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大臣:温大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唐朝大臣:温大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022 更新时间:2024/1/16 21:10:55

温大雅是隋朝末期大臣,被李渊重礼延聘后,协助李渊晋阳起兵,后又协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他的两位弟弟也是唐朝重臣。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隋朝末年,天下混乱不堪。四处都是造反起义者,最后以李氏取代隋朝,建立大唐而终。说起起兵的李渊,手中只有三万人马。他的对手隋炀帝,手中握有百万精兵。

隋末臣子温大雅,早已看透隋政府昏庸无能,借着替父亲发丧,他回到了太原。没想到,此去太原的温大雅,居然遇到了在此出兵的李渊。是继续隐姓埋名,还是发挥自己的才干,温大雅最后有了答案。

为李渊出谋划策,为李世民修注史籍,温大雅不仅顺利一侍二主,死后更是被封为宰相。都说温家一门三杰,温大雅的两个弟弟,也位列权臣。既精通文学,又位列权倾,温家的三兄弟果真是“温氏三雄”。

一、建立大唐

隋朝第三次出征高句丽,没想到这次他们没有硬防,反而投降了。隋炀帝开心地班师回朝,可是派出使者要求高句丽入朝拜见时,他们居然拒绝了。明眼人都能知道,高句丽把隋朝耍了。

隋炀帝还想起兵出征,可是朝廷上下已经支撑不起战事开支,百姓们更是怨声载道。李渊冷眼看着隋朝发生的一切,虽然杨广和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今,李渊却不想当奴才了。

对内,李渊牵制隋朝主力部队;对外,他又与突厥交好。靠着里应外合的默契,李渊终于推翻了隋朝政府,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唐。其实细细算来,李渊之所以能够当皇帝,还与隋文帝有很大关系。

如果按辈分来看,李渊实际是隋文帝杨坚的外甥。因为,隋文帝娶的人,正是李渊的亲小姨。李渊的姥爷名叫独孤信,李渊的母亲是独孤信的四女儿,隋文帝娶的是独孤信的七女儿。

背靠皇亲国戚,李渊自小就可自由出入隋朝皇宫。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对隋朝内政了解得十分透彻。这为他日后灭隋建唐,可谓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李渊让位

或许李渊千算万算,没有料到日后李世民居然弑兄篡位,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事情发生不久,李渊便让位于李世民。虽然事实如此,不过史料记载,李世民立下赫赫战功,李渊决定让位于子,自己安度晚年。

实际上,李渊长子李建成反而是立下赫赫战功的那位。从前,李建成在太原兴兵,不仅助李渊推翻隋朝,更是在建立大唐伟业时,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李渊让位于李世民时,李建成的一切全部被抹去了。

李世民即使敢抹去其兄的战功,却不敢动其父李渊的功绩。为大唐伟业书写功绩的人名叫温大雅,他曾经编撰了一部著作,叫做《大唐创业起居注》,里面详细记录李渊从起兵到称帝的全部过程。

或许看过温大雅写的史书,与脑海中的李渊并不一样。在温大雅看来,李渊是一位十分骁勇的领袖,为人十分足智多谋。正是由于李渊从太原起兵,最终李家才缔造了大唐神话。

三、史料背后的男人

《大唐创业起居注》十分中肯地记录了李渊的所思所想,早在太原起义之前,李渊就早已有了建立新王朝的决心。对内,李渊详细掌握着隋朝军队的动向;对外,李渊极力为自己造势。

很多人认为,温大雅只是藏身史料背后的一位史官。实际上,温大雅出身名门,更是隋末唐初有名的思想家和史学家。温家不仅有温大雅一位名人,温大雅的弟弟温大临和温大有,三人并称温氏三雄。

温大雅实际上是隋朝的官员,可是他看透了政府腐败,又赶上父亲去世,温大雅辞官回乡,并与弟温大有居住在太原。隋朝末年,政府飘摇不定,隋炀帝更是被困在江都,自身难保。

李渊正巧在太原出任巡抚大使,他与两子更是广泛结识人才。李渊听闻温大雅正巧居住在太原,他带上厚礼,更是恳请温大雅入仕为官。温大雅不仅同意了李渊的请求,更为其建唐提供了很多时政方略。

日后,李渊顺利起兵灭隋,建立了大唐盛世。温大雅更是全身心参与到大唐礼仪修订和繁忙的政务中。凭借过人的才干,温大雅为李氏建立大唐立下汗马功劳。

李唐代隋,温大雅又忙于编纂史料,比如《大唐创业起居注》等史书,为后世了解大唐伟业,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唐高祖统治后期,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渐渐有了争夺帝位之势力。

李世民掌管行台尚书令,时任工部尚书的温大雅,卷入了李家的政治之争。后来,温大雅临危受命,负责镇守洛阳。日后,李世民取得了胜利,温大雅更是参与制定夺权行动。

温大雅的政治与史学思想,都集中体现在其所著的《大唐创业起居注》中。虽说这部史籍主要记录的是李渊起兵到登基称帝的历史,不过书中温大雅也浓墨重彩,表达了对李渊的赞美之情。

作为两朝元老,温大雅的一生十分短暂,不过他孝顺又谦逊的品格,格外受人敬佩。唐朝初期,温大雅想改葬祖墓,他找来一位风水师,想要看看所选之地如何。风水师回复,“此地对弟吉顺,对你不利”。

对自己不利,对弟弟们吉顺,一切够了。温大雅舍己为弟,是难得一见的兄弟情谊。没多久,温大雅积劳成疾,于59岁病逝长安。温大雅去世后不久,被追封尚书右仆射,官至宰相,也是对温大雅的认可。

总结

温大雅,自彦弘,山西并州祁人。作为历史上有名的名门望族,温大雅继承了先祖的才气,成为隋末唐初有名的思想家和史学家。小时候,温大雅的父亲温君悠,带着温大雅兄弟三人识字读书。

正是由于幼时识字读书蒙的好,兄弟三人均以文学闻名于世。当时以文学和家教著称的有两大家族,一是颜氏一族,另外则是温氏一族。尤其是温大雅和其两位弟弟,被人并成为“温氏三杰”。

温大雅审时度势,他看出隋政府有太多问题,趁着替父亲守灵辞了官。后来,被李渊请出了山。

一众贤臣辅佐下,李唐终于称帝建唐,温大雅不仅被封了高官,更参与编纂史料。温大雅病逝之后,太宗念其忠孝,赐其谥号“孝”。

标签: 温大雅

更多文章

  • 隋朝宗室元德太子:杨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杨昭

    杨昭,即元德太子,他是隋炀帝杨广的嫡长子,母亲是萧皇后,他孔武有力又宅心仁厚,是个很有威望的太子,但却在二十三岁时离奇去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北周大定元年,隋文帝杨坚建立了隋朝。杨坚登基之初,国力衰退。为了恢复国家元气,隋文帝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做了

  • 三国曹魏名将:文鸯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鸯

    孙盛《魏氏春秋》:钦中子俶,小名鸯。年尚幼,勇力绝人。房玄龄《晋书》:钦子鸯,年十八,勇冠三军。《赠太尉韩允忠神道碑》:“文次骞智敌万人。”后人对此人的评价颇高,此人是谁?他便是三国时期魏末晋初军事家文鸯。相比较吕布、关羽、赵云、典韦等这些曝光度比较高的三国名将而言,文鸯也

  • 如何客观评价华阳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阳夫人

    嬴异人是秦始皇嬴政的父亲,他年幼时不受安国君的宠爱,曾被送往赵国作为质子。在吕不韦的帮助下,秦异人才回到自己的国家,但在他成为太子的过程中,离不开一个女性的帮助,她就是华阳夫人。下面就来说说华阳夫人的故事。华阳夫人,姓芈,是楚国的贵族,当时岁虽然各个诸侯国之间战争频发,但各国贵族之间还是会通过联姻

  • 如何客观评价马超?马超真实战斗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马超

    马超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他的战绩是十分出色的,今天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五虎大将”是《三国演义》的说法,“五子良将”是网文的说法,罗贯中创造了五虎大将之说,是根据《三国志·卷三十六》中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合为一

  • 清朝词人朱彝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彝尊

    朱彝尊,字锡鬯(chàng),号竹垞(chá),又号醧(yù)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别号金风亭长,清朝时期词人、文学家,是“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并称“朱陈”,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诗宗,二人并称&ldqu

  • 战国时期燕国名将昌国君:乐毅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乐毅

    春秋战国,是百家争鸣、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诸雄并起、人才辈出的时代;亦是天子蒙难、百姓受苦的时代。在这段荡气回肠的大动荡、大变革中,诞生了一个又一个胸怀天下、满腔有热血的豪情英雄,他们中有的是变法图强,虽九死其尤未悔的时代先驱;有的是手掌千军,睥睨天下的百战之将;还有的是铁血丹心、出淤泥而不染的

  • 明神宗妃子:周端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周端妃

    她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妃子,位列九嫔之首,明朝灭亡后回娘家居住,到顺治年间已80岁高寿,此人就是周端妃!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她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周端妃是以哪种方式进宫的我们不得而知,但她应该不是普通百姓,父亲可能是个小官之类的。万历十年,明神宗册封九嫔的时候,周氏被册封为端嫔,位

  • 如何客观评价孟达及军事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孟达

    一提到古代的战争,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这一画面:在城外荒野,两军分列两边,双方主将站在各自军阵之前。双方先是交替叫阵,气势汹汹,很有洪水猛兽的味道。而后,便扬鞭策马,兵刃向前,一决胜负。这种充满画面感的场景其实更多地存在于影视剧中,那种“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 成为了每个古代

  • 孝定景皇后: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孝定景皇后

    孝和睿皇后与孝定景皇后这两位,究竟谁才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后呢?孝和睿皇后从嘉庆六年正月入主中宫,一直到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嘉庆离世,共19年零7个月,孝定景皇后从光绪十五年正月大婚,到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光绪皇帝驾崩,一共19年零10个月,因此,从时间上来看,孝定景皇后比孝和睿皇后多出三个月,她才是清朝在

  • 宋哲宗皇后:孟太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孟太后

    靖康二年,金人攻破开封,俘虏徽钦二帝以及在开封的大部分皇室宗族。无意治理中原的金人这时候选择张邦昌为傀儡,立为楚帝,随后押着满车的珠宝和俘虏北还,他们打的如意算盘是坐在东北等着张邦昌继续给他们进贡。但是,张邦昌在金人离开汴京之后无力收拾政局,这时候原来的一些宋臣建议张邦昌归还朝政,当时宗室除了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