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丞相博阳侯:丙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西汉丞相博阳侯:丙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274 更新时间:2024/1/24 15:36:33

丙吉,一作邴吉,字少卿,西汉时期名臣,官至丞相,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丙吉少时研习律令,初任鲁国狱史,累迁廷尉监。汉武帝末奉诏治巫蛊郡邸狱,期间保护皇曾孙刘询(汉宣帝)。后任大将军霍光长史,建议迎立汉宣帝,旋封关内侯。地节三年(前67年),为太子太傅,迁御史大夫。宣帝即位后,口不言保护之功,朝臣及宣帝都不知情。元康三年(前63年),宣帝得知实情后,封丙吉为博阳侯。神爵三年(前59年)任丞相。政尚宽大。掾史不称职,辄给长假以去。

五凤三年(前55年),丙吉去世,谥号“定”。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于历代帝王庙。

人物生平

营救宣帝

丙吉因研究律令,担任鲁国狱史,因功逐渐升迁后担任廷尉右监。因牵连罪案免职,回到州里做了从事。

征和二年(前91年),巫蛊之祸发生,丙吉因为原来是廷尉右监被征召到朝廷,汉武帝命他治理巫蛊于郡邸狱。当时汉宣帝刘询出生几个月,因为是皇曾孙,被卫太子刘据事牵连关在狱中,丙吉看了很同情他,心知太子无事实证明有罪,特别同情曾孙无辜,挑选谨慎厚道的女囚徒,命令她护养刘询,放在宽敞干燥的地方。丙吉处理巫蛊案件,连续多年不能结案。

后元二年(前87年),武帝病重,往来长杨、五柞宫之间,望气的人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武帝便派使者分别登记监狱中关押的人,不分轻重一律都杀掉。内谒者令郭穰夜晚到郡邸狱,丙吉闭门拒绝使者进入,说:“皇曾孙在,别的人无辜杀死都不可,何况皇上的亲曾孙?”双方相持到天明,郭穰不能进去,于是回去报告武帝,并弹劾丙吉。武帝也醒悟了,说:“这是天的保佑。”于是大赦天下。郡邸狱关押的人独赖丙吉得生,而大赦之恩又遍及天下。刘询重病,几次几乎死去,丙吉多次嘱咐护养他的乳母好好用药治疗,照顾刘询很有恩惠,用私人财物供给他的衣食。

匿功不言

后来,丙吉担任车骑将军市令,升任大将军长史,大将军霍光很看重他,调到丙吉至朝中担任光禄大夫、给事中,汉昭帝驾崩后,没有继承人,大将军霍光派丙吉迎昌邑王刘贺即位。

刘贺即位后,因为行为不守法度被废,霍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等大臣商议立国君的事未定。丙吉向霍光陈述说:“将军侍奉孝武帝,受襁褓属托,任天下重任,孝昭皇帝早崩无后人,海内忧惧,想快点知道继承的国君。发丧之日按天意拥立新君,但所立的不是理想的人,又以大义废除了他,天下没有人不心服的。当今国家宗庙群生之命在将军一举。我在众庶中打听,考察他们说的,同宗诸侯在位的,没有谁在民间有声誉的。而遗诏所养武帝的曾孙刘病已在掖庭外百姓家,我以前让他寄居郡邸时,他年幼,现在十八九岁了,精通经术,有才能,办事稳重又有礼节。希望将军仔细考察并用占卜参证,先让他入宫侍奉太后,令天下人清楚地知道,然后再决定大策。”霍光听后,便派宗正刘德与丙吉到掖庭迎接刘询。刘询即位后,赐丙吉爵关内侯。丙吉为人极厚道,不夸耀自己。从刘询即位以来,丙吉绝口不谈以前对刘询的恩德,所以朝廷没有人能知道他的功劳。

受封博阳

地节三年(前67年),刘询立刘奭(即汉元帝)为皇太子,丙吉任太子太傅,数月后,调任御史大夫。霍氏被诛后,刘询亲政,检查尚书省。这时,掖庭宫婢女中名则的让她丈夫上书,陈述曾经有护养刘询的功劳。奏章下给掖庭令考问,则的供辞说当时丙吉知道情况。掖廷令把则带到御史府给丙吉看。丙吉认识,对则说:“你曾经犯过养皇曾孙不谨慎的过错,挨过板子,你哪里有功?独有渭城的胡组、淮阳的郭征卿有恩罢了。”丙吉分别上奏胡组、郭征卿供养曾孙的劳苦情况。宣帝诏令丙吉寻找这两个人,她们已经死了,有子孙,都受到厚赏。刘询下诏免去则的奴婢身份为庶人,赏钱十万。刘询亲自问丙吉,才知丙吉对自己有旧恩,而丙吉终究不肯说。刘询认为丙吉很厚道,便下诏给丞相说:“朕低微时,御史大夫丙吉对朕有旧恩,他的德行很美。《诗经》说过,无有恩德不报答的。应当封丙吉为博阳侯,食邑一千三百户。”准备封侯时,丙吉病重,刘询准备派人加绶封地,赶到他活着的时候。刘询担心丙吉病了不能再起来,太子太傅夏侯胜说:“这个人不会死的。臣听说有阴德的人,一定享受他的快乐并影响到子孙。现在丙吉还没有得到报答就病得很重,但不是致命的病啊。”后来丙吉果然病好了。丙吉上书坚决谢绝封侯,陈述不应凭空名受赏。刘询回答说:“朕封您,不是空名,而您上书归还侯印,是显示朕不道德啊。当今天下太平,您还是集中精神,少思虑,延医吃药,自己保重。”

丙吉任御史大夫时,与丞相魏相同心辅政,宣帝十分看重他们。

宽宏大量

神爵三年(前59年)三月,魏相去世。四月,丙吉接替魏相担任丞相。丙吉本来是从狱法小吏兴起的,后来学习《诗》、《礼》,都通晓大义。等到居相位,崇尚宽厚,喜欢礼让。丙吉的掾史有罪过,不称职,丙吉就给他休长假,让他自己离开职位,终究没有查证落实的。门客中有人对丙吉说:“君侯做汉相,奸吏营私,然而没有受惩处的。”丙吉说:“如果三公官府有被惩处的官吏,我自己就不识大体了。”后来代丙吉为相的,于是把它作为旧制,公府不惩处属吏,从丙吉开始。

临终荐贤

五凤二年(前56年)春,丙吉病重。刘询亲临问候丙吉,说:“您如有不测,谁可以代您?”丙吉推辞说:“群臣的德行才能,明主尽知,愚臣不能辨别。”刘询反复询问,丙吉才顿首说:“西河太守杜延年精通法度,了解国家旧日的典章制度,以前任九卿十余年,现在郡里治理好,有才能而闻名。廷尉于定国执行法令细致公正,天下人认为自己不会受冤。太仆陈万年侍奉后母孝顺,敦厚纯朴表现在行动的各个方面。这三个人才能都在臣之上,希望皇上考察。”刘询认为丙吉的话都对,就答应了。

五凤三年(前55年)正月二十六日,丙吉去世,谥号定侯。丙吉去世后,黄霸、杜延年、于定国、陈万年等人在官位都很称职,刘询因此称赞丙吉知人。

福延子孙

汉元帝在位时,长安有一个与士为伍名叫尊的人上书申诉说明丙吉的功劳,请求恢复其子丙显被剥夺的爵位和食邑。元帝便免去丙显的官职,削去食邑四百户。后来又用他做城门校尉。丙显死后,子丙昌继承爵位为关内侯。

汉成帝时,整理旧功,以丙吉旧恩最重,鸿嘉六年(前20年),成帝下诏给丞相、御史说:“听说奖励功德,使断绝了的世代系统接起来,这是重宗庙,扩大贤圣的途径。原博阳侯丙吉因旧恩有功封的,现在祭祀断绝,朕很哀怜。奖励美德到子孙,古今普遍适用的道理,希望封丙吉孙中郎将关内侯丙昌为博阳侯,尊奉丙吉后人。”封国断绝了三十二年又继续承袭。丙昌将爵位传给子孙,直到王莽时才断绝。

标签: 博阳侯

更多文章

  • 南宋名臣胡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为“四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胡铨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文学家,爱国名臣,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金人渡江南下,

  • 北宋书法家薛绍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薛绍彭

    薛绍彭,字道祖,号翠微居士,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宋代著名书法家。与米芾齐名,人称“米薛”。简介北宋书法家。宋神宗时人。字道祖,号翠微居士。恭敬公薛向之子,以翰墨名世。自谓河东三凤(薛元敬、薛收、薛德音)后人。世家子弟,家藏甚富。元祐元年(1086)任承任郎,监上清太平宫,

  • 西汉丞相高平侯:魏相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相

    魏相,字弱翁,西汉时期政治家、官员,官至丞相,封高平侯。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魏相先后任茂陵令、扬州刺史、谏大夫、河南太守等职。他治郡有方,深得民心。汉宣帝即位后,征魏相为大司农,后任御史大夫。官至丞相,封高平侯。魏相为人严毅,刚正不阿。在任相期间,他整顿吏治,抑治

  • 北宋政治家文彦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一生历仕仁、英、神、哲四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彦博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 ),字宽夫,号伊叟 。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 。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

  • 北宋大臣李师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师中

    李师中,宋州楚丘县(今山东菏泽市曹县)人,徙居郓(今山东菏泽市郓城县)。年十五,即上书议论时政,由是知名。后中进士。累官提点广西刑狱,摄帅事。熙宁初,历河东转运使。 知秦州、舒州、瀛州。后为吕惠卿所排,贬和州团练副使,稍迁至右司郎中。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六。《宋史》、《东都事略》有传。著有《珠溪诗集

  • 北宋官员范致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范致虚

    范致虚(?~1137年)字谦叔,福建建阳人。宋哲宗元祐三年,中进士,为太学博士,以祖送邹浩获罪停官。宋徽宗立,召为左正言,出郢州通判。崇宁初,召为中书舍人,改兵部侍郎。政和七年,入为侍读、修国史,寻除刑部尚书、提举南京鸿庆宫。宣和七年,以陕西五路经略使率兵勤王。宋高宗即位,徙知邓州,寻加观文殿学士

  • 南宋藏书家晁公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晁公武

    晁公武(11051180),南宋著名目录学家、藏书家。字子止,人称“昭德先生”。济州钜野(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冲之之子。人物简介崇宁四年(1105)生,靖康末年入蜀避乱,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举进士第,绍兴十一年至十七年(1141~1147)任四川转运使井度的从

  • 北宋大臣翰林待诏黄居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黄居寀

    黄居寀 cǎi (933年993年后)〔五代〕字伯鸾,成都(今属四川)人,五代十国名画家黄筌季子。擅绘花竹禽鸟,精于勾勒,用笔劲挺工稳,填彩浓厚华丽,其园竹翎毛形象逼真,妙得自然;怪石山水超过乃父,与父同仕后蜀,为翰林待诏。尝合作殿廷墙壁,宫闱屏幛,不可胜记。人物简介入宋仍任翰林待诏,尤得太宗看重

  • 北宋官员朱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昂

    朱昂(925~1007) 字举之,后唐衡山县人。少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于学无所不窥,人称之为“朱万卷”。宋初,历官洗马,蓬州、泗州知州,在任以安民节用为本。累迁江南转运使,入翰林为学士,以工部侍郎致仕。闲居以讽诵为乐,自号退叟。著有《资理论》、《朱昂集》等文集三十卷传世(

  • 北宋外戚李用和生平介绍及评价:宋仁宗曾书赐“忠孝李璋”匾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用和

    李用和 (988~1050年),字审礼,杭州人,宋真宗李宸妃之弟。生平年少时家贫,寄居开封,以做纸钱谋生。其姐李宸妃生仁宗后,被真宗章献皇后刘氏占为己出。为了慰藉李妃,求其弟李用和于民间,奏补三班奉职。李用和由此入仕,历任右侍禁、閤门祇侯、权提点在京仓草场、考城县兵马都监、贺州刺史、宁州刺史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