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五阿哥永琪英年早逝,唯一在世的儿子,为何会被嘉庆派去守皇陵?

五阿哥永琪英年早逝,唯一在世的儿子,为何会被嘉庆派去守皇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石华强 访问量:3678 更新时间:2024/1/13 8:26:31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很长寿的一位皇帝,他在位60年,享寿89岁,他这一生,共有17个儿子,知名度最高的,除了后来的嘉庆皇帝,就是五阿哥永琪了。

历史上的五阿哥永琪英年早逝,他的儿女中,活下来的也只有一子一女,女儿姓名不详,儿子叫绵亿。

五阿哥生前很受乾隆的宠爱,但他的儿子,乾隆似乎不是很喜欢。

永琪死后,绵亿的处境越发尴尬,虽然是皇室宗亲,但他的地位也随着父亲的离去,逐渐边缘化,嘉庆皇帝登基之后,还曾派他去守皇陵。

历史上有很多被电视剧扭曲的人物,五阿哥爱新觉罗永琪,就是其中之一。

现代人们对他的印象,往往带着《还珠格格》的滤镜,因为这一部每年都重播的电视剧,我们想起永琪,总会想到他和小燕子的爱情,他身为皇子的身不由己。

和电视剧大和谐的结局不同,历史上的五阿哥,结局很惨。

他是个非常有才干的人,是乾隆最优秀的儿子。

乾隆起初并不喜欢这个儿子,甚至对他并没有多大的注意,永琪的生母是愉贵妃珂里叶特氏,珂里叶特氏的父亲额尔吉图,只是个五品的员外郎,因此永琪和他的生母都不受重视。

虽然母亲不能给他提供帮助,但好在永琪天资聪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文武双全、才思敏捷,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因为成绩太过惹眼,终于博得了乾隆的关注,乾隆这时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的身边,竟然还有一个优秀的儿子,从此之后,便开始重用永琪。

永琪插手国务工作之后,每次的完成度都很高,乾隆也就越发的喜欢他,而他就是古代逆袭翻盘的典型代表。

在乾隆二十八年,又发生了一件事,让他的荣宠更上一级。

这一年,乾隆皇帝在圆明园的九州清晏殿遭遇了火灾,现场一片混乱,他也被困在火海里。

正在绝望的时候,却瞧见一个身影,奋不顾身冲进火海,把他背了出来。

惊魂未定的乾隆抬头一看,竟然是五阿哥永琪,心中顿时泛起一丝感动,从此之后,对永琪的态度也更加的和善。

在清朝的制度里,每隔五年,封王一次,那次火灾之后,乾隆越发重用永琪,乾隆三十年,乾隆皇帝立马将永琪封为和硕荣亲王。这个称号,足以见乾隆对永琪的重视。

清朝几百年的历史上,只出过两位荣亲王,一位是顺治帝的第四子,他被封为荣亲王是因为自己的母亲董鄂妃。

另一个,就是永琪,永琪和上一位荣亲王不同,上一位是因为母妃的荣宠,皇帝爱屋及乌,而永琪则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这个称号。

“荣”在清朝是非常尊贵的称号,这无疑是乾隆有意的在突出永琪特别的政治地位,也代表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永琪是不幸的,他在最好的年纪得了顽疾,药石无医,在晋封亲王时,他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

永琪的死,对乾隆打击很大,晚年的乾隆曾回忆,他是有意将皇位传给最优秀的永琪的,但天不遂人愿,他最优秀的儿子,死在最好的年华里。

白发人送黑人的悲痛,让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突然生出一种无力感。他痛心疾首,但也挽不回永琪的性命。

历史学家认为,如果永琪没有英年早逝,承继了皇位,那么大清的命运走向,或许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历史从来没有如果,曾经发生的一切,都无法改变。

永琪命运悲惨,他没有像故事里一样,遇到心爱的姑娘,然后不顾一切和她远走高飞。

而是和普通的皇子一样,在皇室的安排下,娶了大臣的女儿,然后生下了孩子。

永琪有6个儿子,一个女儿,但不幸的是,有五个儿子先后夭折,活下来,只有一个儿子绵亿,和另一个连名字都没来得及取的女儿。

以乾隆对永琪的宠爱,在永琪死后,他的儿子理应会受到乾隆的呵护,但事实却大相径庭,乾隆后期对这个孙子的态度,极其平淡。

绵亿很像永琪,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但从历史上来看,乾隆对他一直视而不见,嘉庆皇帝登基之后,对绵亿的态度也比较寻常。

皇帝一纸诏令,让他去守皇陵,他也只能遵从。

但这背后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自己父亲当年备受乾隆宠爱,而遭到嘉庆皇帝的嫉妒,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出在他自己身上。

按照清朝的制度,永琪的亲王,作为他的儿子,绵亿应该降一级袭爵,被封为郡王,但乾隆不仅没封他为郡王,还把绵亿降成了二等爵位。

这个爵位,还是在绵亿18岁时才给的,相对于别的子孙来说,绵亿的待遇确实差到了极点。尤其是其他的同辈相比。

同样是乾隆的孙子,但乾隆对待其他人的态度,却是截然不同。同是皇孙,其他的皇孙被允许使用金黄色的马鞍和辔,而绵亿只能用紫色的。

有时候乾隆高兴,赏赐子孙时,也是厚此薄彼,给其他的子孙5000两,而绵亿却只有可怜2000两,乾隆真是把偏心,都写在了脸上。

根据史学家的研究,乾隆之所以不喜欢绵亿,很大一部分原因出在绵亿自己身上。

起初乾隆对绵亿是十分疼爱的,毕竟这是自己最爱的儿子的独子,绵亿小的时候很像永琪,不仅喜爱读书,而且书法造诣也很高,乾隆在他身上看到了永琪的影子,便把他接到身边亲自教导,让他进入尚书房读书。

绵亿长大之后,乾隆就把他和自己的几个皇子,放在一起读书,或许是日子过的太过舒坦,绵亿的性子在宠爱中,逐渐发生了转变。

而这一切的转机,都是他的婚事,乾隆四十四年,16岁的绵亿娶了章佳·阿桂的孙女,这门亲事,足以见乾隆对他的宠爱。

章佳·阿桂是乾隆时期的重臣,为朝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平定了很多次大大小小的叛乱,因为备受荣宠,他的画像,还曾四次挂进紫光阁,可见他的地位之高。

章佳氏和皇帝做了姻亲,地位也水涨船高,成了京城的风云人物,因为权势滔天,行动自然也就高调起来。

绵亿在他们的影响下,逐渐长成了一个纨绔子弟,整天沉迷于犬马声色,不思进取。

史书曾有记载,绵亿因为爱玩,年纪轻轻就搞坏了身子,之后便每天都得喝汤药续命。

乾隆得知之后,便对他生了厌恶之心,绵亿不仅败坏了皇家的名声,也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乾隆皇帝对他的种种,也有恨铁不成钢,顺道敲打他的意思。

从之后事情的发展走向来看,乾隆皇帝的敲打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绵亿仍旧我行我素,还屡次犯禁,违背家法。

乾隆六十年,禅位于自己的儿子永琰,嘉庆皇帝登基之后,对绵亿很不错,两人年岁相仿,又从小一起长大,叔侄情分很深。

但绵亿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长歪,嘉庆皇帝对他的态度,也自然产生了变化。

之后两人的身份天差地别,嘉庆和绵亿的情分,也变得有些淡了。

嘉庆登基之后,乾隆虽然退位,但是仍旧在背后指点嘉庆,嘉庆忙于国事,对于绵亿的事情,也懒得搭理。

但总的来说,嘉庆对自己的这位侄子,还是不错的,只可惜绵亿是烂泥糊不上墙,屡屡让嘉庆帝感到头疼。

接到圣旨之后,绵亿心中激动,原本以为自己的好日子就要来了,但没想到,接憧而来的一道圣旨,让他猝不及防。

圣旨上写着,嘉庆皇帝让他去守皇陵。

绵亿享福惯了,他内心对于守陵这件事,十分的排斥,但皇命在上,他不得不从。

之所以让他去守皇陵,并不是因为嘉庆皇帝厌恶他,而是因为绵亿早年丧父,背景干净,而且他和嘉庆的关系还不错,作为爱新觉罗的子孙,理应恪守孝道。

绵亿在皇陵呆了两年的时间,两年后,他被嘉庆召回宫中,但他刚回来,就因为说错话受到了惩罚。

因为嘉庆皇帝将他召回,所以守陵的任务,就需要别人接替,嘉庆皇帝下令,此后守陵人三年换一届,人选在皇室子孙中轮流进行。

圣旨下达之后,便有人不满,曾经乾隆皇帝的皇后,富察皇后的侄子福长安上书,以自己腿脚不利索为由,想要逃避守陵这份苦差事。

嘉庆皇帝看到奏折之后,很不高兴,于是便叫来亲近的大臣,商议该怎么处罚福长安。

谁知,满堂只有绵亿站出来为福长安求情,认为福长安情有可原。

嘉庆皇帝原本就在气头上,听见绵亿这么说,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当即下令,将绵亿革职,回家闭门思过。

绵亿回家之后,左思右想,实在想不出,自己的叔叔为什么要罚自己,他还认为自己是在伸张正义,打抱不平。

好在嘉庆皇帝没有太过计较,没过多久就重新恢复了绵亿的职务,而且重用于他。

恢复职位之后,绵亿春风得意,但一年之后,他又犯了严重的错误。

因为出身的原因,以及皇帝的宠爱,让绵亿的内心十分膨胀,人的内心一旦膨胀,就容易犯错。

绵亿有了自己的孩子,激动的他全然忘了祖宗的礼法和国家的章程,给自己的儿子,取了别出心裁的名字。

自古以来,皇室给子孙后代取名字都是非常讲究的,最严谨的就是给孩子们排辈分,用什么字来取名。

清朝也不例外,甚至比汉人还要讲究,这一点,我们在清朝历代皇子的名字中,都能看出来,比如康熙皇帝的儿子,都是“胤(允)”字,雍正的儿子都是“弘”字辈。

乾隆的儿子则是“永”字辈,到了绵亿这一代,则是名字必须带“糸”,也就是“纟”字旁,而绵亿儿子这一辈,是“奕”字辈。

这原本没有什么,偏偏绵亿给两个儿子取了“奕铭”、“奕镰”带有“金”字旁的名字,嘉庆皇帝得知之后,气的差点晕过去。

即便是最尊贵的皇子,除非皇帝亲自取名,否则谁敢用“金”字旁的字取名字,绵亿知错犯错,还这么明目张胆,让嘉庆帝心里很不是滋味。

嘉庆立马下旨,让绵亿的儿子全部改名,并且革去了绵亿侍卫内大臣的职务。

绵亿被降职之后,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安分守己。

此后嘉庆皇帝不再对他委以重任,绵亿也碌碌无为,活的极其平庸,而他人生中唯一的高光时刻,是发生在嘉庆十八年。

这一年,天理教起义首领林清进攻了皇宫,史称“癸酉之变”。

发生兵变时,嘉庆皇帝并不在皇城,身边的大臣各个惶恐不安,想要明哲保身,不敢发表意见。

这时候,只有绵亿站出来,力劝嘉庆皇帝回宫,带兵平定叛乱。

听了绵亿慷慨激昂的一番话语,嘉庆皇帝信心倍增,带着军队返回皇城,一举平定了叛乱。

此事之后,嘉庆对绵亿的态度有所改观,但因为绵亿能力有限,嘉庆皇帝即便想要委以重任,也没有这个机会。

绵亿的人生起起伏伏,但说到底还是幸运的,有祖父和叔叔的庇护,他的人生是幸福的,即便有不如意,也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而非别人刻意苛待。

标签: 永琪

更多文章

  • 如果永琪不早逝,清朝还能重振雄风,为啥英年早逝?原来被人暗杀

    历史人物编辑:墨文历史标签:永琪

    清朝乾隆皇帝有17个儿子,大部分都早逝了,乾隆帝只好从仅存的几个“歪瓜裂枣”皇子们选中永琰当接班人,就是后来的嘉庆帝,这个嘉庆帝也没啥本事,一上台轰轰烈烈来了个对和珅下狠手,直到退位没啥政绩而谈,人们往往形容嘉庆帝执政期间“嘉道中落”。其实呢,如果永琪不早逝,整个清朝说不定还能再现第二次“康乾盛世”

  • 孤城闭:19岁的易遥,14岁的五阿哥永琪,将会是神来之笔

    历史人物编辑:猎清动漫标签:永琪

    《孤城闭》演员阵容官宣,王凯搭档江疏影属实很期待,然而却被配角给圈粉了,19岁的“易遥”,14岁的“五阿哥永琪”,二人的表现将会是神来之笔。“梁怀吉”将由边程饰演,“公主赵徽柔”由任敏饰演,边程之前因为《不负如来不负卿》中收获了一轮好感,任敏也在《悲伤逆流成河》中表现不俗,原著中这两个角色是主线,不

  • 北京修水库时找到永琪墓穴,墓室挖开后,百年前的传言被证实

    历史人物编辑:三秋文史阁标签:永琪

    人们在收看影视作品时,尤其是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时,经常会被王位争夺的大戏吸引,同时也被剧中的扮演者的容貌吸引,《还珠格格》是从小陪伴我们长大的一部经典作品,剧中的人物仍然历历在目。紫薇和福尔康缠缠绵绵的故事是万千少女的梦想,小燕子和五阿哥永琪的故事,真称得上是荡气回肠,随着电视剧的播出,永琪身为皇子,

  • 北京修水库时发现永琪墓穴,墓室挖开后,百年前的传言被证实

    历史人物编辑:小倾文史轩标签:永琪

    “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走天涯”当熟悉的旋律在我们耳边响起的时候,我们脑海中就会想起尔康和紫薇的浪漫爱情,永琪和小燕子的不离不弃,电视剧《还珠格格》的播出,让乾隆时期的一些人物诸如五阿哥、尔康等人物走进了千家万户。然而电视剧毕竟是文艺作品,与真正的历史是有一定差距的,在1958年密云水库的修建时,

  • 如懿传花絮这么多删减片段,永琪英勇救父,惢心江宇彬宫外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吴爱我家标签:永琪

    编辑丨陌小茶排版丨后妃秘史盘点如懿传那些你没见到过的删减画面能让乾小四这种不讲人情的人整天夸夸夸的也只有蛙哥了,作为最优秀的皇子,除了品学兼优让渣龙认可外,就是那次英勇救父了,当时圆明园闹了火灾,渣龙被困在殿里,眼看着火势越来越大,其他皇子大臣都疯狂逃跑,只有永琪逆行把老爹背了出来,也正是那件事让渣

  • 永琪去世后留下一对儿女,儿子受宠成郡王,女儿的封号很尴尬

    历史人物编辑:狼君之见标签:永琪

    说起清朝的那些阿哥们,相信有很多人都在历史剧里面看见过相关的影视形象,比较有名的就是康熙在世时的胤禛,还有乾隆执政期间的永琪了。但是前者最后成了一代君王,而后者则没能继承大统,年纪才25岁,就因为疾病无法医治去世了。说起永琪,很多人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还珠格格上面,但是这毕竟是文学作品,和历史的出入还

  • 还珠格格:小燕子三次意外流产,有两次罪魁祸首居然是永琪!

    历史人物编辑:安然染生活标签:永琪

    比如说,在《还珠格格》第三部,就完全从一部古装爱情片跑偏成了一部古装宫廷斗争剧,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小燕子三次流产事件。众所周知,在皇宫里,各方争夺势力的最重要砝码就是孩子了,五阿哥作为皇位最有力的继承者,自然成为各方势力明争暗斗的矛头,而小燕子作为五阿哥的妻子,她如果能给五阿哥生下孩子,肯定会加分,如

  • 密云水库发现五阿哥永琪墓,石棺打开后,或证实百年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永琪

    自古帝王都多情,白居易就写过:“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历史上的多情的君主还有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明孝宗朱佑樘,楚霸王项羽等。王勃也写过:“霸气尽而江山空,皇风清而市朝改。”琼瑶的一部《还珠格格》当年火爆全国,里面的一些人物其实和历史上的实际人物其实是有很大的出入,比如和小燕子归隐的五阿哥,

  • 原来欣荣格格才是永琪最爱的女人,一样东西可以证明

    历史人物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标签:永琪

    琼瑶阿姨的一部还珠格格火遍大江南北,十八年前,老版的还珠格格里永琪的福晋是一个姓陈的汉人,而历史上对此并没有记载。多年后,《还珠格格》翻拍,永琪的福晋变成欣荣格格。是左都御史观保的女儿,索绰罗氏。是的,历史上,永琪的确有一个侧福晋是左都御史观保的女儿,并且也是索绰罗氏,唯一的不同是,电视剧里的欣荣格

  • 乾隆十分重视永琪,为何爱子去世,他却给孙女一个尴尬封号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永琪

    乾隆最喜欢的儿子,可以说有三个,前两个都是嫡子,即永琏和永琮。在乾隆之前,清朝并没有以嫡子身份继位的皇帝,所以乾隆即位后,就特别希望能立嫡子为储君。他一早就按照“秘密立储”制度,将嫡长子永琏立为皇太子,可惜永琏9岁因病夭折。后来孝贤纯皇后又生下嫡次子永琮,乾隆有意将其立为太子,谁知永琮不到3岁,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