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曹魏重臣侍中:刘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曹魏重臣侍中:刘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957 更新时间:2024/1/17 2:55:34

东汉末年,是指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的时期。也即从黄巾起义开始,直至曹丕篡汉或三国鼎立(东吴孙权于229年称帝)结束,持续36年(或以东吴建立计算,为45年),这段时间内诸侯割据,彼此混战。在此背景下,汉室衰微,所以对于刘备这样的汉室后裔,自然打出了匡扶汉室的旗号。对于刘备来说,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虽然刘备最终没能匡扶汉室,但是,作为汉室后裔,刘备的努力无愧于他的出身。

不过,在汉末三国时期,却有一位汉室后裔选择投靠曹操,并辅佐曹魏三位君主,此人就是刘晔。刘晔(?-234年),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表示:“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荀攸,而筹划所料,是其伦也。”因此,对于刘晔这位谋士,完全可以和程昱、郭嘉等人相提并论。

首先,刘晔二十多岁时,天下大乱,扬州地方的豪强拥兵自重,其中以郑宝最为骁勇果断,才能和力气都很突出,为当地人所忌惮。当时郑宝想掳掠百姓渡过长江到江南地区,看中了刘晔汉室后裔的身份,想要刘晔辅佐自己。不过,刘晔不愿意辅佐他。此时曹操派使者到扬州,刘晔去见使者。郑宝于是带数百人带着牛和酒迎接使者,并等待刘晔。

在此背景下,刘晔亲手用佩刀斩杀郑宝,部众见此都很震惊和害怕,跑回营舍。刘晔入营后安抚群众,令众人归服,更推举刘晔为新首领。但刘晔见汉室衰微,自己亦是汉室宗亲,所以不想拥兵,就将那些部曲都委托给庐江太守刘勋。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东汉末年,刘晔完全有机会像刘备一样起兵,并致力于匡扶汉室。但是,相对于坚持不懈的刘备,刘晔对于汉室的态度,似乎比较悲观。建安四年(199年),庐江太守刘勋被孙策击败后,选择投奔曹操,刘晔亦跟随。

后来,曹操到寿春,当时山贼陈策在庐江聚众数万人,并据险而守。对此,刘晔这位谋略不输郭嘉的谋士,向曹操表会死应该先悬赏劝降,再用实力进逼,那山贼就会自己溃败。曹操同意,并派猛将在前,大军在后,最终如同刘晔所预测般平定陈策。此战过后,崭露头角的刘晔被曹操辟为司空仓曹掾。在迎奉汉献帝刘协后,曹操被封为司空一职,而就担任司空仓曹掾的刘晔,可以视为曹操的幕僚和属官。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伐割据汉中的张鲁,任用刘晔为主簿。面对曹操大军,张鲁在不久之后就放弃了抵抗。在刚刚得到汉中之地的时候,刘晔、司马懿等人都劝曹操进攻益州,因为刘备也是在不久之前才攻占益州,正是立足未稳的时候。不过,非常可惜的是,曹操却表示不能“得陇望蜀”,于是最终班师。对此,在笔者看来,曹操当时没有立即进攻益州,显然错失了消灭刘备的良机。等到曹操撤军之后,刘备先是在益州站稳脚跟,后在公元217年发动了汉中之战,并于公元219年成功占据汉中,从而进位汉中王。

到了黄初元年(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篡汉自立,刘晔升任侍中,赐爵关内侯。登基称帝后,魏文帝曹丕问朝臣究竟刘备会否为被孙权袭取荆州而杀害的关羽报仇,大多数都是认为刘备力量薄弱,名将只有关羽,所以关羽被杀后,刘备不会讨伐东吴。不过,众人皆醉我独醒,刘晔却认为刘备一定会借出兵而重振声威,而且认为刘备和关羽感情深厚,一定会为他报仇。

结果,实际的情况正如刘晔所料,在公元221年,刘备正式征讨东吴,发动了夷陵之战。夷陵之战后,孙权击败刘备,曹丕于是打算讨伐东吴,但刘晔认为吴国刚刚大胜蜀汉,上下一心,而且有长江天险,不能这么仓促进攻东吴。不过,非常可惜的是,曹丕没有听从,执意讨伐东吴,虽然曹丕派出了三路大军,却最终无奈退兵。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刘晔对于局势的前瞻能力,可谓是其他人难以相提并论的。

最后,除了对于三国局势的准确判断,在识人能力上,刘晔也是首屈一指的。公元220年(延康元年),刘备将领孟达率众投降,曹丕对孟达甚为器重,任命他为新城太守,加散骑常侍;当时的人都称他有“乐毅之量”。在孟达获得曹魏上下高度评价的时候,刘晔却一眼看穿了孟达反复无常的性格特点,也即料定孟达一定会再次反叛。结果,正如刘晔所料,到了公元228年,孟达意图背叛曹魏,联系蜀汉丞相诸葛亮。彼时,如果让孟达成功起兵的话,无疑会重创曹魏,幸好司马懿当机立断,率军平定了意图叛乱的孟达。太和元年(227年),曹丕驾崩,魏明帝曹叡继位,进封刘晔东亭侯,食邑三百户。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魏明帝曹叡,虽然一开始比较信任刘晔,但是,因为他人的谗言和诋毁,魏明帝曹叡最终疏远了刘晔。在此背景下,刘晔在太和六年(232年)因病改任太中大夫,不久出任大鸿胪。两年后再任太中大夫,及后死去。谥景侯。总的来说,对于能力不输郭嘉等人的刘晔,一直是历代曹魏君主的心腹,参与重大事情的谋划决策,“而授晔以心腹之任;每有疑事,辄以函问晔,至一夜数十至耳。”就辅佐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位君主的刘晔,无疑为曹魏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重要功劳。当然,或许是因为汉室后裔的身份,刘晔最终在曹魏的官职和地位,实际上是略微逊色于其他同水平的谋士。

标签: 刘晔

更多文章

  • 张邦昌为什么会被金国立为傀儡皇帝?张邦昌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邦昌

    张邦昌,北宋末年宰相,在靖难之役后被金国强行立为大楚皇帝,建立伪楚政权,历时一个月。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会惊人的相似,宋太祖“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靖康之耻后,大宋王朝又上演了这样一出臣子窃权的戏码。但是这位臣子显然没有太祖

  • 如何客观评价王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娡

    说到“王娡”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人的,熟悉这个人是从什么电视剧《美人心计》里面了解到了,但是很多人都感觉电视剧里面的王娡好坏啊,那么历史上有王娡这个人嘛?真正历史上的王娡真的就这么坏吗?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王娡是好人吗按现在的价值观来看的话,王娡其实并不算

  • 韦孝宽:南北朝最强守城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韦孝宽

    韦孝宽(公元509年公元580年),名叔裕,字孝宽,以字行于世。京兆杜陵(陕西西安南)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一生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官拜大司空、上柱国,封郧国公。为人深沉机敏,温和正直,好读经史。韦孝宽为人深沉机敏,温和正直,好读经史。他二十岁时,遇到萧宝夤在关中发动叛乱,

  • 三国曹魏大臣:何夔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何夔

    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曹操在初期的时候,势力并不是最大的,后面他能成功建立曹魏成为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存在与他身边的人才也是分不开的。除了像典韦、许褚、荀彧、郭嘉等名将谋士之外曹操麾下就有一个叫何夔的人这也是让曹操非常头疼的一位臣子。跟着历史小编一起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何夔(生卒年不详),字叔龙,陈郡

  • 东汉末宗室陈王:刘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宠

    东汉末年,民不聊生,战乱横行,社会动荡不安。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东汉末年,虽然很多大家熟悉的诸侯,都不是汉室后裔,比如袁绍、袁术、曹操、马超、韩遂、吕布、董卓、孙策等。但是,实际上,在一开始的时候,汉室后裔却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比如幽州牧刘虞、兖州牧刘岱、

  • 明朝才子杨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慎

    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之子。今天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其字用修,号月溪、升庵。是武英殿大学士杨延和之一个。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同时又是书香门第,是得到良好的家庭教的,再加上他学习刻苦,经过他的努力,最终在他二十四岁时,

  • 蜀汉大臣侍中:董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董允

    蜀汉四相: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蜀汉四位有名的治国能臣,都怀相国之才。公元221年,刘备于成都登基称帝,正式建立蜀汉。彼时,刘备册封诸葛亮为丞相。在此之后,丞相诸葛亮勤勉谨慎,大小事务必亲自处理。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

  • 曹魏大臣邢颙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邢颙

    曹丕曹植的世子之争,是曹操集团中除战争和瘟疫之外“减员”最严重的一次风波。众所周知,曹丕曹植各有“羽翼”,另外他们各自又有一批支持者或拥护者。丁仪等人曾经陷害他人,蒙蔽曹操曾导致曹植一方占有巨大优势。但曹操身边不乏坚决拥护曹丕的大臣,有些是曹丕的党羽

  • 东晋简文帝长子:司马道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道生

    他是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嫡长子,却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最终被幽禁而死,此人便是司马道生。出身尊贵的嫡长子,本是皇位继承人的最佳人选,司马道生为何年仅24岁便去世?今天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说一说他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司马道生出身尊贵,他是司马昱的嫡长子,母亲是正宫皇后王氏,他的出生让简文帝重视

  • 汉武帝宠童:韩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韩嫣

    韩嫣,字王孙,韩王信的曾孙,弓高侯韩颓当的庶孙,汉武帝时宠童。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韩嫣曾帮助皇太后王娡找到失落民间的女儿不假,但恐怕正是这事让王娡感到了不满,加上韩嫣受宠信之后的确有些骄纵过度,违法之事并不少,最终因淫乱宫闱之罪被赐死。韩嫣曾帮太后王娡找回女儿,但恐因此事得罪王娡王娡早在进入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