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王闿运?

如何评价王闿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922 更新时间:2023/12/8 4:49:06

说到王闿运这个人,估计狠多朋友没有听说过,但是王闿运这个人在晚晴的时候绝对算的上是个非常不得了的任务。咸丰皇帝的重臣赞襄政务王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爱新觉罗·肃顺、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文正侯等等,光前面这些名称就知道这个人跟多少明人有渊源,而他本人则是晚清著名的经学大家,绝非等闲之辈。

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王闿运生于湘潭城外,小时候父母就去世了,被叔父养大。

清朝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9岁的王闿运已经能著写文章,“昕所习者,不成诵不食;夕所诵者,不得解不寝”,“经、史、百家,靡不诵习。笺、注、抄、校,日有定课”。

清朝咸丰七年(1857年),王闿运参加乡试,中第五名举人,得到学政张金镛的赏识,成为众人的焦点。

清朝咸丰九年(1859年),王闿运赴京师参加礼部会试不中,被正红旗汉军都统、理藩院尚书、户部尚书、御前大臣上学习行走爱新觉罗·肃顺聘为家庭教师,但不久辞去。

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已是赞襄政务王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的爱新觉罗·肃顺,在“祺祥政变”中败给了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与和硕恭亲王爱新觉罗·奕䜣等人,被斩于菜市口。

王闿运写下《祺祥故事》,为爱新觉罗·肃顺的死辨解,并因有“肃党”嫌疑,从此仕途无望。

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王闿运成为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曾国藩的幕僚,但两人在很多方面有冲突,不久王闿运离去,专门从事讲学。

清朝光绪五年(1879年),王闿运应四川总督、太子少保、兵部尚书丁宝桢之邀,来到成都担任尊经书院山长,廖平、戴光等人都是他的学生。

后来,王闿运离开成都回到湖南,先后主持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

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王闿运主办南昌高等学堂,但不久又回到湖南,在湘绮楼讲学授徒,前后有弟子数千人,门生满天下。

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湖南巡抚岑春煊上书表王闿运德行,朝廷授于他翰林院检讨的官职。

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朝廷又加封王闿运为翰林院侍讲。

1914年,王闿运受袁世凯聘入国史馆任馆长,兼任参议院参政,后在复辟声潮中辞归湖南。

1916年,王闿运在家乡无疾而终,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著名弟子有杨度、夏寿田、廖平、杨锐、刘光第、齐白石、张晃、杨庄等人。

悦史君说了这么多,可能还是有人会说,这也没什么啊,就是一个仕途不得意的老先生呗!

可是,你看看王闿运与赞襄政务王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爱新觉罗·肃顺,一等毅勇文正侯、武英殿大学士、直隶总督曾国藩,四川总督、太子少保、兵部尚书丁宝桢,湖南巡抚岑春煊和袁世凯等如雷贯耳的人物交往,就应该知道他有不少故事,悦史君可以给大家讲几个王闿运为人狂狷谐谑的栗子:

1、王闿运与一等毅勇文正侯、武英殿大学士、直隶总督曾国藩等许多湘军将领关系密切,曾应一等威毅忠襄伯、礼部尚书、两江总督、通商事务大臣、太子太保曾国荃之请写了反映湘军完整历史的《湘军志》。

为了写好此书,王闿运除了亲身经历及走访调查外,还设法借阅了军机处的大量档案,并请人制作了地图,花了7年时间才完稿,书中除褒扬湘军的功勋战绩外,对太平军前期声势的凌厉,清朝内部各派势力的矛盾,湘军初期曾屡战屡败的竭蹶之状,以及曾国荃攻破江宁后纵军掳掠、吞没财物的情况都不加掩饰,所以此书一刻印就遭到一些湘军将领的攻击,认为它是“谤书”,迫使王闿运将原版交郭嵩焘毁掉才得以免祸。

2、王闿运抬举身为佣妇的老妈子,找三个匠人做弟子

王闿运的妻妾都死得较早,丧偶的他没有续弦讨妾,而是先后找了几个老妈子来与自己生活。

无论是达官贵人邀请,还是袁世凯这种级别的人物相约,王闿运都要带上自己的老妈子,款待他就得款待这个乡下来的仆妇,借此捉弄这些大人物。

王闿运还找了木匠齐白石、铁匠张仲飏、铜匠曾招吉等三个匠人做弟子,让他们来和士子做伴,抬举了他们,就贬低士子代表的阶层,实在是一直戏谑与狂妄。

3、王闿运给女儿来信的回批:“有婿如此,不如为娼”

王闿运晚年时,他最喜爱的女儿所托非人,女婿不仅吃喝嫖赌,不务正业,还对王闿运的女儿大打出手。

女儿写信向王闿运哭诉,他怒不可遏地在信旁批道:“有婿如此,不如为娼。”

4、自题挽联:“春秋表未成,幸有佳儿述诗礼;纵横计不就,空余高咏满江山”

王闿运死前,自己写了一副挽联回顾一生:春秋表未成,幸有佳儿述诗礼;纵横计不就,空余高咏满江山。

无论是《春秋》,还是“纵横”、“江山”,王闿运的孤傲和自负溢于言表。

5、弟子杨度写的挽联:“旷古圣人才,能以逍遥通世法;平生帝王学,只今颠沛愧师承”

杨度是湘潭县姜畲石塘村人,王闿运的得意弟子,清末时主张君主立宪,后又参加袁世凯的复辟活动,最后竟在临终前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秘密党员,也是一个奇人。

杨度在师傅王闿运去世后,写下了一副著名的挽联:旷古圣人才,能以逍遥通世法;平生帝王学,只今颠沛愧师承。

这里也用“圣人”、“帝王学”等,表达了对王闿运一生风骨的诠释。

到这里,你还敢说王闿运不狂吗?悦史君认为,也是一位人物!

标签: 王闿运

更多文章

  • 清朝名臣李光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光地

    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福建泉州府安溪(今福建安溪)人。清代康熙朝大臣,理学名臣。今天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清朝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给康熙上奏,请求告老还乡。康熙对李光地说:“王掞和你同为文渊阁大学士、你们俩

  • 战国时期燕国国君:燕昭王生平介绍及历史功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燕昭王

    自然法则是残酷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春秋战国的大争之世也是在淘汰弱者,能够传承下来的诸侯国,除了卫国、越国依靠地利之外,其他国家往往都拥有强大的实力与不时出现的雄主,但有一个诸侯国非常特别,基本是长期不强、后继无人,在八百年历史上只爆发过一次,也只出现过一位雄主。这就是风萧萧兮的燕国。01:王者的开

  • 明朝海盗:汪直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汪直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明朝政府为控制倭患猖獗的局面,朱纨采取了“革渡船,严保甲”等一系列措施,加强海禁。以上问题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嘉靖年间,一个名字和成化年间奸宦汪直相同的海上霸主横空出世,他在中日两地频繁进行走私活动,甚至还在日本建立了一个宋政权,自称&

  • 燕国名将:秦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开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乐毅奇迹之前的十多年时,燕国还有一位更传奇、更厉害的将军,曾经大破强大的东胡,迫使东胡北退千余里,还曾渡过辽水进攻箕氏朝鲜,直达满番汗(今朝鲜清川江以西的博陵古城),取地两千余里,开疆拓土扬威异域,让燕国在疆域上一跃超过赵、齐、韩三国,仅次于秦、楚两国,在列国中位居第三,为乐毅

  • 三国东吴宗室:全公主孙鲁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孙鲁班

    三国时代的女人是各具特色的,有的沉鱼落雁,有的才艺双绝,有的便如蛇蝎一生都在摆布男人。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孙鲁班(生卒年不详),字大虎,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一带)人。三国时期的吴国公主,吴大帝孙权的长女,母为步皇后,朱公主胞姐,会稽王孙亮异母姐。对于孙鲁班来说

  • 唐朝“五绝”名臣:虞世南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虞世南

    虞世南,字伯施,是唐初书法家、文学家,也是政治家。虞世南的家族世代居住在慈溪北乡鸣鹤场,虞氏在慈溪为世家,虞世南的叔父虞寄是陈朝中书郎,因为没有子嗣,虞世南便过继为子,因此取字“伯施”。下面跟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虞世南的故事吧。绝,即登峰造极之意。唐太宗曾说过,一个人只要有

  • 北周皇后隋朝公主:杨丽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杨丽华

    北周宣帝皇后杨丽华,周静帝的皇太后,也是隋文帝的公主,其身份非常的复杂。隋文帝杨坚原本是北周的一位宰相,也是周宣帝的老丈人,他在朝中的地位绝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宣帝对这位强大有号召力的老丈人十分警惕。就连在生病期间,他业把杨坚叫到身边,让杨坚为自己侍奉。宣帝临终时,杨坚心腹谎称传圣旨,请杨坚辅佐幼

  • 娄师德为什么受人崇拜 娄师德有哪些优点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娄师德

    不了解唐朝历史的朋友,可能会对娄师德这个人物比较陌生。娄师德曾两度拜相,他的能力和人品都令人敬佩,狄仁杰曾评价娄师德,说:“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能让狄仁杰心生敬佩之情的人可不多。那今天就准备简单和大家讲讲,娄师德到底做了哪些事,让他受人崇拜,可以来看看娄师

  • 明朝开国功臣:朱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升

    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回家乡濠州募集到24大员,此后,他带领募兵先后击败了占据长江上游的陈友谅,消灭了苏州的张士诚以及浙东的方国珍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南方。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史称明太祖,建都应天(南京),建元洪武。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提起大

  • 清朝大臣:陈廷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陈廷敬

    陈廷敬(1638年[1]12月31日―1712年5月23日),本名陈敬,字子端,号说岩、午亭,泽州府阳城县中道庄(今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清代宰相、学者。顺治十五年(1658年),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秘书院检讨,曾经教导康熙帝。康熙十四年(1675年),擢内阁学士、经筵讲官、礼部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