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邦昌为什么会被金国立为傀儡皇帝?张邦昌的结局

张邦昌为什么会被金国立为傀儡皇帝?张邦昌的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487 更新时间:2024/1/14 22:18:32

张邦昌,北宋末年宰相,在靖难之役后被金国强行立为大楚皇帝,建立伪楚政权,历时一个月。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会惊人的相似,宋太祖“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靖康之耻后,大宋王朝又上演了这样一出臣子窃权的戏码。但是这位臣子显然没有太祖的野心和气魄,登上皇位也实属无奈之举,最后还政赵氏却惨遭屠戮,这便是帝王家的无情,古代农夫与蛇,东坡先生与狼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宋高宗赵构和大臣张邦昌之间。

在经历了靖康之耻后,宋国孱弱的军事力量,显然是无法和金人抗衡的。而金人作为少数民族,因为自身思想文化的局限性,没有能力统治中原的百姓。而且金人的主要目的也不在于中原的统治权,而是宋人的财富。那么此时金人需要的就是一个帮助自己管理宋朝江山的代言人,虽然当时的赵氏软弱,但是积威甚重,原本就是国家的主人,并不适合作为金人的傀儡,于是主和派的大臣张邦昌便进入了金人的视野。

金人的军队兵临城下,东京汴梁危在旦夕。金人围而不攻的主要原因,就是要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张邦昌在主张议和一派势力中颇具威望。在他的坚决拥护者宋齐愈,王时雍等人支持下,金人"劝进"张邦昌。希望他能登基成为宋朝的新的皇帝。这样的情景与当年的宋太祖陈桥驿兵变如出一辙,然而张邦昌并不是宋太祖,他对江山也没有野心。他只希望做大宋的一个臣子,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如果张邦昌不答应,金人势必不肯罢休,大宋灭亡就在顷刻之间。

在这样的两难境地下,张邦昌最终还是屈服了。这也是当前最好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够保住大宋的根基。这不过是权宜之计,想必张邦昌在答应金人条件的时候,就已经料到了后来的结局。但还是义无反顾,这也是一个臣子能为国家做的最后的事情了。张邦昌虽然胆小怕事,但是却有一颗爱国之心,忠贞于大宋之心从未动摇过。登基也是被逼无奈之举,为了保住全城百姓的性命,他唯有接受金人册封这一条道路,别无他选。张邦昌在做皇帝期间非常的小心谨慎,主要表现有以下三点。

1、 不去紫宸殿和垂拱殿办公

张邦昌做皇帝期间非常低调,办公地点上张邦昌选择了一处僻静的偏殿来工作,而且办公桌的布置也规避了皇族的摆放规矩,面向西方放置(皇室的摆放规矩是面向南方放置)。

2、 拒绝大臣不行跪拜礼

期间,张邦昌坚决不让朝中大臣行跪拜礼,在和朝臣商议事情的时候,也没有以“朕”自居,而是自称“予”,书信往来和宣布大事之际也不称“圣旨”,而是“手书”。

3、 用实际行动阐述身份地位

张邦昌做皇帝期间,有些臣子会故意讨好他,甚至有些人也会劝他,所有的事情应该按照皇帝的规格来处理。但是张邦昌无论如何都不同意,因为他心中非常清楚,自己只是金人的一个傀儡,而现在这个皇帝的位子也只是一个形同虚设的架子。所以,他们用行动来证明,他是宋朝的臣子,是一个忠于宋朝的国民。

金人当时是没有足够的能力与野心完全控制中原的,在金人饱掠北归之后。张邦昌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在传统的人臣思想影响下,还政于赵的想法成为了张邦昌的选择。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张邦昌将国玺又还给了康王。也就是这样一个举动,使得张邦昌的人生轨迹彻底的被改变。

宋高宗即位之后,张邦昌虽然是还政的首席功臣,但在宋代重文轻武的大背景之下。身处朝野之中的张邦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在还政之后不久,张邦昌就面临了第一次人生危险。当时的宋高宗赵构在用主战派之后,张邦昌立马成为了主战派的攻击对象。但是,碍于张邦昌的还政功劳,宋高宗并没有取张邦昌的性命,但为平息主战派的怒火便将其贬为节度副使。

虽然高宗皇帝在表面不取张邦昌的性命,但是在宋高宗的心里始终都隐藏着一种杀心。张邦昌的这样一个举动则将他彻底的推入了万丈深渊之中。在当傀儡皇帝期间,金人将宋徽宗的嫔妃李春燕赐给了张邦昌,并被立为了伪楚政权的皇后。在还政之后李夫人的伪皇后名分自然也不复存在了,但是这个时候的张邦昌与李夫人之间却有着藕断丝连的情意。在一次酒后,张邦昌甚至还去主动招惹李夫人。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授人以柄的举动,对于高宗来说是天赐良机。

于是高宗悄无声息的抓住了李夫人,逼迫其指认张邦昌的罪责。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张邦昌背负上了莫须有的罪责。在史书上关于张邦昌的罪行也仅是“诏数邦昌罪”,于是这个既是人臣又当过傀儡皇帝的张邦昌最终被高宗赐死了。

张邦昌的故事仅仅是两宋政权更迭中的一个小插曲。张邦昌本可自己做皇帝,那样的话或许能够保全自己的性命,当他选择还政于赵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已经完全注定了。

标签: 张邦昌

更多文章

  • 如何客观评价王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娡

    说到“王娡”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人的,熟悉这个人是从什么电视剧《美人心计》里面了解到了,但是很多人都感觉电视剧里面的王娡好坏啊,那么历史上有王娡这个人嘛?真正历史上的王娡真的就这么坏吗?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王娡是好人吗按现在的价值观来看的话,王娡其实并不算

  • 韦孝宽:南北朝最强守城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韦孝宽

    韦孝宽(公元509年公元580年),名叔裕,字孝宽,以字行于世。京兆杜陵(陕西西安南)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一生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官拜大司空、上柱国,封郧国公。为人深沉机敏,温和正直,好读经史。韦孝宽为人深沉机敏,温和正直,好读经史。他二十岁时,遇到萧宝夤在关中发动叛乱,

  • 三国曹魏大臣:何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何夔

    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曹操在初期的时候,势力并不是最大的,后面他能成功建立曹魏成为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存在与他身边的人才也是分不开的。除了像典韦、许褚、荀彧、郭嘉等名将谋士之外曹操麾下就有一个叫何夔的人这也是让曹操非常头疼的一位臣子。跟着历史小编一起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何夔(生卒年不详),字叔龙,陈郡

  • 东汉末宗室陈王:刘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宠

    东汉末年,民不聊生,战乱横行,社会动荡不安。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东汉末年,虽然很多大家熟悉的诸侯,都不是汉室后裔,比如袁绍、袁术、曹操、马超、韩遂、吕布、董卓、孙策等。但是,实际上,在一开始的时候,汉室后裔却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比如幽州牧刘虞、兖州牧刘岱、

  • 明朝才子杨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慎

    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之子。今天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其字用修,号月溪、升庵。是武英殿大学士杨延和之一个。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同时又是书香门第,是得到良好的家庭教的,再加上他学习刻苦,经过他的努力,最终在他二十四岁时,

  • 蜀汉大臣侍中:董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董允

    蜀汉四相: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蜀汉四位有名的治国能臣,都怀相国之才。公元221年,刘备于成都登基称帝,正式建立蜀汉。彼时,刘备册封诸葛亮为丞相。在此之后,丞相诸葛亮勤勉谨慎,大小事务必亲自处理。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

  • 曹魏大臣邢颙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邢颙

    曹丕曹植的世子之争,是曹操集团中除战争和瘟疫之外“减员”最严重的一次风波。众所周知,曹丕曹植各有“羽翼”,另外他们各自又有一批支持者或拥护者。丁仪等人曾经陷害他人,蒙蔽曹操曾导致曹植一方占有巨大优势。但曹操身边不乏坚决拥护曹丕的大臣,有些是曹丕的党羽

  • 东晋简文帝长子:司马道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道生

    他是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嫡长子,却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最终被幽禁而死,此人便是司马道生。出身尊贵的嫡长子,本是皇位继承人的最佳人选,司马道生为何年仅24岁便去世?今天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说一说他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司马道生出身尊贵,他是司马昱的嫡长子,母亲是正宫皇后王氏,他的出生让简文帝重视

  • 汉武帝宠童:韩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韩嫣

    韩嫣,字王孙,韩王信的曾孙,弓高侯韩颓当的庶孙,汉武帝时宠童。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韩嫣曾帮助皇太后王娡找到失落民间的女儿不假,但恐怕正是这事让王娡感到了不满,加上韩嫣受宠信之后的确有些骄纵过度,违法之事并不少,最终因淫乱宫闱之罪被赐死。韩嫣曾帮太后王娡找回女儿,但恐因此事得罪王娡王娡早在进入汉景

  • 西晋宗室齐王:司马攸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攸

    司马攸(246年[1]~283年),字大猷,小字桃符[2]。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西晋宗室、书法家,晋文帝司马昭次子,晋武帝司马炎同母弟,母为文明皇后王元姬。司马攸生性温和聪慧,有治理才能,因伯父司马师无子而被过继给他,袭封舞阳侯。西晋建立后,封齐王,历任骠骑将军、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等要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