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客观评价梁红玉?

如何客观评价梁红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18 更新时间:2024/1/6 5:43:54

梁红玉是南宋大将韩世忠的妻子,但史书里却没有记载她的名字,只称她为梁氏。“红玉”是她去世以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最早是明朝的张四维在传奇《双烈记》里说:“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

梁红玉原籍池州(今安徽省贵池县),出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她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所以她从小也学习武艺,而且胆识过人。

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方腊在睦州发动起义。义军声势浩大,很快就发展到了几十万人,攻占了很多州郡。朝廷派去征讨的军队屡战屡败。梁红玉的祖父和父亲也参与了平定方腊的战争,由于贻误战机,获罪被杀。因为是罪人家属,梁红玉沦落为京口营妓。

梁红玉虽然成为了一个妓女,但她文采出众,又精通武艺,并不把那些少年子弟或是寻常官吏看在眼里,时常给他们白眼,没有一丝娼家气象。

后来,朝廷派童贯统领大军去镇压方腊,方腊兵败,最后被一个小校活捉,这个小校就是韩世忠。

韩世忠是陕西延安人,作战勇敢,胆气过人,为人正直耿介,在当时的军队中显得特别地突出。童贯得胜班师,路过了京口,召营妓来陪酒。梁红玉随着诸多妓女来到军营,在酒席上认识了韩世忠。

酒宴中,众多将领不是大吹大擂,就是狂呼滥饮,只有韩世忠一人闷闷不乐,这引起了梁红玉的注意;梁红玉飒爽的英姿,不落俗媚的神气也和诸妓截然不同,同样吸引了韩世忠。英雄美人,一见钟情。韩世忠替梁红玉赎了身,娶她为妾。等到他的原配白氏去世后,梁红玉就成为了他的正妻。

北宋灭亡后,金兵不断南下,高宗赵构畏敌如虎,只知道逃命。建炎三年(1129年),金军在粘没喝的带领下直抵楚州,高宗又一次选择了仓皇逃跑。

外忧不断,内患又起,御营统制苗傅与威州刺史刘正彦带兵叛乱。他们杀掉了执掌枢密的王渊,强迫高宗让出帝位,禅位给皇太子,由隆祐太后垂帘听政。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苗刘兵变”。

梁红玉和韩世忠成婚后,一直随他转战各地,后来有了身孕,就留在了京城,却赶上了这次兵变。苗傅和刘正彦扣押了梁红玉母子,但久闻韩世忠善于用兵,所以对她还颇为客气。

这时,高宗已经失去了人身自由,宰相朱胜非与隆佑太后商量,封梁红玉为安国夫人,想派她出城去秀州找韩世忠带兵来杭州救驾。朱胜非假说派梁红玉去劝说韩世忠投靠叛军,苗傅信以为真,就答应了。梁红玉回家抱了儿子,骑马疾驰而去,连夜赶到了秀州。韩世忠当即和张浚、张俊一起带兵平定了叛乱。高宗喜出望外,亲自到宫门迎接他们夫妇,立即授予韩世忠武胜军节度使,不久又任命他为江浙制置使。

这年十月,金将完颜宗弼(即俗称的金兀术)带兵攻入江浙。宋高宗先从杭州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又从明州逃到了海上。完颜宗弼在江南大肆掳掠之后带兵北返。

韩世忠听说金军北撤,就带水军八千人急赴镇江截击。金军号称十万,并不把韩世忠这点兵力放在心上。统帅宗弼就下战书给韩世忠,约定日期开战。

到了日子,金军准备渡江,韩世忠率军拦截。双方在江面上发生了激战。梁红玉冒着箭雨亲自擂鼓助阵,宋军士气大振,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十几次进攻,金军始终不能渡江。韩世忠采纳梁红玉建议,把敌军引进黄天荡死港。眼见胜利在望,夫妻俩在战船上拔剑起舞,韩世忠放声高歌:

万里长江,淘不尽壮怀秋色,漫说秦宫汉帐,瑶台银阙,长剑倚天氛雾外,宝光挂日烟尘侧!向星辰拍袖整乾坤,消息歇。

龙虎啸,凤云泣,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耿耿,泪沾襟血。汴水夜吹羌管笛,鸾舆步老辽阳幄。把唾壶击碎,问蟾蜍,圆何缺?

这本是消灭金军主力的最好时机,但韩世忠的兵力实在太少,又没有陆军配合,最后还是功败垂成。宗弼派兵凿通了淤塞已久的老鹳河故道,逃了出去。

虽然没能取得大胜,但韩世忠只凭八千水军,围困金兵主力达四十八天之久,极大鼓舞了宋军的士气。一时间金国朝野闻韩丧胆,“梁红玉擂鼓战金兵”也成了千古佳话。

金兵北归之后,梁红玉非但没有邀功请赏,反而因金兵突破江防,上疏弹劾丈夫韩世忠“失机纵敌”,请朝廷“加罪”。这一举动,使得人人敬佩,传为美谈。朝廷为此加封她为“杨国夫人”。

李心传所撰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绍兴五年(1135年)八月,“淮东宣抚使韩世忠妻秦国夫人梁氏卒,诏赐银帛五百匹两”。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考证,梁红玉死于楚州抗金前线。《英烈夫人祠记》和《杨国夫人传》对此都有记载,绍兴五年,梁红玉跟随韩世忠从楚州出征,她自己组织了一支军队,号称“娘子军”,与金军以及伪齐的“镇淮军”在山阳等地作战。刚开始屡战屡胜,后来遭到了金军的围攻,不幸遇害。朝廷闻讯,追封她为“英烈杨国夫人”,并立祠纪念。

标签: 梁红玉

更多文章

  • 西晋开国功臣:卫瓘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卫瓘

    卫瓘(220年-291年),字伯玉。河东郡安邑县(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一带)人。三国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重臣、书法家,曹魏尚书卫觊之子。卫瓘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仕官于曹魏,历任尚书郎、散骑常侍、侍中、廷尉等职。到了公元263年,卫瓘以监军身份参与伐蜀战争。蜀汉亡后,卫瓘与钟会一道逮捕邓艾;钟会谋反时,

  • 萧何为西汉的建立做出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萧何

    我们发现契丹人建立的辽国有这么一个历史规律,除了耶律氏为固定皇族之外,以往的历任皇后都出自萧氏。之所以这么做,出处便在于萧何。作为汉初的第一任宰相,他用自己的实力给后代子孙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史学家把萧何评价到汉初三杰里面,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韩信懂得行军布阵;张良善于未雨绸缪;萧何则妥善管理后方,

  • 如何客观评价彭越?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彭越

    汉朝初年的历史上可以说是群星璀璨的一个时代,不仅有无数的谋略家,更有可圈可点的军事家。这些名将当中韩信无疑最具代表,击败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帮助刘邦夺取了江山。他依然没有逃脱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实际上他的死多多少少有点不冤枉。有一位名将功劳仅次于韩信,刘邦夺取天下的时候被封为梁王,这个人就是大名鼎

  • 如何客观评价名将甘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甘宁

    孙权十分看重甘宁,曾说道:“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张辽是曹魏名将,十分受曹操信任和其中,孙权把甘宁和张辽相比,足见甘宁在他心中的分量。那么,甘宁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让孙权如何看重他呢?东汉末年,天下纷乱,为了生存,甘宁带着一批同乡,在长江边上做起了拦路打劫的勾当

  • 吴芮为西汉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吴芮

    王朝建立初期百废待兴,起初为了国家稳定会发展经济。等到国家基础建设一落实,这些皇帝大部分都会对功臣下手。要不夺取他们手中的权利,列如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要么皇帝专门对这些开国功臣下手,列如刘邦朱元璋等。他们有一个特点,没有文化不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特别是后者,对待功臣的态度一直为人所诟病。汉高祖刘

  • 明朝宗室鲁王:朱檀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檀

    朱檀是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母亲是郭宁妃,他英年早逝,为什么最后的谥号却是“荒”呢?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武元年也就是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为了使明朝江山得以永固,老朱通过跟功臣联姻的方式来加强皇权。比如说功劳最大的魏国公徐达

  • 明朝宗室齐王:朱榑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榑

    朱榑是朱元璋的第七个儿子,母亲是达定妃,他在建文帝实行削藩政策时被贬为庶人,靖难之役后恢复王位,但没过几年又被废为庶人,从此被软禁在南京至死。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封建时代最高统治者为皇帝,因此酿成了许多人间悲剧,比如说父子反目成仇等。分封制度从周朝开始,后来由事实证明

  • 西晋宗室安平王:司马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孚

    司马孚(180年-272年4月3日),字叔达。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焦作市温县一带)人。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重臣,西晋宗室,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三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自曹操时代起,司马孚就任文学掾,而后历经魏国五位皇帝,累迁至太傅。司马孚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协助司马懿控制京师

  • 东吴将领:朱异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异

    朱异(?257年),字季文,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人。三国时期的吴国将领,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之子,骠骑将军朱据之侄。出身吴郡朱氏。对此,在笔者看来,和陆抗一样,朱异也出自东吴的武将世家。朱异幼时与张纯、张俨皆因年幼有才而知名。一开始,朱异任郎官。嘉禾六年(237年),升任骑都尉,代父掌管兵

  • 如何客观评价李定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定国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明末李定国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李定国还是比较厉害的,他被誉为是明末第一名将,那么这个说法对不对呢?是不是真的呢?李定国为何被誉为是明末第一名将呢?有那方面的原因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其实说明末第一名将是李定国的话,那还是有很大的争议的,但是如果硬要说第一是谁,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