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西周宗室大臣周公?

如何评价西周宗室大臣周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703 更新时间:2024/1/27 14:42:44

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弟。他一生经历了文王、武王、成王三代,曾辅佐武王灭掉殷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出师东征,平定叛乱,分封诸侯,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还政成王。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周公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他从小就孝敬父母,诚实忠厚,多才多艺,聪明伶俐,深得文王的喜爱。文王在世的时候,周公和他的哥哥姬发(后来的武王)常在他的左右,帮助处理政务。文王为周代的发展和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他没有来得及灭掉商朝就死去了。

周武王继位后,周公成为武王的助手。这时候,周公的地位和老臣姜太公相当,都是武王左右最得力的大臣,共同筹划灭商大计,完成文王未完成的大业。经过牧野一战,商朝灭亡。

灭商后,如何处置殷商奴隶主和上层贵族,武王征求大臣的意见。周公提议说:“让殷人在他们原来的住处安居,耕种原来的土地。争取殷人当中有影响有仁德的人。”武王依计而行,分封了几个商朝贵族继续统治他们的领地,大大争取了殷人之心。不久,商朝贵族联合管叔蔡叔叛乱,周公率军东征,平定了叛乱。

武王灭商后两年就病死了,临死嘱咐周公辅佐幼主成王。周公在辅佐成王时,一方面大量分封周氏子弟和功臣后代到各地为王,以巩固王室的统治,一方面在中央设立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对全国进行统治。中央有太师、太保,辅助周王统治天下;有三事大夫:常伯、常任、准人,分别管理地方民事,选任政府官吏,负责司法审判等;有六大:大史、大祝、大卜、大宰、大宗、太大,分别负担诸行政事务和宗教祭祀活动;还有司徒(管农田耕作)、司空(管官职事)、司马(管军事军赋)、司寇(管司法)、虎臣(管宫廷侍卫)、膳夫(管出纳三命)、趣马(管天子马匹)等等。这些统称“内服”职官,都是专管朝廷事务的。

此外,还有许多“外服”职官,如侯、甸、男等是处理诸侯国事务的。在诸侯国内和卿、大夫的采邑里,也设立了一套政治军事组织。同姓诸侯除了和周天子保持着从属的政治关系以外,还和周天子保持着严格的宗法关系。宗法关系的中心是确认嫡长子的继承权。嫡长子的继承权有明显的政治性质,他不仅可以继承财产,而且可以继承政治地位。

分封制和宗法制,虽在周公以前就有,但是到周公执政和辅佐成王期间,这些制度更加完备了。周公正是通过这些制度,凭借着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把他对付殷人的那一套政策贯彻下去。周公实行这套办法是有效果的,经过10年努力,到成王当政时,政令可以下达到各封国的各国官吏。周朝的统治终于巩固了。

周朝的都城在丰镐(在今西安附近),远离中原,偏于西部。周公东征班师以后,决定营建东都洛邑(今洛陽市西),以便有效地控制东方,就近镇压殷族奴隶主的反抗。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东都建成。在洛邑营建成之前,周公还建立了一整套礼乐制度。所谓礼,指的是阶级社会划分等级名分的典章制度。礼非常复杂和繁琐,几乎包括了贵族们衣食住行丧葬婚嫁等一切行为规则。概括起来有5类:一为吉礼,用于祭扫鬼神;二是凶礼,用于丧葬凶荒;三为宾礼,用于朝聘接待;四为军礼,用于兴师动众;五为嘉礼,用于饮宴婚冠。所谓乐,就是音乐。这在当时是少数奴隶主才能享有的特权,什么等级什么场合用什么乐,有严格的区分,不能滥用。礼和乐相辅相成,是巩固周朝等级制度的手段。

当东都洛邑建成时,周公的礼乐也制成。这时成王已经长大,周公便把政权交 给成王,自己退居辅佐地位。周成王迁都洛邑后,周公召集天下诸侯举行盛大庆典。在新都正式册封天下诸侯,并且宣布各项典章制度,也就是所说的“制礼作乐”。

周成王执政后,周公担心成王年少,贪图安逸,便写了一篇《无逸》,劝勉成王,要懂得勤劳辛苦的好处,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要学习 商代几个贤王和周文王的榜样,爱护百姓,励精图治,以便长久地享有王位。反之,不关心百姓疾苦,一味骄奢婬逸,就不会得到好下场。他举例说:当年殷王中宗在位,做事严肃谨慎,行动瞻前顾后,常常反省自己,不敢纵情 享乐,荒废政事,所以做了75年国君。高家也善于治理国家,上下没有怨言,做国君达59年。祖甲长期在下面当下民,懂得民间疾苦,因此他继位以后,能爱护百姓,施以恩惠,不欺鳏寡,治国达33年。此后继位的国王,生下来就只会享受,整天沉迷于花天酒地之中,不晓得耕作的辛苦,不重视小民的劳动,所以,在位时间都很短,或者十年八年,或者五六年,或者三四年。他谆谆告诫成王,教导他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国君,要像文王那样礼贤下土,治理好国家。

周公对成王的教导和辅佐,是有效果的。成王执政后,能按照周公规定下来的典章制度治理国家,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并在中原和沿海地区进行贸易活动,使商业走向发达。成王执政37年,继位的康王执政26年,出现了“成康之治”的繁荣景象,是我国奴隶制发展的鼎盛时期。

周公为了周王朝的事业,用尽了毕生的精力。到了晚年,他回到封的地方。后来得了病,他临终前嘱咐说:“我死后,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成周地方,以表明我不敢离开成王。”

标签: 周公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西汉开国功臣萧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萧何

    萧何,汉初三杰之一,著名丞相。沛县丰邑(今属江 苏丰县)人。他不论在战争期间,还是在汉初恢复时期,都表现出了中国古代杰出政治家的风度和治国才能,几千年来都被人们所称颂。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即帝位,接着就论功行赏。5月,刘邦在洛陽南宫摆酒大宴群臣

  • 陆贾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陆贾

    楚汉争霸时期,刘邦身边有一位文臣,他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西汉建国之初,刘邦采纳了他的建议,才有了西汉后来的长治久安,这位就是陆贾,但遗憾的是,在刘邦两次大规模批量分侯的名单中没有陆贾。“五胡十六国”时期汉国的开国皇帝汉光文帝刘渊就曾经说过,陆贾为西汉王朝的建立和稳

  • 战国时期秦国丞相甘茂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甘茂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丞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一般来说,丞相作为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对于丞相这一官职,始于秦武王这位君主。秦武王是个很有抱负的人,他看到山东六国设立了相国或者令尹一职,于是,秦武王为了和山东六国区别看来,便把秦国的相国一职,改称为丞相。秦武王二年(前309年)

  • 曹操和刘邦谁的军事才能比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

    刘邦和曹操虽然并不是同一时期的历史人物,但也会被拿出来放在一起做对比。刘邦虽然统一了天下,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的王朝,而曹操并没有达成和刘邦一样的成就,但是单就论才能来说,曹操不比刘邦弱,甚至强他很多。那么如果说刘邦和曹操生活在同一时期的话,刘邦和曹操两人打仗,谁又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

  • 西周宗室召公姬奭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姬奭

    姬奭,生卒年不详,姬姓[1],名奭,又称召公(一作邵公)、召伯、召康公、召公奭,西周宗室[2]、大臣,与周武王、周公旦同辈。姬奭辅佐周武王灭商后,受封于蓟(今北京),建立臣属西周的诸侯国燕国(北燕)。但他派长子姬克管理燕国,自己仍留在镐京(今陕西长安)任职,辅佐朝廷。因采邑于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

  • 曹操原配丁夫人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丁夫人

    曹操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好色,据说他曾经觊觎过周瑜的妻子小乔,为此引得周瑜勃然大怒。曹操一生姬妾无数,身边美人成群。他最喜欢的,也是一生挚爱的就是自己的正妻丁夫人。在迎娶丁夫人之前,曹操身边还有一个小妾刘氏,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曹昂和一个女儿。刘氏去世的很早,她身体一直不好,所以她所生育的一男一女,一

  • 宋朝最长寿的妃子周美人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周美人

    俗话讲,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可见在古代的生活条件下,能活上80岁可谓都是人间奇迹了。而根据《宋史》记载,在宋朝的后宫,就曾诞生过1例奇迹,宋仁宗的周美人,竟然是“年九十三薨,谥昭淑”,足足活到了93岁。周美人并不是选妃出身,她本就是开封人士,4岁的时候,跟随在宫

  • 范增的谋略水平如何?范增有什么致命的弱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范增

    作为项羽第一谋臣的范增,谋略水平在当时应该属于顶级水平,楚汉之争与其说是项羽与刘邦的争斗,倒不如说是项羽智囊团同刘邦智囊团的争斗,项羽智囊团的首席谋士是范增,刘邦智囊团的首席谋士是张良,这两个人的智谋都非常高,不过单从谋略来比,范增应该比谋圣张良更高一筹,这点从张良的表态也可以反应出来。张良说:&

  • 曹魏五子良将之乐进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乐进

    乐进是“小透明”?非也,只是比较早去世而已,并且陈寿也说了,乐进很多事迹是不如张辽,徐晃等人详备的,详见对《三国志.张乐于张徐传》的总结。所以,乐进相对其他四人确实有些低调,但是说他是小透明,不见得吧,否则乐进如何进得了“五子良将”?那么,可以说乐进

  • 北宋将领高琼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琼

    前文介绍了杨延昭一生的赫赫战功及其经历的唯一的一次惨败。这场战斗结束后,部分大臣上奏宋真宗,要求将杨延昭处死。幸好此时有一位老臣出面力劝,这才改变了宋真宗的决定,终于救了杨延昭的性命。本文要介绍的便是这个人,他的名字叫做高琼。在相关的文艺作品中,高琼都被写成是北宋开国名将高怀德的儿子,其实这仅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