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传说:雍正被吕四娘刺杀,因死后无头,匠人打造金头下葬?

传说:雍正被吕四娘刺杀,因死后无头,匠人打造金头下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付柳红 访问量:2395 更新时间:2023/12/16 18:11:25

一、1980年4月8日,《北京晚报》登发出了这样的一条消息:雍正的泰陵在清理发掘之中,证实没有被盗,现在正在破土动工,金头之谜即将解开……

二、《清世宗实录》记载:雍正帝于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得病,“仍照常办事”,至二十三日子时驾崩了。可谓是暴卒!

三、吕四娘辗转进京,设计潜入乾清宫,刺杀雍正,削下头颅,提首级而去。后人埋葬雍正,建造黄金头颅,以期留得全尸!

上面总共有三则消息,第一则消息是说国家曾经在1980年准备打开雍正陵墓,不过最后肯定没有开成,因为现在还是关着的。

第二则消息出自正史当中,雍正皇帝在8月21日正常办公,但是第2天突然重病,立即召集大臣进宫,当天晚上突然暴卒。

第三则消息是民间流传最广的传说,雍正皇帝曾经因为文字狱,杀了吕四娘的全家。后来吕四娘趁着选妃混入皇宫,在侍寝的时候杀了雍正,提头而走。

康熙皇帝驾崩之后,雍正皇帝正式接任。这个时候的满清已经是江山稳固,想当初清朝刚入关的时候,反清复明的声音此起彼伏。但是雍正仍然不放心,但凡有丝毫的迹象,宁可错杀也不放过。

当时在浙江嘉兴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儒生名叫吕留良,他本来是明朝末年的秀才,自从清政府入主中原之后,他就放弃了仕途这一道路。

不过他的学问却是大有长进,是远近皆知的名人。由于清政府入关之后实行的高压政策,让很多的汉人不满,其中就包括了吕留良。

不过他是有言不敢说,只好诉诸笔端。由于他的文笔比较好,往往能够引起很大的反响。清政府一时间找不到借口,对他也是束手无策。

吕留良着七个儿子,虽然自己一生无心仕途,但是不阻止自己儿子做任何的选择。其中大儿子吕葆中最出色,曾经在康熙四十五年考中过一甲二名,还有机会面见圣上。

可惜他的命并不好,上任没多久便客死在京城当中。当时的吕四娘才刚刚三岁,妻子林氏只好带他回到了老家。但是也没过几年,吕留良因病去世。

一个妇道人家又不好经常抛头露面,只好带着5岁的吕四娘,出家做了一个尼姑。这一转眼就是10年光阴,日子过得还算是不错。不过突然有一天,吕府的老管家吕德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

大少奶奶赶紧跑吧,吕府上下已经被抄家了。全家的男女老少都死光了,要不是我当时不在家,现在你们见到的我就是死了。带大着小姐赶紧走,说不定官府后面就要跟过来。

林氏一开始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但是看到老管家这么慌忙,肯定发生了大事。于是二话不说,也没有告诉其他人,只是稍微收拾了一点东西,拉着吕四娘就赶紧逃跑。

在这逃跑的路上,吕德才把家中发生的事情告诉他。

有一位来自湖南的士子,来到嘉兴游学。当时老太爷吕留良的门生严鸿逵、沈在宽和他见了面,谈得还非常好。所以就把老太爷吕留良生前所留的文章给他看了,大少奶奶也知道老太爷的性格。

里面有很多内容都是抨击朝政,活着的时候哪敢给外人看。但是曾静读完之后佩服不已,他内心深处早就有了反清复明的想法,而老太爷的文章又成为了导火索。

然而他本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他就找到了岳飞后人川陕总督岳钟琪,他认为岳钟琪的祖先是大义之士,他也差不到哪里。倘若他能够揭竿起义,想必会一呼百应,推翻清政府指日可待。

可惜曾静还是太过年轻,岳飞是一个忠义人士不假,但是等到岳钟琪的时候,不知道传了多少辈。而且岳钟琪是清朝的武将,怎么可能去反清复明?

曾静煞有其事的休书一封,派自己的弟子张熙送到西安。岳钟琪不仅没有吃他这一套,还对张熙严刑拷打,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快马加鞭,把这个事情报告给了雍正。

雍正得知后雷霆大怒,派遣湖南巡抚追捕曾静,又派浙江巡抚抄家吕留良。最后吕府上下100多口人,全部死在屠刀之下。就算是已经死了也不放过,吕留良被挖出来挫骨扬灰。

听完整个消息的林氏母女两人,已经是泣不成声。而已经16岁的吕四娘,更是在暗中握紧的拳头,发誓这个仇一定要报。

担心后面有追兵,三人一路上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专门拣小路走,最后不知不觉间来到了黄山。

老管家吕德突然想起来吕留良的好友黄犊不正是隐居在此吗?黄犊曾经是一名武将,还和吕留良有过八拜之交。

不过由于雍正的疑心比较重,登基之后大杀群臣,于是黄犊主动辞官,在这里建了一个野云草堂。

听了三人经历之后,黄犊深感同情,并且表示让他们先住这里,一定全力的保护他们。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转眼间就是几个月的时间。

吕四娘除了平日之间和母亲一起学习女红之外,剩余的时间就是在大山里面瞎逛。这天早上太阳还没出来,黄犊先生在山脚一处山泉旁边练拳。

吕四娘看到之后生了好奇之心,决定跟随老先生学习武艺,好报自己的灭门之仇。但是一个女子打打杀杀不好,于是就偷偷的学了起来。但是最后还是被黄犊发现,正式收他为徒。

吕四娘经过一年的勤学苦练,就已经完全把黄犊的真本事学会。没有什么可教的之后,黄犊就把他介绍到天台山寻访悟因法师拜师学艺。

悟因法师也不是一般人,他原本姓朱,是明朝皇室宗族之女。当年清政府入关之后,他趁着混乱才逃过一劫。不过如今江山稳固,基本上已经心灰意冷。

等到吕四娘找上门来的时候,他突然眼前一亮,内心又升起了希望。经过了两年的勤学苦练,吕四娘才算是彻底的出师。在临下山之前,悟因法师叮嘱他:不仅要想着报仇血恨,还要记住锄强扶弱。

有关于报仇的事情,悟因法师只给了四个字“瓜熟蒂落,中秋之候”,吕四娘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含义,但是却牢记他说的每一句话。

为了磨练自己的技艺,吕四年开始了走南闯北的过程,参加了焦山英雄大会,破除了乌江驿江湖妖术娘,扫荡了泰山罗汉殿大小淫僧。闯出了一番名堂之后,才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上京城。

不过皇宫内部戒备森严,吕四娘找不到下手的机会,就住在皇宫附近的尼姑庵当中。虽然这个时候朝廷内外已经很平静了,但是边陲之地也经常发生各种动乱。

这一天贵州苗民叛乱的消息传来,早朝上面吵得不可开交,弄得雍正皇帝心烦意乱。于是下了早朝之后,准备摆驾颐和园,找个清静的地方散散心。

当天是八月十四,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已经58岁高龄的雍正皇帝看到秋景,内心生出一种英雄迟暮的感觉。不过就在此时,突然一曲幽怨的曲子传来。

皇家当中锦衣玉食,怎么还会有这样曲调的曲子?于是顺着声音找去,只见一名宫女背对着他正在吹奏笛子。雍正靠近之后咳嗽了一声,宫女发现之后大失所错,立刻跪在地上磕头,以为是触怒了龙颜。

雍正看到此景,不禁生出了怜香惜玉之情。问她为何在此,小宫女怯生生的回答:自己是新选入宫的秀女,名字叫做惠仙,如今在古香斋执役。雍正安慰了一番,就让她赶紧走了。

雍正当晚留宿在春仙馆,但是翻来覆去都睡不着觉。突然想起来白天的惠仙秀女,就想让太监把他带过来侍寝。话分两头表,这边的吕四娘又在干什么?

他早就听说了雍正今天晚上留宿在了颐和园,相对于在皇宫当中,颐和园的戒备相对来说放松了很多。然而她飞檐走壁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找到靠近的机会。

这个时候突然路过一群太监,她就悄悄地跟了上去。只见太监来到了古香斋,传惠仙秀女前去侍寝。在当时给皇帝侍寝,要先洗澡然后用一个被子包着光溜溜的妃子,秀女也不例外。

吕四娘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大喜,认为刺杀的时候到了。于是在太监抬着惠仙前去的时候,吕四娘趁着天黑把小太监绊倒,而惠仙也被摔了下来。

吕四娘眼疾手快,一掌把惠仙打晕,把他往旁边草丛一踢,自己把袍子卷在自己身上。然后装作哼哼唧唧的声音,于是就这样悄悄摸摸的来到了雍正的寝宫。

等到周围的小太监都退走之后,吕四娘突然从袍子里面出来,腰间抽出来一把匕首放在雍正脖子下面,并且对他说道:我乃吕留良之孙吕四娘,今夜特来取你人头,以祭我全家老小在天之灵!

虽然雍正的武功也不错,但是被人这么靠近的贴着也没有经历过。而且也没等他反应过来,吕四娘手起刀落,雍正头颅应声而落。等到太监发现的时候,整个颐和园内乱作了一团。

趁着这个混乱的功夫,吕四娘带着雍正的头颅逃之夭夭。皇帝被刺杀有失皇家体面,所以这件事情也就被盖了下来。但是古人又追求着留全尸,所以在雍正下葬的时候,又给他打造了一个黄金头颅。

至于之前所说的准备挖掘清西陵的事情,是因为在挖掘之前,有传说有盗洞,以为清西陵已经被盗。但是刚刚挖了两米,就发现盗洞消失了。原来当年有人想盗,但是最后没能成功。

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本来都已经准备妥当的挖掘工作突然被叫停。因为有了之前万历皇帝先车之鉴,只有被盗过的墓才能进行保护性开发,所以清西陵到现在还保存完好。

当然上面吕四娘刺杀雍正的故事,是民间传说最广的。雍正皇帝到底有没有金头颅,看来也只有等到开棺材的时候才能知道了。

标签: 吕四娘

更多文章

  • 垂首弹奏箜篌的古装女子,杨贵妃端庄、吕四娘自信、刘兰芝恬静

    历史人物编辑:抱着粟栗轮回标签:吕四娘

    古代家境稍好一点的女子,都会从小学习琴棋书画,因此她们大多精通于音律,看古装剧的时候也经常会出现女子演奏乐器的桥段。箜篌,是中国古代的传统乐器之一,虽然在古装剧中的出镜率没有古琴、琵琶、二胡那么高,但也有不少古装女子都善于弹奏箜篌,比如说下面这几位古装美女。《宫廷画师郎世宁》中黄奕扮演吕四娘,梳着歪

  • 吕四娘刺雍正真实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孙金星标签:吕四娘

    吕四娘刺雍正之事是不存在的。 传说中“吕四娘刺雍正”的过程大概有两种。 第一种以梁羽生武侠小说《江湖三女侠》为主。 在这种传说里,吕四娘是个剑术出神入化、轻功足可腾云驾雾的江湖侠女,出入皇宫如履平地,来去自如,无人可挡,取雍正狗头犹如探囊取物,长剑一挥,便报却大仇,快意平生,长笑而去。 不用多说,这

  • 雍正皇帝是怎么死的,他的头是被吕四娘割掉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吕四娘

    雍正皇帝是清朝第五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整顿吏治,是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皇帝,然而他却突然死亡,死因不明,这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猜测,甚至传说他的尸体是无头的,真相如何呢?雍正是怎么死的?据《清世宗实录》记载,雍正帝于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得病,当时仍能正常办公,但是到二十三日子时就突然驾崩了,死

  • “吕四娘刺死雍正”是否属实?史学界专家:子虚乌有的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直爽侃历史标签:吕四娘

    用最简单的话,讲述最真实的历史。雍正帝无疑是清朝260余年历史上,争议最大、留下疑案最多的皇帝,除了众说纷纭的继位之谜,他的死也同样备受关注。据记载,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突然暴死于圆明园内,雍正帝平时身体健康,怎么会突然死亡呢?由于雍正帝死得确实离奇,再加上他生前对诸兄弟和功臣们的残酷迫害

  • 溥仪的生母连慈禧都不怕,为何却被瑾妃吓得自尽?原因让人心酸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瑾妃

    都说,大贵莫过帝王家!但这句话对溥仪来言,却显得有些残忍。他才三岁就被选为光绪皇帝的继承人,脱离了生身父母,去了陌生的皇宫。因此,当溥仪稍大些后,虽依是皇上了,但对父母的印象却非常有限。如对老爸载沣,溥仪就有点怕,同样载沣也照样“怕”他。一次来看溥仪读书时,载沣既兴奋,又手足无措。以至于仅说了句,“

  • 清末瑾妃用楷书记的账单,这字体比书法家更胜一筹,让现代人汗颜

    历史人物编辑:一零历史标签:瑾妃

    楷书是由隶书逐渐演化而来的一种字体,《辞海》中对其的描述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楷书也有小楷、正楷、真书等称谓,始于汉末,直至现在依旧有很强的生命力。光绪帝的妃子瑾妃就很擅长楷书,她的小楷尚有存世,其功底令人叹服。瑾妃就是后来的端康皇贵妃,也是珍妃的姐姐,长久以来,瑾妃的光芒都被美丽的

  • 溥仪自述:和光绪瑾妃的关系很差,亲生母亲因她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清澜说历史标签:瑾妃

    要说光绪帝一生最爱的女人,那必然就是珍妃了。《国闻备乘》中这样记载道:“惟珍妃生性乖巧、讨人欢喜,工翰墨,善棋,日侍皇帝左右,与帝共食饮共乐,德宗尤宠爱之”。有道是“始于颜值,陷于才华,终于人品”,珍妃除了性情讨喜,又才华外,长相也非常的可爱喜人。但无奈于“红颜薄命”,最终她因得罪慈禧太后,被投入井

  • 把稀世珍宝“种”在花盆之中,光绪的瑾妃真是不识货吗?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瑾妃

    把稀世珍宝“种”在花盆之中,光绪的瑾妃真是不识货吗?对于大清王朝,它距离我们现代的时间而言只不过一个多世纪而已,所以说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对于这个封建王朝相对来说还是了解比较深入的,无论是现在的很多古装影视剧,还是我们流传下来的习俗与清朝都有着一定的关系,而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讲述一件清朝存世至今的文

  • 翡翠白菜天下无双,巧夺天工寓意美好,据传是光绪妃子瑾妃的嫁妆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风云会标签:瑾妃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有这样一件文物,很多人千里迢迢慕名而来,只为能够隔着玻璃近距离欣赏它一眼,即使排队几个小时也毫无怨言,这就是远近闻名的玉雕珍品——翡翠白菜。那么,翡翠白菜为什么会如此出名,令人心驰神往呢?翡翠白菜的主人究竟是谁?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这件翡翠白菜玉雕,是光绪皇帝的妃子,瑾妃的嫁妆,曾经

  • 清末照片:恭亲王苦瓜相,瑾妃长得像大妈,李莲英脸上脓包多

    历史人物编辑:小泽爱美食标签:瑾妃

    在这些照片中,有相貌普通的女子,有愤怒的皇子,也有满脸脓包的公公。再加上后期的手工渲染,更是让人叹为观止!晚清满族贵妇人的真面目,这样的妆容真是难能可贵。以前的电视剧里,要么是娇美的少女,要么是雍容华贵,让人羡慕。但这女人头上带着两只刷子,脸色黝黑,额上却是闪闪发光。而在他旁边,则是一脸的油光水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