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丞相西平侯:于定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西汉丞相西平侯:于定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189 更新时间:2023/12/11 3:44:01

于定国,字曼倩,西汉时期官员,官至丞相,封西平侯。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宣帝刘询即位,于定国上书分条奏请皇上,凡是当时曾规谏过刘贺的大臣都破格升官。于定国因此而升任光禄大夫,平尚书事。几年后,又改任水衡都尉,被破格提升为廷尉。甘露年间,于定国取代黄霸任丞相,被封为西平侯。于定国七十多岁时逝世,谥号安侯。

人物生平

于公治狱

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郡郯县人。他的父亲于公曾任县狱史、郡决曹等官职,判案公平,触犯法网而被于公依法判刑的人,没有因不服而心怀怨恨的。郡中的百姓为他立了生祠,称作于公祠。

东海郡有个孝妇,年轻守寡,又无子女,很恭谨地奉养着婆婆,婆婆想让她改嫁,她始终不答应。她的婆婆对邻居说:“我这孝顺媳妇事奉我很勤劳辛苦,我怜悯她年轻守寡又没有子嗣。我年纪大了,却这样长时间地拖累年轻人,这可如何是好啊!”后来老太太为了不再拖累媳妇竟自缢身亡。老太太的女儿却上告县官说:“媳妇杀死了我母亲。”县吏逮捕了孝妇,孝妇辩解说不是自己杀害了婆婆。但在县吏的严刑逼供下,孝妇最后竟屈打成招。此案上报到郡曹府,于公认为这个妇人奉养婆母十多年,以孝顺闻名乡里,一定不会是她杀害了其婆母。太守不同意于公的分析,于公竭力争辩,最终也未能说服太守,于是他抱着判决书在郡曹府上大哭,并借口有病。太守最终还是以谋杀婆母之罪将孝妇处以死刑。孝妇冤死以后,郡中大旱了三年。后来新太守上任,占卜大旱的原因,于公说:“那位孝妇不该死,前任太守一意孤行强行决断,灾祸恐怕是由此而生吧。”于是太守杀了一头牛,亲自前往孝妇的坟前祭奠,并为她立了墓碑,以表彰她的孝行,天上果然立即降下大雨,当年该郡五谷丰收。郡中人由此更加敬重于公。

早年经历

于定国从小就跟随他的父亲学习法律,父亲死后,定国也任过狱史、郡决曹等官职,后补廷尉史,并被推选与御史中丞从事办理谋反者的狱案,因才智出众办案有方升为侍御史,又升任御史中丞。

正值汉昭帝刘弗陵去世,昌邑王刘贺被征召继位,行为淫乱,于定国上书规谏。

后来刘贺被废,汉宣帝刘询即位,大将军霍光兼任尚书事,他上书分条奏请皇上,凡是当时曾规谏过刘贺的大臣都破格升官。于定国因此而升任光禄大夫,平尚书事,很受重用。几年后,又改任水衡都尉,被破格提升为廷尉。

办案严谨

于定国于是拜师学习《春秋》,亲自手执经书,面北而行弟子之礼。他为人谦虚恭谨,尤其敬重精通经术的士人,即使是地位低下,徒步行走前来拜访的人,定国都以平等礼仪相待,照顾周全,尊崇备至,因此,受到士人的普遍赞誉。于定国判案公允,尽可能体恤鳏寡孤独之人,不是特别肯定的犯罪,都尽量从轻发落,格外注意保持审慎的态度。朝廷上下都称赞他说:“张释之任廷尉,天下没有受冤枉的人;于定国任廷尉,百姓都自认为不冤枉。”于定国很能喝酒,连饮数石也不会醉,深冬时节请他办案议罪,饮酒后更加精明。做了十八年廷尉后,升任御史大夫。

官至丞相

甘露年间,于定国取代黄霸任丞相,被封为西平侯。三年后,汉宣帝刘询驾崩,汉元帝刘奭即位,因于定国是在职的先帝旧臣,汉元帝刘奭很敬重他。当时陈万年任御史大夫,与定国共事八年,两人议论政事没有相抵触的情况。后来贡禹代替陈万年为御史大夫,与于定国政见多有不和,由于于定国比较明了熟悉政事,所以汉元帝刘奭往往认同于定国的意见。

然而,汉元帝刚即位不久,关东连年遭受灾害,百姓流离失所,大批涌入关内,有人上书皇上把责任推到大臣身上。元帝于是多次在听朝之日召见丞相、御史,进宫受诏,逐条用职务责备他们,说:“地方上那些狡诈不忠的官吏害怕因捕拿盗贼不力而遭受责罚,任意怀疑加害良民,甚至使无辜之人冤屈而死,有的官吏发现盗贼后,不立即去追捕,却反而拘禁丢失财物的人家,使得后来百姓再受到盗贼的劫掠也不敢向官府报告,因此使得灾祸和恶劣风气逐渐滋长扩展。老百姓多有冤屈,州郡官吏却不加处理解决,不断有上书鸣冤的人来到京城。由于二千石的官员选举的下属官吏名不符实,因此,令长丞尉诸官多不称职。农田遭受灾害,官吏不肯减免其赋税,反而催收其租,以致百姓穷困加重。关东流民饥寒交迫,疾病流行,朕已下诏令官吏运输粮食,打开仓廪,拿出库藏之物,救济灾民,向灾民们赐发了御寒冬衣,这些措施恐怕不能够维持到春天。丞相、御史你们打算怎样弥补这些过错呢?你们都要认真地分条陈述我的过失。”定国于是上书谢罪。

永光元年(前43年),春天降霜,夏季寒冷,太阳暗而无光,汉元帝又下诏分条责备说:“一个从东部来的郎官说那里的老百姓因灾荒父子不能相互照顾。这些情况丞相、御史你们这些主管大臣为什么隐瞒不报告呢?或是从东部来的那位官员夸大其词了?两方面反映的情况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差异,我希望了解其真实情况。收成还尚难预料,一旦有水旱之灾,后果很让人担心。公卿大臣你们有什么可以防患于未然,或救难于已然的办法没有?请各位以实相告,不要有什么忌讳。”

定国见此诏书,内心惶恐害怕,于是上书引咎自责,并归还侯印,乞求告老还乡。汉元帝答复说:“您辅佐我治理天下,不敢稍有懈怠休息,国家各种政事,都是由您总揽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现今我汉朝承接着周、秦以来穷困衰敝的局面,民俗教化衰落,百姓缺少礼仪,阴阳失调,灾祸出现,不是单一的原因所引起的,推类考察古之所记圣人言行,尚不敢自己独担过失,更何况是平常之人呢!我曰思夜想,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灾难的,还是没能完全搞清楚。经书上说:‘如果说天下有罪过的话,那么所有的过错都该归在我一国之主的身上。您虽身居要职,又何必独担责任呢?继续努力监察郡国守相等地方官吏,不称职的不要让他继续在位欺压百姓。请您继续主持国家大政,力求用尽你的聪明才智,还当努力进食,小心养护身体。”定国于是又上书说病情加重,坚决要求辞官归乡,汉元帝便赐给他四匹马拉的可以坐乘的车、黄金六十斤,罢官归家。又过了几年,定国七十多岁时逝世,谥号安侯。

标签: 于定国

更多文章

  • 有哪些与黄霸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黄霸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黄霸

    黄霸,字次公,西汉时期名臣,官至丞相,事汉武帝、汉昭帝和汉宣帝三朝。黄霸善于治理郡县,为官清廉、外宽内明,文治有方,政绩突出,后世常和龚遂作为“循吏”的代表,并称“龚黄”。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有大志,攻读法律之学,

  • 有哪些与丙吉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丙吉?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丙吉

    丙吉,一作邴吉,字少卿,西汉时期名臣,官至丞相,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丙吉少时研习律令,初任鲁国狱史,累迁廷尉监。汉武帝末奉诏治巫蛊郡邸狱,期间保护皇曾孙刘询(汉宣帝)。后任大将军霍光长史,建议迎立汉宣帝,旋封关内侯。地节三年(前67年),为太子

  • 西汉丞相博阳侯:丙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博阳侯

    丙吉,一作邴吉,字少卿,西汉时期名臣,官至丞相,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丙吉少时研习律令,初任鲁国狱史,累迁廷尉监。汉武帝末奉诏治巫蛊郡邸狱,期间保护皇曾孙刘询(汉宣帝)。后任大将军霍光长史,建议迎立汉宣帝,旋封关内侯。地节三年(前67年),为太子

  • 南宋名臣胡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为“四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胡铨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文学家,爱国名臣,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金人渡江南下,

  • 北宋书法家薛绍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薛绍彭

    薛绍彭,字道祖,号翠微居士,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宋代著名书法家。与米芾齐名,人称“米薛”。简介北宋书法家。宋神宗时人。字道祖,号翠微居士。恭敬公薛向之子,以翰墨名世。自谓河东三凤(薛元敬、薛收、薛德音)后人。世家子弟,家藏甚富。元祐元年(1086)任承任郎,监上清太平宫,

  • 西汉丞相高平侯:魏相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相

    魏相,字弱翁,西汉时期政治家、官员,官至丞相,封高平侯。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魏相先后任茂陵令、扬州刺史、谏大夫、河南太守等职。他治郡有方,深得民心。汉宣帝即位后,征魏相为大司农,后任御史大夫。官至丞相,封高平侯。魏相为人严毅,刚正不阿。在任相期间,他整顿吏治,抑治

  • 北宋政治家文彦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一生历仕仁、英、神、哲四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彦博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 ),字宽夫,号伊叟 。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 。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

  • 北宋大臣李师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师中

    李师中,宋州楚丘县(今山东菏泽市曹县)人,徙居郓(今山东菏泽市郓城县)。年十五,即上书议论时政,由是知名。后中进士。累官提点广西刑狱,摄帅事。熙宁初,历河东转运使。 知秦州、舒州、瀛州。后为吕惠卿所排,贬和州团练副使,稍迁至右司郎中。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六。《宋史》、《东都事略》有传。著有《珠溪诗集

  • 北宋官员范致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范致虚

    范致虚(?~1137年)字谦叔,福建建阳人。宋哲宗元祐三年,中进士,为太学博士,以祖送邹浩获罪停官。宋徽宗立,召为左正言,出郢州通判。崇宁初,召为中书舍人,改兵部侍郎。政和七年,入为侍读、修国史,寻除刑部尚书、提举南京鸿庆宫。宣和七年,以陕西五路经略使率兵勤王。宋高宗即位,徙知邓州,寻加观文殿学士

  • 南宋藏书家晁公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晁公武

    晁公武(11051180),南宋著名目录学家、藏书家。字子止,人称“昭德先生”。济州钜野(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冲之之子。人物简介崇宁四年(1105)生,靖康末年入蜀避乱,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举进士第,绍兴十一年至十七年(1141~1147)任四川转运使井度的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