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贵妃和杨忠国之间的关系如何 如何评价杨忠国

杨贵妃和杨忠国之间的关系如何 如何评价杨忠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257 更新时间:2023/12/8 6:06:08

杨玉环凭借着倾国倾城的美貌、聪慧伶俐的性格、精通音乐又能歌善舞的良好素质,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宠爱,被册立为贵妃,所有的一切形同皇后。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皇侧”。贵妃独宠,杨家也鸡犬升天。其父杨玄琰,被追赠兵部尚书,叔父杨玄珪封光禄卿,堂兄杨铦任命为殿中少监,杨锜为驸马都尉兼侍御史,三个姐姐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整个杨家因此尊贵无比、风光无限。

但是,在杨家受益的人员名单当中,却并没有杨钊,也就是后来的杨国忠

杨玉环年幼时父母双亡,是叔父杨玄珪将她抚养长大,所以杨珏环得宠后,受到封赏的是她的三个亲姐姐和叔父家的两个哥哥。而原名杨钊的杨国忠,他的祖父与杨玉环的祖父是兄弟,他与杨玉环是同曾祖父的兄妹关系,这种同宗关系,是比较疏远的关系了,所以自然不在皇帝的恩赐之列。

杨国忠除了与杨玉环的同宗兄妹关系,还有一层关系,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他的母亲,是女皇武则天男宠张易之的妹妹,杨国忠是张易之的亲外甥。在武则天当政的时期,张氏兄弟得宠,杨国忠的家族也曾权势熏天。但是神龙政变之后,张氏兄弟被杀,张氏家族被清算,杨国忠家道也跟着衰败,与杨玉环家的关系也更加疏远。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年轻时的杨国忠放荡不羁,不学无术,喜欢饮酒赌博,再加上家运的衰败,常常被身边的人,甚至本家族的人瞧不起。

成年之后,深感在家乡很难立足发展,杨国忠选择远走四川从军谋出路。虽然在军中表现突出,但由于不好的名声和放荡不羁的习惯,杨国忠被时任益州长史的上司张宥所憎恶,虽然屡立军功,却也只得了个新都县尉的官职。

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是高大帅气又能言善辩的杨国忠,却与当地一个叫鲜于仲通的大富豪关系很好,鲜于仲通多次赋予钱物资助他。这个鲜于仲通不但很会经商,而且还很喜欢读书,满腹才华,算得上是当时的儒商,因此深得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的信任,被任命为采访支使的官职,也就是监察官员,也就是相当于现代的政府行风监督员。

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虽然是西南地区的土皇帝,但他与当时的朝中宰相李林甫关系不好,常常担心会被李林甫陷害,一直地谋求自保的出路。

后来,章仇兼琼听说皇上宠信杨贵妃,于是打算让鲜于仲通前往京都长安,想办法与杨家结交上关系,寻找自保的靠山。但是,在蜀中出生长大的鲜于仲通,没见过什么大世面,连长安都没去过,自认为难以完成结交杨家的重任。他就想当了自己的老朋友杨国忠,因为曾经听杨国忠说起过,他是杨贵妃同宗的兄妹。

鲜于仲通就将杨国忠引见给了章仇兼琼。章仇兼琼见杨国忠仪表堂堂,谈吐不凡,又与杨贵妃是同宗的兄妹,立即提拔他做了推官,主动与杨国忠搞好关系,并派他专程去京城搞政治攻关,专门负责搞好与杨家的关系。

一方诸侯的章仇兼琼,要办大事,自然是出手非凡。他给了杨国忠大量的蜀地上等昂贵丝绸,作为进贡的礼物,同时还额外给了杨国忠数目巨大的专项活动经费。

杨国忠与杨玉环家族的关系本来很疏远,但是与杨玉环的二姐,也就是虢国夫人的关系不一般。据有些史书记载,他在四川的时候,就曾与这个堂妹有男女关系。杨国忠这次到达长安时,听说虢国夫人的丈夫刚刚死了,杨国忠就干脆住进了虢国夫人家中,并将从四川带来的丝绸珠宝,一半都给了她,剩余的礼物也都通过她的渠道,全部赠送给了杨家其她的人。

于是,得了好处的杨家兄妹,在朝中处处称赞章仇兼琼,与此同时也将杨国忠引荐给了皇帝李隆基。李隆基见是杨家人举荐的,反正皇帝手中的官冒多的是,就随意给了杨国忠一个金吾兵曹参军的官职。

金吾兵曹参军虽然品阶低下,但却有自由出入皇宫的便利条件,再加当朝得宠皇贵妃娘家兄弟的身份,杨国忠充分这一独有的便利条件,充分发挥其善于交际的特长,很快就与朝中许多的官员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其中就有一个大人物,叫王鉷。

王鉷当时是李隆基身边的大红人,任御史中丞、京畿采访使,是个连宰相李林甫都要让他三分的人物。王鉷也因此多次在皇帝面前,表扬杨国忠的才能,并奏请皇上任命他为判官。有了重量级大佬的扶持,杨国忠从此进入了李隆基的视线。

杨国忠也并不是一个草包,他精明能干,做事认真精细,皇帝交代的每个事,都尽心尽力,颇有业绩,逐渐被唐玄宗李隆基赏识,从此开始走上了仕途的快车道,扶摇直上,从监察御史升任度支员外郎。

大唐王朝各地的粮食储存丰厚,上缴朝廷的税负数量庞大,运输不便的情况,在度支员外郎的职位上杨国忠,根据这一实际情况,上疏朝廷建议各州县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将上缴朝廷充当租税的粮食、布匹等实物,以及各地义仓中多余的粮食,全部变换成轻软财物后再送往京城长安,不但增加了长安的财富,皇家的私人仓库也都因此充盈。皇帝李隆基非常高兴,奖赏给杨国忠紫衣的官袍和金鱼的服饰,再次升任他为太府卿,专门负责管理钱粮。

王鉷倒台后,杨国忠直接替代了他的所有职务,任御史中丞兼京兆尹,成为了李隆基身边的大红人,迅速成为权势仅次于李林甫的大唐第三号人物。李林甫病死后,杨国忠更是接替了李林甫的宰相之位,成为权倾天下的首席宰相。

与杨贵妃的裙带关系,仅仅为杨国忠的发达,提供了一个机会或者平台,更多的还是凭借自身灵活的头脑、巴结钻营的能力和自身的精明能干。不过,当杨国忠爬上高位之后,与杨玉环外内倚重,相互借势到是事实。

标签: 杨忠国

更多文章

  • 南朝梁名将:陈庆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陈庆之的战绩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陈庆之

    二十四史之一的《梁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这其实是两句童谣。童谣的内容是关于南梁名将陈庆之的故事,正是由于这两句童谣,陈庆之由此得了一个“白袍将军”的外号。这首童谣也让人们对这位将军产生了好奇:到底是多么神勇强大的人,

  • 唐宣宗生母:郑太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郑太后

    "小太宗"唐宣宗之母孝明皇后,亦是这些再婚女子中的传奇之一。从叛臣李琦的侍妾到唐宪宗的后妃,从郭贵妃的侍女到唐朝的太皇太后。研究过唐朝历史的人不免对孝明皇后的事迹啧啧称奇,从宫女到两朝国母的纵深跨越,这位传奇女子的一生到底经历了什么?一、身份卑微孝明皇后郑氏乃润州丹杨县人士,镇海节度使李琦的侍妾,

  • 明朝靖难之役功臣:丘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丘福

    明朝初年的有这么一位将领,他是靖难起兵的重要将领,朱棣夺位成功后封他为第一功臣。面对蒙古外敌的挑衅,所率领的大明铁骑却几乎全军覆没,本人没有脸面见皇帝最终自杀。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第一:明太祖朱元璋的老乡,早年跟随燕王起兵,夺取天下后为第一功臣1:丘福是安徽凤阳人,早年行伍出身,跟

  • 唐朝铁血宰相:刘幽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幽求

    他是拥立唐睿宗复位的唐朝宰相,最后为何惨遭流放?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此人就是刘幽求,进士出身,曾参与唐隆政变,拥立唐睿宗复位,因图谋诛杀太平公主被流放岭南,后被召回担任散官,抑郁而终,这就是他的一生。刘幽求在武周时期参加科考,中了进士,而后担任朝邑县尉。71

  • 范蠡的大智慧体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范蠡

    说到历史上非常出名的范蠡,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了,他作为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经济学家,真的是对于很多事情都看的非常明白,而且最关键的是,他的经商头脑可是顶配的!那么在生活中,范蠡的大智慧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自知对于自知这两个字,真的是太重要了。不管是什么人,自知都是需要非

  • 如何客观评价高拱?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高拱

    明朝嘉靖年间,内阁首辅严嵩与次辅徐阶斗法期间,夹杂着这样一位未来的内阁首辅,他就是高拱。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内阁首辅徐阶退休还乡之后,张居正为何却奏请皇帝复起高拱?高拱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高尚贤是明朝正德十二年的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因此,高拱自小就接受到了父亲严格的教育,能&ldqu

  • 如何评价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魏延

    三国蜀汉阵营中,素有“五虎上将”美名,而在这五人之下,有个实力不输他们,且极被刘备所信任的大将,他便是魏延。初见魏延来投,刘备满心欢喜,可诸葛亮却皱了皱眉头力劝刘备不要留下魏延:“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此后诸葛亮有数次可以斩杀这个隐患,但他

  • 如何评价鲍叔牙?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鲍叔牙

    管鲍之交在这个流传千古的故事中,鲍叔牙作为管仲的好友,当其他人都对管仲充满了误解的时候,只有鲍叔牙一直能够辨别出管仲真心的想法。鲍叔牙对管仲的了解与支持,使得管仲无比感慨地说出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这番话,而管仲最后也靠着鲍叔牙的强力推荐,从一介阶下囚一跃成为齐国

  • 如何评价裴元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裴元庆

    《说唐全传》:隋朝第三条好汉。与宇文成都属于一个档次,伯仲之间。《兴唐传》:与李元霸两次交手一负一胜,可以说两人不相上下。不过兴唐传武力排行很混乱,比如裴元庆就输给过秦琼。实际排名,裴元庆前面还有不下十人。天字第一号人物是罗成的异母哥哥罗春!《响马传》:第三条好汉,但前面还有世外高人姜松,所以实际

  • 如何评价阎宇?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阎宇

    刘备以仁爱而名扬天下,这对于君主而言,是难得的品质。也正是因为此,追随刘备的贤能之士众多。蜀汉的人才济济,也是蜀汉能与曹魏、东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的原因。就武将而言,五虎上将最是声名远扬。但是蜀汉发展到后期,颇有些人才凋敝的意味,姜维、魏延、王平等人算是其中佼佼者了。其实除这些人外,还有一人不得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