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后期将领曹变蛟生平介绍及评价

明朝后期将领曹变蛟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705 更新时间:2023/12/26 22:40:17

明朝猛将曹变蛟:差点干掉皇太极,曹变蛟最后什么结局?很多人都说袁崇焕之后,明朝无大将,袁崇焕是大明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实际上,明朝末期,名将如云,除了袁崇焕外,还有赵率教、满桂、孙传庭卢象升、曹文诏、曹变蛟等等。赵率教原本是袁崇焕爱将。在宁锦之战中坚守锦州,击退后金的进攻,屡获战功。满桂也是明末一位著名的将军,一生与后金多次交锋,战功赫赫;孙传庭明末名将,他最大的功绩是战胜高迎祥;卢象升也是明末对抗起义军而出名。当然,在这些名将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曹文诏和曹变蛟。

其实,曹文诏和曹变蛟是叔侄关系。曹变蛟年轻的时候就跟着叔叔曹文诏上阵杀敌,战功卓著,人称大小曹将军。后来曹文诏战死后,曹变蛟跟着洪承畴。在洪承畴手下,曹变蛟得以施展抱负,但凡重要的战役,他都有参加,而且屡战屡捷。

在西北对抗起义军中,曹变蛟开始崭露头角。当时横行西北的大大小小十几个义军队伍,包括高迎祥、李自成

在对抗高迎祥和李自成中,其他大将均无法占据上风,只有曹变蛟是个例外。他曾经在凤翔之战、乾州之战中,两次大败第一代闯王高迎祥。在乾州之战中,高迎祥被曹变蛟军打的落花流水,射中数箭,差一点命丧当场。

崇祯十一年,曹变蛟又与李自成展开了激战。为了应对紧急军情,曹变蛟曾经连续二十七个昼夜不脱铠甲。《明史》记载:“变蛟转战千里,身不解甲者二十七昼夜。”

在曹变蛟不断打击下,李自成一度招架不住,被逼得走投无路,伤亡惨重。眼见陕西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于是李自成决定挥师东进,冲出潼关挺进中原。曹变蛟早就知道李自成的计划,于是预先在潼关南原设下重兵埋伏,等待李自成自投罗网。《明史》记载:“承畴令变蛟穷追,而设三伏于潼关之南原。”

等到李自成进入伏击圈后,曹变蛟大喊一声,带着大部队对李自成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明史》记载:“变蛟追及,大呼斫贼”。

李自成虽然骁勇善战,但此时已经人困马乏,兵无斗志,最终全线溃败。这一战,李自成被曹变蛟打的落花流水,《明史》记载,“伏尽起,贼尸相枕藉。村民用大棒击逃者。自成妻女俱失,从七骑遁去。余皆降。”此战中,李自成被曹变蛟打的妻子、女儿都丢了,而且最后只剩下七个兵,仓皇逃入商洛山中。惨的不能再惨了。

这是曹变蛟在对抗西北起义军中最巅峰的战役。曹变蛟另一场颠覆战役是在东北对抗后金。

公元1640年,崇祯十三年,满清兵在关外大举入侵,东北边境形势日益严重。当年五月,锦州告急。曹变蛟跟从总督洪承畴出关,进驻宁远,对战清兵,对战中,曹变蛟屡获胜利。

不过后来,明军连吃败仗,变得被动,处于下风。尤其是“松锦决战”前夕,明军形势不容乐观。为了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曹变蛟决定偷袭后金大军,趁机暗杀皇太极。

随后他亲自挑选了数十位精壮士兵,当晚悄悄潜皇太极所在的正黄旗大营。此战中,曹变蛟尽显英雄本色,当先冲阵,一马当先杀入皇太极御营。由于曹变蛟搞得是突然袭击,所以清军还没反应过来。

结果曹变蛟迅速靠近了皇太极的黄罗大帐,当时皇太极正在帐中议事。情况岌岌可危,如果曹变蛟一击得手,干掉了皇太极,那么,历史可能要重演了。不过历史没法假设,就在关键时刻,清军大将图尔格、遏必隆等人闻讯赶来,急忙组织兵力反击,清军死守着皇太极大帐,开弓放箭。最终曹变蛟寡不敌众,还受了伤,只得紧急后撤。

曹变蛟成功攻破清军的围剿,带着手下全身而退。虽然刺杀皇太极的计划没有成功,但足以证实他的勇武与胆识。

此战让皇太极吃惊不小,后来皇太极一听到曹变蛟就头疼,曹变蛟已经让皇太极闻风丧胆。

纵观曹变蛟的一生,无论是在关内剿灭农民军的战斗中,还是在关外抗击八旗铁骑的战场上,他都曾立下不朽功勋。英雄一生的曹变蛟最后战死沙场,或许马革裹尸是对英雄最好的阐释了。

明末第一悍将的头衔非他曹变蛟莫属了。

标签: 曹变蛟

更多文章

  • 唐朝外戚武元庆生平介绍及评价 武元庆子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元庆

    武元庆,字号不详,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朝外戚大臣,应国公武士彟之子,女皇武则天异母兄,梁王武三思之父,母为相里氏。唐高宗时期,武则天成为皇后。作为外戚,授宗正少卿,外放龙州刺史,病卒于任上。武则天称帝建立武周,追封武元庆为梁王,谥号为宪。人物生平武三思之父。唐高宗时,以门第关系官至宗正少

  • 唐肃宗皇后张良娣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良娣

    张良娣 (?~762)唐邓州向城(今河南省南阳市东北)人,一说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徙新丰(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北)。唐肃宗之皇后。祖母窦氏为玄宗母昭成皇太后之妹,抚养玄宗,际遇甚隆。肃宗为太子时,纳为良娣,颇得宠爱。肃宗即位后,册为淑妃。与宦官李辅国勾结,干预政事,谋逐李泌,屡遭建宁

  • 唐代宗生母章敬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章敬皇后

    唐肃宗李亨章敬皇后为何只活了18岁?虽然只活了18岁的她,但其生得太子李亨的喜爱,死得儿子代宗的怀念,被追册为“章敬皇后”。只可惜未活到李亨登基的日子。吴氏为濮州濮人,父亲吴令珪是鲜郫丞相,因犯罪被囚而死。所以年幼的吴氏便被没入掖廷做了宫女。唐代宫女人数在古代是最多的,其主要

  • 唐朝睿真皇后沈珍珠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沈珍珠

    沈珍珠,睿真皇后,沈姓,名字不详。吴兴人氏,唐代宗为广平郡王时的妾室,唐德宗生母,在安史之乱中失踪,后追尊为皇太后。唐代宗睿真皇后沈氏,吴兴人,汉族,出身著名世家“吴兴沈氏”。玄宗开元末年被选入东宫。时肃宗李亨为皇太子,赐沈氏予广平王李豫(李亨长子,亦即日后的唐代宗)。开元末

  • 唐代宗妃子贞懿皇后独孤氏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代宗

    贞懿皇后独孤氏(?-775年),唐代宗李豫的爱妃,左威卫录事参军独孤颖的长女。独孤氏以容貌美丽入宫,被皇帝独宠专房,所以皇后虚位,诸姬也很难侍奉皇帝。大历三年(768年)独孤氏被册封为贵妃,生韩王李迥、华阳公主。华阳公主深得唐代宗宠爱。大历十年(775年)十月初六,贵妃逝世,追谥贞懿皇后,殡于内殿。

  • 唐德宗正妻昭德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昭德皇后

    王皇后(?-786年12月6日),唐德宗李适的皇后,唐顺宗的母亲。在生前只做了三天的皇后,谥号昭德皇后。王氏(?786),生年不详,出身官宦世家,秘书监王遇之女,唐德宗李适担任奉节郡王期间纳之。上元元年(761年),王氏为李适生下长子李诵,即后来继任的唐顺宗。母凭子贵,生下李诵后,李适对王氏&ldq

  • 唐顺宗李诵皇后庄宪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庄宪皇后

    王氏(753816),唐顺宗李诵皇后。琅玡临沂人。父王子颜,封金紫光禄大夫。她十三岁嫁于宣王李诵,大历十三年(778),王氏生子李纯,是为唐宪宗。大历十四年,李诵晋封为宣王。王氏被立为宣王王孺人。同年五月,德宗李适即位,立李诵为太子,王氏被封为“良娣”。贞元二十一年(804)

  • 唐朝懿安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懿安皇后

    她爷爷是唐朝名将郭子仪,而母亲是唐代宗李豫的第四个女儿升平公主,德宗李适是她的舅舅,顺宗李诵是她的表哥。可以说,她一出生就拥有了别人怎么都得不到的显赫地位。而她的婚事自然也比较受人关注,如此一个显赫的家族,进宫为妃都是有可能的。不过李诵在贞元九年将其把她配给了自己的儿子,当时的广陵王李纯,也就是后来

  • 唐朝最后一位太皇太后孝明皇后生平介绍及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太皇太后

    孝明皇后,郑氏,一说为尔朱氏,(?-865年12月26日、另说卒于860年12月26日),名不详 , 中国唐朝时期皇族女性,为唐宪宗宫人、唐宣宗生母。孝明皇后郑氏(785年-865年),为唐宣宗生母。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生于润州丹杨县,在元和初年李锜谋反时,有善面相之人对李锜说,郑氏将来必当生

  • 唐敬宗生母恭僖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恭僖皇后

    恭僖皇后(8世纪-845年),王氏,名不详,为唐朝唐穆宗妃、唐敬宗生母,后被追谥为皇后。王氏出身越州,父王绍卿,为婺州金华县令,母张氏。王氏在年少时,入皇太子李恒的东宫为侍妾,于元和四年(809年)生下李恒长子李湛(之后的唐敬宗)。李恒在820年即位,是为唐穆宗,将王氏立为妃,册立为妃,具体封号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