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后期名臣朱儁生平介绍及评价

东汉后期名臣朱儁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330 更新时间:2024/1/22 19:53:46

朱公伟(朱儁)出身贫寒,后举孝廉入仕,随后因平定黄巾军有功,被朝廷受封河南太守,随后又加封为光禄大夫。中平六年,董仲颖(董卓)收到何进的诏令回到洛阳,便趁机掌控了政权,当时董仲颖想要增加自己的声望,于是就大肆拉拢朝中重臣,而朱公伟则是董仲颖有点犹豫。当时朱公伟已经是光禄大夫,手握重兵,董仲颖既想要拉拢他,但是又忌惮他手中军队,后来终于出做决定,,只要不涉及自己的利益,就对他来个不闻不问。

朱公伟看出董仲颖的狼子野心,这对于一向忠君爱国的他来说非常反感,本想趁机除掉董总,但是又投鼠忌器,害怕他将汉献帝给害了。都在你供应的专权行为,引起了其他势力的不满,于是在袁本初(袁绍)的号召下,各方势力准备兵发洛阳城,擒获董仲颖。听到消息的董仲颖非常害怕,就和大臣们商量迁都长安,但是这一决定遭到了朱公伟的反对,董仲颖为了借用他的名声,就对他多加忍让,后来更是上书封朱公伟为副国相,当自己的副手。

朱公伟哪里会肯当董仲颖的副手,就严词拒绝了,说自己只想安心的辅佐皇上,不在乎这些虚名。朱公伟接二连三的反对自己的决定,董仲颖对他的忍耐到了极限,于是不顾他的反对,携带汉献帝迁都长安,而把朱公伟留在了已经焚毁的洛阳,美其名曰守家。朱公伟害怕董仲颖反应过来之后会攻打自己,就离开洛阳,转而逃往荆州,试图联合陶谦进攻长安,迎回汉献帝,但是还没等朱公伟动手,长安城内董卓被王子师(王允)和吕奉先(吕布)所杀。

初平三年,王子师被李傕郭汜所杀,长安城被二人掌控,汉献帝再一次成为傀儡。李傕和郭汜为了提升自己的威望,赢得大义名分,就采用贾文和(贾诩)的计策,用天子诏令让朱公伟回长安。朱公伟在接到诏令之后,就不顾掏钱的反对,一心想要回到汉献帝身边。陶谦就说李傕、郭汜二人手握重兵,你一旦回去肯定会被他们扣留,难保不会有性命之危,不如就留在荆州等待各方诸侯齐聚,然后一块兵进长安,迎回汉献帝。

朱公伟不忍心让汉献帝一个人在长安城受苦,不想让他再受人摆布,就对陶谦说,天子诏令哪有违背的呢,再说长安城中李傕、郭汜目光短浅,樊稠平庸,都不是能成大事的人,而且三人貌合神离,肯定会有一场血战,现在我趁着机会回去,在他们争斗的时候突然袭击,或许可以将这三人一网打尽,然后以长安为国都,拥立汉献帝,重新恢复汉室江山,那么我的心愿就可以实现了。尽管朱公伟谋划的很好,但是陶谦却觉得事情走向不是那么好控制的。

回到长安城后,朱公伟因为素有声望,李、郭二人也想倚重他的名声来为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就封他为太尉。朱公伟见到汉献帝之后,就对他说现在情况不容乐观,但是我会尽力保全皇上,只要李、郭、樊三人起了争斗,我就可以将他们全都除掉,到时候皇上就不必再受到别人的控制了,汉献帝就让朱公伟保全自身,说有你在,我才有保障。因朱公伟威胁过大,李、郭二人就联合起来将他的兵权给夺走,这直接打乱了后者的计划,事情出现了始料未及的变故,尽管后来李、郭、樊三人混战,但朱公伟也是无可奈何,最后为了汉献帝的安全,朱公伟就让李、郭二人罢手,但是李傕却趁机扣留了朱公伟,让他效忠自己,但是性情刚烈,一心想要匡扶汉室的朱公伟哪能辅佐这等奸乱小人,于是就拔刀自尽。

朱公伟为人正直,骨子里面就透漏着忠君爱国,不肯与乱臣贼子同流合污,假如当初他和董仲颖虚与委蛇,接受后者的好意,或许事情将会变得没那么糟,他如果跟着董仲颖去了长安,联合王子师,两人一文一武,足可以保卫长安城,等到时机成熟,就以长安城为国都,重新恢复刘氏江山,而朱公伟也将会因为复国的功劳而受到重封,足可以名留青史,供后人赞颂。只是可惜以朱公伟的性格注定不会这样做,也导致之后的事情脱出掌控,汉室江山唯一的一点希望也随着朱公伟的身亡随之消散。

标签: 朱儁

更多文章

  • 东汉开国名将寇恂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寇恂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当初他当郡里的功曹(工作相当于现在的秘书),太守耿况很器重他。王莽失败,更始帝即位,派遣使者到各处劝降,说:“先投降的就恢复他的爵位。”寇恂随着耿况在边界上迎接更始帝的使者。耿况上缴自己的印绶,使者接受,一晚都没有归还的意思。寇恂带着士兵去见使者,请

  • 明末兵部尚书孙承宗生平简介 孙承宗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承宗

    明朝末年,全国形势岌岌可危,能用的将才已然不多,而孙承宗便是其中一位非常重要的将领。孙承宗忠诚爱国,文武双全,既是一位诗人、教育家又是出色的战略家。孙承宗曾帮助明朝收复失地四百余里,抵抗皇太极的进攻,立有诸多战功,但后来孙承宗却遭到崇祯帝的弃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准备为大家讲讲孙承宗的生平事迹

  • 清末海军名将丁汝昌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丁汝昌

    丁汝昌(1836.11.181895.2.12),原名丁先达,字禹亭,号次章,安徽庐江县石头镇人。清朝晚期将领,官至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早年曾参加太平军,随队归顺湘军。不久,隶属李鸿章淮军,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官至记名提督。光绪五年(1879年),李鸿章调入北洋水师。光绪七年(1881年),

  • 刘娥为什么会被称为北宋时期的“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娥

    提到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武则天。武则天是历史唯一一个真正称帝的”女皇“,在武则天67岁的时候,为了满足自己的皇帝梦,武则天把亲生儿子李旦赶下了台,如愿以偿的登上了皇帝宝座。在武则天之后,唐朝又出现了一个韦皇后,韦皇后也想要学习武则

  • 明朝末代皇后周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皇后

    说起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大家都会想到是崇祯皇帝。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有志拯救国家,但是当时的明朝经历了黑暗和腐败的统治后,已经是强弩之末,可以说,他也很无奈。崇祯皇帝不是一个昏君,也算不是一个庸君,而是一位时运不济的皇帝。而他的皇后周皇后一样也是非常有骨气的一位皇后。周氏年幼时就操持家务。京城名

  • 明朝肃孝杭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杭皇后

    肃孝杭皇后,她是明代宗朱祁钰的第二任皇后,生育了朱祁钰唯一的儿子朱见济。有子傍身,继任皇后,杭皇后的一生看似风光,实则是一场悲剧。因为她生前并不受宠,死后也没能得到安宁。而要了解杭皇后不幸的人生,还要从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说起。代宗临危受命,杭氏被封贵妃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一意孤行亲征瓦剌,他期望自

  • 明朝辽东名将李成梁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成梁

    明朝万历年间,宰相张居正对外政策上实行是东怀西治的国防战略,而执行者这个伟大战略的分别是两名著名将领:抗倭名将戚继光和辽东总兵李成梁。戚继光为后人所熟知,在历史教科书上,经常被提及,被称为民族英雄,而李成梁哪?确不被大家所熟知。明史记载李成梁的高祖李英从朝鲜半岛迁居到铁岭,(详见朝鲜陇西李氏)。祖上

  • 法正在蜀汉时期是什么地位?l刘备时期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法正

    刘备最信任的人是谁?网友给出了几个人选,诸葛亮、关羽、张飞。这三个人之所以被屡屡提起,是因为他们对刘备集团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关羽、张飞不必说,“桃园三结义”千古流芳,刘备更有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至于诸葛亮,更是了不得,“孤之

  • 三国蜀汉学者谯周生平介绍及评价 谯周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谯周

    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郡西充国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谯周年幼丧父,但是受到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酷爱读书,每天都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地诵读书籍。就这样,他成了精通天文地理的大儒。他还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引起众多文人的景仰。据《三国志·谯

  • 蒙元帝国名将成吉思汗的“四獒”之一速不台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速不台

    速不台(1176年-1248年),蒙古兀良哈部人,蒙元帝国名将,成吉思汗的“四獒”之一。早年辅佐成吉思汗统一诸部,常任先锋,以骁勇善战著称,享有“巴特尔”(勇士)称号。蒙古建国时,封千户长,为十大功臣之一。曾参与第一、第二次西征,令大蒙古国版图扩展至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