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客观评价太史慈?

如何客观评价太史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646 更新时间:2024/1/21 16:29:57

三国时期是一个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时代,涌现了许多英雄豪杰。太史慈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名将,不仅足智多谋,骁勇善战,还是贯手著棼(fen)的神射手。那为何孙权不重用太史慈,导致其抑郁而亡呢

一,少有谋略

太史慈早年投身仕途,在老家东莱郡担任奏曹史,因为很有谋略 所以很得郡守看重。不久青州刺史与东莱郡守发生冲突,二人互不相让,于是都向朝廷上书弹劾对方。当时东汉朝廷有个规定,如果州郡发生冲突,只会受理先到达的奏章。青州刺史因此抢先派人将奏章送往洛阳,东莱郡守得知后急命太史慈出发,叫他一定要赶在州里的使者之前把奏章交给朝廷。

太史慈带着奏章迅速出发,一路急行,刚好在州里的使者上交奏章前夕赶上了他。然后太史慈就迎了上去,冒充朝廷的官员问使者说:“你是想要上交奏章吗?”使者回答:“是。”太史慈便让他把奏章拿出来,自己帮他检查一下有没有错误。使者不疑有诈,便把奏章交给了太史慈。太史慈趁机拿出怀里的刀,将奏章毁了。使者吓得惊慌失措,于是大喊说:“有人毁了我的奏章。”

太史慈赶紧拉住使者,把他拽到马车里,对他说:“假如你不把奏章给我,我也毁不了它。现在你我都有罪责,可我不会独自承担,假如你我一起默不作声地逃走,就能免于受罚。”使者不解地问:“你替郡守毁了我的奏章,是立了大功,为何还要逃走?”太史慈回答说:“郡守只是让我来看你的奏章上交了没有,现在我一时冲动毁了它,恐怕郡守不会饶了我,所以我只能逃走。”

使者对太史慈的话信以为真,便随他一起逃离洛阳。结果太史慈一出城就借口有事,悄悄返回洛阳,把奏章上交给了朝廷。青州刺史听说奏章被毁,只得再派使者前往洛阳送奏章,但朝廷却没有受理,而是采纳东莱郡守的说法,指出错在青州刺史。事后太史慈名震青州,但他知道青州刺史深恨自己,担心受到报复,于是独自逃往辽东避祸。

二,报答孔融

北海相孔融听说了太史慈的事迹,对他的智谋很是赞赏,于是多次派人到他家探望,还赠予其母许多礼物。初平三年(192年),孔融派人驻守都昌,以防黄巾军入侵,没想到却被黄巾军包围。恰好太史慈此时从辽东回家,其母对他说:“你与孔融素不相识,但你走后他经常派人探望慰问,对咱家情深义重,现在他被贼人围困,你一定要赶去相救。”

太史慈来到都昌城外,趁着黄巾军包围不严,趁夜混进城内。然后太史慈见到孔融,请求带兵出城杀敌。孔融担心寡不敌众,便没有同意太史慈的请求,而是固守待援。没想到救兵迟迟不到,黄巾军却围城越来越紧。孔融后悔不已,便想派人出城去找平原相刘备求救,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太史慈于是毛遂自荐,向孔融请求派自己去。

孔融说:“现在贼军围城甚严,众人都说出不去,你虽然很勇敢,但要出城也是很困难吧?”太史慈回答说:“使君对我母亲有厚恩,因此我母亲派我来报恩。现在事情危机,希望使君不要再犹豫了。”孔融这才答应。

然后太史慈做好准备,带着两名骑兵出城射箭,射中箭靶就回城。这样一连三天,太史慈成功迷惑围城的黄巾军,在第三天冲了出去。黄巾军这才发现有诈,急忙去追赶,结果一连被太史慈射死好几人,吓得放弃追赶。接着太史慈就力劝刘备出兵,带着援兵赶到了都昌,黄巾军听说刘备前来,吓得四散而逃。事后孔融大力称赞太史慈,太史慈之母也称赞儿子报了大恩。

三,跟随刘繇

兴平二年(195年),太史慈前往曲阿,探望老乡扬州刺史刘繇。恰好孙策率军前来,有人就劝刘繇任用太史慈为大将来御敌。刘繇不以为意,笑着说:“如果我重用太史慈,名士许劭不会取笑我吗?”因此刘繇不重用太史慈,只是让他在前线打探情报。

一天,太史慈与一名骑兵出去打探消息,恰好在神亭遇见了带着十三名猛将出来巡视的孙策。太史慈丝毫不惧,一个人就向孙策冲了过去,与他打得难解难分。不久双方的援兵各自赶来,太史慈与孙策这才互相收手,返回本阵。

最后刘繇不敌孙策败走,太史慈因此随他逃往豫章郡。然后太史慈又逃到芜湖,自称丹杨太守,继续对抗孙策。太史慈见丹杨西部的泾县等六县还没有被孙策控制,于是前往招抚,成功获得当地人支持。不久孙策前来攻打泾县,结果太史慈兵败被俘。孙策亲自解开太史慈的绳索,对他说:“还记得神亭相斗吗?如果那时你捉了我会怎么样?”太史慈回答说:“不知道。”孙策大笑说:“那现在你和我就一起打天下。”

四,效力孙吴

慈临亡,叹息曰:“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权甚悼惜之。(吴书)

然后孙策任命太史慈为门下督、折冲中郎将,让他统领一支军队。太史慈跟随孙策讨伐麻保贼,遇到贼将站在城上叫骂。太史慈于是弯弓搭箭,不仅把那人的手射穿,还将其死死钉在城楼上。孙策与众军见了,纷纷拍手称赞。

建安三年(198年),刘繇病死,余部一万多人在豫章群龙无首。孙策于是派太史慈前往招抚,但孙策左右担心太史慈会趁机逃走,于是对他说:“太史慈此去怕是一去不归。”孙策回答说:“太史慈不跟着我,还能跟谁呢?”然后孙策亲自为太史慈送行,问他什么时候回来。太史慈回答说:“六十天内。”最后太史慈如期而归,还劝豫章郡守华歆带着豫章郡归附孙策,左右这才对孙策叹服。

荆州刺史刘表派侄子刘磐骚扰艾与西安等县,孙策知道他骁勇善战,必须猛将才能将其压服。然后孙策就任命太史慈为建昌都尉,管理海昏、建昌等六县,抵御刘磐。刘磐听说太史慈骁勇难低,吓得不敢再侵扰江东。曹操听说太史慈勇猛,写信劝他归顺,但他没理。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病逝,死前哀叹说:“大丈夫活着当拿七尺之剑朝见天子,现在志向还没有达成,怎么能死呢?”

总的来说太史慈是一位重情重义,文武双全的名将。但孙策英年早逝,而其弟孙权年少,与太史慈的关系并不亲近,又担心自己无法驾驭他,于是继续让他抵御刘表。太史慈哀叹孙权不重用自己,于是郁郁寡欢,年仅四十就英年早逝。

标签: 太史慈

更多文章

  • 于禁在曹魏政权中真的是第一外姓将军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于禁

    据《三国志 于禁传》记载,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即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这些武将都是曹操麾下的精英,功勋卓著。而在这五子良将中,于禁的地位是最高的,甚至在外姓武将中也是排第一的。与宗族大将相比,夏侯惇是地位最高的,而在外姓大将中,曹操最看重的是于禁。据《三国志 于禁传》所述,于禁是五子良将之

  • 张良在刘邦夺取天下的战争中立下了哪些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良

    张良在汉高祖刘邦夺取天下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参与建议刘邦取代项羽成为天下霸主,助力刘邦夺取天下。策划了霸上之战,是刘邦夺取天下的重要战役之一。帮助刘邦破解项羽的围攻,在垓下之战中协助刘邦获胜。指挥过汉军攻打齐国和楚国,取得了多次胜利。在刘邦统一天下后,他担任丞相和御史大夫等职务,为汉朝的统治和

  • 蚩尤有哪些故事?蚩尤在后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蚩尤

    蚩尤(Chiyu)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位著名神祇,也是华夏族的先祖之一。传说他是黄帝时代的一个勇士,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和威严的领袖气质。据传,蚩尤曾经率领族人与黄帝一族进行过多次激烈的战斗,但最终失败被杀。传说他的尸体被葬在了河北省赵县北的狼山下,形成了蚩尤陵,成为了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蚩

  • 吕雉有哪些不当行为?吕雉遭报应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吕雉

    吕雉,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政治家和汉高祖的皇后。她在汉朝的建立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誉为“千古一后”。然而,有些人认为吕雉在生前犯下了一些罪行,因此她应该遭到报应。那么,吕雉是否遭报应了呢?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本文将根据真实资料,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

  • 贺双卿为什么被誉为“清朝第一女词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贺双卿

    我国诗词史上,诗、词的巅峰时期分别是在唐代、宋代,其后虽然不乏有著名的诗人、词人,但论及数量和流传程度但难以与之相较。到了清朝,女词人更是少之又少,然而有一位女词人在后世有着较高的声誉,她的诗词在20世纪90年代颇受各类鉴赏类著作的青睐。她广为流传的名字叫做贺双卿,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也有

  • 支持明英宗复辟的石亨是怎样的一个人?夺门之变他又有哪些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石亨

    石亨,明朝将领,身强力壮,魁梧高大,早年即成父亲官位,任宽河卫指挥佥事,擅长骑射,惯用大刀,骁勇善战的,正统年间,抗击瓦剌建立许多战功,官至太子太师。景泰八年参与夺门之变,支持明英宗复辟有功,被封为忠国公,和曹吉祥一度权倾朝野。但是在史书却以曹石之乱结束一生,石亨预谋叛变,但是却落得病死狱中的下场

  • 伊尹是谁?伊尹为什么能成为商朝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伊尹

    伊尹是商朝时期著名的宰相,被誉为“治国安邦之才”。他在商朝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本文将从伊尹的生平事迹、政治成就和思想贡献三个方面来介绍这位伟大的宰相。一、伊尹的生平事迹伊尹出生于商朝的一个贫苦家庭,但他却拥有着非凡的才华和智慧。年轻时,他曾经担

  • 战国时期齐国田单和田忌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田单

    田单和田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他们分别在不同的时期活跃于中国的政治和军事领域。虽然他们的名字非常相似,但是关于他们之间是否有关系的争议一直存在。本文将从历史资料出发,探讨一下田单和田忌的关系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田单的背景。田单是战国时期的一个著名将领,他曾经为齐国的孟尝君效力,并且在孟尝君

  • 田单为什么不自己称王?田单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田单

    田单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他曾经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担任过重要职务。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最为人所知的是他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并在后来的战争中表现出色。然而,田单为什么没有选择自立为王呢?这是一个历史之谜,也是许多人感兴趣的问题。首先,田单是一个非常有政治头脑的人。他深知自立为王会带

  • 田单复国后齐国为什么一蹶不振?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田单

    田单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他曾经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担任过重要职务。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最为人所知的是他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并在后来的战争中表现出色。然而,田单复国的另一个历史事件却鲜为人知:他在复国后帮助齐国重建,但很快就陷入了混乱和衰落。那么,为什么齐国在田单复国后一蹶不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