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明朝草包将军李景隆?

如何评价明朝草包将军李景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604 更新时间:2024/1/4 4:31:44

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话用在李景隆身上正合适。

李景隆是一个镶了金边的绣花枕头,里面装的全是稻草。这只金光灿灿的草包,居然晃晕了太祖朱元璋和惠帝朱允炆,他们拿他当镇国之宝,到了才发现,他家伙居然是给主家挖坟的铁锹。

李景隆是个富二代,其父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李文忠因为战功,被封曹国公,他死后,长子李景隆袭爵。

李景隆自幼受老爸熏陶,特别喜欢读兵书。朱元璋、李文忠这些人都是枪林弹雨里杀出来的“糙哥”,作战经验丰富,要是谈兵法,那可就是一脑子浆糊了。李景隆不一样,人家无需亲临战场,就能把战事分析得头头是道,俨然诸葛在世,摇摇扇子敌人就飞了。

再看李景隆的长相:“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每朝会,进止雍容甚都。”朱元璋每次看见外孙,摸摸自己的鞋拔子脸,顿生自卑。

要才有才,要气度有气度,要相貌有相貌,简直就是“神仙哥哥”。由此朱元璋对他喜欢得不得了,年经轻轻就派他到各地练军,后来一直提拔到左军都督,加太子太傅的高位。

很显然,老朱干掉了从龙功臣,希望外孙李景隆,能够成为孙子朱允炆的护国大将军,定海神针。乖宝宝朱允炆按照爷爷的遗愿,视李景隆为股肱之臣。靖难之役爆发后,在黄子澄的推荐下,朱允炆授李景隆大将军,将全国精锐五十万人马一股脑交给他,还亲自为他推车壮行。

远在北京的朱棣,听说李景隆挂帅,帽子差点笑飞了:这个“豢养之子”,现实版的赵括一枚,大侄子太可爱了,分明请李景隆给自己挖坑嘛!

果然,上了战场的李景隆才发现,怎么跟书上的说的不一样呢?李景隆只挥动了三锹,就替朱允炆安好了“新家”。第一锹:兵败北平

李景隆兵围北平时,朱棣正在永宁、大宁一带扫荡外围,把守城工作交给了朱高炽,完全没拿李景隆当盘菜。

北平城虽然坚固,兵力悬殊之下,李景隆不是没有机会,都督瞿能就曾经攻破了张掖门。张掖门被攻破后,瞿能当时只有千余人,不敢孤军深入,他守着城门请求支援。

让人意外的是,李景隆居然下令:撤军,明天再打!

原来李景隆打了个小算盘:千把人就能破城,看起来北平挺不住了,这份功劳不能白给牛皮哄哄的瞿能,明天我亲自去攻城。

第二天,李景隆傻了:张掖门不但被修固,城墙从上到下冻了厚厚一层冰,打出溜正好,想往上爬脚上得长钩。将士们冰天雪地熬了几个月的战果,被李景隆一点私心摧毁了。

不久,朱棣“巡猎”归来,燕军有了反击能力。李景隆这个小鸡崽,在朱棣这只老家雀面前一触即溃,全军被迫向郑村坝方向败退。

第二锹:兵败郑村坝

郑村坝战役,李景隆被朱棣狠狠叨了一口。朱棣兵分五路,在朱家父子,和张玉、朱能的奋力血战下,李景隆被连破七营。这一战,李景隆丧师十几万,这种刺激感,比玩股票高级多了。第三锹:兵败白沟河

朱允炆查点自己的账户,得出一个结论:不是李景隆炒股水平有问题,而是威信不够,继续给他增兵,授黄钺专伐之权。

李景隆信心大增,把所有股本压在了北沟河之战。这一次果然见效,朱棣被杀得狼狈不堪,若不是天助,以及朱高煦和朱能,差点就挂了。

也就差那么一点点,李景隆中了朱棣的疑兵之计,一缓神,老家雀翻盘了。瞿能战死,李景隆丢下大军逃窜,朱棣一边收拾辎重,一边收降士卒,增兵十几万。朱棣又乘胜追击,李景隆又从德州逃向济南,又给朱棣留下十几万大军。

看看人家富二代,出手就是阔绰,转眼间朱老板的六十万军,被李景隆玩了个精光!

有意思的是,面对众人的弹劾,朱允炆表现出了比海还要宽的胸襟,他不光没有处罚李景隆,还将最重要的战略要地,金川门交给他防守。

用人不疑是个好品格,可是这话只对眼光敏锐的人适用,睁眼瞎只能自讨苦吃。李景隆很快给了睁眼瞎朱允炆一个惊喜他再次挥动铁锹,直接埋葬了建文朝!

建文四年九月,朱棣渡江成功,兵围金陵。就在朱允炆上下忙着跟朱棣谈判的时候,李景隆不耐烦了,他打开金川门,引燕军入城。

朱棣既激动又失望,刀都磨亮了,一滴血都没流,天下就是自己的了。说起来李景隆这个表侄,还是蛮可爱的,要不是他一再送大礼,自己恐怕早就尸骨无存了。

朱棣金口玉言,授李景隆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一千石,延续曹国公爵位。

炒股票把老板炒破产,新老板来了照样受宠,破兵书有啥用,擦屁股都嫌硬,李景隆将兵书一把扔进火堆,趾高气扬地上朝。

靖难之役后,朱棣一共封了五位公爵,燕王府旧邸四人,两位是追封的烈士,活着的只有朱能和邱福,李景隆是唯一建文旧臣。让人来气的是,朱棣居然让李景隆位列班首,连一身伤痕的朱能都要当小弟。

李景隆那个爽啊,走路都打飘!

在建文帝时期,接连遭遇御史大夫练子宁、宗人府经历宋征、御史叶希贤,及黄子澄、方孝孺等人“百弹不倒”的李景隆,在永乐朝,再次展现了他的“抗弹能力”。先后有周王朱橚、刑部尚书郑赐、成国公朱能、吏部尚书蹇义、六科给事中张信等,弹劾李景隆,连图谋不轨,阴谋叛乱都用上了,人家屹立不倒。

后来礼部尚书李至刚,再次弹劾李景隆在家中接受仆人君臣拜礼,勾结他弟弟李增枝蓄养数百奴仆,图谋不轨。这一次李景隆终于被弹倒了:

李景隆一脸委屈:陛下,我是良民呐,是您的忠臣呐!不信我可以证明给你看,我自杀以明志。用刀疼,喝药哭,上吊太痛苦,我绝食,把自己睡死!

于是,李景隆一把推开酒肉,郑重宣布,从今天开始绝食了!

那几天,李景隆度过了一生最艰难的岁月,咬牙跟饥饿作抵抗。他一边忍受着前心贴后背的感觉,一边把自己感动得泪汪汪:皇帝该知道我的诚心了吧,是不是马上就亲自过来抚慰我了吧?你们这些混蛋,赶紧到门口瞅着点,皇帝来了没有?

皇上啊皇上,你就不亲自来,好歹派人下个圣旨么!

终于,李景隆在饥饿下想明白了,或许朱棣就等他饿死的好消息呢!他一骨碌爬起来:给老子上饭,想饿死老子啊?

从此,李景隆僵尸一般活在世上,足足活到永乐年末。

李景隆真的图谋不轨了吗?当然是胡扯淡,四个字“欲加其罪”。那么,为何有这么多人孜孜不倦地弹劾他?

弹劾他都是轻的,估计再弹劾不动他,就有人直接捅他了!李景隆脑子里长蛆了,他明知自己在建文一朝已经臭飘神州大地了,居然在永乐朝继续抖威风。他一边跟李增枝勾结,大肆兼并土地,到处建庄园,养奴仆,一边在朝中树敌。

比如朱棣登基后,李景隆居然腆着脸,弹劾刑部尚书郑赐,说他是仅次于郑泰和黄子澄的三号罪魁祸首。

再比如周王朱橚,建文朝李景隆曾经抓捕过他,已经结下梁子,俩人都因为金川门事变立功,平稳过渡,可是李景隆不思改善关系,还以首功自居欺凌朱橚。

至于朱能、张信等燕王旧邸功臣,对李景隆一万个不服。这家伙是难得的缺才、缺能、缺德、缺智的孤品,适合制成标本供后人警示用,活着反而没意义。

朱棣怎么想的?他难道不知道李景隆是冤枉的?

史书没交代,但是朱棣一定心知肚明,甚至弹劾李景隆,不是他指使就是他暗示,这就是朱棣的狡猾之处。

其实李景隆开城门放他京城,朱棣像吃了苍蝇:怎么是这混账东西?杀还没法杀了,怎么办?那就把他捧高了,再使劲往下摔!

所以,他很无厘头地把李景隆排在班首。这个举动满朝除了李景隆,恐怕谁都能看明白怎么回事。被人架上刀山火海的李景隆,居然真把自己当成了“头鱼”,摇头摆尾往鱼锅里扎。

最奇葩的是,李景隆一辈子都不懂得尊严二字的含义,在满世界鄙视的眼光中,他心甘情愿当活着的标本,迎着别人的口水,毅然挺立。

标签: 李景隆

更多文章

  • 清朝宗室豫亲王裕兴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豫亲王

    君王立储都尽量选择嫡长子继位,但是历史上真正实现嫡长子继位的并不多,清朝历史上只有道光是以这样的身份得到的皇位。这位皇帝继位后,也是想做个好皇帝,因此每日勤勉用功,而且堪称大清最节俭的皇帝,把自己和皇后的生日都主动取消了。对自己都这么苛刻,对大臣们的要求当然也是一样严格。道光发现,嘉庆老爹留给自己

  • 东晋安帝生母陈归女生平介绍及评价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陈归女

    如果说谁是中国历史上最愚蠢的皇帝,相信那位“何不食肉糜”的段子手晋惠帝会高票当选。然而,真正阅读史书,小珏并不觉得晋惠帝多蠢,他顶多是生于宫廷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没有生活经历阅历罢了。最愚蠢的皇帝,应该是东晋安帝司马德宗。《资治通鉴》是这么记载的:安帝幼而不慧,口不能言,至

  • 三国曹魏大臣高堂隆生平介绍及评价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高堂隆

    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一共有五位皇帝,其中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是握有实权的皇帝,而后面三位皇帝都是傀儡,大权掌握在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的手中。到了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建立西晋。其实在魏明帝时期,就已经有人看出权臣篡位的端倪,他甚至在死前还在提醒皇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位提

  • 宋朝大臣王黼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王黼

    宋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大一统王朝中最矛盾的一个王朝。一方面宋朝非常富裕,如果抛开晚清政府那丧心病狂的征税手段,实际上宋朝的税收是整个封建王朝最多的。但百姓富足军队人数多,不代表这些士兵能够打仗,更不证明宋朝就很强大。实际上资产富有却没有相应实力的宋朝,在当时的北方政权看来是一个香饽饽,说白了就是

  • 宋朝宗室福康公主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福康公主

    宋仁宗赵祯是一位非常仁厚的皇帝。他在位期间,甚至连辽国涌入宋境的灾民都给予救济,可谓是“兼爱南北,不轻启战端”。所以嘉祐八年(1063年),五十四岁的宋仁宗赵祯崩逝于福宁殿时,当时敌对国辽国的皇帝辽道宗耶律洪基面对宋使痛哭不止,后为仁宗建衣冠冢,寄托哀思。连辽国百姓对赵祯的

  • 林逋是一个怎样的人 林逋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林逋

    林逋是北宋有名的隐逸诗人,什么叫隐逸诗人呢?其实是指那些选择过上归隐生活的文人,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决定退居乡间,与美景作伴。林逋少年时非常好学,很小便精通经史百家,他隐居于杭州,对西湖一带尤为熟悉。很多人好奇林逋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生活,他甚至还拒绝过皇帝的好意。那下面就来和大家讲讲有关林逋的生平故事,

  • 唐朝叛将李灵曜生平介绍及评价 李灵曜为何反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灵曜

    田承嗣兼并昭义军区后不久,汴宋节度使田神玉去世。按理说,汴宋这种地区实在不是个适合割据的好地方,但是因为有田承嗣的成功先例,都虞侯李灵曜一时有点认不清自己了。田神玉去世后,李灵曜马上用武力接管汴宋军区,并希望田承嗣能帮自己。而田承嗣再显大哥本色,明确表示支持李灵曜这样做。五月,汴宋留后田神玉卒。都

  • 书法家张怀瓘生平介绍及评价 张怀瓘作品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怀瓘

    张怀瓘是扬州海陵人,具体生卒年份不详,但是他的一生都生活在唐朝开元天宝年间,这段时期也是被史学家公认的大唐盛世。盛唐时期国富民强,社会繁荣且稳定,这也让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张怀瓘有了生机盎然的学习书法的环境。张怀瓘出身于官宦世家,从小就学习书法,习得一手好字,最擅长正、行、草三种书体,他对自己的书法充

  • “江表之虎臣”之一程普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程普

    提到汉末三国时期的著名武将组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蜀汉五虎上将和曹魏五子良将。对于蜀汉五虎上将来说,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这五人,而曹魏五子良将则聚焦了张辽、张郃、乐进、于禁、徐晃这五位名将。实际上,对于东吴来说,也有自己的名将组合。按照介绍,江表之虎臣,是三国时东吴十二位将领的合称

  • 唐朝和亲公主金城公主李奴奴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金城公主

    圣历元年(698年),邠王李守礼的府邸里诞生一位女婴,府中人为她取名李奴奴。不久之后,李奴奴被唐中宗李显收养。在宫中,所有人都知道李奴奴是一位宗室女,因此有许多公主都欺负她,宫中人对此也见怪不怪。然而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位不起眼的小女孩,以后竟然会成为第二位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嫁入吐蕃以后,为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