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善长在明朝建立过程中立下哪些功劳?

李善长在明朝建立过程中立下哪些功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764 更新时间:2024/1/22 1:12:14

朱元璋推翻元朝夺取天下后,建立了明朝。登基后,朱元璋便开始大封功臣,李善长因功勋卓著被封为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可谓位极人臣。朱元璋经常拿自己比作汉高祖刘邦,李善长的功劳足可以跟汉初的萧何相提并论。李善长的晚年非常悲惨,受到胡惟庸案的影响,全家被处死。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最早一批跟随朱元璋的文臣,谋划许多战事,开国功臣封为韩国公

1:李善长在老朱打天下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最早跟随老朱的文臣

根据明史记载,李善长是安徽定远人,说来说去跟朱元璋还存在一定的联系。这个人从小便很聪明喜欢读书,熟悉法家言论,经常用来推测事情,往往这些都被他说中。1353年朱元璋得到了郭子兴的指示,带着十几个兄弟前去创业。很快在家乡便招募到了数千部队,攻打滁州的过程中,定远人李善长听闻朱元璋军纪严明,特地前来投奔他。跟他讲了以前古代的许多故事,二人相谈甚悦。

2:李善长在后方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让朱元璋一心一意对外征战

老朱面对当时天下的形势,不经意间流露出想要当皇帝的念头。便问李善长:“如若我要四方征战,何时才能平定天下?”李善长很巧妙举了汉高祖刘邦的例子:“秦朝末年动乱不堪,汉高祖刘邦就是一介布衣出身。却能在短短五年的时间推翻了暴秦,夺取了天下。”你现在身居濠州附近,跟沛县比较接近。假如说效仿当年刘邦,一定能如愿以偿。后来朱元璋驻军河阳的时候,自己带着军队攻打鸡笼山寨,留了少部分人驻守城中。他却能够镇定自诺将元军击败,让朱元璋对他赞赏不已。

3:期间大大小小立过很多功劳,开国的时候被封为韩国公

朱元璋最大的劲敌便是上游的陈友谅和张士诚,朱元璋为了一心一意对待敌人,便让李善长主持安抚善后工作。朱元璋攻克采石的时候,他带着军队长驱直入进入太平,李善长则写下榜文,严明士兵不许违法乱纪。太平城被攻下的时候,李善长马上将榜文贴在四方的马路上。朱元璋担任元帅的时候,李善长实际上被任命为宰相类的职务。洪武三年的时候朱元璋大封功臣,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左丞相,太师,年收入四千石,仅次于徐达之下,位居开国文臣之首。

第二:李善长性格让朱元璋引起不满,跟胡惟庸来往密切,晚年受到牵连被诛杀

1:人无完人,李善长城府极深,跟刘伯温经常不对付

按照朱元璋自己的话来说,打天下的时候,这些武将往往不靠谱;等到真正夺取天下,真正应该提防的变成这些文人。这些人一肚子坏水,指不定谋划什么事情。李善长被比作汉代萧何,可见此人的心机和能力。表面上看起来温和宽厚,实际上待人非常苛刻,喜欢嫉妒人。刘伯温则是主要对象,我们知道朱元璋是一个贼精贼精的人。他能够把朝政控制得很严,洪武十三年废掉宰相,开了长达近20年的独裁阶段。

2:洪武十三年爆发了胡惟庸案,李善长恰巧跟胡惟庸关系密切,引起老朱怀疑

生性多疑基本上是每位帝王都存在的性格特点,朱元璋也不例外。更何况他还是开国皇帝,更应该珍惜自己皇位的得之不易。不管是谁胆敢侵犯朱家天下,后果都非常严重。胡惟庸原来担任的是宁国知县,由于老乡李善长的推荐,被提拔成太常寺卿。胡惟庸能够成为丞相,李善长的大力支持息息相关。洪武十三年爆发了胡惟庸案,牵连的人有很多,可是李善长依旧得到老朱的信任。洪武十八年,有人告发李存信父子免死。将他们安置在崇明,他并没有用实际行动表示感谢,招来了杀身之祸。

3:晚年受到牵连被诛杀,名义上是造反,实际上是猜忌

洪武二十三年,此时的李善长已经77岁,将近80岁来了。在古代属于长寿,连朱元璋才活了71岁。年纪大约束不了老部下,曾经想要建造府邸,偷偷从汤和那边抽调了几百人。四月份京城有百姓受到牵连被发配边疆,李善长要求赦免当时的丁斌。这个人是胡惟庸原来府邸的一个下人,结果供出了李存义父子跟胡惟庸暗中勾结的事实。父子二人把造反的计划告诉李善长,他坚决给予否决。本来心机就重对功臣不满的朱元璋找到了机会,以通敌谋反罪将全家尽数诛杀。

结束语:李善长被杀是一个冤案,要知道李善长在朱元璋一朝已经位极人臣。假如说答应胡惟庸谋反的要求,最多也只是封王,待遇也差不多。再加上他年纪有那么大,多多少少不会有掺和造反的念想。封建时代,再厉害的臣子不过也是皇帝手中的一枚棋子。李善长被杀的真正原因还是朱元璋心虚,他的功劳那么大会不会影响朱家天下?的确是朱元璋洪武一朝最大的弊政,也是最让人诟病的地方。

标签: 李善长

更多文章

  • 北宋名将:李继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继隆

    此人击败过耶律休哥,并且不是一次,而是三次!那么这位北宋名将到底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此人名叫李继隆,是山西长治人,出身将门之家。李继隆的父亲李处耘参加过陈桥兵变,也算是北宋的开国元勋,因此李继隆成年后就靠着父荫成为供奉官。然而,李处耘因与权臣不和,遭到排挤,导致李继隆也遭到

  • 明朝开国功臣中山王魏国公:徐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徐达

    历代很多名将都逃不过“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代表人物有秦昭襄王时期的白起,汉朝初年的韩信,彭越,明朝初年的蓝玉等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却逃脱了这样的命运。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徐达曾经多次参加攻打陈友谅,张士诚,北伐等战役,立下盖世奇功。朱元璋

  • 明朝开国功臣开平王:常遇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常遇春

    据说常遇春带着十万铁骑便可以横扫中原,因此得到了“常十万”的赞誉。实际上所言非虚,我们看他的生平。早年原本跟随盗贼占山为王,很快由于元末局势动荡不安,朱元璋在诸多起义军首领当中脱颖而出。转而投奔朱元璋,事实证明常遇春没有看错人。跟陈友谅张士诚的许多较量当中常遇春往往身先士卒

  • 解缙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体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解缙

    解缙出生在江西吉安府吉水县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小时候就聪颖绝伦有“神童”之称。在襁褓之中他母亲就在地上写字让他认识;五岁时他父亲教他诗文他听一遍就能记住;七岁时就能写文章了;十岁一天背诵千言的文章,终身不忘;十二岁读尽《四书》、《五经》,并能够融贯汇通。18岁参加江西

  • 辽朝大臣:萧思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萧思温

    萧思温是辽朝大臣、外戚,是宰相萧敌鲁的侄子,他也是辽朝的驸马,迎娶辽太宗长女燕国大长公主。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古以来一个家族往往为了巩固自身的利益,选择跟皇族联姻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自五代十国以来,北方崛起了一个强大的民族,名叫契丹族。他们的首领耶律阿保机通过数

  • 如何客观评价陈宫?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陈宫

    对陈宫下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陈宫作为三国时期有名的谋士,陈宫先叛曹操,后又反吕布,陈宫最后的下场是什么?作为一个君臣,最重要的并不是能力和天赋,而是对于国家和君主的忠心,自古以来,背信弃义之辈从来都不再少数,历史中也有很多国家因为一些朝臣的背叛而破灭。在三国时

  • 如何客观评价谋士李儒?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儒

    东汉末诸谋臣虽然服务于不同的主子,但是他们大多数还有自己的良心,怀有一个安邦治国的理想。但是有些人就是纯粹的做恶,他们为了个人利益而去祸国殃民,助纣为虐。其中,最著名的两个“毒士”就是贾诩和李儒。如果三国看的不仔细,恐怕你绞尽脑汁也想不到有李儒这个人物,但是在我看来,李儒你

  • 战国四公子之:信陵君魏无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前243年),即信陵君,魏国公子,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魏无忌是战国时期魏国第五任国君魏昭王之子,第六任国君魏安釐王之弟,魏安釐王二年(前276),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因此魏无忌也被称为信陵

  • 南宋女词人:朱淑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淑真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她声名虽不及李清照,却也是巾帼之中值得称道的才女。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比往武林,见旅邸中好事者往往传诵朱淑真词,每窃听之,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岂泛泛者所能及,未尝不一唱而

  • 战国时期齐国政治家:淳于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淳于髡

    《滑稽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该文是专记滑稽人物的类传。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楚王有令,有请齐使上殿,进献中原特产珍禽黄鹄!”身高不满七尺(约今150厘米)且其貌不扬的齐国使者手托鸟笼,疾步跪倒楚王面前,掀开鸟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