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宗室豫亲王:爱新觉罗·多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清朝宗室豫亲王:爱新觉罗·多铎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956 更新时间:2024/1/20 7:07:42

爱新觉罗·多铎(1614年4月2日1649年4月29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满洲镶白旗旗主,时人通称十王,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爵位世袭罔替,清朝名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很多涉及清朝初期的影视剧中,多铎这个人总是经常出现。这个人之所以出现次数高,主要原因是这个人骁勇善战,对于清朝有着很大的贡献。

而且,这个人在清朝初年的历史进程中,曾经发挥过很大的作用。甚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就是清朝的四号人物。

多铎在努尔哈赤的十六个儿子中,排行十五,算是小儿子了。多铎的母亲阿巴亥,曾是努尔哈赤最为宠爱的女人,嫁给努尔哈赤仅仅一年,就坐上了大福晋的位置。

努尔哈赤喜欢阿巴亥,自然也就爱屋及乌的喜欢他与阿巴亥所生的三个子女,由于多铎在兄弟三人中,是年龄最小的,父亲努尔哈赤对多铎最为宠爱。多铎年纪轻轻还没建立军功时,父亲努尔哈赤就让多铎做一个旗的旗主。按照清朝初期八旗旗主的标准,必须是在战场有着军功的人,才有资格当上一个旗的旗主,可见其父亲努尔哈赤对多铎的宠爱。

公元1626年,最为宠爱多铎的努尔哈赤病逝,终年六十八岁。没过多久,母亲阿巴亥被逼殉葬,终年三十七岁。努尔哈赤和阿巴亥去世的时候,多铎才年仅十二岁。十二岁的孩子在父母双亡的打击下,精神一度是崩溃的。可能多铎曾经有过那么一个念头想要报仇,后来转念一想觉得自己没有实力,便又作罢了。

不过多铎也并不孤单,幸运的是父母还给多铎留下了两位亲哥哥,阿济格和多尔衮,在两个哥哥的爱护下,多铎从那段最为难过的时间段里走了出来。

公元1628年,随着皇太极和哥哥多尔衮出征多罗特部,因其骁勇善战,使得后金大胜而归。皇太极赐予多铎‘额尔克楚呼尔的称号,这个称号在蒙语当中的意思是勇敢的将军。多铎多次跟随皇太极征战,从最开始的征战明朝到中间的征战察哈尔,还有后来的征战宣府和朝鲜,以及后来的松锦之战,多铎在这些战役中都取得了胜利。

多铎因为在松锦之战中,攻占松山有功,加上俘虏了明朝在辽宁地区最为重要的两位将领,祖大寿洪承畴,被皇太极封为豫郡王。

公元1643年皇太极驾崩,终年五十二岁。皇太极去世后,因生前没有立遗诏,根据满族的传统,由宗室成员和八旗们进行推举,谁的支持者多,谁就是下一个坐上皇位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清朝内部就产生了两位候选人。一个是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一个是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豪格因为是皇太极的长子,加上有着一定的军功,部分宗室成员加上两黄旗和正蓝旗都推举他。而睿亲王多尔衮,论起军功来只会比豪格多,不会比豪格少。大部分的宗室成员和两白旗,都支持多尔衮,双方的势力互不相让。

但是,由于豪格在关键时候的优柔寡断,再加上缺少一定的谋略,使得豪格的支持者转投多尔衮,多尔衮瞬间胜券在握。不过,作为皇太极生前亲自率领的两黄旗,依旧誓死不同意多尔衮作为皇位继承人,提出要立先帝的儿子,不然就自杀在大殿上。

两黄旗的话还是有一定分量的,也让多尔衮不得不重新谋略,多尔衮在想,拼死一搏虽然最终能取得胜利,但是这样方式登上皇位,反对者只会比原来更多,皇位肯定会坐不稳。相比之下,拥立其他人就不一样了。自己可以辅政,掌握实际的权力。既然有了实际的权力,那些虚名就不在乎了。

最后多尔衮在反复考量下,提出立九阿哥福临为帝,由他自己和济尔哈朗辅政,八旗上下以及宗室成员再也没有反对的了。

自此以后,多尔衮便坐上了摄政王的位置,开始独揽大权,作为多尔衮亲弟弟的多铎,自然被视为心腹,被多尔衮极力重用,多铎从此也开始了走上了权力的巅峰。

再后来,随着清军入关,以及后面的潼关之战和扬州之战,多铎同样取得了胜利,而且立下了大功。这里扬州之战要多说一点。扬州之战的起因,主要是清朝入关后,摄政王多尔衮实行了剃发的政策。在这个政策当中,有一句口号最为著名,就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这个政策在别的地区,虽然开始都有反对,不过最后还是乖乖的服从了。可是到了扬州这里,却没有执行这个政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里之前是南明政权的管辖范围,而当时这里的最高管理者,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南明将领史可法。史可法严厉抵制这个剃发政策,使得最终多尔衮派出多铎出战扬州。

多铎到了扬州后,南明的将领史可法带着扬州百姓誓死抵。,然而命运的天平却并没有史可法倾斜,而是向多铎倾斜,史可法最终还是失败了。史可法在失败后被多铎斩杀,终年四十三岁。多铎所率领的清军,最终还是占领了扬州。占领扬州后,多铎为了震慑扬州百姓,于是便下令屠城,史称扬州十日。那个场面可以说是十分惨烈,多铎也因此落得了千古骂名,也被背上了刽子手和杀人恶魔的称号。

多铎后来又俘虏了南明政权的弘光帝,押解到都城北京,南明的弘光政权因此灭亡。得知大军胜利的消息后,顺治皇帝更是在多铎班师回朝后,亲自前往城外迎接,将多铎封为豫亲王,给予了丰厚的赏赐。公元1647年,顺治皇帝更是将多铎晋封为辅政叔亲王。当时在清朝的权力体系当中,多铎仅次于顺治皇帝、多尔衮和孝庄太后这三个人,成了实际上的清朝四号人物。

公元1649年,多铎因感染天花,最终不治身亡,终年三十六岁。多铎去世的时候,亲哥哥多尔衮还在征战之中,多尔衮后来得知弟弟多铎病逝的消息后,立刻退兵回京,一路哭着赶往京城。

可能是因为受到弟弟多铎去世的打击,仅仅一年后,多尔衮也去世了,终年三十九岁,死后被追封为诚敬义皇帝。多尔衮死后不久,之前被多尔衮得罪的人,纷纷出来揭发多尔衮的罪,后来更是将多尔衮的罪名列出十四条。本来就很讨厌多尔衮的顺治皇帝,趁势把之前给多尔衮的封号收回,还对多尔衮的遗体进行了鞭打,作为亲弟弟的多铎也受到了牵连,由之前的亲王降为了郡王。

直到乾隆年间,兄弟二人的封号才得以恢复,只不过多尔衮的称号由之前的诚敬义皇帝,变为了睿亲王,多铎依然保持豫亲王的封号,因为对清朝有着一定的贡献,享受了世袭罔替的资格,后代承袭爵位的时候不用依次递降了。

上面说的是多铎的战功和政治生涯,可谓是跌宕起伏。相比之下,多铎家庭生活也是同样的丰富多彩。多铎一生共有八子八女,妻妾加在一起一共有十四位之多,因此在历史上也留下了风流王爷的称号,也作出了很多的荒唐事。做出这些荒唐的事,不光跟他的率性而为的性格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大概也是因为多铎年幼时,父母接连去世后,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有关。

多铎的一生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虽然中间有着一定的打击,但是由于有着哥哥多尔衮的保护,兄弟二人之间相互的扶持和努力,才有了后来的权力顶峰。虽然多铎对于清朝的有着很大的贡献,但是扬州十日这桩惨案,肯定是多铎抹不去的污点。

标签: 多铎

更多文章

  • 蜀汉名将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王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王平

    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籍贯益州。因为他小时候寄养在祖父家,又叫何平,之后改回了王姓。建安二十年王平跟随巴西郡七姓夷王朴胡等人引起衣服曹操,之后担任代理校尉。同年关羽负责镇守荆州随后与孙权发生矛盾,孙权派人袭取荆州,刘备则率军支援关羽,而张郃此时在曹操的授意下深入巴西,攻打到了宕渠一带。刘备担心

  • 北宋宗室宋徽宗第十九女顺福公主:赵缨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缨络

    赵缨络,初封顺福公主,后改封顺德帝姬,是宋徽宗赵佶的第十九女。靖康元年(1126年),赵缨络嫁给了向子扆,这一年她十六岁。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看准时机骤然挥师南下,攻取汴京城后,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北上金国,此外还带走了城中所有金银财宝和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北宋自此

  • 唐朝后期李克用部将:李存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存信

    李存信,晋王李克用收为养子,后唐将领。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一,收为义子李存信本姓张,是回鹘人,其父张君政随怀化郡王李思忠归附唐朝,因此定居云中。李存信少年就精通骑射,通晓各族语言,会写各族文字,骁勇善战,通晓军事。中和元年(881年),唐朝赦免李克用之罪,任

  • 匡衡在成为丞相后都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匡衡

    匡衡,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公元前33年,汉元帝刘奭去世,汉成帝刘骜继位,汉成帝即位之后,所有汉朝的臣民都期待着汉成帝能够给汉朝带来新气象,于是汉成帝真的为汉朝惩治了一个大贪官,这个大贪官就是汉朝第一宦官石显。汉成帝示怎样惩治石显的呢?说起来也是比较戏剧性的。汉元帝时

  • 后唐太监监军:张承业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承业

    张承业,本姓康,字继元,唐末五代宦官。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一,投靠李克用张承业原本姓康,唐懿宗时为内常侍张泰畜的义子,因此改姓张。唐僖宗时他主持郃阳军事,担任内供奉。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讨伐王行瑜,张承业多次出使,因此留在李克用处监督军务。唐昭宗为李茂贞逼迫,想要逃往太原

  • 庞统有哪些优点?为什么鲁肃会把庞统推荐给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庞统

    庞统有哪些优点?为什么鲁肃会把他推荐给刘备?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鲁肃本来是准备向孙权推荐庞统的,可是由于孙权“以貌取人”,以形象太差为由拒绝了他,于是鲁肃就问了庞统接下来的打算,庞统说自己准备前往

  • 蜀汉将领镇北将军:黄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黄权

    黄权,字公衡。巴西郡阆中县人。黄权在年轻时担任郡中小吏,之后被益州牧刘璋召令为主簿。建安十六年刘璋听从张松的建议派法正邀请刘备入蜀帮助自己对付张鲁,黄权得知后认为一国不容二君劝解刘璋不要让刘备进川,刘璋不但没有听取他的建议还将他贬为广汉县长。建安十七年刘备与刘璋反目成仇,两年后刘璋在简雍的劝解下开

  • 三国时期名将陆逊和姜维区别比较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陆逊

    首先,先来说一说陆逊这个人。在演义当中,陆逊可以说是非常的厉害了那么接下来就来看一看陆逊在武艺和统帅方面都有着怎样的表现吧。先来说一说陆逊的武艺到底是个什么水平呢?其实在演义当中基本上没有对于陆逊本人武艺的描述,由此就能看出来陆逊他自己的武艺实在是有些稀松平常。毕竟他走的是类似于周瑜和诸葛亮的儒将

  • 蜀汉大臣巴郡太守:郤正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郤正

    郤正,字令先,司州河南郡偃师县人。他的祖父郤俭昏庸无能,益州刺史的职位也是凭借钱财买来的,益州刺史虽然不是一品大员但也算的上是封疆大吏,到任之后他横征暴敛、大肆收税、烦扰百姓,最后被黄巾军杀。他的父亲曾在刘备麾下担任营都督,之后跟随孟达一起投降了曹魏,他的母亲最后也改了嫁。父亲投敌与母亲改嫁这种悲

  • 北宋末将领检校少保、静难军节度使、京畿河北制置使:种师道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种师道

    说起“杨家将”,许多人都耳熟能详,但说起同一历史时期的“种(Chóng)家军”,听过的人却很少,其实种家军不论是对北宋做出的贡献,还是家族渊源都胜于杨家军,只不是杨家将走上了舞台,而种家军被封存于史书中。种家军英雄辈出,种家子弟五代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