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名将枢密使外戚:李继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北宋名将枢密使外戚:李继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979 更新时间:2023/12/22 6:07:42

继隆是枢密副使李处耘长子、明德皇后长兄,北宋初年时期的名将与军事家。接下来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宋太宗赵光义是以弟继兄之位,搞出了“烛光斧影”这出千古疑案,他要想坐稳皇位,、武两大集团的拥戴至关重要,其中军权又是重中之重,宋太宗很担心军中的将领不服从他这个皇帝,如何控制军队并让军队为自己服务是赵光义最操心的事。

为此赵光义想出了“将从中御”这一招,也就是每到作战的时候就由赵光义本人亲自授予出征将帅应对谋略和攻守计划,还直接授以阵图让前方将帅依图作战,且不得擅自更改,试图用这种方式掌控军队,不让领军作战的将帅有自己独立的作战思想。

在实际作战过程中,前方形势一日多变,将帅需要临机随时变动策略,可大多数前线将领在赵光义的旨意限制下并不敢擅自改变作战策略,所以,在宋辽边境的不断交锋中,北宋军队在大多数的对抗中总是处于下风。

大凡前线主帅在作战的时候,顾虑最多的除了后勤能否有保障之外,最害怕的事就是上司的瞎指挥,近代的蒋校长就是其中的典型,他打输掉解放战争,频繁插手前敌指挥是主要原因之一。

宋太宗时期的宋辽边境统兵将帅也不得不面临远在汴京的赵光义的直接瞎指挥,他们也不敢违抗赵光义的圣旨,真正懂军事的统兵将领估计都很郁闷。不过也有例外,北宋初期的大将李继隆就曾多次违背赵光义的指令打仗,并且还都取得了比较辉煌的胜利。

事急从权,为了赢得胜利,李继隆临阵更改赵光义指定的阵图

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军在赵光义的亲自率领下携灭北汉之余威北上迎战辽军,结果在高梁河战役中一败涂地,辽军在耶律休哥的率领下顺势反攻,在满城(今河北省保定市)附近遇上了阻击的宋军,当时宋军的主将是崔翰,李继隆是监军。

宋军起初严格按照皇帝授予的阵图布阵,但在对阵时发现要对抗辽军的骑兵冲锋,皇帝设想的军阵不管用,各阵之间空隙过大,要想获胜就需要改动阵型拉近军阵之间的距离来应对大规模的骑兵冲锋,主将崔翰不敢变动赵光义指定的阵型,眼瞅着要打败仗,关键时刻是李继隆主动站出来表态:

初,太宗授以阵图,及临阵有不便,众以上命不可违。继隆曰:“事有应变,安可预定,设获违诏之罪,请独当也。”即从宜而行,败之于徐河。

有监军的担保,宋军的将领们才敢于临阵变换阵型,并且在此战中大胜辽军,史载此战中宋军斩首万级,算得上是宋辽对战以来有数的大胜,胜利的关键当然就是李继隆临阵敢于站出来承担责任,变动赵光义指定的作战阵型,这才有了后世称为“第一次徐河之战”的胜利。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继隆违抗赵光义禁止出战的旨意,率部大胜辽军

宋太宗端拱元年(公元988年),辽军在耶律休哥的率领下再次入侵北宋,时任定州(今河北定州市)都部署的李继隆再次遇上了耶律休哥这个老对手。在此之前,因为宋军多次在和辽军的作战中失败,赵光义被打得有点害怕了,所以严令各地守城将领不得出城野战,命令他们守好城池就行,结果到了李继隆这里,他再次违背了赵光义的意愿:

初,朝议有寇至,令坚壁清野,勿与战。一日,契丹骤至,攻蒲城,至唐河。护军袁继忠慷慨请出师,中黄门林延寿等五人以诏书止之。继隆曰:“阃外之事,将帅得专。”乃与继忠出兵,战数合,击走之。

如果李继隆不出战,北宋边境除主要城池之外的乡间将被辽军一扫而空,这对于宋朝军民的士气将是重大的打击。李继隆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名义悍然率部出城和辽军死战,再次大胜耶律休哥统帅的辽军铁骑,斩首超过一万五千级,以一己之力终止了辽军试图一鼓作气打到黄河边的猛烈势头。

不轻言失地,李继隆违背中枢决策,率部捍卫边境要地

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耶律休哥又来入侵北宋边境,一直打到威虏军(军寨,今河北省徐水县西)所防守的地域,当时宋朝中枢对于这个边境小军寨的去留有颇多争议,最终采取的策略是放弃这个地方,但李继隆表示强烈反对:

尝有诏废威虏军,继隆言:“梁门为北面保障,不可废。”遂城守如故,讫为要地。

为保证辽军不攻破威虏军所在,李继隆亲率大军为威虏军运粮,途中遭到耶律休哥的攻击,李继隆临阵不乱,派遣大将尹继伦统帅精锐绕至辽军背后发动进攻,一举取得了这场被称为“第二次徐河之战”战斗的胜利,辽军大败,损失无算,连耶律休哥本人也在宋军的进攻中受重伤狼狈逃窜。

李继隆多次违背赵光义的指令对外作战,如果是一般将领早就被赵光义干掉了,可李继隆有护身符护体,他和赵光义的关系可不是普通关系,他们是亲戚,李继隆是赵光义的妻子明德皇后李氏的兄长,可以说是当时最牛的外戚,

李继隆既是赵光义认可的自家人,又能统兵打胜仗,这样的人才对于需要小心防范军中非嫡系势力抱团的赵光义来说是绝对要拉拢和重用的,所以赵光义对李继隆不严格遵从阵图作战等举措也只是一笑而过,“将从中御”是害怕非嫡系将领作怪,李继隆这样的自己人就不存在这个担忧。

赵光义其实巴不得李继隆多立军功,有自己人在军中帮助他掌控军队那是相当美好的。当然,这也是宋太宗时期文官集团还没有完全崛起时才能出现的情形,这个时候,还没有发展到强势的文官集团集体出外领军,会打仗的外戚牛逼一点还是能出头的。李继隆身份特殊,所以才能抗住压力,时势造英雄而。

标签: 李继隆

更多文章

  • 李广为什么会被叫做“飞将军”?李广的一生有哪些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广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西汉武帝时期,国家最大的安全威胁就是匈奴,李广一生也主要是跟匈奴作战。如果真的“没打过一场胜仗”,匈奴会给对方的“百败之将”送上“飞将军&rdquo

  • 中国古典美女才女演员:夏梦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夏梦

    夏梦原名杨蒙,江苏苏州人,生于上海,是50-60年代香港长城电影制片公司首席女演员,香港青鸟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合伙人、电影制片人,也是香港左翼电影的代表人物。夏梦擅演擅唱,不论时装、古装、戏曲电影皆能胜任,是国语片罕见的全能演员。在老一辈的影迷心中,夏梦是香港唯一一位可与奥黛丽.赫本(港译柯德利

  • 春秋霸主齐桓公有什么缺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带领齐国称霸东方。但齐桓公本人的下场却是凄惨无比,一代霸主竟然被活活饿死,实在令人无法理解。我们肯定很难想象一位皇帝被饿死的情景,但齐桓公不是皇帝,那个时候各个诸侯国的国君,他们的权力并非至高无上。齐桓公落得如此下场实际上也是他自己的决策出现失误,也暴露了齐桓公的缺点,下面就

  • 赵士程是谁?赵士程与唐婉之间有着什么样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士程

    赵士程是宋太宗玄孙赵仲湜之子,唐婉第二任丈夫 。这是今天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沈园的一曲《钗头凤》,陆游与唐婉的爱情从此传为佳话,流传之余,悲剧的结尾总令人潸然泪下。此刻,世人也逐渐忽视了另一个人赵士程,那个真正与唐婉共度了余生的人。一、君子色而不淫,爱是守护与成全陆务观与唐蕙仙的爱

  • 如何客观评价诸葛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瞻

    诸葛瞻,字思远,琅琊郡阳都县人,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长子。建兴五年诸葛瞻出生,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经过三年劝农讲武的准备,率大军出斜谷道,出兵武功县。期间他给哥哥诸葛瞻在信中写到诸葛瞻虽然聪慧,但恐怕他将来成不了大器。同年诸葛亮病逝在五丈原,蜀军返回成都后,刘禅追谥诸葛亮为忠武侯。诸葛瞻也因为出身的原因

  • 如何客观评价太史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史慈

    三国时期是一个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时代,涌现了许多英雄豪杰。太史慈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名将,不仅足智多谋,骁勇善战,还是贯手著棼(fen)的神射手。那为何孙权不重用太史慈,导致其抑郁而亡呢一,少有谋略太史慈早年投身仕途,在老家东莱郡担任奏曹史,因为很有谋略 所以很得郡守看重。不久青州刺史与东莱郡守发

  • 于禁在曹魏政权中真的是第一外姓将军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于禁

    据《三国志 于禁传》记载,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即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这些武将都是曹操麾下的精英,功勋卓著。而在这五子良将中,于禁的地位是最高的,甚至在外姓武将中也是排第一的。与宗族大将相比,夏侯惇是地位最高的,而在外姓大将中,曹操最看重的是于禁。据《三国志 于禁传》所述,于禁是五子良将之

  • 张良在刘邦夺取天下的战争中立下了哪些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良

    张良在汉高祖刘邦夺取天下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参与建议刘邦取代项羽成为天下霸主,助力刘邦夺取天下。策划了霸上之战,是刘邦夺取天下的重要战役之一。帮助刘邦破解项羽的围攻,在垓下之战中协助刘邦获胜。指挥过汉军攻打齐国和楚国,取得了多次胜利。在刘邦统一天下后,他担任丞相和御史大夫等职务,为汉朝的统治和

  • 蚩尤有哪些故事?蚩尤在后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蚩尤

    蚩尤(Chiyu)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位著名神祇,也是华夏族的先祖之一。传说他是黄帝时代的一个勇士,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和威严的领袖气质。据传,蚩尤曾经率领族人与黄帝一族进行过多次激烈的战斗,但最终失败被杀。传说他的尸体被葬在了河北省赵县北的狼山下,形成了蚩尤陵,成为了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蚩

  • 吕雉有哪些不当行为?吕雉遭报应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吕雉

    吕雉,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政治家和汉高祖的皇后。她在汉朝的建立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誉为“千古一后”。然而,有些人认为吕雉在生前犯下了一些罪行,因此她应该遭到报应。那么,吕雉是否遭报应了呢?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本文将根据真实资料,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