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时期学者曾申生平介绍及评价

战国时期学者曾申生平介绍及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141 更新时间:2024/1/4 12:11:28

鬼谷子作为教育界神秘大咖的代表,总是让人想要对其讳莫如深的背景与深藏不漏的实力去窥探一二。无论是正史《战国策》中载的那两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得意弟子苏秦、张仪,还是野史《孙庞演义》中智谋过人、用兵如神的弟子孙膑、庞涓,都让人不得不对这位牛人交口称赞。

但是,作为一位与鬼谷子同时代的名士,曾申的实力也是不逞多让的,甚至可以说是比鬼谷子更胜一筹。

一:曾申

曾申的家学渊源也让很多人望尘莫及,其祖父、父亲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通过私塾将孔子供奉为祖师爷可以看到,在教育普及率并不高的先秦时期,没有一定的地位与家学,一个人想在思想上有大的成就,是不太可能的。(P.S. 墨子可能真的算是一个例外了吧)

而同时作为“宗圣”曾子的次子、“孔门十哲”中子夏的学生、史学名家左丘明的弟子,曾申显然比鬼谷子更根正苗红。

可能是因为老爸曾参又是招人辑录《论语》,又是编写《大学》太过出名,所以曾申的名气就被遮住了,只是偶尔在一些历史故事中作为配角登台亮相,比如“曾子杀彘”中那个不给做猪肉吃就不回家的熊孩子……

当然,作为两位教育工作者,将曾申与鬼谷子相比较,并不是要比他们的家室背景,我们要比的还得是他们的学生弟子。

据《经典释文·序录》记载,曾申“从子夏受《毛诗》,传李克;从左丘明受《左传》,传吴起。”李克和吴起就是曾申作为一位教育家,在历史上的成果与贡献。

曾申最出名的两个弟子,就是分别在魏国、楚国主持变法的这两位。

二:李克

李克,又名李悝,是战国初期魏国的丞相与变法者,主持了“魏文侯变法”,使得作为三晋之一的魏国重新恢复了晋国昔日的荣光。

李悝变法,可以说是战国时期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社会大变法,使魏国一举从奴隶制社会,迈入封建社会。

变法的内容,在我们现在看来,似乎是每个人都能想到的,甚至是很不成熟的。但在那个时期,却是一场开天辟地的大变化。

具体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法制方面。其经济上“重农”,鼓励精耕细作;同时“善平籴”,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国家储备粮”制度,用来防止粮价波动。在政治上主要就是发扬“法治”与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李悝作为法家成熟时期的发端,其编纂整理的《法经》一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现已失传,无缘得见),影响了中国历史。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法家的诸位能人,大都是师从于儒家学者和道家学者,这可能就是李悝带头起的模范作用吧。(李悝师从子夏;韩非子、李斯师从荀子;慎到专攻黄老之术;申不害思想源于老子……)

作为一位春秋战国时期成功的政治家,李悝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主要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中,有法家类《李子》三十二篇、儒家类《李克》七篇、兵家类《李子》十篇。

三:吴起

吴起是曾申另一位著名弟子。可是曾申因为反感吴起的为人处世,所以与其恩断义绝,但这不妨碍吴起将曾申的思想拓展与发扬光大。

说起吴起,人们对他的评价两极分化得特别明显。

在称赞他的人眼中,看到的是他用兵如神、杀伐果决、主持变法与功勋卓著。而在鄙夷他的人眼中,看到的却是残忍嗜杀、灭绝人性、贪功好色与首鼠两端。

吴起作为战国初期的名将,他的一生就是一部传奇,其历仕鲁、魏、楚三国,并在三段仕宦生涯中全都大放异彩。

作为与孙武齐名的兵家巨擘,吴起盛魏强楚的功绩比孙膑、庞涓要大得多。

与他的师兄李悝一样,吴起也是一位多面手,他不仅在军事上有着杰出成就,在政治上也继承与发扬了李悝变法的精髓,在李悝逝世后,成功巩固了魏国变法的成果。并将这一整套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成功移花接木到了正在转型期的楚国,“吴起变法”使得楚国一跃成为让各国闻风丧胆的强国。其所著的《吴子兵法》也为历朝历代所推崇。

与教导出了在七国间纵横捭阖的苏秦、张仪的鬼谷子相比,曾申这位教导出李悝、吴起两位变法大咖的“儒二代”是不是真的也不逞多让呢?

标签: 曾申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明朝草包将军李景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景隆

    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话用在李景隆身上正合适。李景隆是一个镶了金边的绣花枕头,里面装的全是稻草。这只金光灿灿的草包,居然晃晕了太祖朱元璋和惠帝朱允炆,他们拿他当镇国之宝,到了才发现,他家伙居然是给主家挖坟的铁锹。李景隆是个富二代,其父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李文忠因为战功,被封曹国

  • 清朝宗室豫亲王裕兴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豫亲王

    君王立储都尽量选择嫡长子继位,但是历史上真正实现嫡长子继位的并不多,清朝历史上只有道光是以这样的身份得到的皇位。这位皇帝继位后,也是想做个好皇帝,因此每日勤勉用功,而且堪称大清最节俭的皇帝,把自己和皇后的生日都主动取消了。对自己都这么苛刻,对大臣们的要求当然也是一样严格。道光发现,嘉庆老爹留给自己

  • 东晋安帝生母陈归女生平介绍及评价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陈归女

    如果说谁是中国历史上最愚蠢的皇帝,相信那位“何不食肉糜”的段子手晋惠帝会高票当选。然而,真正阅读史书,小珏并不觉得晋惠帝多蠢,他顶多是生于宫廷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没有生活经历阅历罢了。最愚蠢的皇帝,应该是东晋安帝司马德宗。《资治通鉴》是这么记载的:安帝幼而不慧,口不能言,至

  • 三国曹魏大臣高堂隆生平介绍及评价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高堂隆

    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一共有五位皇帝,其中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是握有实权的皇帝,而后面三位皇帝都是傀儡,大权掌握在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的手中。到了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建立西晋。其实在魏明帝时期,就已经有人看出权臣篡位的端倪,他甚至在死前还在提醒皇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位提

  • 宋朝大臣王黼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王黼

    宋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大一统王朝中最矛盾的一个王朝。一方面宋朝非常富裕,如果抛开晚清政府那丧心病狂的征税手段,实际上宋朝的税收是整个封建王朝最多的。但百姓富足军队人数多,不代表这些士兵能够打仗,更不证明宋朝就很强大。实际上资产富有却没有相应实力的宋朝,在当时的北方政权看来是一个香饽饽,说白了就是

  • 宋朝宗室福康公主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福康公主

    宋仁宗赵祯是一位非常仁厚的皇帝。他在位期间,甚至连辽国涌入宋境的灾民都给予救济,可谓是“兼爱南北,不轻启战端”。所以嘉祐八年(1063年),五十四岁的宋仁宗赵祯崩逝于福宁殿时,当时敌对国辽国的皇帝辽道宗耶律洪基面对宋使痛哭不止,后为仁宗建衣冠冢,寄托哀思。连辽国百姓对赵祯的

  • 林逋是一个怎样的人 林逋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林逋

    林逋是北宋有名的隐逸诗人,什么叫隐逸诗人呢?其实是指那些选择过上归隐生活的文人,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决定退居乡间,与美景作伴。林逋少年时非常好学,很小便精通经史百家,他隐居于杭州,对西湖一带尤为熟悉。很多人好奇林逋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生活,他甚至还拒绝过皇帝的好意。那下面就来和大家讲讲有关林逋的生平故事,

  • 唐朝叛将李灵曜生平介绍及评价 李灵曜为何反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灵曜

    田承嗣兼并昭义军区后不久,汴宋节度使田神玉去世。按理说,汴宋这种地区实在不是个适合割据的好地方,但是因为有田承嗣的成功先例,都虞侯李灵曜一时有点认不清自己了。田神玉去世后,李灵曜马上用武力接管汴宋军区,并希望田承嗣能帮自己。而田承嗣再显大哥本色,明确表示支持李灵曜这样做。五月,汴宋留后田神玉卒。都

  • 书法家张怀瓘生平介绍及评价 张怀瓘作品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怀瓘

    张怀瓘是扬州海陵人,具体生卒年份不详,但是他的一生都生活在唐朝开元天宝年间,这段时期也是被史学家公认的大唐盛世。盛唐时期国富民强,社会繁荣且稳定,这也让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张怀瓘有了生机盎然的学习书法的环境。张怀瓘出身于官宦世家,从小就学习书法,习得一手好字,最擅长正、行、草三种书体,他对自己的书法充

  • “江表之虎臣”之一程普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程普

    提到汉末三国时期的著名武将组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蜀汉五虎上将和曹魏五子良将。对于蜀汉五虎上将来说,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这五人,而曹魏五子良将则聚焦了张辽、张郃、乐进、于禁、徐晃这五位名将。实际上,对于东吴来说,也有自己的名将组合。按照介绍,江表之虎臣,是三国时东吴十二位将领的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