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苏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苏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88 更新时间:2023/12/4 23:19:36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人物生平

青年游荡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苏洵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少时不好读,由于父亲健在,没有养家之累,故他在青少年时代有点像李白杜甫的任侠与壮游,走了不少地方。

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约于此年苏洵开始读书,学习断句、作诗文但没有学会就放弃了读书。

北宋天圣六年(1027年),苏洵与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程氏结婚,程氏时年18岁。

北宋天圣六年(1028年),苏洵尚未发奋读书,终日嬉游,不知有生死之悲。程夫人生长女但未满一岁夭亡。

北宋天圣七年(1029年),苏洵仍未发奋读书,其父“纵而不问”。

北宋天圣八年(1030年),苏洵游成都,于重九日至玉局观见青城山张仙师画像,用身佩玉环换回安置于家中,每日旦起焚香祷告祈求得子,是年冬生长子景先。

发愤读书

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苏洵母亲史氏病故,葬于眉山县修文乡安道里苏氏祖坟。苏洵第一次上欧阳内翰书说:“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时间实已太晚,何况一开头的时候,态度又不很认真,仗着聪明,看看与他同辈的人,都不见得比自己高明,以为读书没有什么难。但是到第一次应乡试举人,他却不幸落第。这次失败,使他痛自检讨,再搬出几百篇自己的旧作细读,不禁喟然叹道:“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愤然将这批旧稿,一把火烧个干净,决心取出《论语》、《孟子》、韩愈文来从头再读,继续穷究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贯穿古今。每日端坐在书斋里,苦读不休者达六、七年,并发誓读书未成熟前,不写任何文章。此时,苏洵已二十七岁。所以欧阳修作墓志铭,张方平作墓表,史本传皆言:“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

生儿育女

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老泉自序二十五岁,始知读书。程夫人生次女。

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苏洵发奋读书,立下壮志。程夫人生幼女,因排行第八古称“八娘”

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在家继续发奋读书。程夫人生次子苏轼。兄长澹居家中,仲兄苏涣为开封士曹官有两子两女。

北宋景祐四年(1037年),苏洵去京师礼部考取进士,未被录取。长兄澹病逝于家。

北宋景祐五年(1038年),苏洵次年又举茂才异等不中,返回家中,继续闭门苦读。长子景先年仅八岁而亡。

增广见闻

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苏洵居家竭力苦读,考究古今治乱得失。程夫人生幼子苏辙。是年苏洵到阆州(现在的四川阆中县)去探望在那儿做官的哥哥苏涣,看到哥哥治理地方成绩很好,颇受感动,不久东下出夔州巫峡,顺流而到荆州(现在的湖北襄阳县)一带,游学各地,结交有学问的师友,增加不少见闻和人生经验。

北宋宝元三年(1040年),苏洵经过五六年的刻苦研读学问已成,仲兄苏涣从开封士曹移任阆州通判。

教子读书

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苏洵在家读书考究古今治乱得失,并教授苏轼读书。是年苏洵次妹病亡。

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苏洵送苏轼入天庆观北极院小学读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

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苏洵居家读书,教授苏轼。是年离家出外游学,自眉州出发到嘉州,游峨眉山,然后顺流而下从夔州巫峡下荆诸,准备前往京师。程夫人在家教授苏轼范滂专。

北宋庆历七年到至和二年(1047年到1055年),苏洵继续居家读书,考究古今治乱得失同时教授苏轼和苏辙读书,年间苏洵的幼女八娘在舅父(公公)家遭受虐待,苏轼的表兄也就是八娘的丈夫助虐,忧愤而死,苏洵苏轼苏辙与程浚及程之才断绝来往。苏洵也多次远游,和成都官员张平交好,张平曾向欧阳修举荐苏洵,未果。

三苏游京

北宋嘉祐初年(1056年),苏洵带二子进京应试,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衡论》、《权书》、《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刘向贾谊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苏洵。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苏洵,苏洵文名因而大盛。在京期间,认识了保聪禅师,“予在京师,彭州僧保聪来求识予甚勤,及至蜀,闻其自京师归,布衣蔬食以为其徒先,凡若啊年,而所居圆觉院大治。”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二子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

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宋仁宗召苏洵到舍人院参加考试,苏洵推托有病,不肯去应诏。

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苏洵带领全家乘船沿岷江而下,东出三峡,走水路进京,在丰都参观了仙都观,传说这是阴长生升仙的地方,写有《题仙都观》诗凭吊这个仙人。

北宋嘉祐五年(1060年),经韩琦推荐,苏洵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后与陈州(今河南)项城县令姚辟一同修撰礼书《太常因革礼》。

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七月,日苏洵被任命为秘书省试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是月命苏洵去礼院与陈州项城县令姚辟同修太常因革礼书,是月仲兄苏涣出知涟水军,未行提点利州路刑狱,苏洵父子于西郊送别。八月苏轼苏辙参加制科考试及殿试。九月苏轼被任命大理评事,苏辙被任命秘书省校书郎。十一月苏轼辞别父亲去凤翔赴任。

北宋志平三年(1066年),三月,《太常因革礼》编撰完成。苏洵所著《易传》尚未完成即病重,命子苏轼述其志写完《易传》。四月二十五日病逝于京师,时年58岁。六月具官船载洵由苏轼苏辙扶护出都城,苏轼妻王弗灵柩亦随载而行,自汴入淮溯江而上抵江陵,十二月入峡延水路于第二年四月护丧还家,十月二子尊父命于其母合葬。

标签: 苏洵

更多文章

  • 明末清初将领:祖大寿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祖大寿

    祖大寿本名天寿,五十岁时改名大寿,明末清初名将。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明末崇祯年间,明朝军队跟清朝(后金)军队在辽东地域反复拉锯。其中,涉及到的最关键人物,既不是被崇祯凌迟处死的袁崇焕,也不是后来献出山海关的吴三桂,而是长期镇守锦州的祖大寿及其家族。祖大寿凭借他镇守的锦州,以及祖家在辽东地

  • 为什么把郭嘉叫做“鬼才”?郭嘉的厉害之处体现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郭嘉

    后人有云: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即后世有人根据史料推测,诸葛亮在当时虽是小有名气,却一直婉拒出仕。极有可能是慑于郭嘉的才华和能力。郭嘉成为谋士以来,素有“鬼才”之称。他原本为袁绍大军中的谋士,但郭嘉观察袁绍并非乱世之能者,才拂袖而去。郭嘉离开袁绍后,恰逢曹操手握东汉朝廷大权之

  • 蜀汉将领右车骑将军:廖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廖化

    廖化,本名淳,字元俭,荆州襄阳郡中卢县人。刘备取下益州后,又于建安二十四年春在汉中击败曹操大军,接着派遣刘封、孟达占据上庸,此时,刘备集团的领地和实力大为增强,达到了顶峰时期,孙权集团平定山越、取得交州、荆州三郡,实力也大为增强,但曹操集团仍然是三大军事集团中最为强大的。建安二十四年,南郡太守糜芳留

  • 王猛对前秦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猛

    前秦是氐族建立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也是十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军门被褐异隆中,抱策归秦竟事戎。犹喜遗言真有识,不教胡马向江东。(明·高启)一,拜谒桓温王猛幼时好学,喜读兵书,为人谨慎稳重,气度不凡,不拘小节。354年,桓温北伐,驻军

  • 宋末元初将领镇国上将军、都元帅:刘整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整

    刘整,字武仲,宋末元初著名将领,元朝水军的创建人。金末时投奔南宋,隶属于南宋名臣赵方麾下。刘整沉毅有智谋,善骑射。赵方临死之前,对儿子赵葵说:刘整才气横溢,汝辈不能用,宜杀之,勿留为异日患。赵葵不听。刘整又跟随南宋名将孟珙攻打金朝的信阳,刘整任前锋,夜率骁勇十二人,渡堑登城,袭擒其守。孟珙得知大惊,

  • 北宋宰相、政治家:范纯仁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范纯仁

    范纯仁(1027年7月24日~1101年2月1日),字尧夫。苏州吴县人,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北宋时期名臣、政治家、宰相,人称“布衣宰相”。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范纯仁从其父教诲,又与孙复、石介、胡旦、李觏等名士游,待人平易忠恕,尝谓:“但以

  • 北宋宰相、书法家:吕大防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吕大防

    吕大防(1027年1097年),字微仲,京兆府蓝田人,北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任冯翊主簿、永寿县令,县无井,饮水困难,大防将泉水引入县,县民名之曰“吕公泉”。英宗即位,改太常博士、监察御史里行。因参

  • 如何评价吕公著?有哪些与吕公著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吕公著

    吕公著(1018年-1089年3月17日),字晦叔。寿州人,北宋中期官员、学者,太尉吕夷简第三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公著讲说以治心养性为本,语约而理尽。在宋代学术史上,开启了吕学端绪。他一生著述颇丰,著有《五州录》《吕申公掌记》《吕正献集》《吕氏孝经要语》《葵亭集》等。

  • 南朝后期岭南圣母:冼夫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冼夫人

    冼夫人,中国公元六世纪时岭南地区的百越女首领。她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十一年(512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诞生于高凉(现高州市),卒于隋代仁寿初年(602年)正月十八日,享年九十周岁。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她一生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保证了社会的和平稳定,促进了岭南地区的经济

  • 盘点有关兰陵王的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兰陵王

    兰陵王是北朝时期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名将。有的说他“有胆勇,善战斗”,有的说他“勇冠三军,百战百胜”。这表明,他的英勇善战绝不仅是因为戴着狰狞的面具。光靠威吓,肯定是吓不退敌人的,关键还是他自身有超越常人的战斗本领。狰狞的面具,只是为他的神勇无敌增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