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许穆夫人:世界第一位女诗人

许穆夫人:世界第一位女诗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192 更新时间:2024/1/6 7:49:10

许穆夫人(约公元前690年?),姬姓,卫公子顽(卫昭伯)和宣姜的女儿。出生于春秋时期卫国都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她不仅是中国学史上见于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最早的爱国女诗人,其诗作在世界文学史上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许穆夫人是卫宣公的庶子卫昭伯与宣姜(卫宣公死后改嫁继子)之女,卫国君主卫懿公(宣姜与卫宣公所生次子卫惠公之子)的妹妹(按母系论就是姑母)。春秋之际,诸侯林立,卫国在当时是一个中等诸侯国,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首邑是商朝的朝歌。许穆夫人在少女时代就深为祖国的安危而担忧,思索着如为保家卫国作出自己应作的贡献。许穆夫人长得貌美多姿,许、齐两诸侯国都派使者前来求婚。诸侯各国之间的通婚联姻是一种政治行为,带有亲善和结盟的性质。

远嫁许国

在许国重礼的打动下,卫懿公决定把她嫁给许国国君为妻。许穆夫人却有自己的想法,她从祖国的安全考虑,认为许国弱小,离卫国又远,一旦卫国受到攻击,许国没有力量前来救援。而齐国强大,又是卫国的近邻,如能嫁到齐国,卫国遇到什么危难便能得到齐国的救助。但君主卫懿公固执己见,仍把她许配给许国国君许穆公为妻。许穆夫人的称呼就是由此而来的。

许穆夫人自幼性聪敏,有才华,貌美多姿,能歌擅诗。嫁许穆公后,时刻怀念故乡,登高以抒忧情,或采蝱以疗郁结,并借诗咏志,作《竹竿》、《泉水》等诗传世。公元前660年,北狄侵卫,许穆夫人闻知卫国被亡的消息异常悲痛,她想让许穆公帮忙收复国土,但许穆公怕引火烧身,不敢出兵。许穆夫人气恨交加,她毅然决定亲自快马加鞭赶赴漕邑。许国的大臣纷纷去拦阻她,指责她。许穆夫人坚信自己的决定是无可指责的,她决不反悔,并写下了千古名篇《载驰》,表明了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归国的决心。许穆夫人回到卫国后,先卸下车上的物品救济难民,接着与卫国君臣商议复国之策。他们招来百姓四千人,一边安家谋生,一边整军习武,进行训练。同时,许穆夫人还建议齐国求援。齐国国君桓公感其爱国之情,遣公子无亏率兵救援卫国,帮助卫国打退了狄兵,收复了失地。从此,卫国出现了转机。两年后,卫国在楚丘重建都城,恢复了它在诸侯国中的地位,又延续了四百多年之久。

救国

卫国国君卫懿公是个沉醉于声色狗马之中的昏君。他特别喜欢养鹤,在宫苑中供养了成群的白鹤,他不但赏给养鹤人官职,还荒唐地把鹤封“将军”,享受比士大夫还要优裕的待遇,出巡时随同的鹤可以乘坐华丽的车辆。为了供养这群白鹤,还额外向百姓征收“鹤捐”,激起卫国国民的强烈不满。卫国在卫懿公的治理下,国力却每况愈下,一天天衰败下来。弱肉强食,北方狄族看到卫国岌岌可危,便于公元前660年,发动了对卫国的入侵。卫懿公征调民众抵抗,老百姓不愿为他效命。军队的将士不肯为他卖命出征,致使狄兵侵犯时如入无人之境,卫国很快被灭亡了。卫懿公死于乱军之中,国民遭到大批杀戮,都城被洗劫一空。难民渡过黄河,逃到南岸的漕邑(今河南省滑县)。

许穆夫人嫁到许国后,一直怀念着卫国。当她听到卫国国破君亡的噩耗之后,痛彻肺腑,恨不能插翅飞回卫国,跃马疆场抗敌复国,报仇雪耻。她去请求许穆公援救卫国,许穆公胆小如鼠,怕引火烧身,不敢出兵。许穆夫人不甘袖手旁观,置之不理,经过反复考虑,她带领当初随嫁到许国的自己身边的几位姬姓姑娘姐妹,亲自赶赴漕邑,与逃到那里的卫国宫室和刚被拥立的戴公(许穆夫人的哥哥)相见。许穆夫人抵达后,首先卸下车上的物品救济难民,接着与卫国君臣商议复国之策。不久,他们招来百姓四千余人,一边安家谋生,一边整军习武,进行训练。同时,许穆夫人还建议向齐国求援。就在此时,许国大臣接踵而来,对许穆夫人大加抱怨,有的责怪她考虑不慎,有的嘲笑她徒劳无益,有的指责她抛头露面有失体统,企图把许穆夫人拦截回来。许穆夫人坚信自己的主张是无可指责的,她决不反悔。面对许国的大臣的无礼行为,她怒不可遏,义正词严地斥责道:“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载驰》)。意思是,即使你们都说我不好,说我渡济水返卫国不对,也断难使我改变初衷;比起你们那些不高明的主张,我的眼光要远大得多,我的思国之心是禁锢不住的。许穆夫人拯救卫国的决心不可改变。

不久,戴公病殁,卫人从齐国迎回公子毁(许穆夫人的另一哥哥),即卫文公。卫国得到了齐桓公的支持,齐桓公派兵戍漕邑,又派出自己的儿子无亏率兵三千、战车三百辆前往卫国。同时,、许等国也派人参战,打退了狄兵,收复了失地。从此,卫国出现了转机,两年后,卫国在楚丘重建都城,恢复了它在诸侯国中的地位,一直延续了四百多年之久。自然,这一切和许穆夫人为复兴卫国而奔走不懈是分不开的。

绝世红颜矗风雨,挺身而出是为卫。

后世评价

许穆夫人的诗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收集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竹竿》、《泉水》、《载驰》等三篇十二章。《竹竿》诗中描写了许穆夫人自己少女时代留恋山水的生活和她身在异国,却时常怀念养育自己的父母之邦的思乡之作。《泉水》写夫人为拯救祖国奔走呼号的种种活动及寄托她的忧思。《载驰》抒发了夫人急切归国,以及终于冲破阻力回到祖国以后的心情。诗中突出地写出了她同阻挠她返回祖国抗击狄兵侵略的君臣们的斗争,表达了她为拯救祖国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矢志不移的决心。在这些诗的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吟咏起来仍震撼心扉,不忍释手。

北狄侵卫,许穆夫人闻知祖国被亡的消息,异常悲痛,决然驰驱至漕,归唁卫侯,并要控于大邦,拯救卫危。半路上,被许国的大夫追上迫回后,夫人对此十分愤怒赋《载驰》一诗,痛斥了许国那些鼠目寸光的庸官俗吏,表达了一个女子热爱祖国、拯救祖国的坚定信念。当齐桓公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派公子无亏率兵救援卫国,使卫国避免了一场灾祸。此后,卫国又得到复兴。《载驰》这首诗后来录进了《诗经 鄘风》里,她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爱国女诗人。

标签: 许穆夫人

更多文章

  • 如何客观评价贺兰敏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贺兰敏之

    贺兰敏之是武则天的外甥,武则天非常喜欢这个外甥,这个当然是长辈对晚辈的喜欢,准备重点扶植这个外戚。扶植这么个翩翩美少年,武则天也是多少有些无奈之举,因为她们武家,自己的两个堂哥和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小时候对武则天母女非常残暴,武则天得宠之后都把他们给收拾了,结局非常惨。作为皇后,培养一点自己的势力

  • 清朝诗人沈德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沈德潜作品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沈德潜

    沈德潜早年家贫,从23岁起继承父业,以授徒教馆为生,过了40余年的教馆生涯。尽管处境并不如意,但他并未弃学,在奔波生活之余,勤奋读书,16岁前已通读《左传》、《韩非子》、《尉缭子》等书。他早年师从叶燮学诗,曾自谓深得叶燮诗学大义,所谓“不止得皮、得骨,直已得髓”,其自负可见

  • 明朝中期名将戚继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戚继光战绩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戚继光

    明末,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沿海倭患,戚家军也因此名闻天下。本文为大家揭秘民族英雄戚继光简介以及戚继光惊人战绩。戚继光(嘉靖七年1528年万历十五年1587年),安徽定远人,现山东半岛一带。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其祖为明朝开国将领戚祥,曾任朱元璋亲兵

  • 明朝“蜀中四大才女”黄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黄娥丈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黄娥

    黄娥,字秀眉,又作黄峨,明代著名才女,与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并称“蜀中四大才女”,工部尚书黄珂之女,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杨慎之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黄娥出生在书香门第,其父黄珂是明成化年间的进士,后来做官一路做到了工部尚书,黄娥的母

  • 西魏柱国大将军随国公:杨忠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忠

    杨忠,即隋太祖,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大臣,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隋文帝杨坚之父,隋朝建立后,被追封为隋太祖。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杨坚之所以能在代周建隋,其实主要是有其父余荫,由于出身较高,年纪轻轻就有了较高的政治起点,从而最后成为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忠出身于北魏六镇的汉族家庭,其父杨祯也

  • 东汉末长沙太守:张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羡

    说到三国时期有这样的一号人物,这个人叫张羡,哈哈想必大家都没听说过吧,其实这个人可厉害了,他这个气节非常的高,而且经常性的和上面人的关系搞得非常的僵硬,那么有的是网友说了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其实大家也许知道了那就是这个人志气很高,那么有的网友说了这个人到底是谁呢?话说他和张仲景有着非一般的关系,下

  • 关羽缺点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

    说到三国时期的关羽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人真的是厉害,直到后来直接成了武圣了,那么有的人说了关羽虽然有今天其实也还是有一点的说法的,因为他的性格也的的确确有一些问题,因为很多的时候大家都只看到了关羽的正常的一面,却没有分析关羽另外的一面,其实关羽也有非常性格缺陷的时候,那么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来盘点盘点关羽

  • 陆令萱:北齐女官 北齐后主高纬乳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陆令萱

    北齐女官陆令萱,曾任女侍中之职,为北齐后主高纬乳母。高纬登基后册为郡君。陆令萱同时也是高纬第三位皇后穆黄花的义母,宫中呼为“大姬”(大通“太”)。生子穆提婆,为北齐高官,母子二人权倾一时,对北齐政局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北齐末年,君主高纬昏懦荒

  • 颜之推: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颜之推

    颜之推(531约591年),字介,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出生于建康郡(今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个士族官僚之家,为南齐治书御史颜见远之孙、南梁咨议参军颜协之子。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生活年代在南北朝至隋朝期间。颜之推著有《颜氏家训》,是北朝后期重要散文作品,且在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北

  • 颜之推一生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颜之推

    颜之推(531年约597年),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生活朝代南北朝至隋朝。他写出了著名的《颜氏家训》,还有其他哪些成就?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颜之推年少时因不喜虚谈而自己研习《仪礼》、《左传》,由于博览群书且为文辞情并茂而得到南朝梁湘东王萧绎赏识,十九岁便被任为国左常侍;后于侯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