑注,郑注于是先下手为强,先命令神策都虞候豆卢著持状向文宗诬告,声称宋申锡欲与人望甚高的漳王李凑谋反,文宗早对漳王心存芥蒂,盛怒之下立刻命王守澄将宋申锡及其亲信囚禁于神策军的牢狱之中。然后文宗再召集大臣共商此事,文宗一心想处死申锡,但绝大多数大臣皆认为不可,建议应该将宋申锡和豆卢著交付司法审议,厘清真相再作定夺,郑注认为此举可能让诬谄之计东窗事发,王守澄便听从郑注之言,说服文宗以贬谪取代死刑,结果漳王与申锡分别被贬为巢县公与开州司马,申锡以下人等依旧处死。不久李凑与申锡也先后忧愤而死。

权宦末路

文宗在位期间,李德裕一党得势,李逢吉被贬为东都留守。在东都一段时间后,李逢吉一心想恢复相位,便让族子李仲言(即李训)携带黄金百万前往贿赂郑注,让郑注代为向王守澄说项,再由王守澄引介给皇帝。没想到训、注一见如故,两人理念有许多共通之处,又不久前郑注才因药术受到皇帝宠信,此时李训亦以长于解释易理得到皇帝的青睐,两人很快成为皇帝跟前的红人。两人与皇帝相处日久,知道文宗早有除去宦官的想法,而文宗认为两人本由宦官提拔,与之合作不至于遭到怀疑,三人遂达成共识。

为了赢得王守澄的信赖,训、注两人先后贬谪了左神策中尉韦元素,枢密使杨承和及王践言,但随即发觉如此一来等于让王守澄独揽所有军政大权,随后又让素与守澄有嫌隙的宦官仇士良担任左神策中尉,以分化其权,王守澄对此颇为不满。不久李训封相,任命王守澄为左右神策军观军容使,名义上这是神策军中的最高职衔,但只是个没有任何实权的名誉职,王守澄被澈底剥夺了兵权,有了神策军作为后盾的文宗,遂于大和九年(835年)十月,命令宦官李好古带着毒酒前往王守澄宅第,秘密酖杀了他。不久其弟王守涓亦被文宗派出的人马所杀。王守澄死后仅一个月,便爆发了著名的“甘露之变”。

历史评价

《新唐书》:袁绍诛常侍以逞,而曹操移汉;崔丞相血军容甘心焉,而朱温篡唐。大抵假威柄于外,以内攘奸人,则大臣专,王室卑矣。汉、唐相去五百岁,产乱取亡犹蹈一辙,非天所废,而人谋洄刺乃然邪!

标签: 王守澄

更多文章

  • 唐朝后期大太监俱文珍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俱文珍

    俱文珍(?-公元813年),唐朝宦官,又名刘贞亮,曾任宣武监军。唐德宗贞元末期,他成了宦官首领,一些握有兵权的宦官都依附于他。唐顺宗即位,翰林学士王叔文等倡行革新,史称“永贞革新”。因触及宦官势力被俱文珍反对,并联合一些反对革新的大臣和其他宦官。逼皇帝“内禅&r

  • 唐朝中期大太监程元振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程元振

    程元振(?764年),唐肃宗、代宗时宦官。与李辅国拥立太子李豫,是为代宗,官至骠骑将军。宝应元年(762年)程元振掌握了部分禁军,谋夺李辅国权,代宗遂罢免李辅国所有官职,以元振代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不久遣人将李辅国刺死。广德元年(763年),吐蕃趁安史之乱攻占河陇地区,程元振知情不报,仆固怀恩勾引吐

  • 唐朝中期大太监李辅国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辅国

    李辅国(704年―762年),唐肃宗时当权宦官,唐代第一个当上宰相的宦官。本名静忠,曾赐名护国,后改辅国,相貌奇丑无比。李辅国四十岁之前无所作为。安史之乱期间,劝说太子李亨继承帝位。唐肃宗即位后,被加封为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始掌握兵权,并改名为辅国。之后又阻止了张皇后废唐肃宗所立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

  • 五代十国皇帝之吴越忠懿王钱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钱俶

    钱俶,即吴越忠懿王,原名钱弘俶,小字虎子,改字文德,吴越文穆王钱元瓘第九子,五代十国时期吴越末代君王,在位三十余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后晋开元中,为台州刺史,胡进思立他为吴越国王。宋太祖平定江南,他出兵策应有功,授天下兵马大元帅。后入朝,仍为吴越国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

  • 五代十国皇帝之吴越忠逊王钱倧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钱倧

    钱倧,即吴越忠逊王,原名钱弘倧,字隆道,吴越文穆王钱元瓘第七子,吴越忠献王钱佐异母弟,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第四位国君,在位共九个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钱倧初任内衙指挥使、检校司空、丞相等。开运四年(947年),钱佐去世,钱倧继位。同年十二月,李孺赟反叛,钱倧命鲍修让等出兵讨

  • 五代十国皇帝之吴越忠献王钱佐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钱佐

    钱佐,即吴越忠献王,原名钱弘佐,字元佑,吴越文穆王钱元瓘第六子,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第三位国君,在位共7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后晋天福六年(941年),钱元瓘去世,钱弘佐于当年九月庚申即位于王宫倦居堂。即位后,因尚年幼,无力控制下属的骄横,又曾宠信谄媚之人,然而终能摘奸发伏

  • 如何评价钱元瓘?钱元瓘在位期间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钱元瓘

    钱元瓘,即吴越文穆王,字明宝,原名传瓘,吴越武肃王钱镠第七子,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第二位君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928年(天成三年),钱元瓘被钱镠立为继承人,被朝廷封为镇海、镇东节度使。932年(长兴三年),钱镠去世,钱元瓘继承父位。933年(长兴四年),后唐赐封钱元瓘为吴

  • 五代十国皇帝之吴越文穆王钱元瓘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钱元瓘

    钱元瓘,即吴越文穆王,字明宝,原名传瓘,吴越武肃王钱镠第七子,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第二位君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928年(天成三年),钱元瓘被钱镠立为继承人,被朝廷封为镇海、镇东节度使。932年(长兴三年),钱镠去世,钱元瓘继承父位。933年(长兴四年),后唐赐封钱元瓘为吴

  • 如何评价钱镠?钱镠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钱镠

    钱镠,即吴越武肃王,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开国君主,在位共41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钱镠少年时曾为私贩盐,后投军。他在翦除刘汉宏、董昌等地方叛臣时,占有了两浙之地,从此独据一方。朱温建梁时,钱镠被封为吴越王。他在位期间,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

  • 三国东吴丞相张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悌

    在汉末三国时期,丞相一职在魏蜀吴三国,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要职。不过,在蜀汉和曹魏,丞相实际上却是非常罕见的官职。就曹魏来说,实际自曹操、曹丕之后,就无人担任丞相一职,高平陵之变后,曹芳封司马懿为丞相,结果司马懿一再拒绝。在司马懿去世后,司马昭一度担任曹魏的相国。至于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病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