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魏灵太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北魏灵太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935 更新时间:2024/1/4 10:18:09

导读:她是一位在中国历史资料中有很多记载的女人,也是一个被某些历史名人否定了的女人。多才多艺、箭射针眼的她,被莫名其妙地选入皇宫。进宫后无故被羁押,又突然得到“恩遇”并怀龙子,却面临着被处死的危难。艰难中,小儿子当了皇帝。她被推为太后,又被尊为“陛下”。成为一个武兼备的女皇,为中国历史添上了一个又一个留芳千古的遗产...她有情也有爱,幸运和灾难也紧随着她。一个宫廷政变,再一次把她囚禁在后宫。几年后,刀剑之下的她再次脱险,并重新执政。可是,当皇帝的儿子与她不和,发展到要从外地引来军队制服母亲。最终,她的皇儿死了,朝庭也葬送在儿子调来的军人手中。她被活活葬入黄河之中……

北魏宣武帝灵皇后胡氏,生在安定临泾,是司徒胡国珍的女儿,是一个文武兼资的大美人。自从孝文帝大力提倡鲜卑人汉化以来,举凡官制、教育、礼俗。语言、文字、服饰、度量衡等都采用汉人的制度和习俗,经过二十八年的努力,等到宣武帝继位,鲜卑人已经充分汉化,后宫妃嫔也多为汉人女子。

据说灵太后降生的时候,她的母亲看见卧房内红光照射,不知是何征兆?胡国珍将这件事拿去问当时很有名气的术士赵胡,赵胡立即说:"这是个吉兆,有大贵之表,方为天地母,生天地主。"等到灵太后长大,通过出家做尼姑的姑妈大事宣扬,都知道胡家有这么一个奇怪的又才高貌美的女子,宣武帝听到了风声,把她召到后宫,册封为承华世妇。

当时宣武帝拓跋恪的高贵嫔,正得宠而被封为皇后,高皇后貌美性妒,所有后宫嫔妃,都不准接近皇帝,惟独胡承华纤丽动人,善伺人意,楚楚可怜,行止乘巧,颇得高皇后的欢心,于是网开一面,特准胡承华在晚上服侍皇上,因而蓝田种玉,珠胎暗结,十个月后竟为皇家产一承继大统的麟儿。北魏时期仿照汉武帝"留犊去母"的故事,严格规定:"子为储君,母当赐死。"

因而六宫嫔妃多相与祈祷上苍,但愿生诸公主。却不愿生子为太子,然而胡承华却慨然道:"国家旧制,未免苛刻,但妾却不惜一死,宁可为皇家育一嗣续,却不愿为贪生计,贻误宗桃。"妊娠期间,后宫中妃嫔多劝她服药堕胎,都认为:"生儿居长,必为太子,而生母则必死无疑!"胡承华始终不为所动,不久果然生下一个男儿,宣武帝大喜过望,取名叫诩,又担心高皇后妒忌,致生不测,特地另派乳母,放在别宫中养育,不但高皇后不得过问,就连生身之母胡承华也不准抚视。

拓跋诩已经三岁了,宣武帝册立他为皇储,不但没有遵照旧制将他的生母胡承华赐死,反而晋封胡承华为贵嫔,高皇后大为愤惠,多亏朝中大臣刘腾、于忠崔光等从中相助,才保障了胡承华的生命安全。宣武帝驾崩,拓跋诩冲龄嗣位而为孝明帝,尊高皇后为皇太后,胡承华为皇太妃,不久胡承华就逼皇太后到瑶光寺出家为尼,。"自己成为灵太后。

从此灵太后亲览万机,裁决政事,随手批答,把朝政处理得有条不紊。灵太后饬令制造一辆"申讼车",设座车内,外垂帘幕,定期出巡云龙门及千秋门等繁华地区,接受吏民诉讼并伸冤案件,当即裁判或交有司妥为处理,获得朝野的好评。凡州郡荐举的孝廉秀才,都由灵太后亲御朝堂,临轩发策,自阅试卷,评定等级,然后量才使用,一般都认为十分公平。

当时于忠为尚书令,崔光为大将军,而灵太后出家为尼的姑母就成了灵太后的最高顾问,于是特地在崇训宫侧,建造一座典雅庄重的永宁寺,大殿禅房,共建十九层宝塔,四面悬挂铃铎,供姑妈居住。灵太后在位期间,北魏宫中充满了欢乐祥和的气氛,除了宫中佛寺的铃铎在微风中清音远送,使人尘虑顿消之外。灵太后还曾在法流堂前设置箭靶习射,并曾经亲自挽弓搭箭,中正靶心。此外,在华林园中,春花竞艳,芳草如茵的时候,在落英缤纷的曲水之旁,灵太后宴集群臣,令王公以下各赋七言诗一句,联吟为乐。史书记载,当灵大后首先吟出:"化光造物含气贞"后,年方七岁的幼主孝明帝拓跋诩立即续道:"恭己无为仰慈英。"意存谦仰,使灵太后心花怒放,群臣当然是跟着凑趣齐呼"万岁"。

北魏累世强盛,东夷西域,贡献不绝,且与南朝设立"互市"以通有无,因此府库盈溢。灵太后有一次来到绢库,一时兴起,命令随行的王公大臣及妃嫔公主一百余人,尽一己之力,负绢布出库,能背多少出库就把所背出来的赐给他。基于贪婪一念,大伙儿一涌而上,扛负最多的超过二百匹,少的也有百多匹。尚书陈留公崇,章武王拓跋融,扛负过重,体力不支,颠仆在地,李崇伤腰,拓跋融损足,灵太后笑夺其绢,使他们空手而出,引得时人作歌谣讽刺:留章武,伤腰折足,贪婪败类,自取其辱。

另外长乐公主手持二十匹而出,表示不异于众人,得到灵太后的嘉许。大将军崔光仅取两匹,灵太后怪其太少,崔光回答道:"臣只两手,唯堪两匹而已!"使众人听后,皆有愧色。

当然,灵太后生活也有出轨的时候。北魏名将杨大眼,虎背熊腰,孔武有力,眼睛大如铜铃,炯炯有神,慑人魂魄,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他的儿子杨白花,容貌身材长得和他父亲一模一样,丰仪更加俊朗,力能举鼎,英武过人。灵太后正在徐娘半老的年纪,养尊处优的生活使她的心灵时常感到空虚落寞,于是把杨白花当作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经常把他召至宫中备致优渥之意,杨白花别无选择,只好俯首称臣在石榴裙下,做了深宫内院的娇客。但他终究不是一般的佞臣,而是一个有本领的人,加上畏惧大祸随时都会加身,心思一横,昼夜率部曲逃出洛阳,投奔南朝梁国。灵太后思念不已,又不便明目张胆地声张,百啭愁肠,谱成《杨白花歌》一曲,以暮春时节的杨花飘荡难觅踪迹,来抒发内心的怀想和期盼,并让富人连夜唱熟。

标签: 灵太后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宇文泰?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宇文泰

    如何评价宇文泰?西魏权臣宇文泰是个什么样的人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獭(一作黑泰),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人,鲜卑宇文部后裔,南北朝西魏建立者和实际统治者,亦奠定了北周的基础。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年)追尊为文帝。宇文泰一生,正处在由乱到治的历史转捩点,他能够在纷繁复

  • 三国名将文聘生平介绍 文聘战绩介绍 文聘的谥号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文聘

    文聘,字仲业,南阳宛人。曹魏时期的名将。为何说是名将?我们可以从其死后追谥的壮侯,窥见一丝。曹魏时期,追谥为壮侯的人不在少数,其中的典型是徐晃被称为有周亚夫之勇,五子良将。曹休曹家千里驹,虎豹骑统领之一。庞德与关羽大战不分胜负的猛人。张合,河北四庭柱,五子良将。许褚,曹操的第一保镖,与马超打得天翻

  • 如何客观评价南宋将领牛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牛皋

    历史人物,有三种形象,一种是历史形象;一种是文学形象;一种是民间形象,而最为读者所津津乐道的一般都是文学形象,道理也简单,古典名著太深入人心了,一定程度上,已经遮盖了人物本来的面目。很多读者对历史人物的第一反应,都是根据古典小说的阅读体验而来。《说岳全传》中非常重要的人物牛皋在人物设计上,就与历史

  • 三国曹魏名士何晏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何晏

    何晏字平叔,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小编带来的文章。三国时代虽然历史很短,但其精彩程度却是所有朝代中知名度最高的,只要你是个中国人,你或多或少都知道三国的人物或者故事。三国才是真正做到了,老少皆宜妇孺皆知,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三国,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三国的乱象是从何进引董卓入洛阳开始的

  • 东汉末宗室陈王刘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宠

    东汉末期,有一位汉室宗亲,在乱世中发家的资本,可要比刘备强多了。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最主要的是他为人比较勇武,所以说手下的将士比较信服于他,因此他要比刘虞拥有更好的统兵能力,他就是东汉时期,陈国第六位国君,刘宠。刘宠这个人是很特殊的,因为在《三国志》中没有关于他的记载,但是他却是在

  • 彭越是怎么死的 怎么评价彭越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彭越

    公元前197年秋天,陈豨在代地造反,汉高祖亲自率领部队前去讨伐,到达邯郸,向彭越征兵。彭越说有病,派出将领带着军队到邯郸。刘邦很生气,派人去责备彭越。彭越很害怕,打算亲自前往谢罪。他的部将扈辄说:“大王当初不去,被他责备了才去,去了就会被捕。不如就此出兵造反。”彭越不听从他

  • 如何客观评价唐朝宰相张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说

    张说,唐朝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曾二度为相,为开元盛世的创立作出贡献。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开元盛世是大唐开元年间,在玄宗李隆基与众多大臣共同努力下实现的。这一盛世的开创,是君明臣贤的典范,贤臣中最为人们所称道的,便是名相姚崇与宋璟。他二人任内,大刀阔斧的改革弊政、整顿吏治,他

  • 三国曹魏大臣张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既

    张既字德容,冯翊高陵人。他出身于小地主家庭,家中富有,待人有礼貌,和蔼可亲。十六岁时就在冯翊郡担任门下小吏,后来屡次升迁,被郡里举为孝廉,但始终没有前往京城为官。建安元年(196年),张既拒绝了曹操的征召,随后被州郡举为茂才,又升迁为新丰县令。在任期间他在治理一方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三辅都

  • 三国曹魏大臣田豫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田豫

    公元184年,汉灵帝光和七年,黄巾军打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旗号搅动天下。当时刘备担任高唐县令,结果黄巾军打来了,抢占了刘备的城池。走投无路刘备决定投靠当年的老同学公孙瓒。刘备和公孙瓒都是卢植的学生。而就在此时,田豫却来投奔刘备,他觉得刘备这个人不错。刘备当时很落魄,做

  • 宇文融为唐朝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宇文融

    宇文融,唐朝时期宰相,侍中宇文节的孙子。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极具雄才大略的帝王,有着超越秦皇汉武的梦想,他重视边功,喜欢开疆拓土;大兴水利,重视农业生产;封禅泰山,热衷歌功颂德。而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大量的银钱。所以,使库府充盈起来,是唐玄宗最重视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