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693 更新时间:2023/12/10 8:03:19

赵奢,赵国邯郸人,战国赵国名将,战国时代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对峙,当时赵括的父亲赵奢已经去世,赵孝成王派廉颇带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赵孝成王急于求胜,听信秦军散布的谣言,也即“秦军最忌讳、最害怕的,就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赵军的将帅。”赵孝成王因此就让赵奢之子赵括当将军,以代替廉颇。

在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之所以用赵括取代廉颇,一定程度上是相信“虎父无犬子”这个道理,也即赵奢是赵国乃至于战国时期的名将,所以,赵括一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值得注意的是,就赵括的父亲赵奢,指挥的战役比较少,主要就是阏与之战。那么,问题来了,赵奢为何打赢一场阏与之战就成为名将了?

首先,唐朝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赵马服君赵奢”。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孙膑田单、廉颇、李牧、王翦而已。不过,在战绩上,马服君赵奢主要就是靠“阏与之战”来一战成名。那么,问题来了,阏与之战到底有多重用,才让赵奢和白起、王翦、廉颇、李牧等人相提并论呢?

根据史料记载,阏与之战,是指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赵国名将赵奢率军于阏与(今山西和顺),击败秦军的一次奔袭作战。阏与之战之所以就有重要的意义,和阏与(今山西和顺)这个地方存在直接的关系。在三家分晋后,赵国和魏国、韩国一起瓜分了晋国的疆域,对于赵国的疆域来说,包括太原盆地和华北平原。

众所周知,在太原盆地和华北平原,也即今山西省和河北省之间,横亘着太行山,从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到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一带)只有两条路,而这两条路都要经过阏与,即山西省和顺县一带。那么,非常明显的是,阏与一旦被秦军攻占的话,赵国处在太原盆地和华北平原的疆域,立即就会被分隔着两个部分,也即首尾不能相连了。

对于一个赵国来说,勉强可以抗衡秦国。但是,就0.5个赵国,显然就不是秦国的对手。从这一点来看,秦国君主秦昭襄王的眼光可谓非常毒辣,就是希望通过阏与之战来将赵国一分为二,从而各个击破。如果秦昭襄王这个计划得逞的话,那么长平之战根本就不用打了,赵国只能接受慢性死亡的结果了。

在秦国大军攻占阏与之后,赵孝成王的父亲赵惠文王,立即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朝堂之上,廉颇、乐乘都认为阏与无法救援,原因是太行山山道崎岖狭窄。诚然,廉颇等人的意见存在一定的道理。但是,从大局来看,阏与却不得不救。于是,赵奢毛遂自荐,不仅陈述了必须救援阏与的理由,还主动请缨,原意和秦国大军一较高下。

于是赵奢率军救援阏与,出城三十里后却不往前走了。当然,作为战国名将,赵奢并非畏惧秦军,而是希望借此来麻痹秦军。等到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过去后,也即等到秦军放松警惕之际,赵奢当即下令全军轻装前进,绕过武安,仅用两天一夜便急行军到阏与。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兵法上,也注重兵贵神速的道理。

最后,赵奢的突然出现,让秦国大军猝不及防。并且,冷静的赵奢还及时抢占有利地形,并修好营垒以逸待劳了。在此背景下,赵军向秦军发动进攻,秦军大败,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阏与之围遂解。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赵奢有丰富的军事思想。从阏与之战中“告之不被,示之不能”、“能为敌司命”、“反客为主”、“居高临下”等战略战术来看,他显然吸取了孙武、孙膑的军事思想。

因此,一场阏与之战不仅对赵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即避免了自身疆域被一分为二的结果,粉碎了秦国想要各个击破的阴谋,更对后世的战争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此外,赵奢与士卒感情极深,如其夫人所言:“身所食饮而进者十数,所友者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与军吏士大夫。”而这,显然也是其可以战胜秦国大军的重要原因。总的来说,一场阏与之战,奠定了赵奢的名将地位,促使其可以和白起、廉颇、王翦、李牧等人相提并论。

标签: 赵奢

更多文章

  • 西晋大臣司徒:何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何曾

    何曾,西晋大臣,开国元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何曾因道德高尚而出名,所以他很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猛打道德牌。为了维持自己的形象,据说娶妻后都特别克制自己,连自己的妻子都不怎么碰,夫妻之事也很严谨。从小朋友到成年人,不追求某些娱乐上的享受,跟妻子见面都正襟危坐。吃饭的时候自

  • 北齐豫州刺史:陈伯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陈伯之

    陈伯之,济阴睢陵(今江苏睢宁)人,幼有膂力,少小无赖,家中贫穷,以盗劫为生。后跟随同乡车骑将军王广之征讨齐安陆王萧子敬有功,升迁为冠军将军、骠骑司马,封鱼复县伯,食邑500户。齐永元三年(公元501年),萧衍率义军攻打郢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昌),东昏侯萧宝卷任命陈伯之为豫州刺史,占据寻阳(今江西九江

  • 隋朝大臣、史学家:许善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许善心

    许善心(558-618年),隋朝大臣,史学家。字务本,祖籍高阳北新城(今河北徐水县),祖上自高阳南渡后,便在江南世代为官。许善心九岁而孤,幼好学,读书不倦。家藏有旧书万余卷,皆遍通涉。15岁时曾上书给徐陵,以为“神童”。仕陈时,除新安王法曹,后历任度支郎中、侍郎、撰史学士等

  • 隋朝建筑家:宇文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宇文恺

    宇文恺(555年~612年),中国隋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专家。字安乐,京兆长安人。出身于武将功臣世家,自幼博览群书,精熟历代典章制度和多种工艺技能。官至工部尚书。生平简介宇文恺(555~612)隋代建筑家,字安乐,京兆长安人。祖先是鲜卑族,西魏以来汉化。父亲宇文贵,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仕周,位至大

  • 隋朝大臣:郑译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郑译

    郑译(540年-591年),字正义,是中国北朝、隋朝官员。荥阳郡开封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出自荥阳郑氏洞林房。北周时担任内史下大夫,大象二年(580年),周宣帝宇文赟死后,和刘昉矫诏使杨坚辅政。郑译历任柱国、丞相府长史。杨坚建立隋朝,他担任隆州刺史,岐州刺史。参议定乐,为《乐府声调》。人物生平早

  • 如何客观评价荣寿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荣寿公主

    公主在2010年上映的电视剧《苍穹之昴》,在一众的清宫剧中“特立独行”,从人性美好与光辉的角度出发,例如剧中的张夫人,她善良、勇敢,豪爽。但或许正是《苍穹之昴》主题的表达需要,张夫人却与其历史原型有很大差距。剧中张夫人的历史原型为载入《清稿史》的最后一位公主荣寿固伦公主,这

  • 三国曹魏大臣刘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放

    刘放出身汉朝宗室,为汉武帝孙广阳王刘建的后裔,因此家世较好,得以担任涿郡纲纪,还被推举为孝廉。汉末天下大乱,王松割据涿郡,刘放因此前往投靠,助他保境安民。二,投靠曹操建安十年,与松俱至。太祖大悦,谓放曰:“昔班彪依窦融而有河西之功,今一何相似也!”乃以放参司空军事,历主簿记

  • 三国曹魏大臣:孙资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资

    孙资幼年丧父丧母,因此由哥哥嫂嫂抚养长大,为人聪明好学,很有才能,因此获得名士王允的称赞。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担任司空,掌控朝廷大权。然后曹操大力招揽人才,征召孙资为自己效力。但恰逢孙资的哥哥为人所害,他于是亲手杀了仇人替兄报仇,然后带着家眷逃往河东避难,就没有应曹操的征召。不久太

  • 明朝宗室:宝庆公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宝庆公主

    朱元璋一辈子杀人无数,他踩着敌人的尸骨登上王位,踩着开国功臣的鲜血巩固王位。也许是他杀戮太重了,全部都应验到子孙后代身上。太子朱标离世,自己钦定的皇太子建文帝被朱棣拉下马。就连68岁得来的最宠爱的小女儿,也身世飘零,遇人不淑,早早就离世了。朱元璋去世的时候,要求所有妃嫔陪葬,唯有妃子张美人不需要陪

  • 南北朝时期桓楚皇帝恒玄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恒玄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我们常说能吃是福,但是太过能吃,其实也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在我们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皇帝,一日可以吃20斤肉,差不多快赶上一只老虎的食量了。长期以往的这么喂养下,这位皇帝的体重,也直接飙升到500斤,堪称史上最胖皇帝,龙椅被坐坏了不说,连宠幸妃子都要外人帮忙,丝毫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