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故事:于成龙智破两桩奇案,蒲松龄妙笔写出深意

故事:于成龙智破两桩奇案,蒲松龄妙笔写出深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娱美人娱记凌云 访问量:1973 更新时间:2024/2/18 1:17:14

故事:于成龙智破两盗案

一次,巡抚于成龙巡行到高邮,恰好有个大户人家的女儿要出嫁,丰厚的嫁妆放在一所空屋中,谁知当天夜里,墙壁竟被人神不知鬼不觉地凿出个大窟窿,嫁妆不翼而飞。

这家人报案后,高邮太守火速前往,观察良久,毫无办法,只得摇头叹息。

于成龙知道后,便令人关闭四门,但不禁人出行,并宣告百姓,即将开始全城搜查,请各户白日里至少留一人在家,除非寻到嫁妆方休。

宣告完毕后,于成龙又密告守城军吏:留意这两天多次出城的人,但有,只管抓起来。

不久,守城军吏便押解来两人。但这两人轻装简行,没有任何行李包裹,来到于成龙面前,便大呼“冤枉”。

于成龙不紧不慢,令左右把两人的衣服脱下来,结果发现,他们贴肉穿的,竟是女子的衣服!叫来那位失窃的大户人家一认,果然是丢掉的嫁妆!两人这才俯首认罪。

原来,听到于成龙下令搜查后,这两人害怕被查到贼赃,于是便利用四门不禁人出行的“漏洞”,多次贴肉携带“嫁妆”,一次次转移赃物,这才被抓了个正着。

又说,早年于成龙担任县官的时候,有一次到邻县公出。清晨,他来到城外,看到几个人抬着一个木床,床上躺着一位病人,这病人蒙着大被,头上梳着头簪着钗,显然是个女子,这几个男子,还时不时将手揣进被子里,好像怕病人的被子漏风一样。往前走了不久,还停下来歇息,又换人抬了继续往前走。

于成龙观察良久,便令下属跟随这群人,看他们到哪里去,并且趁机打听抬的是什么人,下属去后,一一问得明白,回来告诉于成龙:床上抬的是他们的妹子,现今病危,送到婆家去,在前面村子里有两个男子将她迎进去了。

于成龙听后,一边令人去继续跟踪那伙人,听令行事,一边打听,最近邻县是不是有人被抢劫或失窃。

邻县县官拍着胸脯回答:本县绝无抢劫或失窃的事情发生。

当时,上级考核极严,下属害怕被上司知道自己治下不够“清平”,所以对百姓更严,致使人人自危,上下都避讳“强盗”二字,甚至有人被杀,也不敢说出真相。

于成龙秘访的人回来后,报告果然有一家富户,被人抢劫,户主还被人虐杀至死,于成龙便叫来富户的儿子,问他情况,谁知富户的儿子矢口否认,告诉于成龙自己家中一切正常。

于成龙便安抚说:不用害怕,我已经将抢劫你们家的盗贼捕捉来了,你认一认。

那位富户的儿子,至此才大声呼冤,指认盗贼,满面泪流,希望于成龙能够为其报仇雪恨。

于成龙便把那群盗贼押来,先查问那个“病妇”,最终,这位妇女供认不讳。原来,她本是青楼中的歌女,那天,那伙盗贼抢劫了不少金银财宝,到她房里商量销赃事宜,决定用这样的方法,转移到他们的窝点再行瓜分。

经过审讯,这伙盗贼供认不讳。大家都佩服于成龙断案如神。

后来有人问于成龙是怎么发现这伙人有问题的?

于成龙笑道:这很容易理解,只是大家没有细心观察而已。哪有年轻的病妇躺着还带妆的?更不能让人把手伸进被子里,且这伙男子看着强壮,怎么抬个病妇还这么嘘嘘大喘、不断换人?显然被子里有沉重之物,再有,倘若真是病重的妇人,到家后必然是女眷迎接,怎么会是两个男子接待呢,由此可见,此事必有蹊跷,所以我断定他们十有八九是伙歹人。

笔记:蒲松龄点睛一笔道出深意

此为《聊斋志异·卷九》中《于中丞》的故事(看过《大宋提刑官》的人,或许对后一则故事并不陌生,因为宋慈也曾“破”过此案;其故事的取材,或许便是来源于此,《大宋提刑官》中多个小故事,均可在《聊斋志异》中找到原型,可见好故事流传之广)。

《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多与鬼神妖怪有关,这则故事却只是讲于成龙断案如神的两个小故事,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其实《聊斋》的故事,绝不仅仅只是鬼怪热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才是其最重要的主旨之一。

所以,我们经常在其中看到一些贪官的故事,作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或嘲弄,又有一些清官的故事,作者进行了热烈的赞扬和褒奖,显然,从这两则故事中,蒲松龄对于成龙断案英明的事迹充满了赞扬之情。

这恰恰说明,当时冤假错案之多,令人不寒而栗。人民渴望一个像“于中丞”这样断案如神的好官、清官,来扫清狱治,还百姓以清白。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什么封建社会时期,大家会对包拯狄仁杰、施公等人,念念不忘,关于他们的故事,也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神乎其技,直到今天依然为人津津乐道!

另外,在后一则故事中,还有一点重要“曲笔”,显然是蒲松龄的“深意”所在,让我们看到了这则故事不同寻常之处:即那个富户儿子的做法。

自己的家中遭盗,父亲被盗贼劫杀,本是天大的冤情,可来到于成龙面前,他第一反应,竟然是拒不承认,显然,他有比盗贼更害怕的事情,他怕什么?显然是害怕官司。书中原说:

“时功令严,上下讳盗,故即被盗贼劫杀,亦隐忍而不敢言。”

这句话真是点睛之笔,《于中丞》这则故事,因有了这句话,而立马变得主旨鲜明。

当时,长官为了政绩,为了表现自己的治下“清平”,不惜瞒报一切,甚至发生了盗贼劫杀的事情,也是能压便压,这种病态的“指标”,无疑带给人们沉重的灾难,那些盗贼,也是抓到了县令主官的这根软肋,才敢如此肆无忌惮!

试想,富户家遭盗都不敢诉之官司,更何况是无钱无势的普通百姓呢?蒲松龄这比轻描淡写的背景交代,看似轻巧,实则寓意深远,这也是《聊斋志异》比平常“故事集”更有味道的重要原因之一!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郭老的话,概括的极当!

标签: 蒲松龄

更多文章

  • 成龙也救不了的《神探蒲松龄》,到底有多烂?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叮当标签:蒲松龄

    说完口碑,自然要说到电影本身,暨《神探蒲松龄》为什么如此烂,以及它最大的毛病究竟是什么。这就需要从电影层面出发进行探讨,在《神坛蒲松龄》中,它烂在骨、毁在根、谋在皮,以阴阳调和的伏妖故事来重说聊斋,结果妥妥成了一部“四不像”之作——既没有《聊斋》的神韵,又没有奇幻类型电影的精致;既没有剧本的延伸和流

  • 别急,《神探蒲松龄》不是终点,龙叔的新片是20+!

    历史人物编辑:情绪操控生活标签:蒲松龄

    要说中国娱乐圈的大亨,成龙首当其冲。但就是这位曾叱咤国内外影坛的风云人物,今年的新作却成了最烂的片。《神探蒲松龄》被观众骂惨了。成龙同样被观众“调侃”惨了。从1978年,《蛇形刁手》《醉拳》开创功夫喜剧至今,成龙在影坛纵横了快41年。成龙也从阿龙过渡到成龙大哥,到如今已经是龙叔了。2012年,《十二

  • 蒲松龄笔下的婴宁,包含了作者对于女性所有的幻想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蒲松龄

    首先婴宁爱笑,她的笑贯穿始终,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女子不能开怀大笑,而婴宁不同,她生于自然,长于自然,她的笑就是她内心的自然流露。而古代对于女性的要求,是“笑不露齿”,婴宁恰恰违反了这个原则,因为婴宁打破世俗的笑,也令人耳目一新。蒲松龄写这个女性,是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给了她,封建礼教束缚下女性少了灵

  • 鬼有那么多形象,为何蒲松龄却只写女鬼?

    历史人物编辑:动漫新元素标签:蒲松龄

    因为他以前曾经喜欢过一个女子,但是这个女子后来却死了。蒲松龄当时生活的背景是一个乱世,而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乱世才导致战争频发,人们一直都在打仗,所以就没有时间去谈情说爱,但如果在那样的情况出现爱情的话,对一个男子来说是非常的刻骨铭心的。蒲松龄曾经就有一段比较刻骨铭心的爱情。当时他的一个好朋友来他家里

  • 《神探蒲松龄》是被改编得最离谱的“倩女幽魂”

    历史人物编辑:倩倩美食标签:蒲松龄

    春节期间,成龙大哥的《神探蒲松龄》上映,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神探蒲松龄》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可以说都很惨,每年都给大家带来许多欢笑的成龙大哥,这几年的电影真的不怎么样。提到蒲松龄这个名字,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聊斋志异》,其次想到的就是他笔下的那些美艳动人的女鬼和白面书生,“倩女幽魂”就是其中最经典的

  • 成龙新年大作《神探蒲松龄》今天在迪拜发布,欢迎所有华人!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贡献标签:蒲松龄

    《神探蒲松龄》,改编自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志异》,阮经天、钟楚曦、林鹏、乔杉、潘长江、成龙大哥主演。家族故事,强大演员阵容,汇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打造东方玄幻IP。迪拜购物中心的REEL影院时间表请访问了解详情www.reelcinemas.ae/en/龙城二期NOVO影城档期请访问了解详情《神探蒲

  • 康熙看上露肚子老汉,询问蒲松龄时,却被拒绝

    历史人物编辑:罗炜标签:蒲松龄

    一天,康熙冒着寒风走路,却见一50岁老汉撩开衣服、露出肚皮。康熙疑惑,“老伯,您不冷吗?”不料,老人说出原因,康熙却点头,“确实不冷,该晒。”康熙怎么会冒着寒风走,还遇到个奇葩老人呢?原来,康熙又下江南,微服私访去了。这一次,他依然扮成了普通百姓,体察民情。但是,走着走着,康熙却突然发现自己迷路了。

  • 不一样的倩女幽魂,爱怨缠绵的《神探蒲松龄》,笑点过分尴尬

    历史人物编辑:小y讲宠物标签:蒲松龄

    春节虽然已经过完了,但是春节期间的电影我仍然是意犹未尽,不一样的倩女幽魂,一样的爱怨缠绵。喜剧电影《神探蒲松龄》是春节合家欢,特效做的很好。虽然成龙加了很多自己喜剧动作的效果,但整体没有为影片增加特色,整部影片食之无味,不管是故事构架还是特效,都做得无趣,聊斋故事的再创作和新编也没有让人喜欢和有新意

  • 从聊斋志异蒲松龄,看古人如何脱贫致富?

    历史人物编辑:小丽搞笑说标签:蒲松龄

    一生潦倒,功名不成,始终没有金榜题名,与其文学史上的盛名相比,不免叫人扼腕叹息。好在达不到小康水平的蒲松龄,生活还算无忧,起码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还能悠游乡里,比“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曹雪芹强多了。纵观蒲松龄的一生,其脱贫之路走得也很艰辛。奠定根基:分家得三间老屋蒲松龄是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

  • 《神探蒲松龄》:一场事先张扬的奇幻“合家欢”

    历史人物编辑:小亚体育标签:蒲松龄

    壹蒲松龄。一个我们曾经在中学课文《促织》里初识的人,一个我们曾经在86版电视剧《聊斋》里遐想的人,一个我们曾经在张国荣版《倩女幽魂》里仰望的人,在《飞驰人生》和《疯狂的外星人》铺天盖地的宣传阵势里,我默默地买了《神探蒲松龄》的预售票。原因有三:贰一是因为蒲松龄,出于对自媒体同行的敬重。蒲松龄,生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