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春秋时期儒家外交家:子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春秋时期儒家外交家:子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354 更新时间:2023/12/12 14:43:47

子贡,(前520~前456)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下面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众所周知,据《史记》记载,孔子门下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孔子所推崇的六艺的有七十二人,被称为“七十二贤人”。并且还有十位最为杰出的弟子,号称“孔门十哲”。而我们今天要讲到的子贡,正是被孔子亲口承认的在言语方面出众的十哲之一。子贡也因此称为孔子门下“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

在介绍子贡其事迹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子贡的基本情况。子贡,原名端木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在政治、外交、教育、经济等诸多领域都颇有建树。作为孔子门下最会经商的弟子,子贡积累了大量财富,成为了孔子弟子中的首富,后人将其与陶朱公相提并论。

孔子得以周游列国宣扬其学说,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来自子贡的经济支持。在追随孔子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因为免不了要和各国打交道,于是子贡的外交与口才的能力也得以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其中,最为著名且具有影响力的事件,就是齐吴之战中,子贡出马,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的故事了。

齐国的大夫中有一位叫田常(本名田恒,汉代避讳汉文帝名字改为田常)的人,此人颇具野心,一直试图独断朝纲。于是他试图通过攻打鲁国的方式给齐国的其他大夫家族以震慑,如晏氏、鲍氏、高氏、国氏等。而孔子得到了这个消息,身为鲁国人,鲁国作为母国受到生死存亡的威胁,自然不能无动于衷,决定派学生前去拯救鲁国,而子贡正是这个临危受命的不二人选,于是最后由子贡出马,解救鲁国。

子贡出发后,并没有先前往鲁国,而是直接去到了作为敌国的齐国。他先面见了田常,直截了当地指出,如果田常试图专权于齐国,那么攻打鲁国是毫无意义的。他表示,鲁国的城墙又薄、又不适合防守、国君又蠢、大臣又没用、百姓又不喜欢打仗,这样无法有效削减其他家族的力量。

要真正达成控制齐国的目的,该去打城高墙厚、盔甲新而坚固、军队全是精锐,又是能臣负责把守的吴国。这样才能让齐国的大臣和能够影响到政局的城邦里的“国人”都死伤于战争中,这样不论是在朝中的大臣还是在民间的舆论,都无法阻止田常控制朝堂了。这使得田常动了心,但还在为如果改为攻打吴国是否会遭到齐国中人的怀疑而犹豫。

子贡看田常上钩了,于是就乘胜追击,当即表示可以为其出使吴国,通过劝说吴国救鲁国的方式,使得吴国和鲁国成为同一个阵营,这样田常就可以拥有攻打吴国的名义了,但前提是不要立马发动对鲁国的进攻。田常看子贡想的如此周道,于是就同意了子贡的提议,让他出使吴国。

子贡顺利地来到了吴国,面见了吴,利用了吴王试图称霸于诸侯的欲望。他对吴王说,称王的在这世上络绎不绝,但只有真正的霸主才能真正无敌。而作为万乘之国(国力强大)的齐国,试图攻打千乘之国的鲁国,这摆明了就是要和吴国抢夺霸主的地位啊!并表示,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出兵攻打齐国救鲁,这样既能够传扬吴王的声名,又能以此显示吴国的强大,以震慑晋国,还能使齐国付出代价,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吴王也心动了,但吴王表示,自己因为和越国交战的原因,军队都派往越国首都会稽了,因为担心越王向自己复仇,打算彻底灭了越国再去攻打齐国。子贡劝到,越国是比不了鲁国的,为了打越国这个小国而畏惧齐国,这不是勇者的表现,勇者就是要不畏艰难。

如果吴国通过伐齐救鲁的方式昭告吴国的仁义,诸侯必将来吴国称臣,吴国霸业必成。并表示,可以为吴国出使越国,使越国发兵支援吴国伐齐,自然也就没有来自越国的后顾之忧了。吴王大喜,同意了子贡的建议。

子贡又来到越国,这次越王勾践亲自前来面见子贡。问到,为何像子贡这样庄重的大夫,竟然会来到自己这蛮夷之国。子贡表示,自荐劝说吴王攻打齐国,但吴王担心来自越国的后顾之忧,要先打越国,如果这样的话,越国必破。越王说道,自己因为不自量力,和吴国交战,结果被困在会稽,十分痛苦,如果可以,一定要和吴王拼个你死我活。

这时,子贡抛出了诱饵,“那么,如果吴国要是攻打齐国败了,那不就是大王您的福气了吗?而如果他胜了,他必然会进攻另一个大国晋国,如果大王和晋国配合,前后夹击吴军,必然将其一举击溃。”同时还表示可以为越国出使晋国,劝说晋国国君和越国一同作战。越王喜出望外,当即表示赞同。

于是,子贡先回到吴国,向吴王传达了越王决定出兵相助这件事,而越国使者也到达了吴国,向吴王传达了将会出兵相助的消息。吴王认为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大举出兵,伐齐救鲁。而子贡则在这个时间前往了晋国,面见晋国国君,告诉了他吴国将要攻打齐国,并且战胜齐国后,必然会攻打晋国的消息,让晋国国君做好准备。

做完这一切,子贡的使命就完成了,然后,他这时回到了鲁国,静静地等待历史的发展。当子贡回到鲁国后,吴国果然和齐国交战于艾陵,并且大败齐师,还抓了七个军的士兵,并且并不准备班师,直接前去攻晋,与晋军相遇在黄池之上。两国争霸,然后,吴军与晋军进行交战,结果晋军大败吴军。

越王勾践听到了这个消息,带兵渡江袭击吴国,一路打到离吴国国都金七里的地方,在那里安营扎寨。吴王听到这个消息,赶紧离开晋国回军吴国,和越军在五湖交战,结果屡战屡败,被越军破城而入,越军包围了王宫,杀死了吴王夫差和他的国相。三年后,越国成功称霸,成为新一代霸主。

子贡的一系列谋划,使得五个国家的局势因为他而改变,所以《史记》中记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充分展现了他可怕的外交才能。

标签: 子贡

更多文章

  • 三国曹魏太尉:王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典

    魏国(220年12月11日266年2月8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此基础上,曹魏不仅谋臣众多,在武将上也是人才济济。对于曹魏武将来说,既包含了张郃、张辽、徐晃、于禁、乐进等曹魏五子良将,也有曹仁、曹洪、曹真、曹休、夏侯渊、夏侯惇等曹魏宗室武将

  • 三国曹魏重臣尚书令:陈矫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典

    陈矫(?-237年7月11日),字季弼,广陵郡东阳县人 。本姓刘,因为过继所以跟着母族改姓为陈。早年期间陈矫为了避难曾南下迁往江东地区,孙策和袁术,都是当时诸侯中的佼佼者,陈矫先后拒绝了孙策、袁术的招揽,兜兜转转还是回到本郡。后来广陵太守陈登邀请陈矫出任郡功曹,陈登虽然为人比较骄傲,但对陈矫足够敬重

  • 如何客观评价张汤?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汤

    张汤是西汉酷吏,他曾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关于张汤是忠臣还是奸臣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有一些争议的,可能不能简单的做出评判。那张汤曾帮助汉武帝推行盐铁专卖,打击富商,剪除豪强,因此颇受信任。但张汤最后结局并不好,他是遭到诬陷,导致被杀。今天就借此机会,和各位讲讲张汤的故事,看看他究竟是一个

  • 李道宗与李世民是什么关系?如何评价江夏王李道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道宗

    今天准备和各位讲讲有关李道宗的故事,李道宗在唐朝皇室宗亲中,算是能力非常出众的一位。他骁勇善战,战功显赫,曾大破吐谷浑,击灭薛延陀,有人将他比喻为汉朝的卫青、霍去病。只不过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李道宗的形象往往都不太好,感觉他是被故意丑化,其中原因究竟为何呢?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来了解下历史上真正的

  • 历史上文姜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姜

    文姜是春秋四大美女之一,她的名气虽然没有西施、貂蝉等人大,但文姜在先秦时期,也算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人物。她是齐僖公的女儿,齐襄公表妹,后来嫁给了鲁桓公。文姜一生经历坎坷,她生性风流,做出过一些惊动天下的事情。那在《诗经》中,记录了很多有关文姜的故事,其中有褒有贬。文姜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她有不被人们

  • 清朝宗室多罗直郡王:爱新觉罗.胤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胤禔

    爱新觉罗·胤禔(1672年3月12日1734年11月25日),清朝宗室,乳名保清,康熙皇帝皇长子,雍正帝异母长兄,生母为惠妃乌拉那拉氏。生于康熙十一年二月十四日午时,实际排行第五,但由于康熙帝前四子皆幼年夭折未序齿,故为皇长子。雍正帝继位之后,因避讳而改名为允禔。康熙二十九年(1690

  • 蜀汉后期大臣尚书令:董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董厥

    众所周知,在蜀汉创立及壮大的过程中,诸葛亮做出过不少突出贡献,甚至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过,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与先主刘备的知人善任相比,诸葛亮其实在用人方面显然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比如大家都熟悉的马谡,刘备临终之时对诸葛亮说:

  • 北宋大臣吕端处置了哪些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吕端

    吕端,字易直,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他,因为北宋的名相实在是太多了。有一句夸赞吕端的话流传很广,“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诸葛自然是指三国时期蜀国的诸葛亮,诸葛亮一生谨小慎微,谋事周密,而吕端对消失不加计较,对大事则十分认证。那么,“大事不糊涂”

  • 明朝大臣李景隆的结局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景隆

    李景隆的身份不一般,他是明朝开国名将李文忠的儿子。由于战乱,李文忠的父亲李贞,带着他去投奔朱元璋,之后李文忠就一直留在舅舅朱元璋的身边。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文忠可不是一个纨绔子弟,他在朱元璋建立大明过程中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朱元璋十分倚重他。登基之后,朱元璋论功行赏,

  • 如何客观评价项羽的军事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项羽

    在秦末时期,我国出现了一个被称为千古无二的战神,他就是项羽。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提到勇猛的武将,虽然有些人的答案可能是吕布、关羽、张飞、赵云、秦琼、程咬金、尉迟恭等人。但是,就项羽来说,应该是大家都没有争议的答案了。对于项羽这位猛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