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里对皇帝这个老板没有情感期待的女人有很多,比如敬妃、端妃、叶澜依和沈眉庄。
敬妃和端妃虽然对皇帝没有情感期待,但是还是依靠着皇帝这个老板谋生存的,还是在后宫主流生存价值体系里。
但是叶澜依和沈眉庄不仅对皇帝没有任何情感期待,甚至也不在后宫主流生存价值体系里。
叶澜依的原因比较单纯,就是因为她是一个低欲望且渴望自由的人,她对后宫生活不仅没有任何欲望,甚至还感到恶心。
沈眉庄的情况就相对复杂一些,也更有意思一些。
之前我写过眉庄是后宫唯一一个在后宫女人生存体系下觉醒的人,也是第一个敢于突破这个体系的人,而甄嬛是第二个突破这个体系的人。但是,她俩突破的侧重点不同。
在上一篇《天道》剧评里我写了文化对人的限制和禁锢,也就是那些世俗和秩序对人的束缚。
眉庄突破的侧重人际关系中的那种世俗和秩序的束缚,甄嬛突破的比较侧重生存体系中结构化的禁锢。
后宫的人际关系核心无非就是慕强。
两性关系中是慕强择偶,都要依附皇帝;妃嫔之间也是慕强抱团,谁强就抱谁大腿,比如曹琴默投靠华妃,安陵容投靠皇后。
眉庄最大的突破就是对这种“慕强”体系的突破。
而她的突破来源于破碎后的清醒。
她刚入宫那会儿也忙于经营姐妹小团体,和安陵容、甄嬛抱团求生,还想要在后宫“屹立不倒”,结果却惨遭滑铁卢,华妃的陷害、皇后的顺水推舟,她最终被禁足闲月阁。
她对皇帝也有情爱期待,也苦心经营去获取皇帝的宠爱,但后来才醒悟,皇帝对她一点情分都没有。
要不是得益于好姐妹甄嬛的搭救,她大概率就被害死在闲月阁里了。
她在人生低谷、性命攸关之际彻底认清了这一切都是镜花水月的幻影。
她禁足闲月阁之后和甄嬛的这场对话,如她自己所言,这不是“心灰意冷”之词,因为是真的清醒。
对于皇帝,她祛魅了:“当年我与你同伴闺中,不过是求得可以嫁得一如意郎君,虽不敢奢望举案齐眉,却也是指望他能信我怜我,让我可以有终身的依靠,看来,终究是我错了。”
那时的甄嬛还有情爱中的软弱,她安慰眉庄:“皇上必定会补偿你,还你清白的。”其实甄嬛这时说这话估计也是安慰的成分更多,她心里也是没谱的。
这种靠强者道德愧疚给予的补偿和清白,眉庄是非常不屑的,她看清了皇帝这个男人:“补偿?我这些天的苦痛,岂是她能补偿我的?把我捧在手心又弃我不信我,皇上,他真的好薄情啊,竟然半点也不念往日的情分。”
所以她一句道破天机:“……君恩,不过如是。”
“不过如是”,就是眉庄对皇帝的祛魅,她发现了靠强者施舍爱和好处的荒谬之处——要牺牲掉自我。
相比甄嬛在“菀菀类卿”之后才对这种“不过如是”彻底领悟,眉庄的清醒和坚决要比甄嬛高级太多。甄嬛还是输给了自己的贪心,她总觉得自己会是皇帝的那个例外,眉庄则决绝利索,绝不给皇帝再一次伤害她的机会。
眉庄是一个从一开始就自我意识很强的人,后宫里的女人都在感慨岁月匆匆、容颜易老、君恩如流水,只有眉庄感慨的是:“……那我自己的感情呢?我到底算什么?!我的感情他知道么?”
如很多网友所说,眉庄是单方面宣布和皇帝离婚的人。
作为员工,她也放弃了在皇帝这个老板这里搞kpi。
这种放弃是一种选择,选择不再追求被爱,而是选择自我照顾和自我成长。追求被爱,无非就是想要依赖,是寄希望于别人身上,是乞求强者的一点道德垂怜,是弱者思维;选择自我照顾和自我成长则是把注意力和力量都放在自己身上,以自己为核心,去感受、去鉴别、去实现。
眉庄那句“不过如是”就是对追求被爱和依赖他人的不屑,因为当你寄希望于别人爱你、称赞你、认可你的时候,就意味着你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很低很弱的位置上,你变成了被动的一方。
的确,作为弱者自然可以得到一些好处,之前我就写过安陵容走不出自卑漩涡,是因为自卑带给了她很多好处(点这里复习)。
但是就我们现在的职场和生活来看,做弱者得到的那点好处已经抵消不了做弱者的坏处了。
另外,非常扎心的一个真相就是:强者不会一直给弱者让渡价值和好处的,而且这种让渡是有条件和代价的。
我每次说希望大家对职场里的领导和大佬祛魅,要意识到自己最大的资本是自己,不是人脉,不是抱住了谁的大腿。
结果总是有读者留言说:有的人就是资源好,家境好,我们这种家境普通、父母没啥本事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上一篇《天道》的剧评里我也提到肖亚文的自我降级和否定是一种弱者文化。结果还是有很多读者评论说:“肖亚文是普通家庭出身,她和丁元英之间的资源和能力差距太大了,她主动自我降级是智慧且清醒的。”
我看到真的很无语。
不要再拿原生家庭啊、资源不好说事了,不要再找借口了,总这么说的人拜托你们想一想为什么有的人出身、条件都不如你,但是却啥啥都比你优秀呢?
我们要承认,人和人之间就是有差别的,甚至是有差距的。比如我们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都和别人不一样,甚至是不如别人。
但是!这只是我们和别人的差别和差距,我们可以靠学习去提升能力,缩短差距,而不是在这种差距和差别面前就自动降级和否定。
初入职场的时候,我也对老板和大佬有慕强的崇拜心态,然而这种自我降级给我带来了非常痛苦的职场体验,尤其是职场人际关系中,我特别容易高估自己,也特别容易看重别人:你会默认老板是公平正义的,是道德完美的,另外,你相信自己的优秀和努力老板都能看到,都会给你相应的回报。
但事实就是老板也是人,也有缺点和不足,也有个人喜好,而你需要面对和同部门同事的竞争和角逐。
尤其是经历了几次职场争端,我也认清:“老板不过如是”!“职场不过如是”!
所以我一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对职场和老板祛魅。
因为如果不祛魅,处在自我降级的状态里,你就会发现,在职场里你很容易被不公正地对待,你很容易受委屈,你会越来越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以及如何捍卫自己的利益。
因为你的自我降级,你很容易把人和人之间的尊重发展成“太过看重”,因为你的自我降级,你也得不到真正的尊重。
业务能力、专业素养、阅历和见识这些都可以花时间和精力去增强,重要的是保持一点勇敢和心气,不要以弱者自居,就如阿德勒所说:“把弱小当武器,无法改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