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外戚李用和生平介绍及评价:宋仁宗曾书赐“忠孝李璋”匾

北宋外戚李用和生平介绍及评价:宋仁宗曾书赐“忠孝李璋”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647 更新时间:2023/12/18 21:32:18

李用和 (988~1050年),字审礼,杭州人,宋真宗李宸妃之弟。

生平

年少时家贫,寄居开封,以做纸钱谋生。其姐李宸妃生仁宗后,被真宗章献皇后刘氏占为己出。为了慰藉李妃,求其弟李用和于民间,奏补三班奉职。李用和由此入仕,历任右侍禁、閤门祇侯、权提点在京仓草场、考城县兵马都监、贺州刺史、宁州刺史等职。照旧制,刺史以上官员所赐公使钱可占为私有,而李用和却全部充作军费。康定元年(1040年),任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后改任马军。以年老乞罢军职,遂拜彰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疾辞退。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进兼侍中。李用和虽身为国舅,位列将相,但在京城不营私宅,租官舍居住,仁宗诏令他寓居芳林园,亦被其推辞。在朝“小心静默,推远权势”,受到朝野好评。卒后赠太师、中书令、陇西郡王,谥恭僖。其子李璋荫补入仕,累迁至武胜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仁宗曾书“忠孝李璋”匾赐之。

史籍记载

《宋史·外戚中》

李用和,字审礼,章懿皇太后弟也。少穷困,居京师凿纸钱为业,刘美求用和于民间,奏为三班奉职。累迁右侍禁、阁门祗候、权提点在京仓草场、考城县兵马都监。

太后崩,诏赴丧。既葬,迁礼宾副使,领八作司。迁礼宾使,同领皇城司。迁崇仪使、贺州刺史。改葬太后于永安,领捧日、天武兵护梓宫。

明年春,又诏乘传行太后陵。还,授宁州刺史。历迁泽州团练、庆州防御、鄜州观察使。既而擢殿前都候、鄜延路马步军副都总管。未行,拜永清军节度观察留后,改真定府、定州路。旧制,刺史以上所赐公使钱得私入,而用和悉用为军费。历侍卫亲军步军马军副都指挥使,拜建武军节度使、殿前副都指挥使。以老乞罢军职,拜宣徽北院使。逾月,改彰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景灵宫使。以疾告,仁宗临问,赐银饰肩舆,进兼侍中。

初,未有居第,诏寓馆芳林园,用和固辞,又假以惠宁坊之官第。病革,帝入见卧内,擢其次子珣为阁门使,赐所居第,并日给官舍僦钱五千。既卒,帝哭之恸,赠太师、中书令、陇西郡王,辍朝五日,制服禁中,谥恭僖,帝撰神道碑,书曰“亲贤之碑”。其妻卒,亦辍朝成服。

初,仁宗以太后不逮养,故外家褒宠特厚。用和列位将相,能小心静默,推远权势,论者以此称之。子璋。

璋字公明,以章懿皇后恩,补三班借职,积官为天平军节度观察留后,知澶州。护塞商胡,会河涨,讹言水且至,璋据厅事自若,人心乃安,河亦不溢。徙曹州观察使,累迁武胜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仁宗书“忠孝李璋”字并秘书赐之。宴近臣群玉殿,酒半,命大盏二,饮韩琦及璋,如有所属。帝崩,执政欲增京城甲士,璋曰:“例出累代,不宜辄易。”时禁卫相告乾兴故事,内给食物中有金,既而果赐食,众视食中,璋曰:“天子未临政已优赏,汝何功复云云,敢喧者斩!”众乃定。

以武成军节度使知郓州。京东盗白日杀县令,略人道中,璋信赏罚擒捕,盗为衰止。岁大雨水,竞以船筏邀利,多溺死者,璋一切籍之,约所胜载如黄河法。发卒城州西关,调夫修路数十里,夹道植柳,人指为“李公柳”。知邓州,坐失举,改节振武军,知郢州。还朝,道卒,年五十三。赠太尉,谥曰良惠。弟玮、珣。

玮,选尚兖国公主,积官濮州团练使。以朴陋与主不协,所生母又忤主意,主入诉禁中,玮皇恐自劾,坐罚金。后数年,终不协,主还宫。玮自安州观察使降建州,落驸马都尉,知卫州。未几,主徙封岐国,复玮都尉。主薨,以奉主亡状,贬郴州团练使、陈州安置。遇赦还京师,至建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卒。哲宗临奠,哭之,赠太师、中书令。

珣字公粹,以荫为阁门祗候。时兄璋为阁门副使,珣又求通事舍人,仁宗曰:“爵赏所以与天下共也,傥尽用亲戚,何以待勋旧乎?”后一年乃命之。

车驾视用和疾,自西上阁门副使累迁均州防御使,知相州,赐御制诗、飞白字宠其行。未几,迁相州观察使。时刘永年亦同除官,知制诰杨畋以为不可开侥幸之门,诏他舍人草制,御史范镇复论之,命遂寝。

使契丹,预钓鱼会,获多。契丹遗以金器,使还,悉上之,更赐黄金及“李珣忠孝”字。

熙宁中,迁宣州观察使、知颍州,哲宗初,进泰宁军留后,提举万寿观。故事,正任遇覃恩止移镇,唯宗室乃迁官。至是,珣与李端悫皆特迁,戚里一覃恩迁官自此始。复知相州,卒,年七十四。

标签: 李用和

更多文章

  • 北宋户部尚书侯蒙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侯蒙

    侯蒙(1054~1121),字元功,密州高密(今属山东)人,北宋徽宗崇宁年间户部尚书,谥文穆。人物生平侯蒙(1054~1121),字元功,密州高密(今属山东)人。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徙襄邑。擢监察御史,进殿中侍御史。宋徽宗崇宁间上疏论十事,迁侍御史,改户部尚书。大观四年,除同知枢密院事(

  • 北宋大臣郑居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郑居中

    郑居中(1059-1123) 字达夫,北宋大臣。宋徽宗朝太宰。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宰相王珪之婿。人物简介举进士后以贵妃之从兄弟相标榜,由是深得宠信,历任起居舍人、给事中、翰林学士等要职,并于大观元年(1107)至四年官拜同知、枢密院事知枢密院事,政和三年(1113)至七年再拜知枢密院事,太宰,宣

  • 南宋政治家叶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叶适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 ),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生于瑞安,后居于永嘉水心村,世称水心先生。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府观察推官、太学博士、尚书左选郎、国子司业、知泉州、兵部

  • 三国曹魏权臣司马师正妻:羊徽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羊徽瑜

    司马师在世时,接管了司马懿留下的军镇势力,独揽朝廷大权,弟弟司马昭只能跟在他身后转悠,令人可惜的是,司马师临终前没能留下儿子,最后只能将大业让给了弟弟。司马师并非没有生育能力,只是他的夫人没能为他生下儿子。他有三位明媒正娶的夫人,第一位夫人夏侯徽为他生下五个女儿,第二位夫人吴氏与第三位夫人羊徽瑜都

  • 清朝陕西提督:王辅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辅臣

    王辅臣,本姓李,明末清初军阀。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在三藩之乱中,不仅有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等藩王势力参与其中,也有不少原先的明朝将领跟随吴三桂或者康熙。其中,就王辅臣来

  • 如何客观评价曹魏将领朱灵和臧霸?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灵

    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文臣武将中,先后有五批人进入曹操庙庭,配享太庙,比如,夏侯惇、曹仁、程昱、荀攸、司马懿、郭嘉等,在这五批名单之中,以第二批配享太庙的名单人数最多。正始四年(243年)七月,魏国皇帝曹芳下诏,曹真、曹休、陈群等二十人进入曹操庙庭,其中,除了曹真、曹休、曹洪、夏侯渊等曹氏宗族大将,还

  • 曹魏将领典韦有哪些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典韦

    在《三国演义》猛将武力值排行榜上,典韦的武艺应该在第七、八名的位置上。民间流传有一句俗话:“一吕二马三典韦”,意思是典韦的武艺在三国时代能排前三。但这个说法比较夸张,马超排不到第二,典韦也排不到第三。无论名号有多么响亮,战绩是实实在在的,判断一个猛将的武艺到底有多高,咱们必

  • 明朝开国皇太子朱标一生有哪些争议?有哪些与朱标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标

    朱标,明朝第一位太子,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父亲,生母是孝慈高皇后马氏,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朱元璋自称吴王时便将其立为世子,随宋濂学习经传,受到悉心教导,朱元璋亦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

  • 如何评价朱标?朱标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标

    朱标,明朝第一位太子,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父亲,生母是孝慈高皇后马氏,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朱元璋自称吴王时便将其立为世子,随宋濂学习经传,受到悉心教导,朱元璋亦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

  • 南宋宗室赵彦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彦逾

    赵彦逾(1130-1207年)字德先,浙江四明人,南宋宗室大臣,北宋魏悼王赵廷美后代,崇简国公赵叔寓曾孙。绍兴三十年,登第。淳熙五年,知秀州。累迁太府少卿,四川总领,工部尚书。联合赵汝愚、韩侂胄和郭杲拥立宁宗登基。庆元党禁时,与赵汝愚反目,依附宰臣韩侂胄。晚年提举万寿观兼侍读,进观文殿学士。开禧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