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宰相:汪伯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与黄潜善同居相位时 专权自恃

南宋宰相:汪伯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与黄潜善同居相位时 专权自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584 更新时间:2023/12/18 16:40:09

汪伯彦(1069年―1141年),字廷俊,徽州祁门(今安徽祁门)人,南宋初年宰相,著名奸臣。在南宋属于主和派。少颖异,嗜诗书,文学有声。邑建英才馆,聘为师,其二甥秦桧皆从之学。 宋徽宗时推行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条件。

康王赵构在河北,他率兵保护,遂受信任。赵构继承皇位后,任知枢密院事,旋进右仆射。与黄潜善同居相位,专权自恃。他又主谋南迁扬州(今江苏扬州),不作战守之计。建炎三年(1129年),扬州失守后罢职。后又知池州(今安徽贵池区)、宣州(今安徽宣城)。以献其所著《中兴日历》,后升至检校少傅。绍兴十一年(1141年)去世,终年七十三岁。追赠为少师,谥号“忠定”。

人物生平

受召献策

汪伯彦,字廷俊,徽州祁门(今安徽祁门)人。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考中进士 ,授任成安(今属河北)主簿,后以功升任宣教郎、中奉大夫。公元1120年(宣和二年),汪伯彦受宋徽宗赵佶召对(召对,是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除任开府司仪曹事,后迁任军器将作少监,又提任为部郎中。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汪伯彦被宋钦宗赵桓召见,他献上《河北边防十策》,因切合帝意,被任命为直龙图阁,知相州(今河南安阳)。同年十月,金兵攻陷真定(今河北正定),宋钦宗下诏迁真定帅府于相州,由汪伯彦统领。

护卫康王

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11月,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奉命出使金军大营,到达磁州(今河北磁县),当时到处都是金国的骑兵,曾有数百名骑兵到磁州城下,追踪赵构的行踪。汪伯彦马上用帛书请赵构回相州,汪伯彦亲自背着装弓箭的袋子,他的部下在黄河边迎接赵构。赵构慰劳他说:“以后见到皇上,一定首先推荐你做京兆尹。”汪伯彦从此成为赵构的心腹,深得赵构信任。

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闰11月,赵构接到蜡书,设置天下兵马大元帅府,任命汪伯彦为副将。赵构率兵渡河,谋划将去哪里,人人说的都不一样,汪伯彦独自认为非出北城门渡过子城不可。赵构听到汪伯彦的话大为高兴,认为他说的很对,于是从北城门渡过子城。赵构渡过子城后,由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经过郓州(治所在今山东郓城县东)、济州(治所今山东茌平西南),抵达南京(今河南商丘南),赵构所部之人都是些乌合之众,形势屡屡危急,依赖汪伯彦的调护才得以安全。赵构回京后,奏请朝廷让汪伯彦担任集英殿修撰。

高宗宠幸

金兵逼近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时,宋钦宗下诏说,现金人正想与大宋议和,康王赵构率兵,不可轻举妄动。汪伯彦认为可以。宗泽说,金人狂妄奸诈,议和是缓兵之计;如果相信他们,后悔也来不及,应该立即进兵。汪伯彦等人阻挠他。等到汴梁被攻破,金人俘虏宋徽宗、宋钦宗北去,张邦昌僭位称帝,赵构听到后流涕。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春,赵构秉承皇帝旨意任命汪伯彦为显谟阁待制,不久,升任为元帅、直学士。同年五月,赵构即位,是为宋高宗,升任汪伯彦为同知枢密院事。六月,又升任为知枢密院事。公元1128年(建炎二年)12月,宋高宗任命汪伯彦为右仆射。

屡遭贬官

宋高宗刚即位时,天下百姓盼望太平。当时,汪伯彦主和,反对抗金,促请宋高宗南迁扬州(今江苏扬州)。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汪伯彦与黄潜善担任宰相,专权放任,不能提出任何施政方针。上至御史、谏官,下至百姓、内侍,都弹劾他们。汪伯彦被罢免为观文殿大学士、洪州知州,后改为提举崇福宫。同年二月,金兵攻陷扬州,汪伯彦被贬职居住在永州(今湖南零陵)。

公元1131年(绍兴元年),汪伯彦恢复官职,任池州(今安徽贵池)知州、江东安抚大使。台谏官认为不能这样安排汪伯彦,于是诏命汪伯彦仍以旧的官职去管理宫观,不久任广州知州。公元1134年(绍兴四年),宋高宗追褒陈东、欧阳澈。舍人王居正不停地论奏汪伯彦、黄潜善,汪伯彦先前的官职也被罢去。

官复原职

公元1137年(绍兴七年),宋高宗对辅臣说:“元帅府的旧僚属,往往都谢世了,只剩汪伯彦是共渡难关的。我的故旧,所剩无几,应该恢复汪伯彦的官职。”秦桧、张浚说:“我们已商议在郊外祭天的时候取得圣旨,再得到上天对汪伯彦过去功劳的证明,这样就能使中外信服。”当初汪伯彦没中进士时,在祁门知县王本的馆舍,秦桧曾跟他学习,而张俊也是汪伯彦推荐的,所以他们一起替汪伯彦说好话。

公元1139年(绍兴九年),汪伯彦被任命为宣州(今安徽宣城)知州,他上朝拜见宋高宗,宋高宗对秦桧说:“对汪伯彦是随便任命的官职,希望能免去人们的议论。”又说:“汪伯彦是康王府的旧僚,离开京城七年。汉高祖、光武帝不忘丰、沛、南阳的故旧,这都是人之常情。”汪伯彦献上自己写的《中兴日历》五卷,他被任命为检校少傅、保信军节度使。

公元1140年(绍兴十年),汪伯彦请求任管祠观的闲职,得到宋高宗的准许。公元1141年(绍兴十一年)五月丙辰日,汪伯彦去世,终年七十三岁。宋高宗甚为哀悼,九天后,除开府仪同三司致仕,追赠为少师,赐其家田地十顷,银千两、帛千匹,丧事由朝廷处理,又赐官其亲属二人于饶州任职,谥号“忠定”。

标签: 汪伯彦

更多文章

  • 南宋宰相:张商英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两宋名贤小集》辑有《友松阁遗稿》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商英

    张商英,生于公元1043年,卒于公元1121年,北宋蜀州(四川崇庆)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从小就锐气倜傥,日诵万言。最初任职通川主簿的时候,一天,进入寺中看到大藏经的卷册齐整,生气的说:“吾孔圣之书,乃不及此!”欲着无佛论,后来读《维摩经》,看到“此病非地

  • 南宋宰相:范宗尹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范宗尹

    范宗尹(1100年-1136年),字觉民,襄阳邓城(今湖北襄阳西北)人,南宋宰相。范宗尹是宣和三年进士,在北宋末年累升至侍御史、右谏议大夫。建炎元年(1127年),出京担任舒州知县,因反对李纲为相,又被劾曾受张邦昌伪命,责鄂州(今湖北武昌)安置。建炎三年(1129年),吕颐浩任相。范宗尹被召回,历

  • 南宋宰相:程元凤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程元凤

    程元凤(1199-1268)南宋大臣。字申甫,号讷斋,歙县(今属安徽)人。程元凤出生于书香门弟,精通诗词,具有较高的文学造诣。理宗绍定二年(1228年),程元凤考中进士,被子任江陵府教授,以后历任太学博士、宗学博士、秘书丞、著作郎、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等职,以忠诚正直著称。人物经历程元凤宝祐四年(

  • 北宋宰相:刘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挚

    刘挚(公元10301098年),字莘老,永静东光人。嘉祐四年中进士甲科,能力出众,政绩卓越。因刘挚一生刚直不阿,正气森严,忠贞爱国,宋哲宗死后,韩忠彦为右丞相,为刘挚翻案,并给予“忠肃”称号,后被追赠为“元祐忠贤”。刘挚平生酷爱学习,治学严谨,才华横

  • 南宋宰相:陈俊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陈俊卿

    陈俊卿(1113年1186年8月8日 ),字应求,莆田(今属福建)人。宋孝宗时期名相、诗人。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陈俊卿登进士第,授泉州观察推官。累官殿中侍御史、权兵部侍郎。宋孝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充江、淮宣抚判官兼权建康府事。隆兴元年(1163年),除礼部侍郎、参赞都督府军事,为汤思退忌

  • 南宋宰相:留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留正

    留正(1129年1206年),字仲至。永春昭善里留湾(今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桃城镇留安村)人。南宋宰相,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六世孙。留正历孝宗、光宗、宁宗三朝,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 为政清正廉明,文武并用。官至签书枢密院事、左丞相、少师、观文殿大学士等,封魏国公。卒年七十

  • 南宋宰相:周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周葵

    周葵(10981174),字立义,号荆溪,晚号惟心居士。常州宜兴人。生于宋哲宗元符元年,卒于孝宗淳熙元年,年七十七岁。少力学。自乡校移京师两学,均传诵其文。宣和六年,擢进士甲科,调徽州推官。高宗时,除监察御史,徙殿中侍御史。在职仅二月,言事至三十章,且历举所行不当事凡二十条。孝宗时,累拜参知政事,

  • 南宋宰相:黄潜善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黄潜善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符三年(1100年)黄潜善考中进士,北宋末年知河间府。赵构开大元帅府,他被任为副元帅。赵构即位后,任右仆射,逐李纲、张所,杀陈东、欧阳澈,主谋南迁扬州。与汪伯彦同居相位,因循苟安,不作

  • 南宋宰相:叶梦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史称“以孤忠抗大奸,支持危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叶梦鼎

    叶梦鼎(12001279),字镇之,号西涧,浙江宁海东仓上宅人。本姓陈,六岁出继母族,改姓叶。少从学于郑霖。及长,复从学鄞县赵逢龙,天资颖悟,读书过目成诵;南宋绍定五年(1232)入太学。嘉熙元年(1237)以太学上舍试入优等,初授信州军事推官。后曾在袁州、吉州、隆兴等处任地方官。景定三年(126

  • 明朝宗室寿宁公主朱轩媁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寿宁公主

    朱轩媁,即寿宁公主,明神宗朱翊钧第七女,生母是郑贵妃,明恭宗朱常洵的同母妹妹。她是明神宗与郑贵妃最小的孩子,自幼备受宠爱,但她的婚后日子却过得格外憋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身为备受宠爱的天之娇女,又长得貌美如花,按道理说,寿宁公主应该嫁得非常不错。可惜的是,寿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