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版 丨 橙子
编辑 丨 拽妃很ok
愉妃的后宫生存法则是什么?
《如懿传》中的海兰小可爱,从初入宫时的默默无争,到后期为了好闺蜜如懿而崛起,凭借着聪明才智帮助如懿扳倒了死对头魏嬿婉,可以说有才有貌还有脑子。
海兰的历史原型,是乾隆帝的愉妃,一直处于默默无争的状态,但她却是陪伴乾隆最久的一个妃子。
13岁或者更小的时候,就嫁给了当时还是亲王的弘历,愉妃究竟有什么样的起点?
愉妃的出身并不显赫,甚至可以说有些低微。
愉妃的姓氏珂里叶特氏是蒙古姓氏,但也不是蒙古贵族,只是一般的平民家族。
这个家族在明朝末期的时候,被收编为蒙古镶蓝旗的,而他们在投归清朝后,又把姓氏满化为海佳氏。
说起来,愉妃的先祖有一段不光彩的历史。
她的先祖海潮龙在清朝入关后被编入吴三桂的军中,后来他就跟随吴三桂起兵造反。结果在和清军交战中,因为打不过清朝,又背叛吴三桂投了降。
也就是说这位海大人有过两次当叛军的经历,这些不光彩的经历也累及后人,他的家族因此成了包衣奴才的身份。
也正是由于这段历史,海佳氏的后人们也多在仕途上没有得到重用。愉妃的父亲额尔吉图也只是在内务府,当了一个员外郎这种不大不小的官。
虽说没什么大的权利,但这却是个肥差,是人人都挤破头想进去的一个部门。为啥呢?
因为这个部门是专管皇家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事,衣食住行,样样包办。所以借着职务之便,额尔吉图就把自己的女儿,送到了当时还是皇子的乾隆身边。
当时与她一起进入王府的有七八位,他们都被封为格格,其实就跟侍女差不多。
身份低微,再加上海佳氏实在是个老实人,不会说话也不会争宠,所以乾隆对这个侍妾一直都是不咸不淡的态度,海佳氏那时候几乎是个透明人的存在。
等到乾隆登基后,和她一起进府的几位侍妾格格都得到了晋封,不是封了妃,就是成了嫔,而愉妃却被封了个倒数第二位,仅次于答应的常在。
这也足以看出她在乾隆心中的地位有多低下。
乾隆六年,愉妃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机。在这一年,她生下了乾隆最引以为傲的儿子,也是我们在电视剧中最熟悉的那个阿哥“永琪”。
她的人生终于要迎来转机了吗?
母以子贵向来是后宫的生存法则,愉妃也不例外。
虽然永琪刚出生的时候,谁也不知道这皇子是不是受宠,但毕竟这是个皇子啊,所以按照惯例,愉妃在永琪出生六天后,被晋为愉嫔。
生下儿子后,愉嫔就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在了永琪身上。可能是天赋使然,这孩子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展现出了他的聪明才智,深得乾隆喜爱。
所以愉嫔再度被封为愉妃,而她在这个位分上足足待了47年。要说愉妃虽说为人木讷,不会来事,但她的儿子永琪可以用文武双全、至诚至孝来形容。
永琪可以说是乾隆17个儿子中最优秀的一个。
精通汉语、满语、蒙语等八种语言,还精通书画和天文历法。文化修养之高还不算啥,他还精通摔跤和骑射。综合素质这么高就算了,他还是个特别孝顺的孩子。
在乾隆二十八年,乾隆他们居住在圆明园。
有一天晚上,乾隆所住的寝殿突然失火,情况凶险,永琪当时居住的宫殿是离他最远的,但他第一时间跑过来,往自己身上泼下一桶水就跑进火场,把自己的老爹背了出来。
与他形成强烈反差的就是乾隆的俩弟弟。
当时和亲王弘昼和乾隆正在一起,但火灾一起,弘昼就丢下自己的哥哥逃出去了。而另一个弟弟果亲王弘曕住的地方离乾隆最近,结果也是在火被扑灭之后,优哉游哉过来看望乾隆。强烈的对比之下,乾隆也觉得自己对弟弟的宠爱真是喂了狗。关键时刻,还得靠儿子。
这么文武双全又孝顺的儿子,简直深得老父亲之心,乾隆也在这时候,动了想立永琪为储的念头。连带着永琪的亲娘愉妃,也备受皇帝夸赞,夸她教子有方。
如果照这个势头下去,愉妃的福气真的在后头呢。
可天不遂人愿,愉妃与太后的位子仅差一步之遥。她的人生经历了一个短暂的大起,接下来就只剩下了大落。
陪伴乾隆65年,70岁还被乾隆翻牌子,愉妃到底有什么魅力?
乾隆三十年,时年25岁的永琪得了病,叫作附骨疽。得病之后,乾隆皇帝为了鼓励他,封他为荣亲王。
其实这是一个立储的信号,乾隆皇帝想借此告诉永琪,快点好起来,好起来这皇位就是你的了。
实际上是一种精神鼓励法,理论上也有一定的效果。
而这个信号一出,宫里宫外的人可就都明白了。愉妃借着儿子的势头,地位也水涨船高,最后成为众妃之首,仅次于当时的皇后。
实际上永琪得的也不是什么绝症,但需要下猛药来治疗。结果太医们面对未来的皇帝,不敢下猛药,结果因为药量不足,导致病情恶化。
在26岁那年,这个被寄予了无限希望的皇子竟然病死了。
儿子一死,愉妃便再也没有了倚仗,何况当时,她已经五十多岁了,想再争宠也没有任何资本了。
所以从那之后,她就一直在妃位上待着,靠着乾隆对儿子的思念,来换取皇帝的一点点怜悯。
乾隆对这个儿子的死,是真的很痛心。
他后来选的继承人,也就是嘉庆帝各方面都和永琪很像,不过不管文才武略,都无法和永琪相比。
乾隆也从来不吝啬对永琪的思念和夸赞,甚至在永琪去世三十多年后,乾隆在接见英国使者的时候,还当着嘉庆帝以及众人的面,夸赞自己已经死去的儿子永琪。
所以,每当乾隆思念儿子的时候,愉妃就能想起来。
甚至到了她70岁的时候,还会被乾隆翻牌子。当然是不大可能了,大概就是老夫妻俩一起回忆回忆共同的儿子吧。
79岁的时候,愉妃寿终正寝,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愉妃的死又让乾隆想起了自己的儿子永琪,从此以后,再也没人能再和自己谈论自己那个喜爱的儿子了,想到这,乾隆不禁悲从中来。他又追封愉妃为愉贵妃。
纵观愉妃的一生,前期默默无争,一生唯一的荣耀就是生下了儿子永琪,而她也倚仗着儿子,甚至死去的儿子,获得了那些殊荣。
白发人送黑发人,本来就是人间至痛,儿子死后的26年间,带着这无尽的悲痛,活得久也是一种折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