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文子

文子——道教祖师

文子

文子的资料

中文名:辛研

别 名:文子,通玄真人

国 籍:中国东周

民 族:华夏族

出生地: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

出生日期:不详

逝世日期:不详

职 业:道家真人

信 仰:道

主要成就:道教祖师

            道教四大真人之一

代表作品:《文子》(《通玄真经》)

师 尊:老子

弟 子:范蠡

文子的介绍

文子,姓辛氏,号计然。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生卒年不详,是道家祖师,与孔子同时,是《文子》一书作者,文子思想尚阳。常游于海泽,越大夫范蠡尊之为师,授范蠡七计。范佐越王勾践,用其五而灭吴。

《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文子》九篇,班固在其条文下注明:“老子弟子,与孔子同时。”文子学道后无所不通,游学于楚。楚平王孙白公胜曾向他询问“微言”。后又游学到齐国,彭蒙、田骈、慎到、环渊等皆师事之,三晋之地的文子学派和齐国的黄老学派共同形成了北方道家。《文子·上德》篇有明显的《易》学特色。《上德》解易与《彖》、《象》为同一思想脉络的发展。

文子等道家思想是历史上除了儒学外被定为官学与道举的学说。

计然者,葵丘濮上人,姓辛氏,名文子。其先,晋国亡公子也,(《意林》引脱“亡”字,据《史记》集解补,《御览》引作“晋三公子”)博学无所不通。(《意林》引无此句,据《御览》补。)为人有内无外,形状似不及人,少而明,学阴阳,见微而知著。(案〈文选·阮元瑜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注引“见微知著”四字)其行浩浩,其志泛泛(洪迈《容斋续笔》作“沉沉”),不肯自显诸侯,阴所利者七国,天下莫知,故称曰计然。时遨游海泽,号曰“渔父”,尝南游越(《意林》引无此句,据《史记》集解补。),范蠡请见越王(案《史记》集解,《文选》注,《太平御览》引作“尝南游越,范蠡师事之”。),计然曰:“越王为人鸟喙,不可与同利也。”(马总《意林》卷一。裴骃《史记》集解引至“公子也”下接“尝南游越,范蠡师事之”,《文选·曹子建求通亲亲表》李善注引略同,《史记》集解无“姓辛氏名文子”句,有“称曰计然”句,按二书所引“师事”句盖约下文意。《太平御览》卷九百二十四引作“计然者,蔡邱濮上人,晋三公子,姓辛氏,名文子,博学无所不通”。)范蠡知其贤,卑身事之,请受道,藏于石室,乃刑白鹬而盟焉。(《太平御览》九百二十四)

今译

计然,春秋葵丘濮上人,姓辛,字文子。早先是晋国流亡的贵族。他博学多才,天文地理无所不通。但是外表貌似平庸、愚钝,但自小非常好学,通览群书。就像人们常说的大智者若愚。时常观察学习大自然,善于从事物刚开始发生露出倪端时,就能知道事物的发展规律,知道别人的想法。

因为他品行刚直,酷爱山水,常泛舟出游。而不肯主动游说,自荐于诸侯,所以尽管才冠当世,却不为天下人知。所以称做计然。因为他经常遨游山海湖泽,因此又号称渔父。曾经在南游到越国的时候,收范蠡为徒。范蠡曾经想将他推荐给越王,但他却对范蠡说: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荣乐。范蠡由此更深深的敬佩他,更尊敬他,虚心向他学习。

有关“文子”的历史故事

  • 越王勾践为什么要对文学作品授予死刑?文子之死的真相分析

    文子是越王勾践的谋士,勾践曾协助越王灭吴。此后文类积极性很高,却引起了勾践的怀疑。范蠡曾经给文子留下一封信,催促他赶快逃走。文子想装病,但他最终被迫去了法院。当时勾践已经下定决心要除掉文子,于是找了个莫须有的罪名,文子最终选择了自杀。勾践为什么要摆脱文学体裁?对文子之死有许多不同的理解。下面给大家简

  • 季文子

    季文子(?—前568年12月3日),即季孙行父。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前601年—前568年执政,卒于鲁襄公五年十二月辛未(前568年12月3日)。姬姓,季氏,谥文,史称“季文子”。本名:季文子别名:季孙行父所处时代:春秋逝世日期:前568年12月3日主要成就: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季孙行父之“孙”为尊称

  • 有几篇文言问,求翻译 ! 1:任末年十四,负芨从师,不惧艰险.... 2: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3:晋中行文子出亡,过于县邑...《韩非子.说林下》 谢谢咯! 紧急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而读,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及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译文】任末,他14岁时就背着书箱拜了

  • 1990年08月17日:中国建成第一台天文子午环

    1990年8月17日,我国与丹麦天文学家合作研制的有效口径为240毫米的当时世界上最大反射式全自动水平子午环,在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安装完毕。这标志着我国拥有了第一台天文子午环,也标志着我国天文学在这一领域进入了世界先进领域。子午环是目视方法测定恒星位置的主要仪器,它的基本结构好像是一架大型的直轴式

  • 1990年8月17日:中国建成第一台天文子午环

    1990年8月17日,我国与丹麦天文学家合作研制的有效口径为240毫米的当时世界上最大反射式全自动水平子午环,在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安装完毕。这标志着我国拥有了第一台天文子午环,也标志着我国天文学在这一领域进入了世界先进领域。子午环是目视方法测定恒星位置的主要仪器,它的基本结构好像是一架大型的直轴式

  • 东晋皇帝之晋恭帝司马德文生平介绍 司马德文结局 司马德文子女

    晋恭帝司马德文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儿子、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弟弟,东晋最后一位皇帝。419年,刘裕杀了晋安帝立司马德文为皇帝,次年,司马德文就禅位于刘裕,东晋灭亡,随后刘裕又派人将司马德文用棉被闷死,时年36岁,谥号恭皇帝,葬于冲平陵。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太元十一年(386年),司马德文出生,母为淑媛陈归女

  • 季文子是谁 关于季文子的生平事迹

    季文子到底是谁?季文子在生平中的事迹都是有着怎样的影响的呢,那么季文子是谁 关于季文子的生平事迹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季文子是谁 关于季文子的生平事迹季文子(?前568年),即季孙行父。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前601年前568年执政。姬姓,季

  • 唐朝中期宰相“永贞革新”主持人王叔文生平 王叔文结局 王叔文子女

    唐代中后期,有一个著名的革新运动,历史上称为“永贞革新”,永贞革新为时不长,不过半年,但雷厉风行,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推行永贞革新的政治集团是“二王八司马”,他们的核心人物和实际领袖是王叔文。侍读东宫 志同道合王叔文,生于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年),卒

  • 南宋书生宰相虞允文生平 虞允文结局 虞允文子女 虞允文政绩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窗。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淝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南宋著名词人张孝祥的这首水调歌头,是听说采石战胜后,有感而发,词

  • 好名声让季文子死里逃生,也让鲁国免于动乱

    公元前575年,晋楚在鄢陵展开大战。鲁国没有参战。当时,鲁成公率领军队将要出发,他的母亲穆姜为他送行,途中,要求鲁成公驱逐季文子和孟献子两位卿大夫。季文子是鲁国的执政大夫,为人节俭有德,政治才能出众,是鲁国的头号重臣;孟献子同样德行出众,是鲁国的重要政治家。他们二人掌握着鲁国的大部分政治军事力量,是

  • 季文子一生都做过什么?季文子生平事迹有哪些

    季文子(?—前568年),即季孙行父。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前601年—前568年执政。姬姓,季氏,谥文,史称“季文子”。季孙行父之“孙”为尊称,“季孙”并不是氏称,“季孙某”仅限于对宗主的称谓,宗族一般成员只能称“季某”。故季孙行父为季氏,而非季孙氏。其祖父是鲁桓公之子友,公子友按照排行称“季友”,

  • 杜兰特35分,太阳战胜雷霆!杜兰内心表示:文子你是真不争气呀!

    排在西部第十的雷霆主场迎战太阳,两队上来就陷入拉锯战,首节竟未分胜负,一路战到27平结束首节!第二节比赛杜兰特手感火热连续得分,而布克紧跟而上!雷霆无法匹配太阳的火力,半场打完55比69落后!易边再战,太阳手感有所下滑,而雷霆在亚历山大带领下开始追分,亚历山大在这一节是里突外投独得17分,也帮助雷霆

  • 孙文子把卫献公赶出卫国后,为什么又把他接回来了?

    卫成公去世之后,卫国国君的位置先后传给了卫穆公、卫定公,后面传到了卫献公的手上。卫献公是卫定公的儿子,上位的时候没有经历什么波澜。但是,在他执政第十八年的时候,却被卫国大臣孙文子给赶出了卫国。直到十二年后,才被孙文子又接了回来。那么,孙文子为什么要把卫献公赶出卫国,后面又为什么要把他接回来呢?图片来

  • 国语:鲁语·季文子论妾马 全文及翻译注释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

  • 季文子一生都做过什么 季文子生平事迹有哪些

    季文子(?—前568年),即季孙行父。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前601年—前568年执政。姬姓,季氏,谥文,史称“季文子”。季孙行父之“孙”为尊称,“季孙”并不是氏称,“季孙某”仅限于对宗主的称谓,宗族一般成员只能称“季某”。故季孙行父为季氏,而非季孙氏。其祖父是鲁桓公之子友,公子友按照排行称“季友”,

  • 鲁国正卿季文子生平简介 季文子是怎么死的

    季文子(?—前568年),即季孙行父。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前601年—前568年执政。姬姓,季氏,谥文,史称“季文子”。季孙行父之“孙”为尊称,“季孙”并不是氏称,“季孙某”仅限于对宗主的称谓,宗族一般成员只能称“季某”。故季孙行父为季氏,而非季孙氏。其祖父是鲁桓公之子友,公子友按照排行称“季友”,

  • 文子有着怎样的成就?他有着哪些著作理论

    先秦宇宙生成论《文子》的首篇《道原》即开宗明义地解释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道”说:“夫道者,高不可极,深不可测,苞裹天地,禀受无形,原流泉浡,冲而不盈,浊以静之徐静,施之无穷,无所朝夕,表之不盈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柔而能刚,含阴吐阳,而章三光;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乌以之飞,麟

  • 文子:道家始祖老子的弟子、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文子,姓辛氏,号计然。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生卒年不详,是道家祖师,与孔子同时,是《文子》一书作者,文子思想尚阳。常游于海泽,越大夫范蠡尊之为师,授范蠡七计。范佐越王勾践,用其五而灭吴。《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文子》九篇,班固在其条文下注明:“老子弟子,与孔子同时。”文子

  • 文子和老子是什么关系?文子是老子的弟子吗

    文子是老子的弟子,与孔子同时,为《文子》(《通玄真经》)一书作者。文子学道早通,游学于楚。楚平王孙白公胜曾向他询问“微言”。后又游学到齐国,彭蒙、田骈、慎到、环渊等皆师事之,形成齐国的黄老之学。常游于海泽,越大夫范蠡尊之为师,授范蠡七计。范佐越王勾践,用其五而灭吴。《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