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六月安夏
※ 配图来源丨电视剧《甄嬛传》
《甄嬛传》里,有四个女人,都伤心塌地爱着果郡王:甄嬛、浣碧、孟静娴、叶澜依。
这其中,甄嬛得到了果郡王的一世的深情,两个人也曾相知相伴,有过短暂的快乐。
浣碧与孟静娴,虽然都属于“倒贴型”,但好歹嫁入王府,成了果郡王枕边人(虽然结局一个殉情,一个被毒伤)。
剩下的,只有一个叶澜依。虽然她与果郡王同框最少。可即便如此,她的感情,依旧是被最多人称赞的。
都说爱情不分高低贵贱,那为什么叶澜依,偏偏就能站在最顶层?
我想一个根本的原因,是“纯”。
她的爱,那么热烈,纯粹,丝毫不掺杂质。对于见惯了勾心斗角,利益权衡的我们而言,这种感情,真的弥足珍贵。
叶澜依对果郡王的好感,来得俗套却又真挚。
当年,身份卑微的她重病在身,性命岌岌可危。周围人嫌弃她,冷落她,任由她自生自灭。只有果郡王心怀善意,对她施以援手。
虽说对果郡王而言,只是举手之劳。可之于受惯冷眼的叶澜依,这却是“毕生不可得的温暖”。
从此以后,她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他,这种感情愈演愈烈,甚至成了她生活唯一的快乐源泉。
但即便如此,她却从未做过任何出格之事。
她表达爱的方式,非常简单:希望他快乐。
在长街偶遇时,看到心上人路过,叶澜依的脸上,出现了发自内心的笑容。她和果郡王约定,有空去看她——不多求,只求能够一见。
她不顾性命,拿刀抵住甄嬛的脖子,只是因为觉得,甄嬛负了果郡王,而世间一切让王爷伤心的人,都得伤。
浣碧出嫁时,她望着热闹的队伍,向甄嬛感慨:
“我倒希望嫁的人是你,最起码,他会真的高兴。”
在她的心里,从来都将心上人放在第一位,为了对方,可以牺牲自己的感情,感受,甚至不顾自己的安危性命。
有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
甄嬛刚回宫后,遇到了捡拾合欢花瓣的叶澜依。当时外面大雨瓢泼,连下人们都纷纷找地方躲避。
可唯有叶澜依,冒着消息风寒的危险,在树下一个一个,将落花轻轻拿起。
这也成了甄嬛判断叶澜依对果郡王有情的一个新的标志:“贵人爱合欢花,逾越自己的性命。”
是啊,为了喜欢的人,不惜豁出一切。
这种单纯的动机,和难掩的真心,任谁,都能感受得到吧。
直到后来,她逐渐接受了果郡王对甄嬛的重视,更是将守护甄嬛,也当成了自己的职责。
无论是滴血验亲时的据理力争,还是对甄嬛两个孩子的全力守护,她从未想过问甄嬛要求什么。
所有的一切,只因她爱他,他又爱她。
想想,现实当中,这种动人心魄的爱,又能有多少呢?
世间的情欲,充满了占有,得到,以及你伤我活的对决和较量。
为了满足私心杂念,有多少人失去理智,醉心于铲除所谓的眼中钉、挡路石。
在他人中间制造误会的他人,为了达到目的,肆意欺骗、诬陷,哪怕踩踏良知,也可以不管不顾。
然而,这种感情,终究是不够光彩的。
就像浣碧,为了得到果郡王,刻意抹去甄嬛的一切痕迹。结果被人们吐槽“吃相难看”,“鸠占鹊巢”。
反倒爱而不得,却爱得洒脱,磊落的叶澜依,成了无数人的梦。
其实,叶澜依也有无数次机会,可以向果郡王索要点什么。
比如一句安慰,一声回响。可出于考虑对方的安危,她最终还是作罢。
比如,她爱了王爷很多年,但她从未表露过一丝心迹,顶多默默慨叹一下:自己此生没了指望。
比如,王爷的一句话,足以支撑她很久,她却从未轻易打扰。仅仅是初入宫时,做了简单道别。而道别的语言里,也只有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并未过多引导,暗示什么。
就不得不再提浣碧了。
明知果郡王心系甄嬛,她却在对方“伤而复生”,逃亡回来后,冲上去抱住了他。
明明果郡王已让她走,她却又是赖着侍疾照料,又是明里暗里,提及自己的感情,希望博得对方的关注。
尤其是新婚之夜,浣碧对喝醉的果郡王说:“我知道你心里有我,我也是。”
这句话,真的将不少人对她反感度,瞬间拉满。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追逐的权利。心机多一点,手段狠一点,无可厚非。
可如果以绑架别人的意志为前提,一切似乎就不那么融洽了。
所以,如此反衬下来,叶澜依的感情,就又升高了一个层级。
不越界,不逾距,不自私。这像极了我们期待的爱情,更像极了我们渴望中,伴侣和自己的完美样子。
结尾之时,叶澜依的选择也很动人。
当完成了报仇夙愿后,她穿着他喜欢的碧色衣服,将鲜血奔涌的手腕放进水里,微笑着闭上了眼。
就连伤,她也要干干净净,一丝不染啊。
正所谓“人间有味是清欢”。
尝遍了世间百味,看惯了人情坎坷,便愈发觉得:这份清白明朗的爱,最是珍贵。
- END -
配图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六月安夏,写作爱好者。用文字记录思考。努力将平凡的日子,过得热气腾腾。原创首发于公众号:六月安夏(ID:liuyuean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