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吏部尚书陈有年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明朝吏部尚书陈有年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62 更新时间:2024/1/9 16:55:19

陈有年,字登之,号心谷,明朝浙江余姚人。与余姚孙鑨,平湖陆光祖并称为“浙中三贤太宰”。嘉靖四十一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吏部主事、验封郎中、吏部尚书。他一生风节高尚,天下公认。

人物简介

父亲陈克宅,字即卿,正德九年进士,嘉靖中官御史,是一代名吏。陈有年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及第,授刑部主事。后改任吏部,历验封郎中。万历元年(1573)参与廷争,奏不得张居正,告病退职。万历十二年(1585)起用任稽勋郎中,历任考功、文选。“除目下,中外皆服”。迁太常寺少卿,以右佥都御史任江西巡抚。累迁吏部右侍郎,后改任兵部,又改回吏部。万历二十一年(1593),诏拜吏部尚书。万历二十六年(1598)正月,卒,享年六十八岁。四月,被诏任为南京右都御史,但陈有年已经逝世。被加封太子太保,谥恭介。

人物生平

陈有年,字登之,号心谷,陈克宅第四子,嘉靖十年(1531年)出生于浙江余姚县云楼乡干渎村。嘉靖四十一年进士,初授刑部主事。

万历元年(1573),成国公朱希忠去世,其弟左都督掌锦衣卫事朱希孝贿赂宦官冯保为其兄乞封王号,当时首辅张居正持赞成意见,时任吏部验封司郎中的陈有年认为朱希忠无功,这样的封赠不合制度,即上疏反对,当时陈有年仅是五品官员,足见其胆略非凡。后诏下追封朱希忠为定襄王,陈有年当天即以病乞休,张居正为此大怒,此后十年不再起用陈有年。直到万历十二年,也就是张居正去世后二年,皇帝才下诏起用陈有年为稽勋司郎中,不久调任文选司郎中。

陈有年任文选司郎中时,于清官海瑞有知遇之恩。文选司主要负责朝中官员的考察、选拔,是吏部最重要的权职机构,司郎中则掌文选司选授大权。海瑞为官清正,曾打击豪强,推行“一条鞭法”,人称“海青天”,后因得罪权贵而辞官。万历帝登基后,海瑞欲求复出,但张居正认为海瑞轻率躁进不值得起用。万历十三年,陈有年大胆举荐海瑞,此时,海瑞在乡闲居已达16年之久了。海瑞复官后先后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南京吏部右侍郎,任职期间他力查循私受贿,严惩贪官污吏,朝野上下一时正气浩然。

万历十四年,陈有年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当时江西每年贡京的陶瓷数以万计,而宫廷尚方司官员需要的陶瓷多奇巧难成,陶工不堪其苦,后虽下诏允许减量,但每年实际所索数量仍如故,陈有年数次上疏请减,得到了内阁大臣申时行的支持,江西贡瓷终于减免了十分之三,此举不但减少了铺张浪费,也使陶工获得了生路。万历十六年,江南大灾,疫病流行,诏令江南诸省各为其土谋其私禁。当时有很多商船集聚于江西,其中以徽商为多,因禁私令而不能贸易,时江西宁州等十九州县已是饿殍盈路,流民充斥,陈有年数次上疏力陈“济急六事”,请皇帝下旨迟缓先前的禁令,允许徽商在江西贸易粮谷,以使江西数十万灾民得以保命。事后,南京御史方万山却以“违背诏令”之罪弹劾陈有年,陈有年被夺官职,返乡归田。

万历十八年,皇帝终于知道了陈有年在江西救济黎民的真相,下旨起用陈有年为南京右佥都御史兼管巡江,第二年又提拔为刑部右侍郎,不久改为吏部右侍郎。万历二十一年,陈有年与温纯共同主持对京官的大察,所黜官吏都是贪鄙邪佞之辈,朝中群臣均佩服他的作为。这一年秋天,尚书孙鑨告归,陈有年被推选为吏部尚书。陈有年掌吏部事务后,平时就住宿在吏部官廨,会客也在吏部公堂,他不徇私情,拒绝请托,史载“片楮不及私门”,朝中权贵见此,就纷纷知难而退了。

历史证明陈有年绝不是一个拘泥于权势的人。一年后,陈有年居然把刚刚坐上的尚书职位给辞了,他的辞官仅是为了给后来成为“东林八君子”之首的顾宪成打抱不平。万历二十二年,首辅王锡爵年老引退,明神宗命吏部根据官员品望推选阁臣。陈有年与侍郎赵参鲁、文选司郎中顾宪成合拟了七人名单上报给神宗亲裁。不料,吏部所提名的人,大多是神宗所讨厌的,尤其是曾因“争国本”去职的王家屏及致仕吏部尚书孙鑨、左都御史孙丕扬三人,神宗认为孙鑨、孙丕扬不是翰林出身,入阁不合先例。遂训斥吏部有“徇私”做法,并在吏部的奏疏上朱批了“司官降杂职”五字,就把文选司郎中顾宪成的职务革掉了。朝中有不少官员上疏恳请皇帝恢复顾宪成的职务,不料,神宗却一意孤行,将这些官员分别外放、降调、削职,顾宪成则以“忤旨罪”削职为民。陈有年认为顾宪成孜于国事,不应获罪,即使吏部有所不当,责任也应当由他来承担,他上疏道:内阁大臣由朝廷推举,源于旧制,臣的家乡以前就有二位阁臣,弘治时的谢迁与嘉靖时的吕本,都是朝廷推举的,入阁前官衔也止于四品,此事并不是吏部今日所创,再说不拘资格品级,是出于皇上的圣谕,吏部怎敢不遵奉呢?随后陈有年称疾乞归,请求皇帝在自己卸职后,能起用顾宪成一类忠贤的官员。神宗皇帝看到奏疏后,下谕旨再三挽留,并赐给食物、羊酒等,但陈有年归心已决,他在吏部杜门不出,数月中上请辞疏十四道,皇帝只好准予他告老还乡。《明史》“陈有年传”记载了陈有年辞官时仅随带“书一箧、衣一笥”,回乡后“身栖僧舍”等事,不禁令人称奇。整天敝冠汗衣,若不了解他的人,断然不会知道这就是曾经名振京城的尚书爷。

万历二十四年夏,骄阳似火,在云楼乡大江口坝上运河十八里,老弱的陈有年亲自督工,这里正在营建的是姚江运河大闸,这是由陈有年与同里周思宸等人出资创建的,当时仅运河坝基的椿石就打了半年,共耗铜钱百二十千缗,数年后,坝闸俱成。坝以过船,闸以蓄水,上保运河,下卫潮路。《光绪余姚县志》还记载:在云楼新坝之南,曾有“姚江西界第一桥”,为陈克宅初建,陈有年出资重修。从这些资料来看,我们就不难明白陈有年官俸的去处了,他毕竟是个官界的奇人。

万历二十六年,陈有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恭介,留有《陈恭介公文集》。《明史》记载:“有年风节高天下”,其像列入《越中三不朽图赞》。对陈天官的过世,县志的记载带有一些神秘色彩,据《乾隆余姚县志》引《万历县志丛谈》记载:万历二十六年正月既望,在陈有年寝屋旁居住的一位堂倌,在半夜三更时,听到车马杂沓声,他起身从门缝向外偷窥,只见笼火隐隐,不下数十人马从骢马桥而来,上下桥址间呼声甚澈,到了鸡鸣前,又有车马声往返杂沓如初,堂倌不知是何路官人深夜过访,第二天早上走问乡邻,乡邻都说没有此事,后再打听,才知老尚书陈有年去世了。

标签: 陈有年

更多文章

  • 明朝大臣魏允贞生平介绍:与其弟允中、允孚并称“南乐三魏”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魏允贞

    魏允贞(1542年1606年),字懋忠,号见泉,明大名府南乐县(今河南南乐)人。明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与其弟允中、允孚(均为进士)并称“南乐三魏”。历人许州判官、右通政、右佥都御史、山西巡抚、兵部右侍郎等职。卒谥“介肃”。人物生平不慕权贵魏允

  • 商朝开国宰相伊尹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伊尹为什么能控制商朝五代朝政?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伊尹

    伊尹,商朝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有人说伊尹之与商汤,相当于姜子牙之与周武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参考商朝文献后,我们其实能发现,伊尹在商的权势要远远超过姜子牙在周的权势。姜子牙靠智慧帮助文武二王完成了灭商大计,最终被封在齐地,于朝中任职太师。姜子牙前后辅佐了三代周

  • 明朝太子少保朱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衡

    朱衡(15121584),字士南,万安人。嘉靖十一年进士。历知尤溪、婺源,有治声。迁刑部主事,历郎中。出为福建提学副使,累官山东布政使。嘉靖三十九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 嘉靖四十四年,进南京刑部尚书。隆庆元年,加太子少保。隆庆六年,诏朱衡兼任左副都御史,经理河道。在盛应期罢后三十年,他循新河遗

  • 明朝官员余懋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累官南京尚宝卿、户部侍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余懋学

    余懋学(15431599)字行之,号中宇,江西婺源县人。隆庆二年进士。历官抚州推官、南京户部科给事中,上书弹劾张居正献祥瑞,斥为民,居正死复官。累官南京尚宝卿、户部侍郎。人物生平余懋学,字行之,婺源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抚州推官,擢南京户科给事中。万历初,张居正当国,进《白燕白莲颂》。懋学以帝方忧旱

  • 明朝谏臣杨继盛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继盛

    杨继盛(1516年6月16日 -1555年),明代著名谏臣。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杨继盛登进士第,初任南京吏部主事,师从南京吏部尚书韩邦奇学习律吕。后官兵部员外郎。因上疏弹劾仇鸾开马市之议,被贬为狄道典史。其后被起用为诸城知县,迁南京户部主

  • 明朝官员钱如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钱如京

    钱如京,字公溥,安徽桐城东乡(今枞阳县仪山乡)人。父亲钱鸾,字应祥,擅长写诗,常以诗勉励如京勤学进取,慎守情操。因少时崇拜周家潭先师周京,故名如京。幼小受家教,矢志攻读,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 中壬戌科三甲进士 。人物生平如京幼小受家教,勤奋好学,才华出众。初授青田县知县,后调任浙江海盐知县

  • 明朝兵部尚书赵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历任南京刑部、礼部、兵部尚书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锦

    赵锦 (1516-1591) 明余姚(今属浙江)人,字元朴,号麟阳。嘉靖进士。师事王守仁。授江阴知县,擢南京御史。嘉靖三十三年(1553)元旦,日食,他以为系权奸乱政之应,驰疏劾严嵩罪。建阳明祠于龙场。下诏狱,斥为民。家居十五年。穆宗即位,起故宫,进光禄卿。隆庆初,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镇压龙得鲧

  • 明朝内阁首辅周延儒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周延儒

    周延儒(1593年1643年),字玉绳,号挹斋,明代宜兴人(今宜兴宜城镇人)。明朝大臣,崇祯帝朱由检在位时任内阁首辅。周延儒少时聪明,有文名。20岁时连中会元、状元,授修撰。天启年间迁右中允,掌司经局事。不久又以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崇祯帝即位,召为礼部右侍郎。崇祯二年(1629年)三月,在文华殿

  • 明朝大臣黄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黄福

    黄福(1362年-1440年),字如锡,号后乐,中书省益都路潍州昌邑县(今山东省昌邑县)人,明代名臣。洪武十七年(1384年),黄福登进士第,明成祖时任工部尚书。安南属明时期,黄福任首位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正统五年(1440年)正月,黄福逝世,年七十八。成化初年,追赠太保,

  • 明末少傅崔呈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崔呈秀

    崔呈秀(1584.8-1627年),蓟州(今天津市蓟县)人,明末阉党“五虎”之首。生平崔呈秀(?-1627年),蓟州(今天津市蓟县)人,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中进士。熹宗天启初年,擢升御史,巡按淮、扬。 期间因赃私被都御史高攀龙举报,遭朝廷革职等候处置。于是投奔阉党头子魏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