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春秋时期发明家鲁班生平介绍及评价 鲁班的本名叫什么

春秋时期发明家鲁班生平介绍及评价 鲁班的本名叫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068 更新时间:2023/12/28 0:21:50

鲁班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发明家,是历史上有名的工匠,中国建筑的鼻祖!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名班,字依智。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钩和梯是春秋末期常用的兵器。《墨子·鲁问》记鲁班将钩改制成舟战用的“钩强”,楚国军队用此器与越国军队进行水战,越船后退就钩住它,越船进攻就推拒它。《墨子·公输》则记他将梯改制成可以凌空而立的云梯,用以攻城。

大约在公元前450年以后,他从鲁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制造兵器,准备攻宋国。墨子不远千里,从鲁行十日十夜至楚国都城郢,在楚王宫中以衣带为城,以竹片为器,与鲁班相斗,鲁班的攻城器械都用尽了,墨子的守城办法还有余,最终鲁班心服口服,而楚王也放弃攻宋。

后来在墨子的影响下,鲁班不再制作这类战争工具,专门从事生产和生活上的创造发明,以造福于劳动人民。

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鲁班还改进了锁钥!在周穆王时已有简单的锁钥,形状如鱼。经鲁班改进后,形如蠡状,内设机关,外面不露痕迹,凭钥匙才能打开,能代替人的看守。

据《事物绀珠》、《物原》、《古史考》等古籍记载,诸如曲尺(也叫矩或鲁班尺),墨斗、刨子、钻子、锯子等工具都为鲁班所发明。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名师巨匠,把他尊为中国土木工匠的始祖。

据传,某日鲁班进深山砍树时,不小心脚下一滑,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渗出血来,他摘下叶片轻轻一摸,原来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齿,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鲁班从中受到启发。心想要是这样齿状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锯断树木了吗!于是,他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锋利的锯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但据考古学家发现,居住在中国地区的人类早在新石器时代就会加工和使用带齿的石镰和蚌镰,这些是锯子的雏形。鲁班出生前数百年的周朝,已有人使用铜锯,“锯”字也早已出现。

曲尺最早名为“矩”,又名鲁班尺,相传为鲁班所作,后经风水界加入八字,以丈量房宅吉凶,并呼之为“门公尺”。又称“角尺”,主要用来校验刨削后的板、枋材以及结构之间是否垂直和边棱成直角的木工工具。鲁班尺产生不久即融合了丁兰尺,后又融入寸、厘米。是度量、矫正的重要工具。由于其特殊的功能,在风水文化、建筑文化中表现最为广泛。

墨斗是木工用以弹线的工具,据传为鲁班发明。此工具以一斗型盒子贮墨,线绳由一端穿过墨穴染色,已染色绳线末端为一个小木钩,称为“班母”,传为鲁班之母亲发明。班母通常离地面约一吋。固定之后,将已染色线绳向地面弹动,工地以此为地平直线标准。又可以班母固定于高处,墨斗悬垂,以墨斗之重量作墬力,将已染色线绳向壁面弹动,以此为立面直线标准。后石匠师父以斗线定采集下来的岩石形状,再用其它工具把不要的部分敲掉,以成所需方石,长石等形状的石料。

据《世本》记载,石磨亦是鲁班所发明。传说鲁班用两块比较坚硬的圆石,各凿成密布的浅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转动,就把米面磨成粉了。在此之前,人们加工粮食是把谷物放在石臼里用杵来舂捣,而磨的发明把杵臼的上下运动改变做旋转运动,使杵臼的间歇工作变成连续工作,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这是古代粮食加工工具的一大进步。鲁班发明磨的真实情况已经无从查考,但是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龙山文化时期(距今四千年左右)已经有了杵臼,因此到鲁班的时代发明磨,是有可能的。

《礼记·檀弓》记他设计出“机封”,用机械的方法下葬季康子之母,其技巧令人信服。但当时盛行厚葬,这种方法未被采纳。

《述异记》记鲁班曾在石头上刻制出“九州图”,这大概是最早的石刻地图。此外,古时还传说鲁班刻制过精巧绝伦的石头凤凰。

据说第一个在地下掘出水来的人是舜帝,而第一个在山区打出深水井的人便是鲁班。初期的水井很不讲究,口大底小,不方不圆,充其量只能算是个“临渴掘井”的应急水坑。是鲁班发明创造了打井的技法,才出现了井壁以石砌垒的石井,以砖砌垒的砖井,以陶环套接的陶井,以沙灰捶抹的灰井,以木材构架的木井;才懂得了建井台防污水流入,筑井亭。

或许人们对“天舜日”的渴求甚过一切吧,如今传诵舜井者甚多,鲁班井却鲜少有人提及。

拉水的滑轮也是鲁班发明的。当年鲁班看见乡亲们一头挑着瓦罐,一头挑着一团井绳走上井台,一抽一抽地半天提不上一罐子水来。他觉得乡亲们太辛苦了,于是苦思冥想,终于造出了拉水的滑轮!后来,滑轮“转”成了辘轳,辘轳又“转”成了风车,风车又“转”成了水车,就这样,辗转便是两千多个春秋。

鲁班还改进过车辆的构造,制成了机动的木车马。这种木车马由木人驾御,装有机关,能够自动行走。

后世不少科技发明家,如三国时期的马钧、晋朝的区纯、北齐的灵昭、唐朝的马待封等,都受这个传说的影响,相继朝这个方向发展过。

要说鲁班最具传奇色彩的发明,就不得不提《墨子》一书中所记载的:“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意思是说鲁班制作的木鸟,能乘风力飞上高空,三日而不落地。

传说当年鲁班祖师刚刚新婚不久就被征召到国都干活,因为特别想念新婚妻子,于是就做了一只木鸢,人只要骑上去念几句咒语,木鸢就能载着他飞回千里之外的家里,与妻子相聚。

传说,鲁班的妻子也是一位出色的工匠,据说伞就是她发明的。传说鲁班妻子云氏因为怜惜鲁班在风雨烈日下工作,见亭子可避雨遮阴,于是突发奇想,想造一个“活动亭子”让鲁班带在身边,乃造伞子。纸是汉代才出现的,相传鲁班妻子最终造了把布伞。

相传鲁班收过很多门徒,为了维护班门的声誉,他会定期考察淘汰一些人,其中有个叫泰山的,看上去笨笨的,来了一段时间,手艺也没什么长进,于是鲁班将他扫地出门。几年后,鲁班上街闲逛时,忽然发现许多做工精良的家具,做得惟妙惟肖,很是受人欢迎。正当鲁班疑惑是何人这般厉害时,有人在一旁告诉他:“就是你的徒弟泰山啊。”鲁班听闻不由感慨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成语“班门弄斧”也是与鲁班有关的一个成语。意思是: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

标签: 鲁班

更多文章

  • 清朝宗室和硕饶余亲王阿巴泰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阿巴泰

    爱新觉罗·阿巴泰(1589年1646年),满洲正蓝旗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母为庶妃伊尔根觉罗氏,清朝宗室、开国元勋。[1]初授台吉。万历三十九年( 1611年),和费英东、安费扬古一起征讨东海女真窝集部乌尔固辰、穆梭二路。天命八年(1623年),同德格类一起征讨扎鲁特部,追斩昂安。

  • 孟古哲哲:皇太极的生母 清朝的第一位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孟古哲哲

    在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所有后妃中,最为著名的要属阿巴亥了,阿巴亥知名度较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她的儿子多尔衮和多铎,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努尔哈赤在后期十分宠爱阿巴亥,不仅封了阿巴亥为大福晋,还是努尔哈赤生命的最后一程中,唯一陪伴在努尔哈赤身边的人。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主角,并不是阿巴亥,虽然阿巴亥

  • 清朝最后一任直隶总督张镇芳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镇芳

    说起直隶总督,大家都知道,他是大清帝国封疆大吏之首,号称天下第一总督。自雍正以来,清朝的能臣好多都当过直隶总督,比如李卫,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可你知道,最后一任直隶总督是谁吗?他叫张镇芳,河南项城人。咦,和袁世凯是老乡?非但是老乡,还有亲戚呢。张镇芳是袁世凯的兄嫂之弟,也就是袁世凯的表弟。有人

  • 蒙古帝国托雷正妻唆鲁禾帖尼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唆鲁禾帖尼

    克烈·唆鲁禾帖尼(1192年?-1252年),大蒙古国(蒙古帝国)皇太后,克烈氏,是拖雷的正妻,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的生母。元宪宗蒙哥和元世祖忽必烈都做过大元(大蒙古国)的帝王,旭烈兀在西亚开创了伊儿汗国,阿里不哥1260年在蒙古本土被部分宗王贵族推举即位,并和忽必烈争位达四

  • 蜀汉西晋名将罗宪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罗宪

    罗宪(218年270年),字令则,荆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西晋开国将领,巴东太守(郡府在永安白帝城)。于蜀汉灭亡后降魏,成功抵御孙吴的入侵,守住入魏国的要冲永安。后仕晋官至冠军将军、假节,封西鄂县侯。泰始六年(270年)去世,谥烈侯。蜀汉后期走向下坡路,其实是一个必然的结局。刘备夷陵之战消耗了大量

  • 张角: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领袖 太平道的创始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角

    张角(?-184年),钜鹿(秦治今河北平乡、东汉治今河北宁晋)人。中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因得到道士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遂以宗教救世为己任,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观念和社

  • 东汉末年名将钱塘侯朱儁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儁

    朱儁(?-195年),字公伟。会稽郡上虞县(今浙江绍兴上虞区)人。东汉末年名将。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儁出身寒门,赡养母亲,以好义轻财闻名,受乡里敬重。后被太守徐珪举为孝廉,任兰陵令,颇有治绩。再升任交州刺史,以家兵五千大破叛军,平定交州。战后以功封都亭侯,入朝为谏议大

  • 东汉末年名将槐里侯皇甫嵩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甫嵩

    封建专制社会中涌现出的无数“英雄”,手中无不沾满被屠杀百姓的鲜血。细究起来,这些所谓的“英雄”都应是“反人类罪行”的罪犯。但因社会发展程度的限制,在一定时期这些屠夫却能因屠杀步步高升,载入史册。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清朝宗室安亲王爱新觉罗.岳乐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岳乐

    爱新觉罗·岳乐(1625年1689年),清朝宗室、名将,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之孙,饶余敏郡王爱新觉罗·阿巴泰第四子,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功勋卓著的名将,为清朝入关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初封镇国公。顺治六年(1649年),封贝勒。顺治八年(1651

  • 如何评价秦惠文王的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秦国第二十六位国君,同时也是秦国的第一位君主,在位时期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说起秦惠文王就绕不开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商鞅。说起商鞅,很多人都替商鞅不值,明明变法让秦国走向强大,最后却让秦国给杀了,还是秦惠文王刚上位就将人弄死了,有点卸磨杀驴的感觉。其实这事情真的不能怪秦惠文王,刚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