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东吴丞相张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东吴丞相张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336 更新时间:2024/1/22 6:10:03

在汉末三国时期,丞相一职在魏蜀吴三国,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要职。不过,在蜀汉和曹魏,丞相实际上却是非常罕见的官职。就曹魏来说,实际自曹操、曹丕之后,就无人担任丞相一职,高平陵之变后,曹芳封司马懿为丞相,结果司马懿一再拒绝。在司马懿去世后,司马昭一度担任曹魏的相国。至于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病逝后,后主刘禅实际上废除了丞相一职,对于蒋琬费祎、姜维等人,是以大将军或者尚书令的官职来掌握大权的。

与此相对应的是,就东吴来说,前后经历了十一位丞相。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张悌,则是东吴最后一任丞相。作为东吴最后一任丞相,张悌原本可以归降西晋,不过,他选择以身殉国,以此为东吴丞相一职画上了一个句号。

首先,张悌(236年-280年),字巨先。荆州襄阳郡(今湖北省襄阳市)人。张悌出生之前,东吴已经击败关羽,占据了荆州的绝大部分地区了。在此基础上,张悌等出生于荆州一带的人才,自然也相继进入到吴国朝堂之上了。永安六年(263年),曹魏派兵南征蜀汉。在魏灭蜀之战时,很多东吴的文臣武将,都认为蜀汉可以长期抵挡下去,不过,张悌则认为蜀汉一定会归降曹魏。

结果,后面的情况和张悌的预料一样,后主刘禅迅速向邓艾归降,意味着蜀汉的正式灭亡。天纪三年(279年)八月,张悌以军师升任丞相,获封山都侯(《建康实录》载为丞相,领军师将军)。因为史料的匮乏,我们很难找到张悌之前的官职经历。

不过,能够看清天下大势的张悌,显然不是一位平庸之才。公元279年,也即东吴灭亡的前夕,张悌晋升为丞相。可能张悌不会想到,他会成为东吴最后一位丞相。在张悌之前,陆逊、步骘陆凯等大臣担任过这一职务。特别是陆逊担任东吴丞相期间,可以说是东吴势力的巅峰了。彼时,东吴不仅夺取了荆州,还在石亭之战等战役击败了曹魏。

但是,在陆逊、孙权相继去世后,东吴陷入到内乱中,不仅诸葛瑾之子诸葛恪,就因为内乱而被杀害。并且,这更导致东吴君主交替频繁,从而损耗了吴国的国力。到了天纪四年(280年),蜀汉被灭亡的17年后,西晋大军正式讨伐东吴,目标是消灭东吴,彻底结束三国时代。在这场战役中,东吴皇帝孙皓命张悌督将军沈莹、诸葛靓,率众三万渡江迎战。

值得注意的是,就跟随张悌一起抵抗西晋的诸葛靓,字仲思,琅琊阳都人,是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蜀汉贤相诸葛亮的族子,曹魏重臣诸葛诞之子。在诸葛诞叛乱后,诸葛靓投靠了东吴。在晋灭吴之战中,张悌认为大家不能坐以待毙,应该主动渡江去迎敌。于是,张悌率领3万兵马渡江迎战,结果碰到了兵力远多于自己的西晋大军。

在消灭蜀汉后,西晋的整体实力无疑是东吴的数倍。因此,在这场战役中,西晋自然也投入20多万的兵力,从而轻松击败了张悌率领的3万大军。在此基础上,诸葛靓与五六百人退走,让人去拉张悌一起走,张悌不肯。于是诸葛靓劝张悌,应当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要负隅顽抗了。

最后,对此,张悌流泪道:“今天就是我的死期了。现在可以以身殉国,为什么要逃走呢?不要再拦住我了。”看到张悌誓死抵抗西晋大军的决心,诸葛靓也不禁流泪。最终,张悌被西晋大军杀害。在张悌战死沙场,其他将士也土崩瓦解的背景下,东吴皇帝孙皓反绑双手、拉着棺木,前往王濬军门投降。至此,晋军连克东吴四州、四十三郡,降服吴军二十三万,东吴宣告灭亡,三国并立的局面也随之结束。

对于以身殉国的张悌,罗贯中也表达了肯定和赞赏的态度,在《三国演义》中表示:“杜预巴山见大旗,江东张悌死忠时。已拚王气南中尽,不忍偷生负所知。”综上,作为东吴最后一位丞相,张悌宁死不降,用忠义为东吴丞相一职画上了一个句号,从而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

标签: 张悌

更多文章

  • 晋朝书法家:卫夫人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卫夫人

    卫夫人(272年349年),本名卫铄,字茂漪,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卫夫人出身于书法世家,其族祖卫瓘(220年-291年),三国曹魏后期重臣,晋武帝时期,与索靖(239年-303年)均善草书,时人称“一台二妙”,说的是他二人的书法与东汉时期的书法家张芝有很深的师承关系。

  • 如何评价杨行密?杨行密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行密

    杨行愍原为庐州牙将,中和三年(883年)拜庐州刺史,归淮南节度使高骈。光启二年(886年),因高骈要求,改名杨行密。乾宁二年(895年),封弘农郡王。吴越王钱镠派兵攻打杨行密,兵进苏州。杨行密命周本御敌,却作战失利,失苏州。杨行密经过充分准备,派李神福进攻钱镠,于杭州大败钱镠军队并活捉其大将顾全武

  • 五代十国皇帝之南吴太祖杨行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行密

    杨行密,即南吴太祖,原名行愍,字化源,五代十国时期吴国政权奠基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行愍原为庐州牙将,中和三年(883年)拜庐州刺史,归淮南节度使高骈。光启二年(886年),因高骈要求,改名杨行密。乾宁二年(895年),封弘农郡王。吴越王钱镠派兵攻打杨行密,兵进苏州。

  • 五代十国皇帝之楚国文昭王马希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马希范

    马希范,即南楚文昭王,字宝规,楚武穆王马殷第四子,衡阳王马希声异母弟,五代十国时期南楚第三位君主,在位共16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马希范初任镇南节度使。长兴三年(932年),马希声去世,马希范继位。在位前期,与土家族首领彭士愁,歃血为盟,订定《溪州盟约》在会溪坪设立溪州

  • 五代十国皇帝之楚国衡阳王马希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马希声

    马希声,即南楚衡阳王,楚武穆王马殷次子,五代十国时期南楚第二位国君,在位共3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马殷在位时任武安节度副使。后唐长兴元年(930年),马殷去世,马希声继立,不称王,只称藩镇。后唐则任命马希声为武安、静江节度使,兼中书令。长兴三年(932年)马希声去世,其

  • 楚王马殷在位期间有哪些成就?如何评价马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马殷

    马殷,即南楚武穆王,字霸图,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开国国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宁三年(896年),刘建锋被杀,马殷推为主帅,逐步统一湖南全境。开平元年(907年),后梁太祖朱温封其为楚王,定都潭州(今长沙)。四年,加天策上将军,尚书令。天成二年(927年),后唐封其为南楚国

  • 五代十国皇帝之楚国武穆王马殷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马殷

    马殷,即南楚武穆王,字霸图,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开国国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宁三年(896年),刘建锋被杀,马殷推为主帅,逐步统一湖南全境。开平元年(907年),后梁太祖朱温封其为楚王,定都潭州(今长沙)。四年,加天策上将军,尚书令。天成二年(927年),后唐封其为南楚国

  • 五代十国皇帝之南平德仁王高继冲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高继冲

    高继冲,即南平德仁王,贞懿王高保融长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平末代君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为高保融之长子,高保勗之侄。高保勗病死后继位(其叔高保勗于公元962年12月病死,他于同月继位)。建隆四年(963年),宋军假道南平,趁机控制南平都城江陵(今湖北江陵)城巷,高继冲只得纳

  • 五代十国皇帝之南平贞安王高保勖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高保勖

    高保勖,即贞安王,亦作高保勗,字省躬,南平文献王高从诲第十子,南平贞懿王高保融同母弟,五代十国时期南平第四位国君,在位共3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隆元年(960年),高保融因病去世,其子高继冲年纪尚小,因此遗命高保勖继位。建隆三年(962年),高保勖因病去世,被宋朝赠侍

  • 五代十国皇帝之南平贞懿王高保融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高保融

    高保融,即南平贞懿王,字德长,南平文献王高从诲第三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平第三位国君,在位共13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祐元年(948年),高从诲去世,高保融继位。高保融性情迂腐缓慢,无才智能力,因此事无大小,皆委任其弟高保勗(高保勖)决断。高保融在位时期,称臣于后周,并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