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蒙古土默特部部阿拉坦汗生平介绍及评价

明朝蒙古土默特部部阿拉坦汗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942 更新时间:2024/1/21 2:07:59

在呼和浩特市大召寺门口,有一尊巨大的阿拉坦汗的铜像。呼和浩特市还建有阿拉坦汗广场。在呼和浩特市金桥开发区,有一条街道叫阿拉坦大街。

阿拉坦是谁?他在呼和浩特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以至于后人如此纪念于他。

第一、阿拉坦是谁?

阿拉坦汗,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第十七世孙,是土默特部的杰出首领,他和三娘子共同建设了呼和浩特,所以说,他是开发呼和浩特的元勋。

阿拉坦汗,生活在1507年到1582年。1542年,明嘉靖二十一年,阿拉坦汗继承汗位,统领鄂尔多斯、土默特和永谢布在内的三个万户,由于他的卓越成绩,土默特蒙古人将阿拉坦汗尊称为“圣狮”。

第二、阿拉坦的主要功绩

阿拉坦的主要历史功绩是发展了蒙古族的经济和文化。阿拉坦当首领期间,蒙古人的生活极其匮乏,虽然有牛马,但是缺少生活物资,而且战争不断,阿拉坦汗带领人民结束了这种战乱的生活,与明朝和好,双方开展互通贸易往来,同时,他带领人民发展农业,由单纯的游牧经济走向自给自足,并建立了城池,就是呼和浩特城。

1、与明朝政府由战转和,开展贸易

在满都海与巴图蒙克执政时期,我们就讲到,那时的蒙古人经常发生战争,包括内部战争,包括与明朝政府的战争。蒙古人与明朝政府的关系,一直不太友好,可以说,在阿拉坦汗执政前长达200年的时间里,蒙古人与明朝一直处于对立关系,双方战争不断。而所有的战争,不过是一场利益之争,蒙古人有牛马,但缺少生活物资,明朝则缺少牛马,就这样,双方一直处于僵持状态,明朝政府害怕蒙古人的侵扰,而蒙古人同样也为此不得安宁。

然而,阿拉坦汗早有心愿,就是希望有一日要与明朝停战,双方开展互市贸易,各取所需,一方面双方互惠互利,一方面百姓也能安居乐业。他的梦想在几经周折之后才得以实现。为了能够停战,阿拉坦汗曾9次派遣使者进京议和,但都遭到了明朝政府的拒绝,并两次使者被杀。阿拉坦汗一怒之下,1550年,亲子率领蒙古右翼三部大军,越过长城一路冲杀包围北京,并攻入了安定门,明朝嘉靖皇帝大惊失色,不得已答应了阿拉坦汗开关互市的要求。但不久又出尔反尔,双方再次陷入僵持。直到1570年,阿拉坦汗的孙子把汗那吉投奔明朝,阿拉坦汗要求明朝政府交出把汗那吉,而明朝政府也提出了阿拉坦汗交出投靠他的白莲教首领,双方在这样的谈判下,才再次达成开关互市的协议。明朝政府封阿拉坦汗为顺义。此后,蒙古牧民用牛马和皮换回大量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明蒙两家和睦相处40多年。

2、开发土默特,建立呼和浩特

以前蒙古牧民一直是逐水草而居,过着迁徙的游牧生活,居无定所,到了阿拉坦汗和三娘子执政期间,随着战争的结束,老百姓的生活安稳下来,经济逐渐有了起色后,阿拉坦汗和三娘子便计划建设一座城池,于是,他们建立了呼和浩特城。不仅如此,他们还开发土默特的天地,开始带领百姓耕种。

原来,虽然明朝政府答应开关互市,但由于中原地区旱灾涝灾,导致粮食供应不足,蒙古人未能换来足够的粮食。无奈之下,阿拉坦汗决定开发土默川,发展农业。那时,有大批山西、河北一带的汉族农民,有的因饥荒,有的因官府所逼,来到了土默川,在阿拉坦汗的鼓励下,他们开荒种地,辛勤劳作,几年后,土默川出现了大片的良田,也出现了蒙汉杂居的村子,蒙古语称为“板升”。现在,呼和浩特周边的许多村子还是以板升命名,而去到各个村子里,你会发现,他们的祖先许多都是山西走西口来的。

随着百姓越来越多,阿拉坦汗也厌倦了游牧生活的疲惫和寒苦,于是招募了大批能工巧匠,建设了呼和浩特城池,并起名“库库和屯”,蒙古语的意思是青色的城,明朝政府赐名为归化,就是现在的呼和浩特旧城。

3、建立大召寺

大召寺是呼和浩特最古老的建筑之一,距今有400多年历史。

在大召寺门口,有一尊巨大的阿拉坦汗的坐像,因为,大召寺就是阿拉坦汗在1579年明朝万历七年主持创建的,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喇嘛寺。

阿拉坦汗一直向往和崇尚喇嘛教的博大精深,以至于“昼不能忘,夜不能眠”,尤其是喇嘛教倡导不杀生,并有系统的医学理论,于是,阿拉坦汗主持修建了大召寺。他不仅缔造了呼和浩特,还为呼和浩特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第三、呼和浩特纪念阿拉坦汗

1、阿拉坦汗铜像

为了纪念阿拉坦汗对呼和浩特的巨大贡献,2011年9月,由企业捐助的阿拉坦汗坐像在大召寺前广场落成,铜像下方记载的阿拉坦汗的英勇功绩,每个来到这里的人们,都会看到阿拉坦汗的坐像。

2、阿拉坦汗广场

位于大召核心区的阿拉坦汗广场人气很旺,依然有着过去呼和浩特旧城的繁华,这里酒店林立,美食非常多,是呼和浩特著名的旅游景点,人们来来往往,这个广场也让人们永远记住了阿拉坦汗的名字。

标签: 阿拉坦汗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期发明家鲁班生平介绍及评价 鲁班的本名叫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鲁班

    鲁班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发明家,是历史上有名的工匠,中国建筑的鼻祖!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名班,字依智。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

  • 清朝宗室和硕饶余亲王阿巴泰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阿巴泰

    爱新觉罗·阿巴泰(1589年1646年),满洲正蓝旗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母为庶妃伊尔根觉罗氏,清朝宗室、开国元勋。[1]初授台吉。万历三十九年( 1611年),和费英东、安费扬古一起征讨东海女真窝集部乌尔固辰、穆梭二路。天命八年(1623年),同德格类一起征讨扎鲁特部,追斩昂安。

  • 孟古哲哲:皇太极的生母 清朝的第一位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孟古哲哲

    在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所有后妃中,最为著名的要属阿巴亥了,阿巴亥知名度较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她的儿子多尔衮和多铎,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努尔哈赤在后期十分宠爱阿巴亥,不仅封了阿巴亥为大福晋,还是努尔哈赤生命的最后一程中,唯一陪伴在努尔哈赤身边的人。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主角,并不是阿巴亥,虽然阿巴亥

  • 清朝最后一任直隶总督张镇芳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镇芳

    说起直隶总督,大家都知道,他是大清帝国封疆大吏之首,号称天下第一总督。自雍正以来,清朝的能臣好多都当过直隶总督,比如李卫,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可你知道,最后一任直隶总督是谁吗?他叫张镇芳,河南项城人。咦,和袁世凯是老乡?非但是老乡,还有亲戚呢。张镇芳是袁世凯的兄嫂之弟,也就是袁世凯的表弟。有人

  • 蒙古帝国托雷正妻唆鲁禾帖尼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唆鲁禾帖尼

    克烈·唆鲁禾帖尼(1192年?-1252年),大蒙古国(蒙古帝国)皇太后,克烈氏,是拖雷的正妻,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的生母。元宪宗蒙哥和元世祖忽必烈都做过大元(大蒙古国)的帝王,旭烈兀在西亚开创了伊儿汗国,阿里不哥1260年在蒙古本土被部分宗王贵族推举即位,并和忽必烈争位达四

  • 蜀汉西晋名将罗宪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罗宪

    罗宪(218年270年),字令则,荆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西晋开国将领,巴东太守(郡府在永安白帝城)。于蜀汉灭亡后降魏,成功抵御孙吴的入侵,守住入魏国的要冲永安。后仕晋官至冠军将军、假节,封西鄂县侯。泰始六年(270年)去世,谥烈侯。蜀汉后期走向下坡路,其实是一个必然的结局。刘备夷陵之战消耗了大量

  • 张角: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领袖 太平道的创始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角

    张角(?-184年),钜鹿(秦治今河北平乡、东汉治今河北宁晋)人。中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因得到道士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遂以宗教救世为己任,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观念和社

  • 东汉末年名将钱塘侯朱儁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儁

    朱儁(?-195年),字公伟。会稽郡上虞县(今浙江绍兴上虞区)人。东汉末年名将。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儁出身寒门,赡养母亲,以好义轻财闻名,受乡里敬重。后被太守徐珪举为孝廉,任兰陵令,颇有治绩。再升任交州刺史,以家兵五千大破叛军,平定交州。战后以功封都亭侯,入朝为谏议大

  • 东汉末年名将槐里侯皇甫嵩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甫嵩

    封建专制社会中涌现出的无数“英雄”,手中无不沾满被屠杀百姓的鲜血。细究起来,这些所谓的“英雄”都应是“反人类罪行”的罪犯。但因社会发展程度的限制,在一定时期这些屠夫却能因屠杀步步高升,载入史册。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清朝宗室安亲王爱新觉罗.岳乐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岳乐

    爱新觉罗·岳乐(1625年1689年),清朝宗室、名将,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之孙,饶余敏郡王爱新觉罗·阿巴泰第四子,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功勋卓著的名将,为清朝入关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初封镇国公。顺治六年(1649年),封贝勒。顺治八年(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