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东吴皇太子孙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东吴皇太子孙和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77 更新时间:2023/12/5 8:21:49

孙和人物简介

孙和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吴国掌权人孙权的儿子,在孙权的所有儿子中,孙和排名第三。但是因为孙权的大儿子孙登早早便病死了,在机缘巧合之下孙和变成了孙权亲自任命的太子,成为太子之时的孙和时年十九岁,但之后也在一系列的权利阴谋之下被罢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孙和简介,来进一步了解一下这位历史上颇受好评的吴国皇子。

孙和出生于公元224年,和景帝孙休、会稽王孙亮都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孙和的母亲王夫人是孙权最为宠爱的一个女人,因此生来乖巧的孙和也十分讨孙权喜爱,在孙和十四岁的时候就将他封为了宫廷侍卫,由中书令阚泽当孙和的老师,教导孙和各种诗书典籍。而孙和也是不负众望,向来礼贤下士,爱好学习,曾经多次调和过宫内大臣之间的矛盾纠纷。

在赤乌四年的时候,本来是太子的孙权长子孙登因为疾病家中去世了,第二年,孙权便将孙和封为了太子,让孙和原先的老师阚泽担任太子太傅,继续做他的老师,并找了一堆当时的名士作为孙和的侍从。但是好景不长,因为孙和的母亲王夫人与孙和的一名同父异母的姐妹全公主不和,在全公主的努力下,孙权终于废掉了孙和,并且册封孙亮为太子,把孙和给放逐到了长沙。后来因为诸葛恪想要再把孙和迎回国都,而被孙峻给逼死了,时年公元253年。看完了孙和简介,想必大家对这位吴国皇子也有了印象。

孙和的故事

孙和的故事有哪些?孙和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的儿子,也是孙权的三儿子,孙和的母亲是当时十分受宠的王夫人,不仅母凭子贵,子也凭母尊,孙权对自己这个三儿子也是十分的喜爱。孙和的故事不多,因为他生性平和,并且礼贤下士,很难闹出什么乱子。

但是自己不去找乱子,乱子便会自己找过来,尤其是对于身为皇子甚至太子的孙和而言,明明什么事都没有做错,还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却处处被人冤枉陷害,最后还被自己的宗亲孙峻逼死。孙权的大儿子叫做孙登,本来应该继承他的位子,却因为体弱多病过早去世。在孙登去世的第二年,孙权便册封全国上下都十分爱戴的孙和为太子。

在孙和当太子的那几年,仍然由阚泽来教导他,他在自己的太子岁月便展示出了出色的政治才华,多次调停大臣间的矛盾纠纷,并且倡导不用条例律书来向人问罪,认为这样会在问罪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私人感情,这不利于公平。孙和不仅熟读儒学经典,为了适应乱世,他还熟练武艺,认为下棋嬉游都是不正经的事,作为一名君子一定要少做。

吴国南鲁党争的原由是孙和的母亲王夫人和孙和的姊妹全公主互不待见,全公主便拼命找孙和的麻烦,即使孙和是太子,在全公主的多次陷害与挑拨之下,孙权也只能无奈把孙和的太子之位给撤了,并且把孙和赶到了长沙。在孙权死后,孙氏一族的宗亲孙峻执掌大权,也就是在此期间,孙峻暗中派人害死了孙和。

孙和的历史评价

孙和的历史评价如何?孙和是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的三儿子,生来便拥有荣华富贵,再加上他的母亲王夫人又极其受宠,孙权也是十分喜爱自己的这个三儿子。在大儿子孙登死了以后,孙权更是把三儿子孙和封为了太子。那么孙和的历史评价如何呢?后人是怎么看待这个皇子的呢?

孙和的性格特征和刘备等仁君相似,喜好文学,但是也熟悉兵马,知道在乱世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能够在万千诱惑中保持本心,能够以太子的身份接受军旅之苦。然而可惜的是这样一位日后的明君却栽在了家里人的勾心斗角之中。孙和生性善良,因此也很难与其他人产生矛盾,但是他的母亲王夫人向来和自己同父异母的姊妹全公主不和,这也是孙和日后悲剧的由来。全公主生性狭窄,与王夫人不和后,也讨厌自己的兄弟,尽管他是太子,尽管他是人人爱戴的孙和。

再谨慎的人,面对明里暗里各种陷阱都会中招,更何况是对人们不加设防的孙和,终于全公主得手,太子孙和也被孙权被迫废掉,并且赶到了长沙,最后被自己的宗亲孙峻暗杀。孙和在当太子的时候,向来以宅心仁厚著称,他早年去世的哥哥孙登也曾经评论过他是一个德行清茂的人,应该早点登上太子之位,以顺应民心。孙登是孙权的大儿子,身有顽疾,后因病身亡。在后世的评价中,也经常有人拿孙和和刘备相比,认为这是个不亚于刘玄德的人。

标签: 孙和

更多文章

  • 周厉王真的是昏君吗 如何评价周厉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厉王

    我国的宝鸡有着“青铜器之乡”的美称,马承源曾经说过:“这世界上凡是有博物馆的地方肯定就有宝鸡的青铜器。”我国著名的四大国宝: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均就是出土于宝鸡。那么今天我们班就一起来聊一聊这四大铜鼎,看看有着什么历史渊源。1、破土惊世2

  • 蜀人的祖先鱼凫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鱼凫王

    神话中蜀人的祖先是“蚕丛”和“鱼凫”。蜀与“镯”通,即野蚕。蚕丛“目纵”,居岷山下的石穴里,蚕丛、柏砱、鱼凫三代都有数百岁,“神化不死”。他主要的功绩是“教民捕鱼&r

  • 蚕丛真的是古蜀国第一个国王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蚕丛

    蚕丛(cán cóng),又称蚕丛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蚕神。是蜀国首位称王的人,他是位养蚕专家,据说他的眼睛跟螃蟹一样是向前突起,头发在脑后梳成“椎髻”,衣服样式向左交叉,他最早居住在岷山石室(今四川茂县北叠溪)中。后来蚕丛为了养蚕事业,率领部族

  • 西汉学者孔安国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孔安国

    孔安国(前156年-前74年),字子国,汉代鲁国人,孔丘十世孙,孔滕字子襄之孙,孔忠字子贞之子。西汉官吏、经学家,著有《古文尚书》、《古文孝经传》、《论语训解》等作品。经典序录误作十二世孙。约自汉景帝元年,至汉昭帝末年间在世,受《诗》于申公,受《尚书》于伏生。武帝时,官谏大夫,临淮太守。武帝末,鲁共

  • 齐景公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齐景公

    齐景公(?~公元前490年),姜姓,吕氏,名杵臼,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春秋时期齐国君主。他的大臣中早期的相国有崔杼庆封,后有相国晏婴、司马穰苴以及梁丘据等人。齐景公既有治国的壮怀激烈,又贪图享乐。作为君主,他不愿放弃其中的任何一个,与此相应,他的身边就必有不同的两批大臣,一批是治国之臣,一批是

  • 明朝宗室秀怀王朱见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见澍

    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开国之后,一直奉行封建诸王的国策。虽然明代的亲王从开国初年的戍边大将,逐渐成为中后期的朝廷负担,但亲王必须之国,那是朝野上下的共识,不容任何人来质疑和挑战。自从永乐朝以后,亲王一旦之国,除了极个别的特例以外,基本就和皇帝死生不再相见。生不能回京,死也埋在封国。但是明朝却有这样一位亲

  • 如何评价明朝辽东名将李成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成梁

    与戚继光齐名的明朝有名的大将军李成梁,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万历年间,南戚北李的名号,可不是浪得虚名。李成梁终其一生保护辽东地区二十多年平安、繁荣,虽然晚年重新上任后,有些不足之处,可也不能抹杀他对大明朝做出的巨大贡献。如果说他治军涣散确实难以苟同,因为他治理军队一向纪律严明,涣散之说从何而来呢?李成

  • 如何评价北宋名将枢密使狄青?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狄青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省汾阳)人。生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卒于嘉祐二年(1057 年),北宋名将。狄青出身卒伍,因在战场上骁勇善战,屡立战功,逐渐获得升迁,最后官至枢密使,作了北宋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在北宋时期,军官多为官宦子弟,而狄青出自禁军底层,为何后来能够在重文轻武的北宋朝

  • 抗金女英雄梁红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梁红玉

    梁红玉,生卒年不详,著名的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去世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后结识韩世忠,两人初次见面,是在平定方腊起义后的庆功宴上

  • 战国时期赵国国君赵惠文王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惠文王

    周赧王二十年(前295),吞灭中山,大败林胡、楼烦,推行“胡服骑射”使得赵国能和当时战国七雄中最强的秦国叫板,让赵国君主能够正式称王的赵武灵王做梦可能都不会想到,自己戎马一生,居然会落得饿死沙丘宫的下场,而下达这一命令的竟然是自己仅有十四岁的小儿子赵惠文王。王位之争没有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