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客观评价赵襄子?

如何客观评价赵襄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46 更新时间:2023/12/18 9:36:06

赵毋恤,又作无恤,春秋战国之际晋国赵氏的封君。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小编带来的章。

赵襄子即位后,正值晋国多事之秋,晋国剩下的六卿之一的中行氏、范氏因为与赵氏小宗邯郸赵合谋内乱被灭,晋国六卿只剩下四家,在这场内乱中赵氏可谓元气大伤,而作为晋国执政的荀跞则趁机做大智氏,甚至在智伯瑶为执政后,着重打压仅剩的赵、魏、韩。但与父亲合称“简襄之烈”的赵襄子又岂是等闲之辈,他无畏咄咄逼人的智伯瑶,景阳被围也临危不惧,最终与魏、韩家主魏驹、韩虎共同击败智氏,瓜分其地,奠定“三家分晋”的基础。以庶子身份继承家主之位,带领赵氏成为一方诸侯的赵襄子有哪些传奇经历呢?

一、姑布面相,庶子承位

赵毋恤虽为赵简子的孩子,但因为母亲是狄人之女,又是从妾,身份地位相比自己的哥哥们可谓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与嫡出的兄长们不同,尽管是赵卿之子,但赵毋恤没法出入公学学习君子六艺,其他哥哥们随行都是先呼后拥,而赵毋恤仿佛被遗忘一般,就连赵简子都看不上他,本以为就此碌碌无为,但是一名叫姑布子卿的人却改变了赵毋恤的人生。姑布子卿素以善相取信于赵简子,与世子伯鲁忠厚却不加变通,以及几位兄长的纨绔不同,姑布子卿发现赵毋恤敏而好学,胆识过人,久而久之他认为赵毋恤是个可造之才,于是想推荐给赵简子。

一日,赵简子想让姑布子卿给诸子面相,姑布子卿看了一圈,叹了口气说道:“无为将军者”。赵简子在政坛是摸爬滚打多年,一方面是家族丑闻让他对选继承人一事上慎之又慎,另一方面,祖父赵文子、父亲赵景子的早逝让他不得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听到姑布子卿这番话,赵景子失声大呼:“赵氏其灭乎?”谁料姑布子卿话锋一转,说起了他在路上“偶遇”的庶子,赵简子赶紧将庶子召来,正是他不看好的赵毋恤,没想到姑布子卿却说:“此真将军矣!”赵简子不太高兴,合着我这么多儿子,还不如一个狄女之子不成?但姑布子卿却认为:“天所授,虽贱必贵”,让赵简子对这个庶子的印象有了些改观。

又是一日,赵简子想考校一下诸子,便拿训诫之辞,书于若干竹板上,分授诸子,要求他们认真习读,在三年后逐一检查。然而在考察时,他的嫡子们,甚至连世子伯鲁都背诵不出,“问其简,已失之矣”。反而是庶子赵毋恤从善如流,“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赵简子这才重视并认同赵毋恤,“自是之后,简子尽召诸子与语,毋恤最贤。”但赵简子准备了最关键的考试,他告诉孩子们,“吾藏宝符于常山上,先得者赏。”众人前去,都没有找到宝符,无功而返而垂头丧气,但见赵毋恤两手空空却信心满满说道:“已得符矣”,“奏之”,“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赵简子心想姑布子卿果然没看错人,只有赵毋恤才懂我的心思啊!于是毅然废长立贤,破例立毋恤为世子。

二、灭代掠郑,赵智生怨

赵简子重病,弥留前召来赵毋恤说:“我死,已葬,服衰而上夏屋之山以望。”等到赵毋恤正式即位,打算穿着孝服登上夏屋山,群臣劝谏:“登夏屋以望,是游也。服衰以游,不可。”但赵毋恤认为这是父亲的叮嘱,一意孤行,登上夏武山后,赵毋恤看到了景色优美的代国,这是赵氏发展所必须要夺取的地方啊!赵毋恤想起父亲的遗志,决心灭代,“虑所以取代,乃先善之”,代君好色,赵毋恤便把姐姐嫁给他,又献上各种宝物,“弟姊已往,所以善代者乃万故”。等到代君麻痹大意后,赵毋恤借口谒见代君,在宴会杯觥交错之际,用特质的大金斗敲死了代君,赵军随即兴兵伐代,一举占领代国,尽得其地。

赵简子病重,晋国执政落到了智伯瑶的手上,智瑶与赵简子无二,都把匡扶晋国霸权视为己任,不同的是,智瑶也在打压晋国剩下的赵、魏、韩三卿,很快,智氏就成为了晋国内最大最强的家族。晋出公十一年(前452),智伯瑶与还是赵氏太子的赵毋恤出兵伐郑,智瑶喝醉了,还赵毋恤灌酒,遭到拒绝后还将酒杯砸向赵毋恤,群臣都要求杀掉智伯以洗刷耻辱,但赵毋恤却说:“君所以置毋恤,为能忍訽。”没想到的是,智瑶竟然向劝说病重的赵简子废掉赵毋恤,两人由此生怨。“襄子立四年,知伯与赵、韩、魏尽分其范、中行故地。”而后智伯瑶假借壮大公室的名义,向赵、魏、韩讨要一个万户之邑,魏、韩家主本不想交,但迫于智伯瑶的压力,还是如数交出,只有与智伯瑶有隙的赵毋恤不从。

三、晋阳败智,三分其地

赵氏的宗主赵毋恤拒绝献出城邑,于是智伯瑶将这个事告诉给了晋出公,晋公决定攻打赵氏,命令智伯联合韩、魏两家组成联军攻赵。为了应对三家联军,赵毋恤逃到了人心所向、库府充足的晋阳城,积极备战,以逸待劳。骄傲的智伯瑶到了晋阳后,果断下令强攻,三个月依然没有收获。在巡视一遍周遭环境后,智伯瑶舍弃强攻,改为决开汾水灌淹晋阳城,打算困死赵毋恤,这一围竟有一年之久。哪怕晋阳人心向赵,但因为城中军民“悬釜而炊,易子而食”而士气大衰,晋阳虽“民无叛意”,但群臣却有动摇之心,认为赵氏危矣。

在这紧要关头,赵毋恤知道智伯瑶是铁了心想干掉自己,但魏、韩的家主呢?灭亡了赵氏,智氏只会更强,而魏韩只得终日惶恐,不知时就步了赵氏后尘。于是赵毋恤派家臣暗中拜见魏桓子韩康子,动之以理,两家倒戈一击,杀得智伯瑶大败,他本人死于乱军之中,他的头颅被赵毋恤雕刻上漆,当作饮酒之首爵。甚至为了一劳永逸,免除后患,韩、赵、魏三家联手屠杀智氏家族两百余人,瓜分智氏封邑,天下震惊,赵毋恤一举扭转大局的同时,也为后来“三家分晋”奠定基础。

赵毋恤也是个心胸宽广的人,说出“士为知己者死”的智伯瑶门客豫让欲为主报仇,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毋恤宫中修整厕所,打算刺杀赵毋恤,但被赵毋恤察觉,左右都想杀掉他,赵毋恤却认为豫让是个忠勇人士,便放过了他。但豫让仍不甘心,他“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在一座桥下伏击赵毋恤。没想到的是,赵毋恤的马在过桥时突然受惊,赵毋恤见是豫让,有些生气但赞扬豫让的忠义,豫让也自知无法刺杀赵毋恤,于是请求赵毋恤把衣服脱下一件,让他象征性地刺杀,赵毋恤欣然同意,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赵国人赞豫让忠勇,赞主君之贤。

标签: 赵襄子

更多文章

  • 西周诸侯国晋国始祖:唐叔虞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叔虞

    唐叔虞,亦称叔虞、太叔,姬姓,名虞,字子于,因封在唐国,史称唐叔虞。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同母弟,母王后邑姜(齐太公吕尚之女),周朝诸侯国晋国始祖。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继位,由叔虞的叔父周公旦摄政。周公旦灭亡唐国后,把唐地封给叔虞,唐叔虞死后,其子燮(燮父)继位。燮继位后迁居晋水之旁,

  • 如何客观评价秦武王赢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武王,赢荡

    秦武王(前329年前307年),嬴姓,秦氏,名荡,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前310年前307年在位)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身高体壮,孔武好战。在政治上,设置丞相,驱逐张仪,结盟魏国,联越制楚。军事上,攻拔宜阳,设置三川,平定蜀乱。经济上,修改封疆,更修田律,疏通河道,筑堤修桥。秦武王喜好比武角力,任用大力士

  • 春秋五霸之:楚庄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楚庄王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春秋时期,先后有五个国家称霸中原,史称“五霸”。在“五霸”当中,以楚国的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物产最丰,文化最盛。楚庄王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楚庄王(?~公无前591年),又

  • 春秋时期称霸之越王:勾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勾践

    越王勾践是春秋晚期越国的国君,越王允常子。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打败吴国老王阖闾,得意忘形,终被吴王夫差和伍子胥领兵打得大败。他以卧薪尝胆的精神,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一个被人斥之为“越之水重浊而汩,故其民愚极而垢”的弱小国家,成为一个国富民强的泱泱

  • 春秋五霸之秦国:秦穆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穆公

    奋发图强,重用人才秦穆公,名任好,赢姓,秦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网罗人才,重用贤臣,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左右手,这些能人是让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的重要棋子。他还内修国政,外图霸业,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开始了秦国的崛起。正是因为他打下的基础,才有了后来的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华夏的千

  • 春秋五霸之晋国:晋文公重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晋文公

    重耳断袖,流亡半生在春秋五霸之中,晋文公(重耳)的经历最为独特。他原本是晋献公的儿子,因受后母骊姬所害,被迫逃亡。那时他43岁,为避祸先后辗转于狄、齐、秦、曹、宋、郑、楚等国,直到62岁回国即位,在外流亡19载,其中艰难曲折可想而知。晋文公即位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运用娴熟的内政、外交谋略,使一个

  • 春秋五霸之宋国:宋襄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襄公

    桓公昏老,襄公出头宋襄公,宋桓公次子,本名子兹甫(?~前637年),春秋五霸之一。其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八年,齐桓公卒,宋欲为盟会。十二年春,宋襄公为鹿上之盟,以求诸侯于楚,楚人许之。公子目夷谏曰:“小国争盟,祸也。”不听。秋,诸侯会

  • 春秋五霸之齐国:齐桓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齐桓公

    胸怀宽阔,管鲍合辅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曾与管仲结下“一箭之仇”,但他能摒弃前嫌,拜管仲为相,称管仲为父。管仲是一位有才干的政治家,而管仲的成功和鲍叔牙谦虚让人的品德是分不开的,在两个人智慧的合作下终于成就了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故事还得从管仲与鲍叔牙两人之间的友谊说起。管仲

  • 东周周天子:周平王姬宜臼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平王

    周平王姬宜臼(约前781年-前720年),东周第一代王。西周幽王之子,母亲是幽王的王后申后,申后是申侯之女。公元前770年-前720年在位。人物简介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经犬戎侵袭,十分残破。太子宜臼受到申、许、鲁等诸侯拥戴,在西申(今陕西宝鸡)即位,是为平王。

  • 春秋时期吴国宗室:季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季札

    东汉大才子蔡邕能从一个人的琴声中听出那人暗藏杀意,可是春秋战国时期却有这么一个人能从乐曲中听出一个国家的兴亡来,这才是了不得的“技能”啊!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孔子最为仰慕的季札,与孔子合称“南季北孔”的先秦最伟大的预言家。除了预言国家兴亡,季札还是一位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