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平南王尚可喜有37个儿子,尚之信最为暴戾,为何还让他承继王爵

平南王尚可喜有37个儿子,尚之信最为暴戾,为何还让他承继王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利山 访问量:3665 更新时间:2023/12/14 10:05:56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镇守云贵两省的平西王吴三桂和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共同举起反清大旗,举兵造反,由此拉开了长达8年的“三藩之乱”。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战乱之初并无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参与,他甚至还帮助清廷牵制住了很大一批造反军队,为平定战乱下了汗马功劳。可是,为大清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的尚可喜竟然没能控制住自己的儿子尚之信。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尚之信发动兵变,将其父尚可喜圈禁,随即加入吴三桂和耿精忠的造反队伍,“三藩之乱”彻底形成。

戎马一生、战功赫赫的尚可喜之所以能被自己的儿子软禁,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当时的尚可喜年岁已高,早在康熙十年,便请求朝廷让自己留在京城的长子尚之信返回广东辅助军务、政务。回来广东的尚之信虽不是广东最高统治者,但却很快牢牢控制住了广东境内的军队指挥权。康熙十二年,尚可喜又以自己年事已高,向朝廷请求返回东北老家养老,将王爵传于长子尚之信。也就说,尚可喜被儿子囚禁基本上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造成的。

尚可喜长子尚之信的性情暴躁、酗酒嗜杀在当时的广东是出了名的,在历史文献中也有详细的记载。尚可喜又是历史上有名的多产王爷,他的儿子甚至比康熙皇帝还多,共有37位。那么,最为熟悉上尚之信为人行事的尚可喜为何还要将王爵传给他呢?从37个儿子中随便挑出一个承继王爵,比不至于造成后来的儿子软禁老子的事件吧!其实,这里面有尚可喜的苦衷,更有他的无可奈何。

首先,在尚可喜被派往广东镇守一方的同时,尚可喜的长子尚之信也被朝廷留在了京城当成人质,以达到控制尚可喜的目的,这和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被留在京城的目的是一样的。康熙十年之前,尚可喜并不清楚已经35岁的尚之信变成了什么样的人,作为一个汉族人,王位传承首先要考虑的肯定是立嫡立长,所以他才会请求朝廷让尚之信返回广东,协助自己处理军务。

尚之信作为尚可喜的长子,又有着辅助处理军务的名号,想要控制军队,掌握权力肯定很容易也很迅速。而此时的尚可喜早已不是那个驰骋疆场、大杀四方的军事统帅,而是一个步入暮年,力不从心的老人,虽然威望和权势仍在,但对军队和广东局势的控制上肯定大打折扣。而且,面对尚之信慢慢表现出来的暴戾和变态举动,尚可喜非但没有制止和控制,反而为了自保,为了避免自己也遭受其毒手,竟怯懦的向康熙皇帝请求返回辽东养老,以避开尚之信。

尚可喜面对掌握了军队实权的尚之信都有所忌惮,你想想他的那些儿子们能不害怕这个魔鬼一样的哥哥吗?据《清史稿》记载,尚可喜曾经想让自己的次子尚之孝承继王爵,而且已经上报朝廷,但是尚之孝竟然因为惧怕尚之信而不敢应承。这就足以能够证明尚之信当时的可怕程度。所以,让尚之信承继平南王爵位,是年老的尚可喜无可奈何的选择。

标签: 尚可喜

更多文章

  • 冒牌的民族英雄:被清史专家吹捧的尚可喜,其实是十足的历史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砖家标签:尚可喜

    文|格瓦拉同志2004年,辽宁省海城市召开了一场名为“纪念清朝平南亲王尚可喜诞辰400周年”的学术研讨会暨公祭大会,来自中国社科院、辽宁省社科院及国内知名大学的著名清史专家学者等60多人参加。在这场研讨会上,专家们以言之凿凿的口吻声称“尚可喜作为开国元勋,顺应历史的潮流,维护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

  • 仓央嘉措:有一个人,转山转水转佛塔,只为与你相见

    历史人物编辑:等月亮下班班标签:仓央嘉措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仓央嘉措,作为雪域的王,他代表着最神圣的佛祖转世身;作为流浪的诗人,他代表着最神圣纯洁的爱情。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仓央嘉措宛若站在天堂里的神,却并非没有七情六欲。盛名之下,其实是

  • 拉萨近郊有一座美丽乡村,充满了藏式风情,还留有仓央嘉措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大哈时尚标签:仓央嘉措

    大东村位于拉萨西南角的一个山谷中。小村落、古寺、林场、村落、庄园构成了大东村在城中和谐的自然环境。大东村自然风光秀丽,四季流水潺潺。千百年来,这里的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耘放牧,积淀了深厚的农耕文化。大东村是拉萨市郊的一个乡村旅游胜地。离拉萨贡嘎国际机场很近。拉萨铁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远离

  • 仓央嘉措的“不负如来不负卿”中的“如来”是“如来佛祖”吗?

    历史人物编辑:孙果爱体育标签: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在自己写的词里面,那一句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流传范围可谓是十分的广泛。有很多的人都对这一句话十分的喜爱,其实这一句话里面的如来指的并不是如来佛祖,而是一种象征的表现,是对自己佛缘圆满的一种抽象化概述。有很多人在第一次看到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时候,都将他理解成不辜负如来佛祖也不辜负你。但其实这里面的如

  • 仓央嘉措最美的四首情诗,传唱度很高,却只有半首是他写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君读史标签: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一直都被喻为最会写情诗的和尚。而也的确是如此,他的所有作品中,特别以情诗擅长,几乎口口相传的很多情诗,都是出自他的手。到了后来,更为夸张的是,只要是写得非常唯美细腻的情诗,大家都会自动将它们冠上仓央嘉措的大名,在世人的眼中,能写出如此绝美爱情诗句的人,只有仓央嘉措才配得上。久而久之,就造成了

  • 仓央嘉措最有智慧的一首诗,仅仅24个字,却说尽人生真理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妹说历史标签:仓央嘉措

    一个人是否有才华,从来看的都不是他的职业和外貌,或许落魄到风餐露宿,又或许沉默到一言不发……但是有趣的灵魂,也从来都是吸引人的,无时无刻,不散发着迷人的光辉。就好像雪域诗人仓央嘉措,他短暂而苦难的一生,虽未曾有半点自由幸福可言,却仍旧为大家留下诸多精彩的诗篇。在印象中,人们也总认为仓央嘉措是情诗才子

  • 仓央嘉措最美情诗: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

    历史人物编辑:战凌云标签:仓央嘉措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爱情的世界里就是如此,说不清楚,就这样爱上了,一旦爱上了,便再也不容易放下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一生一世一双人”、“白手不分离”,这是人们对爱情美好的愿望。然而,这个世界,有情人并不是个个终成眷属,也不是人人都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个世界多的是别离,多的是

  • 仓央嘉措留恋红尘,无心权利,为什么康熙还是不愿意放过他?

    历史人物编辑:红洁爱体育标签:仓央嘉措

    众所周知,仓央嘉措留恋红尘,对于官场之中的名利以及权势他并不是十分的看重,可即使这样,康熙仍然不愿意放仓央嘉措离开,其实这是由于仓央嘉措实在是难得的有才之人。观察历史之中的君王,大家会发现很多的帝王对于有才之人非常的重视,但是在重视之余却也有着一些嫉妒以及害怕。之所以会有嫉妒,是因为一些十分有才华的

  • 仓央嘉措:落难时,人与人越爱越轻

    历史人物编辑:悄然几度秋色凉标签:仓央嘉措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感情有时候就是这样脆弱,什么海誓山盟,什么天长地久,都敌不过一场山崩地裂。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无私的人只是因为内心有着一套更高的道德标准,超过了内心的本性和欲望,进而能够做到牺牲自己,成全他人。这样的人又有几个呢?为自己而活,本质上并没有什么错,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伟大

  • 仓央嘉措:这世间除了生死,每一样都是小事,莫为名利透支身体

    历史人物编辑:回忆已成史标签:仓央嘉措

    年前,高以翔意外去世引发全网的愤怒和惋惜,愤怒于主办方对演员生命的轻视,惋惜于高以翔正值壮年事业正好,却意外骤然离世,种种关于生命的讨论不绝于耳,在追名逐利的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中,由高以翔的猝死所引发的相关讨论发人深省。这世间除了生死,每一样都是小事——仓央嘉措。很多没有经历过生死的人,对生命往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