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锦衣卫都指挥使:陆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明朝锦衣卫都指挥使:陆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852 更新时间:2024/1/4 16:42:39

陆炳(1510年1560年),字明,平湖人,明朝锦衣卫都指挥使、忠诚伯,陆松之子,其母为明世宗乳母。

嘉靖十一年(1532年)年中武进士,授锦衣卫副千户。嘉靖十八年(1539年)救明世宗于火海中,就此得世宗恩宠。后为御史所劾,贿赂夏言不成,遂勾结严嵩揭发夏言致夏言被杀,其后又揭仇鸾不轨致仇鸾被戮尸。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弹劾彬致李彬等三人被杀,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去世。

陆炳是明朝唯一一个三公兼任三孤的官员。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陆炳的母亲是明世宗的乳娘,所以陆炳从小就随母亲进入宫中,稍稍长大后,便每天侍奉在世宗左右。陆炳健壮勇猛,身材高大,肤色火红,走路像鹤。

嘉靖八年(1529年),陆炳中武举,被授予锦衣卫副千户。陆松死后,他承袭为指挥佥事,不久进升代理指挥使,执掌南镇抚司事务。

嘉靖十八年(1539年),陆炳随从明世宗南游,到达卫辉(地名)。夜四更时,行宫起火,随从官员仓猝之间不知明世宗所在,只有陆炳撞开门户,背出明世宗,世宗从此爱幸陆炳。陆炳屡升为都指挥同知,取代陈寅执掌锦衣卫事务。

冷血官场

嘉靖十九年(1540年)八月,明世宗听信道士段朝用的蛊惑,企图炼制“不死药”,公然宣布由太子“监国”,自己“告假”一二年。朝廷上下一片惊愕,却没有人出面反对,唯独太仆寺卿杨最上疏劝谏。明世宗勃然大怒,把杨最交给陆炳,关入锦衣卫镇抚司诏狱,酷刑拷打,当场毙命。

嘉靖二十年二月(1541年),监察御史杨爵上疏批评皇帝常年不上朝,专心致志于道教斋醮,宠信大奸大蠹。明世宗命陆炳在镇抚司诏狱对杨爵严刑拷打,打得杨爵血肉模糊,几次濒临死亡。户部主事周天佐为杨爵鸣不平,当场遭到廷杖六十大板,然后关入锦衣卫的镇抚司诏狱。狱吏遵照陆炳的意思,断绝饮食三天,致使周天佐死于非命。周天佐死后,陕西巡按御史浦铉紧急上疏,为杨爵、周天佐伸张正义。明世宗暴怒,立即命令陆炳派锦衣卫缇骑逮捕浦铉。当地民众万人送行。浦铉在镇抚司诏狱,经严刑拷打,七天后死去。 不久,陆炳被升为代理都督佥事。又以缉捕之功,升为都督同知。陆炳骤然显贵,他的同僚多是父辈,陆炳表面上很尊敬他们,却逐步用计除去那些轻视他的人。他又能得阁臣夏言、严嵩的欢心,所以日益得以重用。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月,湖广道试御史陈其学弹劾陆炳以锦衣卫掌事都督同知的身份,借口北京流动人口太多,潜藏奸宄之徒,主张实施严禁政策,又揭发陆炳勾结侯崔元增加盐税,收受奸商徐二贿赂等渎职行,夏言即起草圣旨要将陆炳逮捕治罪。陆炳势窘,便以三千两黄金行贿夏言以求解脱,但夏言正直,不允,陆炳便长跪哭泣谢罪,夏言这才同意,陆炳从此对夏言恨之入骨,暗中便和严嵩勾结欲图害死夏言 ,到严嵩与夏言争权时,陆炳便帮助严嵩,揭发夏言与边防将领通关节的事,夏言被判死罪。 严嵩感激陆炳,便任由陆炳妄为,还引他来一起筹划,通贿赂。 后来仇鸾得宠,凌驾于严嵩之上,但独怕陆炳。陆炳曲意奉承他,不敢与他抗礼,而后私出金钱交结仇鸾所亲近的人,得知了仇鸾的阴私,时严嵩和仇鸾互相攻击,于是陆炳、严嵩勾结在一起 ,到仇鸾病重时,陆炳趁机揭发了他不轨的情状。明世宗大惊,立即收回给仇鸾的敕印,仇鸾忧惧而死后,陆炳明世宗报告锦衣卫掌握的仇鸾“通虏纳贿”罪状,明世宗命陆炳会同三法司审理此案,结果以“谋反律”定罪,仇鸾被剖棺戮尸。 陆炳时已进升为左都督,后来给他记擒获哈舟儿立功,被进封为太子太保,又以揭发仇鸾的密谋,被加封为少保兼太子太傅,每年给予伯爵的俸禄。

权势熏天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陆炳受命入西苑当值,与严嵩、朱希忠等人侍奉明世宗修炼玄功。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三月,明世宗赐给进士恩荣宴。按惯例,锦衣卫列席在西边,皇上因陆炳之故,特命锦衣卫上坐,排在二品官之末。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陆炳上疏弹劾司礼监宦官李彬侵盗施工场材料,营造坟墓,其规格僭拟于皇陵,结果李彬和他的党羽杜泰等三人被判斩刑,财产被抄没,得白银四十万两,金珠珍宝无数。不久明世宗加封陆炳为太保兼少傅,仍掌锦衣卫。

病死任上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十一月,陆炳在任上去世,朝廷赠给他忠诚伯,谥号武惠,祭葬加等,还任命他的儿子陆绎为本卫指挥佥事。

标签: 陆炳

更多文章

  • 明朝官员许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许逵

    许逵(14841519)字汝登,河南固始人。他身材魁梧,有勇有谋,曾为抗击流寇做出巨大贡献。他和孙燧讨论过宁王对于明朝的危害,还给孙燧争辩,最后被宁王所杀。个人简介明正德进士,身长巨口,猿臂燕颔,沈静 有谋兼勇,为人正直,初任山东乐凌官县知县,时值流寇作乱,寇率数万之众,围困乐凌城池,城中士兵仅百

  • 明朝状元康海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康海

    康海(1475--1540)中国明代文学家。字德涵,号对山、沜东渔父,陕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名列瑾党而免官。以诗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等。简介康海(1475~15

  • 明朝状元顾鼎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顾鼎臣

    顾鼎臣(1473-1540)明代官员。初名仝,字九和,号未斋,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弘治十八年状元及第,状元。历官修撰、左谕德、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追赠少保、太子太傅,谥号“文康”。有《未斋集》。人物简介顾鼎臣生于明宪宗成化九年,卒于世宗

  • 明末官员黄尊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黄尊素

    黄尊素(1584年-1626年),明末官员,“东林七君子”之一,与汪文言并为当时“东林党的两大智囊”,著名学者黄宗羲之父。初名则灿,后改尊素,字真长,号白安,余姚通德乡黄竹浦(今浙江省余姚市梁辉镇)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天启初擢御史,力陈时政十失,忤

  • 明朝状元马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马铎

    马铎(1368~1423),字彦声,号梅岩,福建长乐人。原名马乐,后避讳永乐,受御赐‘铎,改名为马铎。明永乐十年(1412)状元。他先受礼于郑孟宣,旁通诗书,子史百家;靡不淹贯,为文章,援笔立就。马铎为人耿介伉直表里一致,处事乎恕,而临事执言不苟,自奉俭约,与人交尽诚,他一生坎坷,经历

  • 明朝大臣张至发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至发

    张至发(1573-1642),明淄川(今山东淄博)人。明朝大臣。崇祯四年(1631)代温体仁为内阁首辅大学士。自世宗朝许赞后,外僚入阁,自至发始。无大作为。次年,罢相归家。崇祯八年(1635年)升为刑部右侍郎。崇祯十五年(1642)病死。历知玉田、遵化。行取,授礼部主事,改御史。时齐、楚、浙三党方

  • 明朝东阁大学士孙嘉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孙嘉绩

    孙嘉绩(1604年~1646年),原名光弼,字辅之,号硕肤,浙江余姚人。宋朝烛湖先生之后,明忠烈公孙燧五世孙,明大学士孙如游之孙。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初授南京工部主事,召改兵部主事,擢升职方员外郎,不久升任郎中。为太监高起潜所陷害,下狱,过了很久才释放回籍。福王登基后,起为九江兵备佥事,不

  • 明朝吏部尚书陈有年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陈有年

    陈有年,字登之,号心谷,明朝浙江余姚人。与余姚孙鑨,平湖陆光祖并称为“浙中三贤太宰”。嘉靖四十一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吏部主事、验封郎中、吏部尚书。他一生风节高尚,天下公认。人物简介父亲陈克宅,字即卿,正德九年进士,嘉靖中官御史,是一代名吏。陈有年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

  • 明朝大臣魏允贞生平介绍:与其弟允中、允孚并称“南乐三魏”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魏允贞

    魏允贞(1542年1606年),字懋忠,号见泉,明大名府南乐县(今河南南乐)人。明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与其弟允中、允孚(均为进士)并称“南乐三魏”。历人许州判官、右通政、右佥都御史、山西巡抚、兵部右侍郎等职。卒谥“介肃”。人物生平不慕权贵魏允

  • 商朝开国宰相伊尹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伊尹为什么能控制商朝五代朝政?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伊尹

    伊尹,商朝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有人说伊尹之与商汤,相当于姜子牙之与周武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参考商朝文献后,我们其实能发现,伊尹在商的权势要远远超过姜子牙在周的权势。姜子牙靠智慧帮助文武二王完成了灭商大计,最终被封在齐地,于朝中任职太师。姜子牙前后辅佐了三代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