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姚广孝为什么被称为“黑衣宰相”?“黑衣宰相”指的是什么

姚广孝为什么被称为“黑衣宰相”?“黑衣宰相”指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02 更新时间:2023/12/19 23:18:25

“黑衣”,指僧人所穿的一种黑色僧衣。

“宰相”,是辅佐皇帝管理国家的最高文官。

故而,“黑衣宰相”就是指参与政事并且影响较大的僧人。姚广孝就是中国历史上极少数的"政治和尚",被称为"黑衣宰相"。

“妖僧”,是以天地做棋盘,以众生做棋子,可怕的是还一直潜于幕后。

公元1348年,一个21岁的青年结束三年流浪生涯,回到皇觉寺,后来一手建立了大明王朝。

这位青年叫朱元璋。

同年,还有一个14岁少年出家为僧,后来他亲手改变了整个大明王朝的历史进程。

这个少年叫“道衍”,后来被赐名姚广孝。

朱元璋十多岁要饭时,遇见一个算命先生,老先生瞧这孩子长相奇特,气宇轩昂,眉间透着一股帝王之气,不由大叫“此乃吉人天像”。

道衍和尚一次在嵩山寺游历,也遇到了相面大师袁珙。

袁珙对他说道:“你长相奇特,三角眼,面有病虎之相,必然天性喜欢杀戮。这是和刘秉忠一样的人物啊!”

道衍和尚听了哈哈大笑,喜不自胜。

(刘秉忠,字仲晦,邢州人。少时,隐居武安山,遂出家为僧。后居云中,跟从海云师应召北上,留侍潜邸,凡征伐谋议,均有参与。元世祖至元初,翰林王鹗请改正其衣冠,诏从。遂拜太保,参领中书省事。至元十一年薨,年五十九。)

道衍作为一名和尚,不学佛法却拜道士席应真为师。

席应真可不是个不简单的人。此人身为道士,不去炼丹修道,却专修阴阳术数之学。

所谓阴阳术数之学来源悠久,其内容庞杂,包括算卦、占卜、天文、权谋机断等。

有其师必有其徒,道衍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步步成长起来,成长为一个阴谋家。

他了解人性的特点,掌握了权力斗争的手段。

按正常逻辑,如果一个人想要建功立业,乱世之时才是最好的机会。

而此时的中国正直元朝末年,战火纷飞,正是建功立业、实现自我抱负的大好时机。

可是,学了那么多年阴阳术数、兵法理论的道衍,并没有选择在此时出山,反而跟着僧人去学禅、游历四方。

不知是他感觉时机未到,因为那个年代枭雄太多而自己又年纪尚轻的缘故,还是现在已是乱世无法发挥自己全部才能,等待盛世来临后自己先给它搅个翻云覆雨然后,再来收拾残局方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也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真正原因了。

就这样道衍一直蛰伏着、等待着,等待属于自己的那个机会。

直到公元1382年(洪武十五年),跟随朱元璋一生的女人马皇后病逝。

朱元璋下令选拔高僧陪同皇子王爷们,一同为马皇后诵经祈福。

当祈福之后朱元璋把这些高僧分给诸位藩王讲经荐福时,道衍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这就是道衍一直在等的那个机会,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机会。

他因此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男人燕王朱棣。

当他见到朱棣时,他告诉朱棣他愿意追随朱棣。若朱棣用他,他将送给燕王一顶“白帽子”。

朱棣闻听此言,勃然变色,他知道“王”上加“白”是什么字,朱棣害怕了、斥责了他,当朱棣把他带回北平时,道衍知道自己赢了,他遇到了对的人。

他已经等的太久了,一肚子的经韬纬略无处发泄,他渴望得到施展的空间,他渴望把自己的毕生所学全部用于实践之中。现在属于他的机会来了,他也必将把这个世界搅得天翻地覆!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这两个不凡男人的相遇,在冥冥中注定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事必将发生。

这一年,他48岁。

道衍跟随燕王去了北平,在庆寿寺做了主持。

他这个主持与别的主持不一样,他不念经、不祈福,却坚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劝说着朱棣造反。

朱允炆即位后开始削藩,朱棣看到其他藩王被削后,感到唇亡齿寒,十分郁闷。

有一天看着窗外的冬日景色,随口吟道:“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

在一旁的道衍立马说道:“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做主!”

朱棣在犹豫,因为他知道造反不得民心,百姓都是支持朝廷的。

道衍却告诉他:“臣知天道,何论民心。”

这句话看似平静如水,实则已经把朱棣的那点犹豫、不安,彻底抹掉。

一句话就可以鼓动人造反,这就是道衍的魅力。

朱棣决意起兵时,忽然风雨大作,燕王府屋檐上的青色瓦片被吹落下来,砸得粉碎。瓦碎,可是不祥之兆。

朱棣见到后大惊失色,心灰意冷。

此时还是道衍,他说:“这是大吉之兆啊,只有真龙出事之时,才会有风雨相从。青瓦落地,说明要换成皇帝用的黄瓦了!”

在道衍的鼓励下,朱棣竖起“清君侧”大旗,以诛杀齐泰黄子澄为名,号称“奉天靖难”。

这一年,他65岁。

朱棣不是刘秀,他没有“位面之子”的光环,尽管陆续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打了三年,朱棣的大军仅仅占据了北平、保定、永平三个郡而已。

朱允炆仍然占据全国大部分地区,论兵力、人才资源、物资储备,朱棣都远远落于下风。

朱棣知道如果再这样持续下去,自己必败。

所幸还有道衍!这个当初极力劝他起兵的人,关键时刻终于又送给他一份大礼,让他一飞冲天。

道衍提出了一个新战略:绕过那些坚城,用轻骑直取京师。

攻取京师后,建文帝在大火中下落不明,而朱棣登基称帝。

这一年他68岁。

道衍终于在这一年实现了他对朱棣的承诺,将”白帽子“送给了朱棣。

在朱棣登上皇位的过程中,道衍可称居功至伟。

但他一直居住在寺庙里,过着非常清贫的生活。

白天上朝,晚上与青灯古佛作伴。对朱棣的赏赐,大多拒绝。少有接受的金银财宝,也都赠给宗族。

有得必有失。公元1404年(永乐二年)八月,身为太子少师的道衍和尚回到故乡看望姐姐,但出乎他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他的姐姐却对他闭而不见(姊不纳),无奈之下,他只好去见青年时候的好友王宾,可是王宾也不愿意见他(宾亦不见),只是让人带了两句话给他,这两句话言简意赅,深刻表达了王宾对他的情感:

和尚误矣!和尚误矣!

道衍此时终于体会到了众叛亲离的滋味,原先的亲人、朋友,都纷纷离他而去。也算是他人生的一种缺憾吧。

这一年,他70岁。

《永乐大典》是1403年(永乐元年)由解缙主修,次年竣工,书名《文献大成》。但明成祖认为全书过于简略,便于1405年(永乐3年)再命姚广孝、解缙等人重修,姚广孝抽调了文苑名士、高僧、名医、书画家等2180余人参加工作。用了当时皇家图书馆甫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还指派官员分赴各地采购图书。历经四年,直至1408年(永乐6年)冬天全书告成。当他将这部巨帙进呈给明成祖后,明成祖十分高兴,当即为该书定名为《永乐大典》,并亲自为之撰写了序文。全书计有22877卷,另加目录60卷,装订为11095册,约三亿七千万字。

这一年,他74岁。

公元1418年(永乐十六年),道衍病逝。明成祖朱棣为悼念这位第一功臣兼旧友,休朝两日,以僧人的礼制安葬了他,并追封他为荣国公,赐谥恭靖,赐葬于房山县东北,还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铭。

在道衍去世七周年的忌日上,朱高炽亲自撰写祭文,赞扬他的功勋,并特命他配享朱棣的庙庭。

他是唯一一个以文臣身份配享太庙。

这一年,他84岁。

纵观道衍一生,这个人好像并无所求,他无儿无女,不贪权,不爱钱,不求名。

他造反的唯一目的好像就是抱负,实现自己的抱负,将自己前半生因为种种原因得不到施展才华、韬略尽情的施展。

他谋划推翻了一个政权,又参与重建了一个政权,却什么也不要。他以“黑衣宰相”的身份,行走于朝堂和佛堂。在君王面前又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善始善终。

他是一个奇人,明朝第一奇人“黑衣宰相”姚广孝。

标签: 姚广孝

更多文章

  • 南朝梁名将陈庆之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庆之

    说到这个陈庆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人吧,这个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他有这个白袍将军之称了,那么有人要问了,这个陈庆之的生平是怎么样的呢?还有这个陈庆之的历史评价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也一定别错过了呀!陈庆之,南北朝著名将领,巜梁书.陈庆之传》曾赞誉他"千军万马避白袍",意思是

  • 明朝内阁首辅夏原吉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夏原吉

    一1424年秋天,北方已颇有肃杀之气了。明成祖朱棣第五次北伐北征回师,经过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时一病不起。当时,朱棣已经64岁高龄了。半生征战,一世劳苦,让这位老人耗尽精力,油尽灯枯,步入人生的最后时光。朱棣躺在病榻上,环顾左右,突然说了5个字:“夏原吉爱我。”夏原吉

  • 明朝兵部尚书齐泰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齐泰

    齐泰是朱允炆手下的三大谋士之一。建文朝的一系列施政,多所参与。饱受质疑的朱元璋遗诏便是出自他手。朱允炆强制削藩的想法也是由他与黄子澄强化的。靖难之役中的派兵遣将也与他有莫大关系。1、齐泰由朱元璋亲自赐名,受其重视,被推荐为朱允炆的潜邸旧臣齐泰的才能最开始受到注意其实是在洪武朝。朱元璋老早就发现了他

  • 明熹宗的皇后张嫣生平介绍及评价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嫣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九月,仅仅当了一个月皇帝的明光宗朱常洛暴毙,周岁还不满十五的皇长子朱由校继位,是为明熹宗,年号天启。天下第一美人张嫣天启皇帝继位前未有婚配,于是第二年在大明全国内举办了一起轰轰烈烈的选美活动,诏选天下十三到十六岁的良家淑女,目的便是为皇帝选取皇后。经过连续八关的层层选拔,

  • 东汉郭泰是个怎样的人 “介休三贤”之一郭泰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郭泰

    郭泰是东汉时期名士,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郭泰并没有高贵的出身,但他凭借自己的才能被太学生推为领袖,是当时士人集团的代表人物之一。我们都知道,东汉宦官猖獗,在朝内已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所以皇帝想要打破这样一种对立的局面,于是决定建立起另一股力量,他们就是士人集团。那郭泰在

  • 高长恭有孩子吗 高长恭有多帅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高长恭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高长恭非常的感兴趣,那么也有人问了,这个高长恭到底有没有孩子呢?这个高长恭到底有多帅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所以下面我们也一起来分析看看吧,看看具体的答案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呀!高长恭是没有孩子的哦,没有任何的史料记载了,至于说这个高长恭有多帅,那一定是非常非常帅了,毕竟是历

  • 如何评价曹魏大将军曹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真

    提到三国时期,就不得不说到最后一统天下,笑到最后的司马家。作为三国的最后赢家,司马家能够发展壮大离不开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等人奠基的。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物其实也十分重要,那就是曾在曹魏担任大将军、大司马的曹真。之所以说曹真重要,并不是因为他帮助了司马家夺权,正相反,他的存在严重限制了司马懿对

  • 辽兴宗原配萧三蒨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萧三蒨

    契丹辽国皇室虽然只和萧氏联姻,却依旧摆脱不掉各种政斗宫斗,即便是出身很显赫的萧氏贵女,在家族政斗失败时也要面临被废黜的命运,辽兴宗皇后萧三(音句)就是这样一个倒霉闺女,成为承天太后萧燕燕和法天太后萧耨斤两个家族政斗的牺牲品。01,显赫的地位辽兴宗原配妻子萧三,生卒不详,是一个出身显赫的贵女,她的外

  • 北宋名将郭进怎么死的 郭进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郭进

    说起北宋初年名将,可能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是潘美、李继隆、曹彬等人。那这次准备和大家介绍一位,名气没那么大,但立有诸多战功的将领郭进。郭进生于深州博野,他曾跟随汉高祖刘知远,先后担任乾、坊、淄三州刺史,因为政绩有佳,因此深受当地百姓的信任和敬重。赵匡胤建立北宋后,郭进负责驻军石岭关,防止辽国入侵,期间郭

  • 清朝后期咸丰帝正宫慈安皇后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慈安皇后

    若男子是驰骋疆场的战士,那女子也可以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勇士。历朝历代的女子用她们地方式在属于自己的朝代中留下了声音,她们可以是保家卫国守边疆的妇好,可以是威武霸气指点江山的武则天,也可以是吟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豪爽的李清照。今天要讲的这位女子来自清朝,她用她的智慧征得