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东吴书法家:皇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时期东吴书法家:皇象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92 更新时间:2024/1/17 14:10:18

皇象(生卒年不详),字休明,三国时期吴国广陵江都人,官至侍中、青州刺史。善八分,小篆,尤善章草。其章草妙入神品,时有书圣之称。书法作品与当时严武棋、曹不兴的画并称“八绝”。章草学杜度,笔势沉着痛快,纵横自然。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皇象大约生于东汉末年,后来进入中枢,位至侍中、青州刺史。幼年工书,师于名师杜度。在杜度的指导下,下过“池水为墨”的苦功,后来取得非凡成就。

个人作品

今传皇象《急就章》拓本,系明杨政于正统四年(1439)据宋人叶梦得颍昌本摹刻的所谓《松江本》,其它古本未见流传。功先生所收藏的明拓《松江本》是所见到的较佳拓本。《松江本》原石现藏上海市松江县博物馆。传世书迹有《天发神谶碑》、《文武帖》、《急就章》等。

作品赏析

《天发神谶碑》

《天发神谶碑》建于吴天玺元年(公元276年),又名《天玺纪功碑》、在宋以前已断为三石,故又名《三断碑》。传为华(核)文、皇象书,又传为苏建所书,因碑文残缺,无从考证。旧在江苏江宁尊经阁,清嘉庆十年(1805)毁于火。由于碑石早已断为三截,传世不见未断的拓本。最早的是宋拓,其次是明拓,最晚的是焚毁前的清拓本。

此碑书法非隶非篆,篆书的笔意重一些。雄伟劲健,锋棱有威,下笔多呈方棱,收笔多作尖形。转折方圆并用,结体上紧下松,字形修长,形象奇异瑰伟。其笔法及体势,在书法史上可说是前无先例,后无继者。是研究东吴石刻文字的重要资料。

由于原碑早毁,流传拓本很少。尤以断裂之前的宋拓本极为珍贵。这里所选的拓本为故宫博物院藏宋拓孤本,字迹清晰,墨色醇古。

《急就章》

《急就章》原名《急就篇》,是西汉元帝时命令黄门令史游为儿童识字编的识字课本。因篇首有“急就”二字而得名。《急就篇》用不同的字组成三言、四言或七言的韵文,内容涉及姓名、 组织、生物、礼乐、职官等各方面,如一部小的百科全书。该文从汉至唐一直是社会流传的主要识字教材,同时,抄写规范精雅的本子也有作为临书范本的功能。唐代以后,《急就篇》的主导蒙学教材地位方为《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所代替。 [5]

流传至今最早的《急就章》写本传为皇象书,今有刻本流传。而以明代吉水(今属江西省)杨政于正统四年(1439)时,据宋人叶梦得颍昌本摹刻的为最著名,因刻于松江,故名“松江本”,原石现藏松江县博物馆。此本章草和楷书各书一行,字形规范,笔力刚健,寓变化于统一,其字结体略扁,各字间均不牵连。有些笔画下笔尖细,重按后上挑,出锋镰利,形成不规则的三角形,成为其字的重要特点。此书点画简约、凝重、含蓄,笔意多隶,笔划虽有牵丝,但有法度,字字独立内敛。横、捺、点画多作波磔,整篇气息古朴、温厚,沉着痛快,纵横自然。近人沈曾植《海日楼札丛》称:“ 细玩此书, 笔势全注波发,而波发纯是八分笔势,但是唐人八分,非汉人八分。”此帖对后世影响甚大,至今仍为古章草的代表作品,亦是公认的章草范本之一。

传为他的作品的还有《顽闇帖》、《文武将队帖》,另,著名的吴碑《天发神谶碑》亦传为他所书。《急就章》长达一三九四字,可谓洋洋大观。真迹早已不存,刻本以传为据庸摹本摹勒上石的松江刻本为最著。其字结体略扁,各字间均不牵连。有些笔画下笔尖细,重按后上挑,出锋镰利,形成不规则的三角形,成为其字的重要特点。此帖对后世影响甚大,至今仍为古章草的代表作品,亦是历代学习章草的良好范本。

标签: 皇象

更多文章

  • 有哪些与曹不兴相关的趣闻轶事?史籍中是如何记载曹不兴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不兴

    曹不兴,亦名弗兴,三国时著名画家。孙吴吴兴人,生卒年不详。他在黄武年间(222229年)享有很大的声誉。被称为“佛画之祖”。与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南朝梁张僧繇并称“六朝四大家”。又与赵达的算术、严武的弈棋、皇象的草书等号称“吴中八绝

  • 曹不兴留下了哪些作品?他的画作有何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不兴

    曹不兴,亦名弗兴,三国时著名画家。孙吴吴兴人,生卒年不详。他在黄武年间(222229年)享有很大的声誉。被称为“佛画之祖”。与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南朝梁张僧繇并称“六朝四大家”。又与赵达的算术、严武的弈棋、皇象的草书等号称“吴中八绝

  • 三国时期东吴术士:赵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达

    赵达,洛阳人,三国时期东吴方士,中国民间奉祀的神灵,属于六十甲子神之一。与刘惇、吴范、严武、曹不兴、皇象、宋寿和郑妪合称东吴“八绝”。其妹妹为孙权之妾。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达从小他就跟随汉朝侍中单甫求学。他认为东南方向有帝王的征候,可以躲避灾难,

  • 三国时期东吴术士:刘惇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惇

    刘惇,字子仁,平原人。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东吴官员,擅长占星术数。与吴范、赵达、严武、曹不兴、皇象、宋寿和郑妪合称东吴“八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刘惇,字子仁,是平原人。因战乱而避难各地,客游庐陵,在孙辅手下作事。因知晓天文、懂得占卜而闻名

  • 三国时期东吴术士:吴范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吴范

    吴范(?-226年),字文则,会稽上虞人。三国时期孙吴官员,擅长术数。与刘惇、赵达、严武、曹不兴、皇象、宋寿和郑妪合称“吴中八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吴范以推算天象节气和观察气候闻名于郡中。孙权起于东南,他委身事奉,每推算灾祥多应验,遂显名。孙权

  • 有哪些与胡综相关的轶事典故?对胡综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胡综

    胡综(183年-243年),字伟则,豫州汝南郡固始人,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擅作辞赋。少年避难江东,十四岁时在孙策属下做门下循行,在吴郡与孙权一起读书。之后陆续任职金曹从事、鄂长、书部。东吴将领晋宗弃吴降魏,胡综与贺齐生擒晋宗,加官建武中郎将。建安二十五年

  • 三国时期东吴大臣偏将军左执法:胡综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胡综

    胡综(183年-243年),字伟则,豫州汝南郡固始人,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擅作辞赋。少年避难江东,十四岁时在孙策属下做门下循行,在吴郡与孙权一起读书。之后陆续任职金曹从事、鄂长、书部。东吴将领晋宗弃吴降魏,胡综与贺齐生擒晋宗,加官建武中郎将。建安二十五年

  • 有哪些与是仪相关的轶事典故?是仪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是仪

    是仪(生卒年不详),本名氏仪,字子羽,北海郡营陵县人 ,三国时期吴国官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仕东汉、东吴两朝,早年曾在本县营陵县及本郡北海郡任官,后在东吴历任骑都尉、忠义校尉、裨将军、偏将军、侍中、中执法、尚书仆射等官。先封都亭侯,后进封都乡侯。年八十一岁时病逝,死前要

  • 三国时期东吴大臣忠义校尉、裨将军:是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是仪

    是仪(生卒年不详),本名氏仪,字子羽,北海郡营陵县人 ,三国时期吴国官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仕东汉、东吴两朝,早年曾在本县营陵县及本郡北海郡任官,后在东吴历任骑都尉、忠义校尉、裨将军、偏将军、侍中、中执法、尚书仆射等官。先封都亭侯,后进封都乡侯。年八十一岁时病逝,死前要

  • 三国时期东吴大臣辅军中郎将奋威将军:潘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潘濬

    潘濬(一作潘浚)(?-239年),字承明,武陵郡汉寿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蜀汉大司马蒋琬的表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潘濬为人聪察,对问有机理,拜大儒宋忠为师,得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赏识。不到三十,即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江夏从事,因按杀贪污的沙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